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3842U -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3842U
CN218053842U CN202121878034.2U CN202121878034U CN218053842U CN 218053842 U CN218053842 U CN 218053842U CN 202121878034 U CN202121878034 U CN 202121878034U CN 218053842 U CN218053842 U CN 21805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uld
bucket
moulding
c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780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洋洋
马秋艳
韦世纯
李萌
番显明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y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y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y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y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780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3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3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塑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包括模具架体、塑形模具和拼接孔,模具架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塑形模具,塑形模具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水桶塑形体,水桶塑形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塑形体,水桶塑形体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握把塑形体,塑形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把,螺纹连接把可与内凹口相对齐,在进行模具拼合时,可作为参考,以提高模具拼合的成功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吸风机通过连通管将塑形模具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取,从而避免排气不足导致模制工件中产生小气泡,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铜芯筒导热性能较好使得热传递速度加快,可缩短模制工件冷却时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塑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有的塑模水桶大多仅能起到盛接水体的作用,由于水桶模具的内壁极为光滑,使得水桶塑形成品后其外壁较为光滑,不便于使用者对水桶进行搬运移动,且现有的水桶底部经常与地面反射摩擦,使得水桶底部容易产生划痕甚至破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现有的模具冷却过程较为费时,塑料注塑加工件冷却时间约占整个注射生产周期的80%,而塑料注塑加工件需要冷却之后才可以取下,冷却不良常常会导致工件翘曲变形或产生表面缺陷,影响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水桶塑形成品外壁较为光滑,不便于水桶搬运,现有的模具冷却过程较为费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包括模具架体、塑形模具和拼接孔,所述模具架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塑形模具,所述塑形模具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水桶塑形体,所述水桶塑形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塑形体,所述水桶塑形体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握把塑形体,所述水桶塑形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塑形体,所述模具架体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拼接孔,所述拼接孔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拼接柱,所述塑形模具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芯筒,所述塑形模具的内部中间部位贯穿连接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右侧嵌入连接有集束件,所述集束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机体,所述外机体的前面嵌入连接有遮挡板。
优选的,所述塑形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把,所述螺纹连接把的外壁嵌套连接有内凹口,所述螺纹连接把的外壁尺寸小于内凹口的内壁尺寸。
优选的,所述拉环塑形体的正视截面为矩形,且分布在水桶塑形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水桶塑形体桶身的顶部、中间部位以及底部位置皆设有加粗段。
优选的,所述拼接孔和拼接柱各设有五组,且分别分布在两块塑形模具的顶部与两侧,所述连通管、集束件和吸风机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塑模机构,在水桶塑形体的顶部以及左侧分别设置拉环塑形体和握把塑形体,即可在水桶成品的瓶顶和瓶身位置分别设置拉环和握把,不仅方便了使用者单手抓握,其两侧的拉环便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合力进行提拉搬运,使用时较为方便,且握把与拉环的边角处皆为弧角设计,不容易对使用者手部造成划伤。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进行合模注塑时,先将左侧模具架体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孔与右侧模具架体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柱进行拼接,使得两块塑形模具相互拼接,在注塑完成后冷却时,可使冷却水通过排水孔,且排水孔内壁固定有铜芯筒,其导热性能较好,可更好的将塑形模具内部热量通过铜芯筒传递至冷却水中,从而缩短模制工件冷却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模机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架体;2、塑形模具;3、水桶塑形体;4、拉环塑形体;5、握把塑形体;6、支撑脚塑形体;7、拼接孔;8、拼接柱;9、排水孔;10、铜芯筒;11、排气孔;12、连通管;13、集束件;14、吸风机;15、外机体;16、遮挡板;17、螺纹连接把;18、内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包括模具架体1、塑形模具2和拼接孔7,模具架体1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塑形模具2,塑形模具2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水桶塑形体3,水桶塑形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塑形体4,水桶塑形体3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握把塑形体5,水桶塑形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塑形体6,模具架体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拼接孔7,拼接孔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拼接柱8,塑形模具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排水孔9,排水孔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芯筒10,塑形模具2的内部中间部位贯穿连接有排气孔11,排气孔1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的右侧嵌入连接有集束件13,集束件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风机14,吸风机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机体15,外机体15的前面嵌入连接有遮挡板16。
优选的,塑形模具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把17,螺纹连接把17的外壁嵌套连接有内凹口18,螺纹连接把17的外壁尺寸小于内凹口18的内壁尺寸,现有的模具多为硬度较高的合金,其质量也较大,且外壁没有任何抓握把,使得工作人员上模时极为困难,通过设置螺纹连接把17,在需要搬运塑形模具2时,即可将螺纹连接把17穿入塑形模具2的内部,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借力点,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搬运或抬动,且螺纹连接把17可与内凹口18相对齐,在进行模具拼合时,可作为参考,以提高模具拼合的成功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拉环塑形体4的正视截面为矩形,且分布在水桶塑形体3的左右两侧,水桶塑形体3桶身的顶部、中间部位以及底部位置皆设有加粗段,由塑形模具2、水桶塑形体3、拉环塑形体4、握把塑形体5和支撑脚塑形体6组成塑模机构,现有的塑模水桶大多仅能起到盛接水体的作用,由于水桶模具的内壁极为光滑,使得水桶塑形成品后其外壁较为光滑,不便于使用者对水桶进行搬运移动,且现有的水桶底部经常与地面反射摩擦,使得水桶底部容易产生划痕甚至破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设置塑模机构,首先在塑形模具2的中间部位设置水桶塑形体3,从而为水桶塑模设置桶身,而桶身顶部、中间部位以及底部位置的加粗段可使原料颗粒无规则分布,从而形成粗糙且厚于桶壁的凸出带,使得桶身更加结实耐磨,同时在水桶塑形体3的顶部以及左侧分别设置拉环塑形体4和握把塑形体5,即可在水桶成品的瓶顶和瓶身位置分别设置拉环和握把,不仅方便了使用者单手抓握,其两侧的拉环便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合力进行提拉搬运,使用时较为方便,且握把与拉环的边角处皆为弧角设计,不容易对使用者手部造成划伤,同时水桶塑形体3的底部为支撑脚塑形体6,可为水桶成品的底部设置支撑脚,且支撑脚为实心塑料,其厚度也大于瓶身的厚度,使得与地面接触的瓶底变得较为耐磨,该机构可为瓶体塑出拉环与握把,便于使用者进行持握与提拉,同时瓶底采用加厚塑料,大大提高了瓶底的耐磨性能,防止瓶底容易磨损破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拼接孔7和拼接柱8各设有五组,且分别分布在两块塑形模具2的顶部与两侧,连通管12、集束件13和吸风机14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由拼接孔7、拼接柱8、排水孔9、铜芯筒10、排气孔11、连通管12、集束件13和吸风机14组成辅助机构,现有的模具冷却过程较为费时,塑料注塑加工件冷却时间约占整个注射生产周期的80%,而塑料注塑加工件需要冷却之后才可以取下,冷却不良常常会导致工件翘曲变形或产生表面缺陷,影响制品的尺寸稳定性,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进行合模注塑时,先将左侧模具架体1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孔7与右侧模具架体1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柱8进行拼接,当拼接孔7与拼接柱8拼接完成后,即使得两块塑形模具2相互拼接,便于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模具拼接,在进行注塑时,即可启动吸风机14,即可使吸风机14通过连通管12以及排气孔11将塑形模具2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取,从而避免排气不足导致模制工件中产生小气泡,且在注塑完成后冷却时,可使冷却水通过排水孔9,由于排水孔9排成纵列且与水桶塑形体3距离较近,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且排水孔9内壁固定有铜芯筒10,其导热性能较好,可更好的将塑形模具2内部热量通过铜芯筒10传递至冷却水中,从而缩短模制工件冷却时长,该机构可引导工作人员进行模具拼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加快模制工件冷却进程,以节省工件制作时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首先将左侧模具架体1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孔7与右侧模具架体1顶部以及侧边的拼接柱8进行拼接,使得两块塑形模具2相互拼接,再启动吸风机14,即可对塑形模具2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取,从而避免排气不足导致模制工件报废,再可使冷却水通过排水孔9,且排水孔9内壁固定有铜芯筒10,其导热性能较好,从而缩短模制工件冷却时长,然后在水桶塑形体3的顶部以及左侧分别设置拉环塑形体4和握把塑形体5,即可在水桶成品的瓶顶和瓶身位置分别设置拉环和握把,不仅方便了使用者单手抓握,其两侧的拉环便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合力进行提拉搬运,螺纹连接把17可与内凹口18相对齐,在进行模具拼合时,可作为参考,以提高模具拼合的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包括模具架体(1)、塑形模具(2)和拼接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架体(1)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塑形模具(2),所述塑形模具(2)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水桶塑形体(3),所述水桶塑形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塑形体(4),所述水桶塑形体(3)的左侧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握把塑形体(5),所述水桶塑形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塑形体(6),所述模具架体(1)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拼接孔(7),所述拼接孔(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拼接柱(8),所述塑形模具(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排水孔(9),所述排水孔(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铜芯筒(10),所述塑形模具(2)的内部中间部位贯穿连接有排气孔(11),所述排气孔(1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右侧嵌入连接有集束件(13),所述集束件(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风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机体(15),所述外机体(15)的前面嵌入连接有遮挡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模具(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把(17),所述螺纹连接把(17)的外壁嵌套连接有内凹口(18),所述螺纹连接把(17)的外壁尺寸小于内凹口(18)的内壁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塑形体(4)的正视截面为矩形,且分布在水桶塑形体(3)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塑形体(3)桶身的顶部、中间部位以及底部位置皆设有加粗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孔(7)和拼接柱(8)各设有五组,且分别分布在两块塑形模具(2)的顶部与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2)、集束件(13)和吸风机(14)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CN202121878034.2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Active CN218053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8034.2U CN21805384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78034.2U CN21805384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3842U true CN218053842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78034.2U Active CN218053842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3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53842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水桶塑形模具
CN213968934U (zh) 一种五金冲压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3440639U (zh) 电熔模具
CN211730119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868019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工业铝型材挤压模具
CN217226466U (zh) 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塑料瓶加工模具
CN214000342U (zh) 一种树脂拉链注胶模具
CN216329761U (zh) 浇注成型模具表面塑化处理装置
CN212554795U (zh) 一种产品排位紧凑的模具结构
CN201333803Y (zh) 一种用于通过吹塑工艺生产带有支架塑料制品的模具
CN213198675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3732864U (zh) 一种汽车内顶棚拉手加工成型模具
CN214872482U (zh) 一种塑胶件生产用带有冷却道的加工模具
CN214111249U (zh) 一种生产大型薄壁制品的注塑模具
CN212577463U (zh) 一种金属热加工铸造用成型模具
CN211221822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0820638U (zh) 一种携带盒一次成型模具
CN211251010U (zh) 一种组合式塑胶模具
CN212826776U (zh) 一种新型吹瓶模具底模冷却结构
CN212495035U (zh) 一种锁坯的成型模具
CN210100599U (zh) 一种快速定位的肩套模具
CN212352873U (zh) 一种pc背板成型热弯机
CN214488325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模具
CN211640646U (zh) 一种模具防磨损简易结构
CN212147343U (zh) 一种塑料蓝桶生产用可调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