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1662U -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1662U
CN218011662U CN202221264845.8U CN202221264845U CN218011662U CN 218011662 U CN218011662 U CN 218011662U CN 202221264845 U CN202221264845 U CN 202221264845U CN 218011662 U CN218011662 U CN 218011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on
chamber
close
power plant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48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林虎
吕伟良
万逵芳
刘玉江
马宏
樊磊
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c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c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c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Test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Datang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c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48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1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1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16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箱,集热箱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集热箱内靠近进气管的一端固定有滤板,滤板的滤孔与进气管、出气管在一条直线上,滤板将集热箱的内部划分为清洁室和导热室,靠近进气管的一端为清洁室,靠近出气管的一端为导热室;导热室内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紧固套接有两个涡轮扇叶,两个涡轮扇叶呈对称设置,两个涡轮扇叶之间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锥齿轮,导热室内靠近出气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导热鳍片;集热箱的外侧壁且靠近出气管的一端套接有油箱,油箱的内部设有导热油。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时对产生的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除杂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是指将某种形式的原始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固定设施或运输用电的动力厂,例如火力、水力、蒸汽、柴油或核能发电厂等。
电厂在火力发电时设备通过燃烧燃料进行发电,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排出较多废气,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常见的废气处理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①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形成的废气含存较多热量,直接通过净化处理后排出则损失了较多热能,不利于降低生产能耗。
②烟气中残存加多灰尘和杂质,会附着在管道内表面而产生结块,继而影响管道的流通性,不利于设备进行后续的净化处理和排放,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操作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解决发电时产生的废气不便于进行余热回收和除杂处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解决发电时产生的废气不便于进行余热回收和除杂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箱,集热箱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集热箱内靠近进气管的一端固定有滤板,滤板的滤孔与进气管、出气管在一条直线上,滤板将集热箱的内部划分为清洁室和导热室,其中,靠近进气管的一端为清洁室,靠近出气管的一端为导热室;
导热室内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紧固套接有两个涡轮扇叶,两个涡轮扇叶呈对称设置,两个涡轮扇叶之间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锥齿轮,所述导热室内靠近出气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导热鳍片;
集热箱的外侧壁且靠近出气管的一端套接有油箱,油箱的内部设有导热油。
进一步地,集热箱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外壁与油箱的外壁相贴合;
安装箱内设有两块隔板,隔板与滤板平行,隔板将安装箱内部划分为前内室、中内室和后内室,其中,中内室与清洁室通过通槽相通;
隔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位于前内室的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转动杆位于后内室的一端设有半齿轮;
导热室内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向下贯穿自前内室,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分别与导热室的锥齿轮、前内室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清洁室内设有两块刷板,两块刷板呈上下分布且与滤板相贴合,两块刷板通过两根连接杆连接,两根连接杆平行设置,位于下侧的刷板通过升降杆向下延伸至后内室,并与后内室的齿形环相连接,齿形环的内壁与半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导热鳍片位于涡轮扇叶与出气管之间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齿形环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条板,其中一个齿条板与半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油箱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油箱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
进一步地,清洁室内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位于通槽远离滤板的一侧,导向板靠近的通槽的一侧侧壁呈弧面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隔板之间固定有挡板,挡板的竖截面呈倒V形,挡板位于转动杆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转轴与连接轴之间呈垂直设置,连接轴与转动杆之间呈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滤板对烟气进行过滤,避免烟气内部含存的较多灰尘和杂质进入集热箱内部附着在集热箱内壁,保证了导热鳍片的正常导热效果,同时也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流通效果,通过导热鳍片对烟气中含存的较多热量进行吸收传导,并传至导热油对热量进行存储,实现了对烟气内部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2、通过烟气在排放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带动涡轮扇叶转动,即可带动刷板79进行上下来回对滤板表面进行擦拭,避免滤板表面附着较多灰尘而发生堵塞,保证了滤板在对烟气进行过滤时的流通效果。
3、通过开设通槽并配合导向板对烟灰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对灰尘和杂质进行集中清理。
4、通过设置挡板对转动杆上方进行遮挡,避免烟灰直接落入转动杆外表面发生粘连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且挡板顶端为斜面,不易堆积烟灰。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其中:1-集热箱;2-进气管;3-出气管;4-转轴;5-涡轮扇叶;6-滤板;71-安装箱;72-连接轴;73-第一锥齿轮;74-隔板;75-转动杆;76-第二锥齿轮;77-半齿轮;78-齿形环;79-刷板;710-连接杆;711-升降杆;8-油箱;9-导热油;10-进油管;11-出油管;12-齿条板;13-通槽;14-导向板;15-挡板;16-导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箱1,集热箱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集热箱1内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固定有滤板6,滤板6的滤孔与进气管2、出气管3在一条直线上,滤板6将集热箱1的内部划分为清洁室和导热室,其中,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为清洁室,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为导热室,导热室内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上紧固套接有两个涡轮扇叶5,两个涡轮扇叶5呈对称设置,两个涡轮扇叶5之间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锥齿轮,导热室内靠近出气管3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导热鳍片16。
集热箱1的外侧壁且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套接有油箱8,油箱8的内部设有导热油9,油箱8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10,油箱8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11。
通过滤板6对烟气进行过滤,避免烟气内部含存的较多灰尘和杂质进入集热箱1内部附着在集热箱1内壁,保证了导热鳍片16的正常导热效果,同时也保证了该装置的正常流通效果,通过导热鳍片16对烟气含存的较多热量进行吸收传导,并传至导热油9对热量进行存储,实现了对烟气内部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导热鳍片16位于涡轮扇叶5与出气管3之间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集热箱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71,安装箱71的外壁与油箱8的外壁相贴合。
安装箱71内设有两块隔板74,隔板74与滤板6平行,隔板74将安装箱71内部划分为前内室、中内室和后内室,其中,中内室与清洁室通过通槽13相通。
隔板7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5,转动杆75位于前内室的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76,转动杆75位于后内室的一端设有半齿轮77。
导热室内设有连接轴72,连接轴72向下贯穿自前内室,连接轴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73,第一锥齿轮73分别与导热室中的锥齿轮、前内室中的第二锥齿轮76相啮合。
清洁室内设有两块刷板79,两块刷板79呈上下分布且与滤板6相贴合,两块刷板79通过两根连接杆710连接,两根连接杆710平行设置,位于下侧的刷板79通过升降杆711向下延伸至后内室,并与后内室的齿形环78相连接,齿形环78的内壁与半齿轮77相啮合。
通过烟气在排放时产生的空气流动带动涡轮扇叶5转动,进而依次带动连接轴72、转动杆75和升降杆711转动,使刷板79在滤板6的表面进行上下擦拭,避免滤板6表面附着较多灰尘而发生堵塞,保证了滤板6在对烟气进行过滤时的流通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齿形环78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条板12,其中一个齿条板12与半齿轮77相啮合。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清洁室内设有导向板14,导向板14位于通槽13远离滤板6的一侧,导向板14靠近的通槽13的一侧侧壁呈弧面设置;通过开设通槽13并配合导向板14对烟灰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对灰尘和杂质进行集中清理。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两个隔板74之间固定有挡板15,挡板15的竖截面呈倒V形,挡板15位于转动杆75的正上方,通过设置挡板15对转动杆75上方进行遮挡,避免烟灰直接落入转动杆75外表面发生粘连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且挡板15顶端为斜面,不易堆积烟灰。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选择,转轴4与连接轴72之间呈垂直设置,连接轴72与转动杆75之间呈垂直设置。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发电设备在进行燃烧发电时,产生的烟气通过设备内部风机抽入进气管2并排入集热箱1内,烟气进入集热箱1内部后通过滤板6进行过滤,将烟气中含存的灰尘杂质隔离在滤板6上,烟气进入集热箱1后热量通过导热鳍片16传递给油箱8内部的导热油9,导热油9吸收热量后通过出油管11排出用作外部设备的保温和加热,便于对烟气热量进行利用,导热油9使用后通过进油管10重新排入油箱8内部进行循环加热,继而实现了对余热的回收利用,集热箱1内部烟气在排放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流动会带动蜗轮扇叶5进行转动,继而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73进行啮合传动,继而带动连接轴72转动,连接轴72转动时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76进行啮合传动,继而带动转动杆75转动,转动杆75转动时带动半齿轮77与齿形环78进行啮合传动,继而带动齿形环78进行上下往复运动,齿形环78上下移动时通过升降杆711带动两个刷板79上下来回对滤板6表面进行刷擦,将其表面附着的灰尘刷落,避免滤板6堵塞,灰尘刷落后通过通槽13进入中内室进行集中收集,便于后续进行清理,烟气经过处理和余热回收后通过出气管3排出。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很好的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箱(1),所述集热箱(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3),所述集热箱(1)内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固定有滤板(6),所述滤板(6)的滤孔与进气管(2)、出气管(3)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滤板(6)将集热箱(1)的内部划分为清洁室和导热室,其中,靠近进气管(2)的一端为清洁室,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为导热室;
所述导热室内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紧固套接有两个涡轮扇叶(5),两个涡轮扇叶(5)呈对称设置,两个涡轮扇叶(5)之间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锥齿轮,所述导热室内靠近出气管(3)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导热鳍片(16);
所述集热箱(1)的外侧壁且靠近出气管(3)的一端套接有油箱(8),所述油箱(8)的内部设有导热油(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箱的底端固定有安装箱(71),所述安装箱(71)的外壁与油箱(8)的外壁相贴合;
所述安装箱(71)内设有两块隔板(74),所述隔板(74)与滤板(6)平行,所述隔板(74)将安装箱(71)内部划分为前内室、中内室和后内室,其中,中内室与清洁室通过通槽(13)相通;
所述隔板(7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5),所述转动杆(75)位于前内室的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76),所述转动杆(75)位于后内室的一端设有半齿轮(77);
所述导热室内设有连接轴(72),所述连接轴(72)向下贯穿自前内室,所述连接轴(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锥齿轮(73),所述第一锥齿轮(73)分别与导热室的锥齿轮、前内室的第二锥齿轮(76)相啮合;
所述清洁室内设有两块刷板(79),两块刷板(79)呈上下分布且与滤板(6)相贴合,两块刷板(79)通过两根连接杆(710)连接,两根连接杆(710)平行设置,位于下侧的刷板(79)通过升降杆(711)向下延伸至后内室,并与后内室的齿形环(78)相连接,所述齿形环(78)的内壁与半齿轮(77)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16)位于涡轮扇叶(5)与出气管(3)之间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环(78)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条板(12),其中一个齿条板(12)与半齿轮(77)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8)的顶端连通有进油管(10),所述油箱(8)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室内设有导向板(14),所述导向板(14)位于通槽(13)远离滤板(6)的一侧,所述导向板(14)靠近的通槽(13)的一侧侧壁呈弧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隔板(74)之间固定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竖截面呈倒V形,挡板(15)位于转动杆(75)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连接轴(72)之间呈垂直设置,连接轴(72)与转动杆(75)之间呈垂直设置。
CN202221264845.8U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011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845.8U CN21801166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4845.8U CN21801166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1662U true CN21801166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484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01166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1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23631U (zh) 一种采石场高粉尘废气处理装置
CN113499656A (zh) 一种基于污泥干化的废气零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632477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锻造炉
CN216620755U (zh) 一种天然气发电机组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8011662U (zh) 一种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CN210409863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8001552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8001469U (zh) 一种锅炉节能器及锅炉
CN215570559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815428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结构
CN218627865U (zh) 一种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18270331U (zh) 一种高效率工业锅炉尾部用的热管空气余热器
CN218295775U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节能装置
CN216395751U (zh) 火电厂低污染排放的除粉尘装置
CN220968510U (zh) 一种燃气模块蒸汽发生器
CN221120079U (zh) 一种燃气轮机组通风设备
CN216693614U (zh)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的落灰回收装置
CN212253707U (zh) 一种碳活化窑余热利用装置
CN221444292U (zh) 一种火力发电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1823881U (zh) 一种炭黑反应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7163612U (zh) 一种锅炉的烟雾回收系统
CN219433293U (zh) 一种废气处理催化燃烧炉
CN220038517U (zh) 一种燃机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CN214198736U (zh) 一种电厂锅炉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21611398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转轮催化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