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7812U -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7812U
CN218017812U CN202222165341.7U CN202222165341U CN218017812U CN 218017812 U CN218017812 U CN 218017812U CN 202222165341 U CN202222165341 U CN 202222165341U CN 218017812 U CN218017812 U CN 218017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gas cylinder
wall
subassembly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53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自豪
胡伟斌
陈少周
孙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g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53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7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7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7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抛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光机构,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在夹持组件夹持气瓶后,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气瓶移动,使得抛光头进入气瓶内,动抛光机构进行抛光,实现了对气瓶的立式抛光,并且实现了对气瓶抛光的自动化,提高了抛光效率,并且抛光片与气瓶内壁之间压力的自适应调节,可以弥补多个抛光片之间形成的外径误差,在确保对气瓶内壁进行抛光的要求下,减小了对其外径调节的精确度要求,并且对抛光片的精度要求亦相对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抛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储氢瓶用来储存氢气,使得氢气在高压下进行运输,可以通过减压阀的调节直接释放氢气,是最普通和最简单的储氢方式,气瓶加工时,需要对其内壁进行抛光,使得气瓶内壁更加光亮和平整;
现有技术中,对气瓶的内壁进行抛光时,因使用横式的抛光机,工人需要将气瓶横置,并且手动进行上下料,过程较为繁琐,抛光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用于实现对气瓶的立式抛光,并且提高抛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光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气瓶,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头,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横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竖向移动,以使所述抛光头进入或移出气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中心轴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上的底板,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转动,所述抛光头包括多个抛光片,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压板,所述抛光片与所述压板之间设置有变径组件,所述抛光片与所述中心轴顶部之间铰接,多个所述抛光片形成的外径通过所述变径组件进行调节,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自适应调节所述抛光片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相邻的两个所述抛光片之间存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若干个调节螺栓以及若干个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压板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径组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抛光片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光片包括圆体段以及与所述圆体段一体成型的球体段,所述圆体段的外径与所述球体段的外径相等,所述球体段与所述中心轴顶部铰接,所述圆体段与所述支杆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设置有快换接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对所述抛光片抛光处进行喷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水泵、若干个水管以及底座,所述水管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并且所述水管与所述罩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升降架、第二电机以及第一丝杠,所述升降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升降架,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并且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横架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架上的齿条,并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横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竖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竖架上的第二丝杠,所述竖架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杠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竖架上,所述升降架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夹持组件夹持气瓶后,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带动气瓶移动,使得抛光头进入气瓶内,动抛光机构进行抛光,实现了对气瓶的立式抛光,并且实现了对气瓶抛光的自动化,提高了抛光效率,并且抛光片与气瓶内壁之间压力的自适应调节,可以弥补多个抛光片之间形成的外径误差,在确保对气瓶内壁进行抛光的要求下,减小了对其外径调节的精确度要求,并且对抛光片的精度要求亦相对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移动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抛光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抛光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喷淋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罩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移动组件;11、第三电机;12、横架;13、齿条;14、齿轮;15、支架;2、第二移动组件;21、竖架;22、第二丝杠;3、夹持组件;31、升降架;311、滑槽;32、第一丝杠;33、夹板;4、抛光片;41、圆体段;42、球体段;5、动力组件;51、第一电机;52、连接轴;53、快换接头;54、罩体;6、中心轴;61、底板;62、压板;621、通孔;7、支杆;8、调节组件;81、调节螺栓;82、弹性件;9、喷淋组件;91、水泵;92、水管;93、底座;9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包括上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光机构,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1、第二移动组件2以及夹持组件3,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气瓶,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头,第一移动组件1用于带动夹持组件3横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2用于带动夹持组件3竖向移动,以使抛光头进入或移出气瓶,实现了对气瓶的立式抛光,并且实现了对气瓶抛光的自动化,提高了抛光效率;
在夹持组件3夹持气瓶后,第一移动组件1和第二移动组件2带动气瓶移动,使得找到对应的抛光头,抛光头进入气瓶内,进行适配选择,气瓶先进行一个上下移动的全程,若抛光头与气瓶适配,则启动抛光机构进行抛光,抛光头与气瓶之间是否适配可以由抛光头能够进入气瓶内部,或者抛光头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自适应时,其压力是否处于正常值来判断。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抛光机构包括动力组件5、中心轴6以及固定连接于中心轴6上的底板61,动力组件5用于带动中心轴6转动,抛光头包括多个抛光片4,抛光片4设置有三个,中心轴6上套设有压板62,抛光片4与压板62之间设置有变径组件,抛光片4与中心轴6顶部之间铰接,多个抛光片4形成的外径通过变径组件进行调节,使得抛光片4可以适用于不同内径大小的气瓶,因抛光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抛光机构中初始设置的抛光片4形成的外径可以不同,抛光时,上下料机构选择适应当下气瓶的抛光头,来进行抛光,较为方便,压板62与底板61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用于自适应调节抛光片4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在进行抛光时,能够自我调节抛光片4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防止抛光片4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过高或者过低,保证抛光质量,相邻的两个抛光片4之间存在间隙,为了便于变径组件调节多个抛光片4所形成的外径,给予抛光片4角度改变时的调整空间;
抛光片4与气瓶内壁之间压力的自适应调节,可以弥补多个抛光片4之间形成的外径误差,在确保对气瓶内壁进行抛光的要求下,减小了对其外径调节的精确度要求,并且对抛光片4的精度要求亦相对降低;
参照图5所示,调节组件8包括若干个调节螺栓81以及若干个弹性件82,调节螺栓81固定连接于底板61上,压板62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栓81对应的通孔621,调节螺栓81穿过对应的通孔621,并且弹性件8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61和压板62相抵;
当抛光片4受压时,通过力的传递,会使得压板62受压,此时,压板62会向下移动,并使得弹性件82被压缩,通过弹性件82被压缩的程度不同,使得其回弹力不同,从而抛光片4对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不同,当压板62向下移动时,多个抛光片4之间形成的外径会减小,从而来弥补多个抛光片4之间形成的外径与气瓶内壁的内径之间的误差;
调节螺栓81沿中心轴6周向均匀分布,一个抛光片4对应一个调节螺栓81,使得抛光片4受压将压力传递给压板62更加的均匀,通过改变调节螺栓81的位置高度,从而来改变压板62的初始高度,弹性件82的初始压缩程度亦改变,可以调节抛光片4自适应压力调节的范围。
弹性件82为压缩弹簧,弹性件82套设于对应的调节螺栓81上,压缩弹簧的使用寿命长,并且压缩弹簧更加便捷的安装于调节螺栓81上;
参照图5所示,变径组件包括支杆7,支杆7的一端与压板62可拆卸连接,支杆7的另一端与抛光片4铰接,支杆7倾斜设置,支杆7与压板62之间具体为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工人可以通过拆装来调节支杆7的倾斜角度,支杆7靠近压板62一端的位置高度低于支杆7靠近抛光片4一端的位置高度,从而使得抛光片4受压时,压板62能受压,压板62受压后,压板62向下移动,弹性件82被压缩,质感的倾斜角度不同,使得多个抛光片4初始形成的外径不同,支杆7的倾斜角度调节,为多个抛光片4形成外径的大调节,因自适应压力而使得压板62下移或上移,从而改变的多个抛光片4形成的外径为小调节,大调节的改变范围大于小调节的改变范围;
抛光片4包括圆体段41以及与圆体段41一体成型的球体段42,圆体段41的外径与球体段42的外径相等,球体段42与中心轴6顶部铰接,圆体段41与支杆7铰接,球体段42的设置,便于抛光片4进入气瓶,并且圆体段41的设置,便于进行抛光,当压板62受压时,压板62向下移动,球体段42会带动圆体段41朝向球体段42的中心一侧转动,因球体段42呈球体状,使得其对气瓶内壁始终存在部分相抵,确保抛光进行,并且能对气瓶的底部进行抛光。
参照图6所示,动力组件5包括第一电机5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51输出轴上的连接轴52,连接轴52与中心轴6之间设置有快换接头53,便于整个抛光头的更换,连接轴52上设置有喷淋组件9,喷淋组件9用于对抛光片4抛光处进行喷淋,喷淋组件9的作用是对抛光位置处的喷淋,实现降温并实现清洗。
参照图1、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喷淋组件9包括水泵91、若干个水管92以及底座93,水管92沿中心轴6周向均匀分布,连接轴52上套设有罩体54,罩体54与连接轴52之间设置有多个轴承,轴承使得连接轴52的转动更加的稳定,罩体54与底座93固定连接,水管92的一端与水泵91的输出端连通,水管92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94,并且水管92与罩体54固定连接,第一电机51设置于底座93的下方,通过底座93来保护第一电机51;
在底座93上开设有穿孔,连接轴52向上延伸穿过穿孔,穿孔被罩体54密封,防止喷淋后的水进入穿过损坏电机;
罩体54包括固定段以及与固定段可拆卸连接的中空段,中空段包括外环以及与外环固定连接的内环,水管92包括硬管段与软管段,硬管段延伸入外环与内环之间的间隙中,并与外环固定连接,软管段的一端与硬管段连通,软管段的另一端与水泵91的输出端连通,硬管段设置于外环与内环之间,一方面便于硬管段的安装,另一方面使得抛光时,水管92不会与气瓶之间产生碰撞甚至干涉,底座93顶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用于接取喷淋后的水,并且接水盘底部设置有水龙头,通过水龙头可以排放接水盘内的水。
参照图3所示,夹持组件3包括升降架31、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一丝杠32,升降架31上开设有滑槽311,第一丝杠32的一端与滑槽31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丝杠32的另一端贯穿升降架31,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槽31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33,夹板33与第一丝杠32螺纹连接,并且旋向相反,使得当第二电机启动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丝杠32转动,两个夹板33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住或松开气瓶,气瓶的中心线与中心轴6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对气瓶进行横向移动,并且竖向移动即可实现抛光头进入气瓶内,横向的移动方向为以连接轴52或中心轴6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
参照图2所示,第一移动组件1包括第三电机11、横架12以及固定连接于横架12上的齿条13,并且第三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4,齿轮14与齿条13啮合,横架12上滑动连接有支架15,第三电机11固定连接于支架15上,第三电机11转动带动齿轮14转动,因齿轮14与齿条13的啮合,使得支架15在横架12上横向移动。
第二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15上的竖架21以及转动连接于竖架21上的第二丝杠22,竖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图中未示出),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杠22固定连接,升降架3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竖架21上,升降架31与第二丝杠22螺纹连接,第四电机带动第二丝杠22转动,使得竖架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抛光头进入或移出气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料机构以及若干个抛光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1)、第二移动组件(2)以及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气瓶,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头,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3)横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3)竖向移动,以使所述抛光头进入或移出气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动力组件(5)、中心轴(6)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6)上的底板(61),所述动力组件(5)用于带动所述中心轴(6)转动,所述抛光头包括多个抛光片(4),所述中心轴(6)上套设有压板(62),所述抛光片(4)与所述压板(62)之间设置有变径组件,所述抛光片(4)与所述中心轴(6)顶部之间铰接,多个所述抛光片(4)形成的外径通过所述变径组件进行调节,所述压板(62)与所述底板(61)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8),所述调节组件(8)用于自适应调节所述抛光片(4)与气瓶内壁之间的压力,相邻的两个所述抛光片(4)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若干个调节螺栓(81)以及若干个弹性件(82),所述调节螺栓(8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61)上,所述压板(62)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81)对应的通孔(621),所述调节螺栓(81)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621),并且所述弹性件(8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61)和所述压板(62)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组件包括支杆(7),所述支杆(7)的一端与所述压板(62)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抛光片(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片(4)包括圆体段(41)以及与所述圆体段(41)一体成型的球体段(42),所述圆体段(41)的外径与所述球体段(42)的外径相等,所述球体段(42)与所述中心轴(6)顶部铰接,所述圆体段(41)与所述支杆(7)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第一电机(5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51)输出轴上的连接轴(52),所述连接轴(52)与所述中心轴(6)之间设置有快换接头(53),所述连接轴(52)上设置有喷淋组件(9),所述喷淋组件(9)用于对所述抛光片(4)抛光处进行喷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9)包括水泵(91)、若干个水管(92)以及底座(93),所述水管(92)沿所述中心轴(6)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轴(52)上套设有罩体(54),所述罩体(54)与所述底座(93)固定连接,所述水管(92)的一端与所述水泵(9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水管(92)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94),并且所述水管(92)与所述罩体(5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升降架(31)、第二电机以及第一丝杠(32),所述升降架(31)上开设有滑槽(311),所述第一丝杠(32)的一端与所述滑槽(3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3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升降架(31),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槽(311)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33),所述夹板(33)与所述第一丝杠(32)螺纹连接,并且旋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包括第三电机(11)、横架(1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架(12)上的齿条(13),并且所述第三电机(1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与所述齿条(13)啮合,所述横架(12)上滑动连接有支架(15),所述第三电机(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5)上的竖架(21)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竖架(21)上的第二丝杠(22),所述竖架(21)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丝杠(2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3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竖架(21)上,所述升降架(31)与所述第二丝杠(22)螺纹连接。
CN202222165341.7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Active CN218017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5341.7U CN21801781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5341.7U CN21801781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7812U true CN21801781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5341.7U Active CN21801781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7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150B (zh) 机械产品装配台
CN201633005U (zh) 一种机械产品装配台
CN114559449B (zh) 一种管道焊接修复机器人
CN102758390A (zh) 打磨车作业机构角度控制装置
CN218017812U (zh)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立式抛光的自动化抛光装置
CN110508433A (zh) 一种关节型喷涂机器人
CN207415036U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卧式砂带机
CN219542101U (zh) 一种耐磨板自动堆焊设备
CN108127503A (zh) 一种汽车控制器矩形盖板去毛刺用可调节打磨支撑架
CN208729386U (zh) 一种汽车控制器矩形盖板去毛刺用可调节打磨支撑架
CN217890517U (zh) 一种用于气瓶内壁抛光的自适应变径抛光结构
CN113579371A (zh) 一种用于齿轮轴齿廓锐边处理系统
CN21209571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底盘球销座的加工设备
CN210059392U (zh) 一种金属板材高压整平机
CN210998068U (zh)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角度可调式主电机安装结构
CN209717200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三通管的抛光装置
CN114012349B (zh) 一种万向节变形后整型复原加工设备
CN207983088U (zh) 一种磨床控制装置
CN218194474U (zh) 一种研磨装置
CN216000017U (zh) 一种弯头内圆抛光机
CN214079919U (zh) 一种单点悬挂焊接用设备
CN213134640U (zh) 一种五轴冲压机器人设备
CN218697604U (zh) 一种便于打磨工件固定夹具
CN218082071U (zh) 一种插针生产用抛光设备
CN117283442B (zh) 一种炉盆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