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3887U -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3887U
CN218023887U CN202222654274.5U CN202222654274U CN218023887U CN 218023887 U CN218023887 U CN 218023887U CN 202222654274 U CN202222654274 U CN 202222654274U CN 218023887 U CN218023887 U CN 218023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tter
conveying
positioning
conveying channel
linea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42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天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uang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uang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uang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uang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42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3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3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3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吸气剂上料装置包括振动供料机构、整列输送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整列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构件,输送构件的内部开设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贯通输送构件的两端,输送通道的通行截面供一个吸气剂通过;振动供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于输送通道的入口设置;定位机构设置有承接槽,承接槽的侧部开口对应于输送通道的出口设置;转运机构能够在定位机构与落料点之间往复移动,以将吸气剂由承接槽逐个运送至落料点。该吸气剂上料装置无需人工摆料,即可对吸气剂逐个分离、定向输出、定位并准运至落料点,使得吸气剂的上料效率大幅提高,并显著节约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真空工艺中,如真空玻璃的制作,电子封装部件等场景下,均需要用到吸气剂,通过吸气剂吸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留气体。
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将吸气剂输送至载体的操作,吸气剂呈片状,多个片状的吸气剂混合存储,因而并不容易将吸气剂进行逐个转运,为了实现吸气剂的逐个转运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摆料,限制了吸气剂上料效率,且提高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实现吸气剂逐个转运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摆料,导致吸气剂上料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用于对吸气剂进行逐个上料,所述吸气剂上料装置包括振动供料机构、整列输送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
所述整列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的内部开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贯通所述输送构件的两端,所述输送通道的通行截面用于供一个所述吸气剂通过;
所述振动供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设置,以使所述振动供料机构能够将所述吸气剂经由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逐个振动至所述输送通道内;
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形成有顶部开口与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设置;
所述转运机构对应所述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承接槽的顶部,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在所述定位机构与落料点之间往复移动,以将所述吸气剂由所述承接槽逐个运送至所述落料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承托板、定位夹块和夹紧驱动构件;
所述承托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出料端,所述承托板的顶表面的靠近所述输送构件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包括相连接的定位空间和活动空间,所述定位空间与所述吸气剂相适配;
所述定位夹块设置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夹紧驱动构件与所述定位夹块相连接,所述夹紧驱动构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夹块在所述活动空间内往复移动,以将所述吸气剂推动至所述定位空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剂呈圆柱状,所述承接槽与所述定位夹块相面对的侧壁均呈圆弧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顶升构件,所述顶升构件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承托板在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输送构件所在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转运机构所在高度为第二高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整列输送机构还包括直振驱动构件,所述直振驱动构件与所述输送构件相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构件发生振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拾取构件;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拾取构件在空间内进行三维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到位检测组件,所述到位检测组件包括感应挡板以及激光发射构件;
所述感应挡板设置于所述拾取构件,所述激光发射构件设置于所述感应挡板的顶部并对应于所述定位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以及第三直线模组;
所述拾取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与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以及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通道由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至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沿直线延伸;
所述振动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振动盘外围的螺旋轨道,所述输送构件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螺旋轨道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因而,具有该吸气剂上料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包括振动供料机构、整列输送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振动供料机构通过对成堆储存的吸气剂进行振动,使得吸气剂分离成单颗并向整列输送机构供给,整列输送机构的输送构件开设有通行截面仅供一个吸气剂通过的输送通道,从而使得吸气剂在输送通道内呈整列排列,整列排列的吸气剂逐个运动至定位机构的承接槽内,以供转运机构经由承接槽的顶部开口取出吸气剂,进而将吸气剂逐个转运至落料点。
也就是说,该吸气剂上料装置无需人工摆料,即可对吸气剂逐个分离、定向输出、定位并准运至落料点,使得吸气剂的上料效率大幅提高,并显著节约了人工成本。
本申请提供的焊接设备包括上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因而能够实现该吸气剂上料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吸气剂上料装置;10-振动供料机构;100-振动盘;101-螺旋轨道;11-整列输送机构;110-输送构件;111-输送通道;112-直振驱动构件;113-支撑台;12-定位机构;120-承托板;121-承接槽;122-定位夹块;123-夹紧驱动构件;124-顶升构件;125-支撑架;126-导向柱;13-机架;2-吸气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用于对吸气剂进行逐个上料,其中,吸气剂用于在某些生产工艺中吸收废气,例如,在对两片玻璃进行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为了消耗这些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在玻璃焊接工艺中使用吸气剂,通过该吸气剂上料装置可以向待焊接的玻璃逐个运送吸气剂。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气剂上料装置1包括振动供料机构10、整列输送机构11、定位机构12以及转运机构(图中未示出)。
在下文中,将对吸气剂上料装置1的上述部件进行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整列输送机构11包括输送构件110,输送构件110的内部开设有输送通道111,输送通道11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贯通输送构件110的两端,输送通道111的通行截面用于供一个吸气剂2通过,也就是说,输送通道111的通行截面仅供一个吸气剂2通过,从而当多个吸气剂2进入到输送通道111内的时候,多个吸气剂2在输送通道111内呈整列排列。
其中,吸气剂2一般呈片状,进一步地,吸气剂2例如呈圆柱状,当吸气剂2呈圆柱状,输送通道111的通行截面呈与吸气剂2的轴向切面相同的矩形。
振动供料机构10的出料端对应于输送通道111的入口设置,以使振动供料机构10能够将吸气剂2经由输送通道111的入口逐个振动至输送通道111内。也就是说,通过振动供料机构10对于吸气剂2进行振动,使得成堆储存的多个吸气剂2彼此分离并向输送通道111输送,又由于输送通道111的通行截面仅供一个吸气剂2通过,所以吸气剂2在振动供料机构10的振动作用下能够逐个进入输送通道111内,从而在输送通道111内呈整列排列,进一步地,当吸气剂2由输送通道111的入口向出口堆满后,输送通道111的入口处待挤入的吸气剂2对输送通道111内部的吸气剂2施加推动力,输送通道111内部的吸气剂2将推动力传送至位于输送通道111的出口处的吸气剂2上,从而输送通道111的出口处的吸气剂2被推出输送通道111。
定位机构12设置有承接槽121,承接槽121形成有顶部开口与侧部开口,侧部开口对应于输送通道111的出口设置,从而输送通道111的出口处的吸气剂2能够被后方的吸气剂2推入到承接槽121内,转运机构对应顶部开口设置于承接槽121的顶部,转运机构能够在定位机构12与落料点之间往复移动,具体而言,能够在顶部开口的上方与落料点的上方之间往复移动,以将吸气剂2由承接槽121逐个运送至落料点,也即转运机构从承接槽121拾取吸气剂2并向落料点放下吸气剂2,进而能够完成吸气剂2向落料点的逐个转运。
值得强调的是,每次需要使用的吸气剂2的数量由生产工艺的需求决定,逐个转运是指将吸气剂2一个一个地运送,直至满足单次生产工艺需要的数目为止,并不局限于单次生产工艺仅转运一个吸气剂2,也不局限于单次生产工艺需要将振动供料机构10所存储的所有吸气剂2逐个转运完。
可选地,吸气上料装置还包括机架13,振动供料机构10、整列输送机构11、定位机构12以及转运机构均设置于机架13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吸气剂2在输送通道111内运动的顺畅性,将输送通道111配置为由入口至出口沿直线延伸,从而吸气剂2沿着输送通道111沿直线运动,没有转向阻力,因而在输送通道111内的运动更加顺畅。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吸气剂2的振动供料,振动供料机构10包括振动盘100以及设置于振动盘100外围的螺旋轨道101,输送构件110对应于输送通道111的入口的端部伸入螺旋轨道101内。
具体而言,振动盘100开设有出料口,螺旋轨道101由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螺旋下降,螺旋轨道101的较高的一端与振动盘100的出料口对接,螺旋轨道101的较低的一端与输送通道111的入口相对接,具体而言,振动盘100内存储有多个吸气剂2,在振动盘100的振动作用下,吸气剂2经由振动盘100的出料口被振动至螺旋轨道101内,并沿着螺旋轨道101被振动至输送通道111内,从而通过该振动供料机构10不仅能够实现成堆吸气剂2的分离,而且通过螺旋轨道101可以延长吸气剂2的供料路径,避免吸气剂2在向输送构件110输出的过程中发生二次堆积,为吸气剂2逐个上料提供了基础。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定位机构12包括承托板120、定位夹块122和夹紧驱动构件123。
承托板120设置于输送通道111的出料端,承托板120的顶表面的靠近输送构件110的一侧开设有承接槽121,承接槽121包括相连接的定位空间和活动空间,定位空间与吸气剂2相适配,从而定位空间可以用于对吸气剂2进行定位,被定位的吸气剂2便于转运机构进行对准以及拾取。
定位夹块122设置于活动空间内,夹紧驱动构件123与定位夹块122相连接,夹紧驱动构件123能够驱动定位夹块122在活动空间内往复移动,以将吸气剂2推动至定位空间内。
具体而言,当吸气剂2被从输送通道111推入承接槽121内时,夹紧驱动构件123驱动定位夹块122运动,定位夹块122作用于吸气剂2,从而将吸气剂2推动至并夹紧定位于定位空间内。
当吸气剂2呈圆柱状,承接槽121与定位夹块122相面对的侧壁均呈圆弧状,具体而言,承接槽121的与侧部开口相邻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承接槽121与侧部开口相面对的侧壁为第二侧壁,定位夹块122在夹紧驱动构件123的驱动下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壁,承接槽121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状,定位夹块122与第一侧壁相面对的表面呈圆弧状,从而吸气剂2在定位夹块122与承接槽121的呈圆弧状的侧壁的夹持下,使得吸气剂2被限定在与吸气剂2的外部轮廓相同的圆柱形的定位空间内,也即被精准定位,进一步提高转运机构的对准效率。
可选地,夹紧推动构件为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承托板120上,定位夹块122与夹紧气缸的缸杆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拾取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拾取构件在空间内进行三维运动,从而能够驱动拾取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均与落料点对准,实现向落料点的精准下料,与此,同时能够驱动拾取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均与定位空间对准,实现从定位机构12的精准取料。
可选地,拾取构件可以是真空吸盘。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以及第三直线模组,拾取构件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拾取构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能够驱动第一直线模组与拾取构件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能够驱动第二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以及拾取构件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本实施例中,由于转运机构的移动行程有限,且为了避免转运机构对吸气剂2进行拾取作业的时候会与整列输送机构11发生空间干涉,所以定位机构12还包括顶升构件124,顶升构件124设置于承托板120的底部,以驱动承托板120在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之间往复移动,输送构件110所在高度为第一高度,转运机构所在高度为第二高度。
当顶升构件124驱动承托板120运动至第一高度的时候,承托板120的承接槽121的侧部开口与输送通道111的出口相对接,从而吸气剂2能够从输送通道111运动至承接槽121内。
当顶升构件124驱动承托板120运动至第二高度的时候,承托板120的承接槽121的顶部开口与转运机构的拾取构件相对接,从而拾取构件能够在第二高度处经由承接槽121的顶部开口将定位于定位空间内的吸气剂2拾起。
从而通过设置顶升构件124,可以缩短驱动组件在高度方向的行程,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整机成本。
可选地,定位夹块122可以在第一高度至第二高度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将吸气剂2推入并定位于定位空间内;可以在拾取构件对吸气剂2进行真空吸附后,再通过夹紧驱动构件123驱动定位夹块122后退。从而不仅能够避免吸气剂2在被拾取之前发生移位,而且能够避免定位夹块122对吸气剂2的定位作用影响拾取构件对吸气剂2的拾取操作。
可选地,定位机构12还包括支撑架125以及导向柱126,支撑架125设置有多个导向通孔,多个导向柱126一一对应地穿设于多个导向通孔内,且多个导向柱126与承接板的底部相连接,从而当顶升构件124驱动承接板升降地过程中,通过导向柱126的导向作用,承接板能够稳定且定向升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为了提高吸气剂2在输送构件110内运动的顺畅性,也即为吸气剂2在输送通道111内的运动提供驱动力,整列输送机构11还包括直振驱动构件112。
直振驱动构件112与输送构件110相连接并能够驱动输送构件110发生振动,从而在直振驱动构件112向输送构件110提供的振动力的作用下,将吸气剂2由输送通道111的入口振动至出口。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吸气剂2运动的定向性,可以将输送通道111设置为出口低于入口,从而吸气剂2在重力以及振动力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由输送通道111的入口向出口定向运动。
可选地,整列输送机构11还包括支撑台113,支撑台113设置于机架上,直振驱动构件112设置于支撑台113上,支撑台113的至少部分由吸振材料制成,从而避免直振驱动构件112的振动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例如避免影响定位机构12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转运机构还包括到位检测组件,到位检测组件包括感应挡板以及激光发射构件。
感应挡板设置于拾取构件,激光发射构件设置于挡光板的顶部并对应于定位空间,当拾取构件在拾取组件的驱动下运动至定位空间的上方,感应挡板也运动至定位空间的上方,激光发射构件发射的激光打在感应挡板上并感应到激光,从而可以确定拾取构件对准定位空间,即可相对于定位空间下料以对吸气剂2进行拾取。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设备,焊接设备用于通过焊料将玻璃等部件相焊接,从而通过吸气剂上料装置所提供的吸气剂吸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本实施例中的焊接设备具有实施例一中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吸气剂上料装置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吸气剂进行逐个上料,所述吸气剂上料装置包括振动供料机构、整列输送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
所述整列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的内部开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贯通所述输送构件的两端,所述输送通道的通行截面用于供一个所述吸气剂通过;
所述振动供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设置,以使所述振动供料机构能够将所述吸气剂经由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逐个振动至所述输送通道内;
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形成有顶部开口与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设置;
所述转运机构对应所述顶部开口设置于所述承接槽的顶部,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在所述定位机构与落料点之间往复移动,以将所述吸气剂由所述承接槽逐个运送至所述落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承托板、定位夹块和夹紧驱动构件;
所述承托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出料端,所述承托板的顶表面的靠近所述输送构件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包括相连接的定位空间和活动空间,所述定位空间与所述吸气剂相适配;
所述定位夹块设置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夹紧驱动构件与所述定位夹块相连接,所述夹紧驱动构件能够驱动所述定位夹块在所述活动空间内往复移动,以将所述吸气剂推动至所述定位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剂呈圆柱状,所述承接槽与所述定位夹块相面对的侧壁均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顶升构件,所述顶升构件设置于所述承托板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承托板在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之间往复移动,所述输送构件所在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转运机构所在高度为第二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输送机构还包括直振驱动构件,所述直振驱动构件与所述输送构件相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输送构件发生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拾取构件;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拾取构件在空间内进行三维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到位检测组件,所述到位检测组件包括感应挡板以及激光发射构件;
所述感应挡板设置于所述拾取构件,所述激光发射构件设置于所述感应挡板的顶部并对应于所述定位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以及第三直线模组;
所述拾取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与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所述第三直线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以及所述拾取构件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通道由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至所述输送通道的出口沿直线延伸;
所述振动供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振动盘外围的螺旋轨道,所述输送构件对应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的端部伸入到所述螺旋轨道内。
10.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气剂上料装置。
CN202222654274.5U 2022-09-30 2022-09-30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Active CN218023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274.5U CN218023887U (zh) 2022-09-30 2022-09-30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4274.5U CN218023887U (zh) 2022-09-30 2022-09-30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3887U true CN21802388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4274.5U Active CN218023887U (zh) 2022-09-30 2022-09-30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3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772B (zh)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CN108792559B (zh) 移印键帽设备自动输送线
CN112249677B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KR20110022954A (ko) 카메라폰용 렌즈모듈 조립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24004A1 (zh) Smt料盘的自动贴标装置
CN113070653B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CN218023887U (zh) 吸气剂上料装置及焊接设备
CN109994574B (zh) 电池串构件上料装置及上料方法
CN210167341U (zh) 一种硅片传输装置
CN217894031U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焊接上下料设备
KR101692902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 자동 적층 장치
KR102483525B1 (ko) 노칭 기능이 구비된 이차 전지용 셀 스택 제조 장치
CN115285607A (zh) 一种输送设备
CN215625353U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CN212197509U (zh) 一种多片材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4700285A (zh) 芯片分选装置、设备及方法
KR102143715B1 (ko) 테이핑 시스템 및 테이핑 방법
CN210926585U (zh) 一种端子插装装置
CN220162476U (zh) 一种取料机械手
CN111203637A (zh) 一种圆柱电容电极座焊接机的电极座上料装置和方法
CN101080354A (zh) 板材收容方法及装置
CN217229294U (zh) Pcb隔纸收板机
CN218453749U (zh) 一种多功能供料装置及设备
CN115302219B (zh) 自动组装设备
CN217727643U (zh) 一种堆叠翻转装置及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