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1530U -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1530U
CN218011530U CN202222381114.8U CN202222381114U CN218011530U CN 218011530 U CN218011530 U CN 218011530U CN 202222381114 U CN202222381114 U CN 202222381114U CN 218011530 U CN218011530 U CN 218011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vacuum
liquid
discharge pipelin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11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杰
关杰华
马松伟
马延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Renxi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Renx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Renxi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Renxi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11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1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1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1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通过在一级过滤器组和真空反应釜之间设置一个密闭收集罐,收集待更换滤芯或待清洗滤芯的过滤器排放出的原料,当密闭收集罐中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利用真空反应釜中的负压将密闭收集罐中暂存的液体吸至真空反应釜中,并用于生产过程,实现对原料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液处理成本;另外,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包括两个过滤器Ⅰ的一级过滤器组,两个过滤器Ⅰ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处于在线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过滤,并对处于备用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清洁,可以保证每个过滤器Ⅰ的过滤效果,并且保证过滤工作的连续进行,实现连续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为了保证过滤器的过滤效果,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其中的滤芯或清洗其中的滤芯,更换或清洗滤芯时需要排放过滤器中的原料,排出的原料先经密闭收集罐收集进而中转至废液罐,最后交给有化工废液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处理,上述流程繁琐,且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也增加了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过滤器组、密闭收集罐、真空反应釜;一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Ⅰ,过滤器Ⅰ的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Ⅰ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Ⅰ的入口通过进液管道与原料供应机构连通,过滤器Ⅰ的顶部连接有气源,过滤器Ⅰ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Ⅰ和排液管道Ⅰ,且滤液排出管道Ⅰ与真空反应釜连通,排液管道Ⅰ与密闭收集罐连通;密闭收集罐通过排液管道Ⅲ与真空反应釜连通;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阀Ⅰ;滤液排出管道Ⅰ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Ⅰ,排液管道Ⅰ上设置有排液阀Ⅰ;排液管道Ⅰ靠近密闭收集罐处设置有第一密闭阀,排液管道Ⅲ上设置有第二密闭阀。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的放置高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级过滤器组,二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Ⅱ,过滤器Ⅱ的状态也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Ⅱ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Ⅱ的入口与滤液排出管道Ⅰ连通,过滤器Ⅱ的顶部连接有气源,过滤器Ⅱ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Ⅱ和排液管道Ⅱ;滤液排出管道Ⅱ与真空反应釜连通,排液管道Ⅱ与排液管道Ⅰ汇合后与密闭收集罐连通;滤液排出管道Ⅰ靠近过滤器Ⅱ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液阀Ⅱ,滤液排出管道Ⅱ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Ⅱ,排液管道Ⅱ上设置有排液阀Ⅱ。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级过滤器组和二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的放置高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与密闭收集罐连接的抽真空系统,密闭收集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源为氮气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通过在一级过滤器组和真空反应釜之间设置一个密闭收集罐,收集待更换滤芯或待清洗滤芯的过滤器排放出的原料,当密闭收集罐中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利用真空反应釜中的负压将密闭收集罐中暂存的液体吸至真空反应釜中,并用于生产过程,实现对原料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液处理成本;另外,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包括两个过滤器Ⅰ的一级过滤器组,两个过滤器Ⅰ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处于在线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过滤,并对处于备用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清洁,可以保证每个过滤器Ⅰ的过滤效果,并且保证过滤工作的连续进行,实现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过滤器Ⅰ1,密闭收集罐2,真空反应釜3,进液管道4,滤液排出管道Ⅰ5,排液管道Ⅰ6,排液管道Ⅲ7,进液阀Ⅰ8,滤液排出阀Ⅰ9,排液阀Ⅰ10,第一密闭阀11,第二密闭阀12,压力表13;过滤器Ⅱ1’,滤液排出管道Ⅱ5’,排液管道Ⅱ6’,进液阀Ⅱ8’,滤液排出阀Ⅱ9’,排液阀Ⅱ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产品或装置中部件的具体方位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过滤器组、密闭收集罐2、真空反应釜3;一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Ⅰ1,过滤器Ⅰ1的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Ⅰ1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Ⅰ1的入口通过进液管道4与原料供应机构(图中未示出)连通,过滤器Ⅰ1的顶部连接有气源(图中过滤器顶部设置有阀门的管道用于连接气源,图中未示出气源),过滤器Ⅰ1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Ⅰ5和排液管道Ⅰ6,且滤液排出管道Ⅰ5与真空反应釜3连通,排液管道Ⅰ6与密闭收集罐2连通;密闭收集罐2通过排液管道Ⅲ7与真空反应釜3连通;进液管道4上设置有进液阀Ⅰ8;滤液排出管道Ⅰ5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Ⅰ9,排液管道Ⅰ6上设置有排液阀Ⅰ10;排液管道Ⅰ6靠近密闭收集罐2处设置有第一密闭阀11,排液管道Ⅲ7上设置有第二密闭阀12。
其中,在线状态为过滤状态,备用状态为非过滤状态,在备用状态可以对过滤器Ⅰ1中的滤芯进行更换或清洗;两个过滤器Ⅰ1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原料供应机构用于通过进液管道4向一级过滤器组中的过滤器Ⅰ1中输送料液;滤液排出管道Ⅰ5用于将处于在线状态的过滤器Ⅰ1过滤出的滤液排出,排液管道Ⅰ6用于将刚切换至备用状态的过滤器Ⅰ1排出的残余液体(称为排液)排出;两个过滤器Ⅰ1的出口连接的两条滤液排出管道Ⅰ5可以汇合后连接真空反应釜3连通,两个过滤器Ⅰ1的出口连接的两条排液管道Ⅰ6可以汇合后连接密闭收集罐2,这样可以节省管道,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进液管道4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过滤器Ⅰ1的工作状态。装置中各阀门的开闭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设置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中位于上面的过滤器称为第一过滤器Ⅰ,位于下面的过滤器称为第二过滤器Ⅰ;初始时,第一密闭阀11处于打开状态,其余各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一过滤器Ⅰ对应的进液阀Ⅰ8和滤液排出阀Ⅰ9,原料供应机构通过进液管道4向第一过滤器Ⅰ供应料液,料液经第一过滤器Ⅰ过滤后,通过滤液排出管道Ⅰ5排至真空反应釜3参与反应,此时第一过滤器Ⅰ处于在线状态,第二过滤器Ⅰ处于备用状态;当检测到第一过滤器Ⅰ的入口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或第一过滤器Ⅰ的过滤时长等于预设时长时,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液阀Ⅰ8和滤液排出阀Ⅰ9,由此断开第一过滤器Ⅰ与原料供应机构及真空反应釜3的连接,此时第一过滤器Ⅰ切换到备用状态;同时,打开第二过滤器Ⅰ对应的进液阀Ⅰ8和滤液排出阀Ⅰ9,切换到第二过滤器Ⅰ进行过滤;同时,打开第一过滤器Ⅰ对应的排液阀Ⅰ10,并使第一过滤器Ⅰ接通气源,利用气源对第一过滤器Ⅰ中残留的液体压出,并送至密闭收集罐2,对残留的液体进行暂存;当第一过滤器Ⅰ中残留的液体被压出并全部送至密闭收集罐2后,将第一过滤器Ⅰ中的滤芯取出,对其进行清洗,并将其放回第一过滤器Ⅰ备用。当检测到第二过滤器Ⅰ的入口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或第二过滤器Ⅰ的过滤时长等于预设时长时,关闭与其对应的进液阀Ⅰ8和滤液排出阀Ⅰ9,此时第二过滤器Ⅰ切换到备用状态;同时,通过控制相关阀门,使第一过滤器Ⅰ再次进入在线状态,如此交替。
当密闭收集罐2中液体达到一定量时,需要对密闭收集罐2中暂存的液体进行排放,此时,关闭第一密闭阀11、打开第二密闭阀12,利用真空反应釜3中的负压即可将密闭收集罐2中暂存的液体吸至真空反应釜3中。
本申请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通过在一级过滤器组和真空反应釜3之间设置一个密闭收集罐2,收集待更换滤芯或待清洗滤芯的过滤器排放出的原料,当密闭收集罐2中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利用真空反应釜3中的负压将密闭收集罐2中暂存的液体吸至真空反应釜3中,并用于生产过程,实现对原料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液处理成本;另外,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包括两个过滤器Ⅰ1的一级过滤器组,两个过滤器Ⅰ1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处于在线状态的过滤器Ⅰ1进行过滤,并对处于备用状态的过滤器Ⅰ1进行清洁,可以保证每个过滤器Ⅰ1的过滤效果,并且保证过滤工作的连续进行,实现连续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2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2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3的放置高度。
由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位置低的地方流动,通过设置一级过滤器组、密闭收集罐2、真空反应釜3的相对高度,一级过滤器组中的排液会流向密闭收集罐2,一级过滤器组中的滤液会流向真空反应釜3,密闭收集罐2中的液体会流向真空反应釜3,即,利用高度差即可使料液向下流动,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级过滤器组,二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Ⅱ1’,过滤器Ⅱ1’的状态也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Ⅱ1’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Ⅱ1’的入口与滤液排出管道Ⅰ5连通,过滤器Ⅱ1’的顶部连接有气源,过滤器Ⅱ1’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Ⅱ5’和排液管道Ⅱ6’;滤液排出管道Ⅱ5’与真空反应釜3连通,排液管道Ⅱ6’与排液管道Ⅰ6汇合后与密闭收集罐2连通;滤液排出管道Ⅰ5靠近过滤器Ⅱ1’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液阀Ⅱ8’,滤液排出管道Ⅱ5’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Ⅱ9’,排液管道Ⅱ6’上设置有排液阀Ⅱ10’。
其中,一级过滤器组对料液进行第一次过滤,二级过滤器组对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料液进行第二次过滤,该技术方案适用于具有两级过滤需求的料液的过滤;通过在装置中设置一级过滤器组和二级过滤器组,可以对具有两级过滤需求的料液进行过滤,保证过滤质量,且降低生产成本;二级过滤器组过滤和排液时的操作和一级过滤器组相似,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器组和二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2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2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3的放置高度。
由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位置低的地方流动,通过设置一级过滤器组、二级过滤器组、密闭收集罐2、真空反应釜3的相对高度,一级过滤器组及二级过滤器组中的排液会流向密闭收集罐2,一级过滤器组的滤液会流向二级过滤器组,二级过滤器组中的滤液会流向真空反应釜3,密闭收集罐2中的液体会流向真空反应釜3,即,利用高度差即可使料液向下流动,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密闭收集罐2连接的真空系统,密闭收集罐2上设置有压力表13。
其中,真空系统用于对密闭收集罐2进行抽真空,使密闭收集罐2内形成负压,通过将密闭收集罐2的真空度抽至与真空反应釜3内的真空度相当或略小于真空反应釜3内的真空度,在后续将密闭收集罐2中的液体放至真空反应釜3中时,可以防止真空反应釜3内出现明显压力波动,从而避免对反应过程造成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真空系统和密闭收集罐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阀门,用于断开或连通密闭收集罐2与真空系统的连接;压力表13可以是真空压力表,用于指示密闭收集罐2中的压强值。
当需要将密闭收集罐2中暂存的液体排至真空反应釜3时,关闭第一密闭阀11,然后打开真空系统与密闭收集罐2的连接并使其工作,当压力表13监测到密闭收集罐2中的真空度等于(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至真空反应釜3中)或略小于(比如,密闭收集罐2中的压强为-45kPa,真空反应釜3中的压强为-50kPa)真空反应釜3的真空度时,再打开第二密闭阀12,将液体排出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为氮气气源。
气源采用氮气气源,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过滤器Ⅰ1(和过滤器Ⅱ1’)内的料液发生反应,因此,可确保所回收料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通过在一级过滤器组和真空反应釜之间设置一个密闭收集罐,收集待更换滤芯或待清洗滤芯的过滤器排放出的原料,当密闭收集罐中液体达到一定量时,利用真空反应釜中的负压将密闭收集罐中暂存的液体吸至真空反应釜中,并用于生产过程,实现对原料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液处理成本;另外,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包括两个过滤器Ⅰ的一级过滤器组,两个过滤器Ⅰ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处于在线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过滤,并对处于备用状态的过滤器Ⅰ进行清洁,可以保证每个过滤器Ⅰ的过滤效果,并且保证过滤工作的连续进行,实现连续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级过滤器组、密闭收集罐、真空反应釜;一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Ⅰ,过滤器Ⅰ的状态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Ⅰ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Ⅰ的入口通过进液管道与原料供应机构连通,过滤器Ⅰ的顶部连接有气源,过滤器Ⅰ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Ⅰ和排液管道Ⅰ,且滤液排出管道Ⅰ与真空反应釜连通,排液管道Ⅰ与密闭收集罐连通;密闭收集罐通过排液管道Ⅲ与真空反应釜连通;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阀Ⅰ;滤液排出管道Ⅰ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Ⅰ,排液管道Ⅰ上设置有排液阀Ⅰ;排液管道Ⅰ靠近密闭收集罐处设置有第一密闭阀,排液管道Ⅲ上设置有第二密闭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的放置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级过滤器组,二级过滤器组包括两个过滤器Ⅱ,过滤器Ⅱ的状态也包括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两个过滤器Ⅱ交替处于在线状态和备用状态;过滤器Ⅱ的入口与滤液排出管道Ⅰ连通,过滤器Ⅱ的顶部连接有气源,过滤器Ⅱ的出口连接有滤液排出管道Ⅱ和排液管道Ⅱ;滤液排出管道Ⅱ与真空反应釜连通,排液管道Ⅱ与排液管道Ⅰ汇合后与密闭收集罐连通;滤液排出管道Ⅰ靠近过滤器Ⅱ的入口处设置有进液阀Ⅱ,滤液排出管道Ⅱ上设置有滤液排出阀Ⅱ,排液管道Ⅱ上设置有排液阀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组和二级过滤器组的放置高度高于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密闭收集罐的放置高度高于真空反应釜的放置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密闭收集罐连接的真空系统,密闭收集罐上设置有压力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氮气气源。
CN202222381114.8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Active CN218011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1114.8U CN218011530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1114.8U CN218011530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1530U true CN21801153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3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1114.8U Active CN218011530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1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6530A (zh) 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净化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111701306A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18011530U (zh) 一种真空聚合反应系统回收过滤器排液的装置
CN207429776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
CN111569781A (zh) 超临界水氧化排渣系统及超临界水氧化排渣工艺
CN207856476U (zh) 一种过滤设备
CN209584120U (zh) 一种废油去渣过滤装置
CN214972292U (zh) 一种单芯模块过滤小车
CN211767769U (zh) 一种缓存罐及粘结剂生产装置
CN104548806A (zh) 一种单晶炉真空过滤装置及清理方法
CN204429011U (zh) 一种单晶炉真空过滤装置
CN209885340U (zh) 一种密闭烛式过滤器
CN204723834U (zh) 一种板框式压滤机
CN206688683U (zh) 一种全自动固液分离系统
CN205759957U (zh) 一种煤气脱硫贫液提质增效系统
CN206375757U (zh) 一种无动力反冲洗超滤净水装置
CN209771476U (zh)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反应釜
CN214612456U (zh) 一种适用于毕赤酵母的发酵下罐移料过滤系统
CN218475688U (zh) 一种清洗过滤装置
CN221933176U (zh) 一种集成过滤设备
CN217220402U (zh) 滤液回收过滤系统
CN221535926U (zh) 一种篮式过滤器充液装置
CN211273695U (zh) 外带耳型压滤机用侧清洗装置
CN218357935U (zh) 一种渗滤液缓存箱
CN220003248U (zh) 气化黑水脱渣回用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