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3083U -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3083U
CN218013083U CN202220828270.1U CN202220828270U CN218013083U CN 218013083 U CN218013083 U CN 218013083U CN 202220828270 U CN202220828270 U CN 202220828270U CN 218013083 U CN218013083 U CN 218013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inding
grinding roller
roller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82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豆海建
王维莉
秦中华
刘迪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82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3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3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3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为向磨辊中心方向倾斜的V型挡料板,靠近磨辊侧为反射板,远离磨辊侧为拦截板;所述挡料板的拦截板和反射板之间的夹角β为160±10°。相比无挡料板的工况,相邻磨辊之间旁路的未被碾压物料量降低50%~60%,增加有效料层厚度和粉磨能力,为降低挡料圈高度、提高研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配合磨辊压力调整,同等条件下,相比传统立式辊磨技术,挡料板降低挡料圈高度15~20%,统计平均产量增加10.8%,主机电耗降低13.7%。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式辊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背景技术
立式辊磨简称立磨,其粉磨原理是料层粉磨,即通过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挤压来实现物料的粉磨,粉磨过程可控性好,粉磨效率高。立式辊磨粉磨单元的现有结构原理图见图3。
现有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新喂料及选粉机回料在重力作用下由料仓喂入磨盘中部,磨盘转动带动物料转动,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磨盘中部向磨盘边缘运动,当物料运动至磨辊下方时,磨辊在力F的作用及挡料圈的共同作用下挤压物料(料层),物料被粉磨,粉磨后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越过挡料圈,离开磨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风环,随后被风环内高速气流向上带入磨机上部选粉机,合格成品被选粉机选走,不合格的大颗粒通过料仓同新喂料混合后重回磨继续粉磨,直至粉磨成合格粒度要求的成品。
立式辊磨集粉磨、烘干、选粉于一体,结构紧凑、系统简单、烘干能力大,对物料适应性强,因此广泛应用于水泥生料、熟料、工业固废、冶金渣等多种物料的粉磨,但相比于同是“料层粉磨”的辊压机相比,最大的共性问题就是料层的可控性差,唯一控制料层的手段就是磨盘挡料圈高度的调整。增加挡料高度,提高料层可控性,但研磨效率降低;降低挡料高度,研磨效率增加,但料层变薄,可控性降低、磨机振动增加;对料层粉磨原理的设备,料层可控性直接影响磨机的稳定性和研磨效率,因此一般情况下粉磨相同物料,立式辊磨的主机电耗较辊压机高0.5~1kWh/t左右。
根据立式辊磨磨盘物料运动离散元仿真的动态计算结果分析,磨盘上物料可以划分为A、B、C三个区域:A区物料是能全部进入磨辊下方能被碾压的物料,B区是直接经两磨辊之间的空隙被磨盘甩出的未经磨辊碾压物料(即旁路物料),C区是磨辊碾压过的物料。由于A区、B区均是未被磨辊碾压过的物料,从提高研磨效率和磨机稳定性的角度,理论上不需要B区存在,即只要是未被碾压的物料,希望全部进入磨辊下方进行碾压,以产生更多的细粉,但实际上磨机越大,相邻两磨辊之间的距离越大,B区越大,同一台磨机,磨盘转速越高,B区就越大。一般而言,随着设备规格的大型化,系统产量就越高,系统电耗就越低,但立式辊磨从台时50~60t/h发展到500~600t/h规模,磨机效率并未出现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B区的旁路量的增大致使磨内无效循环量增加,抵消了磨机大型化对磨机效率的贡献。
C区物料由于经磨辊碾压过,料层中夹杂大量细粉,从提高料层粉磨效率的角度,理论需要C区物料中的细粉全部排出,但由于磨盘挡料圈的存在,处于挡料圈高度以下料层中夹杂的细粉除通过磨辊转动和挤压排出部分细粉外,大部分细粉残留在研磨区底部,工业生产统计数据,C区物料中≤80μm的细粉含量达18~20%。大量的细粉残留于磨盘底部,增加料层的流动性,从而破坏料层稳定性,一方面造成磨机振动,另一方面降低研磨效率、磨机电流下降,导致磨机台时降低、电耗增加,同时因磨内循环负荷增大,出磨成品的颗粒级配变窄,影响成品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挡料圈高度,提高研磨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为向磨辊中心方向倾斜的V型挡料板,靠近磨辊侧为反射板,远离磨辊侧为拦截板;所述挡料板的拦截板和反射板之间的夹角β为160±10°。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挡料板的高度为200~350mm。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V型挡料板的向心侧设有耐磨层。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耐磨面HRC≥50。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12mm-2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无挡料板的工况,相邻磨辊之间旁路的未被碾压物料量降低50%~60%,增加有效料层厚度和粉磨能力,为降低挡料圈高度、提高研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配合磨辊压力调整,同等条件下,相比传统立式辊磨技术,挡料板降低挡料圈高度15~20%,统计平均产量增加10.8%,主机电耗降低13.7%。
附图说明
图1是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料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传统立式辊磨粉磨单元结构原理图。
图中、1、磨辊;2、挡料板;2-1、反射板;2-2、拦截板;3、磨机壳体;4、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为向磨辊1中心方向倾斜的V型挡料板2,靠近磨辊侧为反射板2-1,另一侧为拦截板2-2;所述挡料板的拦截板和反射板之间的夹角β为160±10°;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安装支架4固定安装在磨机壳体3上,安装支架的结构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并不限制其为固定式或者可调式。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挡料板的高度为200~350mm。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V型挡料板的向心侧设有耐磨层。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耐磨面HRC≥50。
上述技术方案优选的,耐磨层的厚度12-24mm。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料板方案主要用于解决出现在磨辊前方被磨辊挤出的未被碾压的物料,其结构总体上为V型折板,前后分为两段,分别为靠近磨辊侧为反射板、远离磨辊侧的拦截板;其中反射板为拦回段,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动量反射原理将磨辊挤出的物料反推回磨辊下方进行碾压,同等条件下料层厚度增加,磨机稳定性改善,在磨辊压力保证的条件下碾压后产生的细粉量更多,利于提高磨机台时;拦截板段的主要作用是拦截B区部分未经磨辊碾压直接旁路的物料,并在磨盘转动的作用下将其输送至拦回段,随同拦回段反射板反推回物料一起进入磨辊下方进行碾压,从而进一步提高料层厚度和细粉量,提高磨机台时。
物料运动控制实现过程如下:物料自中心下料管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磨盘,并跟随磨盘一起旋转,受离心力及落料冲击分散作用从磨盘中心向磨盘边缘运动,高于挡料圈的部分物料(约30%)直接运动至辊磨下方得到碾压,高于挡料圈的另一部分物料(约40%)运动至挡料板末端,沿挡料板向磨辊下方运动,并被挡料板前端V型反射板强制送至磨辊大端研磨区进行研磨,相比无挡料板的工况,相邻磨辊之间旁路的未被碾压物料量降低50%~60%,增加有效料层厚度和粉磨能力,为降低挡料圈高度、提高研磨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无挡料板工艺的传统立式辊磨,料层厚度主要依靠挡料圈高度来实现,因此为提高磨机台时、改善磨机稳定性,增加挡料高度是立磨操作的通用惯例。但如前述,增加挡料圈高度会限制磨盘底部的细粉量排出,破坏料层的稳定性,降低研磨效率。在相同的条件下,挡料板能提高料层有效厚度,这就为降低挡料圈高度提供了保障,确保低挡料圈高度下磨机稳定运行,使磨盘底部的细粉更容易离开磨盘,降低磨盘细粉含量,改善料层稳定性,提高研磨效率和磨机台时,降低粉磨电耗。根据天津某院TRM38.4生料磨工业试验磨统计数据,同等条件下,挡料板降低挡料圈高度15~20%,统计平均产量增加10.8%,主机电耗降低13.7%。工业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TRM38.4生料磨挡料板磨盘物料运动控制方案工业试验数据
Figure BDA0003580214300000051
根据表1工业试验统计数据,同等条件下,相比现有无挡料板的传统立式辊磨技术,挡料板能够使挡料圈高度降低26.6%,统计平均产量增加10.8%,主机电耗降低13.7%,证明了挡料板实施后磨盘物料运动控制在提高磨机稳定性、提高研磨效率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为向磨辊中心方向倾斜的V型挡料板,靠近磨辊侧为反射板,远离磨辊侧为拦截板;所述挡料板的拦截板和反射板之间的夹角β为16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挡料板的高度为200~3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挡料板的向心侧设有耐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的耐磨面硬度HRC≥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磨辊用挡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的厚度12mm-24mm。
CN202220828270.1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Active CN218013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270.1U CN21801308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8270.1U CN21801308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3083U true CN21801308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8270.1U Active CN21801308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3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5905B (zh) 一种双输出模式立磨
CN201200909Y (zh) 一种干式球磨分级设备
CN205340923U (zh) 一种双输出模式立磨
JPS61227857A (ja) 脆い粉砕物質の破砕および粉砕装置
CN107350062A (zh) 一种采用非金属研磨介质的选粉机外置式立磨联合粉磨系统
CN102179285A (zh) 单仓球磨式水泥立磨粉磨装置
CN108889624A (zh) 一种超细粉体分选机
CN111570053A (zh) 碎磨流程工艺方法及碎磨流程工艺设备
CN104399550A (zh) 无极齿辊组和无极齿辊破碎机
JPH089016B2 (ja) 竪型ローラミルによる粉砕装置および粉砕方法
CN204865994U (zh) 一种立式辊磨的分级粉磨结构
CN111822129A (zh) 一种铁矿石干法磨矿选矿装置及工艺
CN105344446A (zh) 一种采用轻研磨介质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
CN218013083U (zh)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
CN217120426U (zh) 一种基于立式辊磨的内置导流机构
CN207507611U (zh) 一种采用非金属研磨介质的选粉机外置式立磨联合粉磨系统
CN210304024U (zh) 一种三循环闭路粉磨系统
CN114602609B (zh) 一种立式磨辊用挡料板的设计方法
CN208944319U (zh) 碎磨系统
CN104874445A (zh) 一种立式辊磨的分级粉磨工艺
CN114643104B (zh) 一种基于立式辊磨的磨辊挡料总成
CN213050984U (zh) 碎磨流程工艺设备
CN114273008A (zh) 一种适用于钒矿制粉的辊压设备
CN108295966A (zh) 一种立式辊磨湿式粉磨方法及系统
CN205182914U (zh) 一种采用轻研磨介质的辊压机预粉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