CN218053967U -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3967U
CN218053967U CN202220766875.2U CN202220766875U CN218053967U CN 218053967 U CN218053967 U CN 218053967U CN 202220766875 U CN202220766875 U CN 202220766875U CN 218053967 U CN218053967 U CN 218053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ilation
wind
air chamb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68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yang Renyua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yang Renyua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yang Renyua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yang Renyuan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68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3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3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3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包括风环本体、通风组件和进风管,所述风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组件,两组所述通风组件外侧设置有进风管,通过进风管进风在通过通风组件将风导入,对进入内部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更好,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通风组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室;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组件、进风管、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进入的冷却风环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背景技术
目前,吹膜机在生产塑料薄膜时,要通过对塑料颗粒加热,使其从固态颗粒转换成熔融态液体,从而通过模头挤出吹膜形成薄膜,薄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产品的合格与否;
现有薄膜的冷却是采用风环吹风冷却方式。冷却风环的冷却定型效果对薄膜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外观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控制风环冷却显得非常重要。公知的风环没有冷却装置,由于与模头接触,而模头需要挤出熔融状态的液体塑料,温度较高,从而使得风环升温,进而造成风环内的冷却风冷却效果降低,导致成品薄膜不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该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通过通风组件、进风管、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进入的冷却风环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包括风环本体、通风组件和进风管,所述风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组件,两组所述通风组件外侧设置有进风管,通过进风管进风在通过通风组件将风导入,对进入内部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更好,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所述通风组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室,所述第一风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室,所述第二风室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风室,所述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室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风室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三风室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三导流板,通过将从第一风室送来的冷却风进一步进行导流重分配,通过第一导流板将冷却风送入第二风室,第二风室将风导入第三风室在通过第三导流板将风导出至风环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环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护风圈,所述护风圈固定在风环本体的四周,通过护风圈的设置使冷却效果不会流失保持出风质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环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两侧与通风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两侧与通风组件相连通,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使风环本体内部通风,大大的提高了通风效率。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通风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层,通过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保证了进风后的热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环本体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风环本体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设置对风环内部进行旋转导流工作,在通过出水口将水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组件、进风管、第一风室、第二风室、第三风室、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对进入的冷却风环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好,通过护风圈、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有效的阻止吹膜机高温模头对风环的影响,保证风环温度稳定,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环本体示意图。
其中:1、风环本体;2、通风组件;3、进风管;4、第一风室;5、第二风室;6、第三风室;7、第一导流板;8、第二导流板;9、第三导流板;10、护风圈;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第一隔热层;14、第二隔热层;15、第一进水管;16、第二进水管;17、出水口;18、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根据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包括风环本体1、通风组件2和进风管3,风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组件2,两组通风组件2外侧设置有进风管3,通过进风管3进风在通过通风组件2将风导入,对进入内部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更好,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风室4、第二风室5、第三风室6、第一导流板7、第二导流板8和第三导流板9,通风组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室4,第一风室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室5,第二风室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风室6,第一风室4、第二风室5和第三风室6之间相互连通,第一风室4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一导流板7,第二风室5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二导流板8,第三风室6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三导流板9,通过将从第一风室4送来的冷却风进一步进行导流重分配,通过第一导流板7将冷却风送入第二风室5,第二风室5将风导入第三风室6在通过第三导流板9将风导出至风环内。
风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护风圈10,护风圈10固定在风环本体1的四周,通过护风圈10的设置使冷却效果不会流失保持出风质量。
风环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第一出风口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2,第一出风口11的两侧与通风组件2相连通,第二出风口12的两侧与通风组件2相连通,通过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使风环本体1内部通风,大大的提高了通风效率。
通风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层13,通风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4,通过第一隔热层13与第二隔热层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保证了进风后的热量。
风环本体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5,风环本体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管16,第二进水管16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17,通过第一进水管15和第二进水管16的设置对风环内部进行旋转导流工作,在通过出水口17将水导出。
实施例二
风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口18,安装口18与通风组件2相互适配,通过安装口18对通风组件2进行安装或拆卸。
该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使用时,通过进风管3进风在通过通风组件2将风导入,对进入内部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更好,通过将从第一风室4送来的冷却风进一步进行导流重分配,通过第一导流板7将冷却风送入第二风室5,第二风室5将风导入第三风室6在通过第三导流板9将风导出至风环内,通过护风圈10的设置使冷却效果不会流失保持出风质量,通过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使风环本体1内部通风,大大的提高了通风效率,通过第一隔热层13与第二隔热层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保证了进风后的热量,通过第一进水管15和第二进水管16的设置对风环内部进行旋转导流工作,在通过出水口17将水导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包括风环本体(1)、通风组件(2)和进风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通风组件(2),两组所述通风组件(2)外侧设置有进风管(3),通过进风管(3)进风在通过通风组件(2)将风导入,对进入内部的冷风进行导流重分配,使得各出风口出风均匀,冷却效果更好,所述通风组件(2)包括第一风室(4)、第二风室(5)、第三风室(6)、第一导流板(7)、第二导流板(8)和第三导流板(9),所述通风组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室(4),所述第一风室(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室(5),所述第二风室(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风室(6),所述第一风室(4)、第二风室(5)和第三风室(6)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室(4)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一导流板(7),所述第二风室(5)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二导流板(8),所述第三风室(6)的内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三导流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护风圈(10),所述护风圈(10)固定在风环本体(1)的四周,通过护风圈(10)的设置使冷却效果不会流失保持出风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所述第一出风口(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风口(12),所述第一出风口(11)的两侧与通风组件(2)相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2)的两侧与通风组件(2)相连通,通过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使风环本体(1)内部通风,大大的提高了通风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隔热层(13),所述通风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4),通过第一隔热层(13)与第二隔热层(14)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进一步的保证了进风后的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本体(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5),所述风环本体(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管(16),所述第二进水管(16)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口(17),通过第一进水管(15)和第二进水管(16)的设置对风环内部进行旋转导流工作,在通过出水口(17)将水导出。
CN202220766875.2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Active CN218053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6875.2U CN218053967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6875.2U CN218053967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3967U true CN21805396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6875.2U Active CN218053967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3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93868U (zh) 一种高效冷却式的塑料模具
CN218053967U (zh) 一种吹膜机用高效冷却风环
CN213327305U (zh) 外伞型玻璃绝缘子的压模冷却结构
CN205058561U (zh) 环状挤出风冷装置及管材挤出成型装置
CN206357608U (zh) 双壁波纹管成型模具
CN210880498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0256901U (zh) 一种汽车塑胶件用高分子抗静电塑料冷却制粒装置
CN212554919U (zh) 一种透气阀注塑成型装置
CN203567182U (zh) 一种快速成膜的吹膜机
CN103234184B (zh) 一种led集成模块液体散热装置
CN213972417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219214088U (zh) 一种薄膜吹塑设备冷却气流环
CN219381590U (zh) 一种加速冷却的吹膜机膜头
CN217670908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燃油压力传感器支架的设备
CN220429180U (zh) 一种阀门组件注塑成型冷却装置
CN219768852U (zh) 一种机械键盘的键帽加工模具
CN2635343Y (zh) 塑料波纹管成型机风冷装置
CN220605665U (zh) 混合型冷却通道电机散热机座
CN215897936U (zh) 一种光数音配线架
CN214263281U (zh) 一种密封直冷模盒
CN208980579U (zh) 一种曲面玻璃热弯机的真空吸管组件
CN217936326U (zh) 一种电压机舱内快速降温装置
CN2092574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随形冷却机构装置
CN219946960U (zh) 一种吹膜机的冷却机构
CN210651864U (zh) 一种冷却双风道风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