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9843U - 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9843U
CN217999843U CN202220657761.4U CN202220657761U CN217999843U CN 217999843 U CN217999843 U CN 217999843U CN 202220657761 U CN202220657761 U CN 202220657761U CN 217999843 U CN217999843 U CN 217999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tank
regulating valve
cavita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77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玉洁
许在新
王立平
娄明
欧英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06577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9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9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9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稳流罐、汽蚀罐、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汽蚀机构、真空机构、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监测装置和控制单元等;待测试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稳流罐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稳流罐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监测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利用本申请的测试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测试系统在航天器循环泵的性能测试、汽蚀测试、寿命测试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现有的测试系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精度不准确等缺陷,而且一般只适用于对大型设备进行测试,若用于测试小型设备则重复性差,必须人工现场测量,测得结果还需要后期加工处理,且无法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精确性,耗费大、成本高、精度低,因此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其包括稳流罐、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汽蚀机构、真空机构、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监测装置和控制单元;待测试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稳流罐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稳流罐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汽蚀机构包括汽蚀罐,所述汽蚀罐与稳流罐连通,所述真空机构、增压机构和泄压机构均与汽蚀罐连通;所述监测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并包括用于对所述测试系统内指定位置处的液体流量、液体温度、液位、气体压力、噪声进行监测的传感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液体管路出口阀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液体管路进口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过滤器和/或过渡连接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蚀罐的冷却液进口处、冷却液出口处的第一冷却液进口阀、第一冷却液出口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液体手动调节阀和液体电磁调节阀,所述液体手动调节阀和液体电磁调节阀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与外部注水口连通的液体管路上。利用该液体电磁调节阀,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实现注水的远程控制,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液体电磁调节阀开启幅度和 /或开启时间等决定注水量。此处的水是指液态工作介质。液体手动调节阀用于在测试结束后保持常闭工况使得测试系统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驱动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液体输送装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器与控制电源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的进口处压力传感器、出口处压力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流量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稳流罐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的稳流罐入口温度传感器、稳流罐出口温度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稳流罐内液面高度的液位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机构包括真空装置、真空电磁调节阀和真空手动调节阀,所述真空电磁调节阀和真空手动调节阀设置在用于连通真空装置和汽蚀罐的气体管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装置、调压电磁调节阀和调压手动调节阀,所述调压电磁调节阀和调压手动调节阀设置在用于连通增压装置和汽蚀罐的气体管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排气手动调节阀和排气电磁调节阀,所述排气手动调节阀和排气电磁调节阀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气体管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包括多个同心异径管段,所述同心异径管段的管径沿液态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进口处还设置有气泡排出口,用于将流经第一管路的液态工作介质中的气泡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测试系统中至少部分的电动设备或电磁驱动设备的控制机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流罐具有与第二管路连通的进口管、与第一管路连通的出口管、注水口、排水口、增压接口、泄压接口、抽真空接口和温度变送装置,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汽蚀罐顶部,所述汽蚀罐设置在稳流罐上方,所述排水口设置在稳流罐底部,所述增压接口、泄压接口、抽真空接口均设置在汽蚀罐上,并分别用于与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真空机构连接,所述温度变送装置包括与稳流罐连接的第二冷却液进口阀与第二冷却液出口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试验台,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安装在试验台上,所述稳流罐的液体出口依次通过卫生球阀、过滤器和异心变径管与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卫生球阀、过滤器均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异心变径管,并且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异心变径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系统还包括盛液装置,至少用于收集从测试管路中泄漏的液态工作介质,所述盛液装置设有液体流出口,所述液体流出口与液体储藏箱连通。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是基于所述测试系统实施的,并且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a、将被测液体输送装置及驱动电机安装在试验台上,并从汽蚀罐顶部的注水口向稳流罐内注入液态工作介质;
b、启动所述测试系统的电源;
c、利用所述测试系统内的监测装置开始采集信号;
d、开始操作增压装置以及各管路阀门将测试管路内的气泡排除干净;
e、操作电机驱动器打开驱动电机;
f、开始测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方法还包括:在测试过程中,记录并建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工作参数与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的关系曲线,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工作参数包括扬程、功率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在设定的驱动电机转速和设定的液态工作介质流量条件下运行,并进行汽蚀试验,以测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汽蚀特性,获得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净正抽吸压头与扬程的关系曲线以及临界汽蚀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方法还包括:以噪声检测装置监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值,并建立所述噪声值变化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工作性能关系曲线,以判断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较之现有技术,利用本申请的测试系统及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结果精准、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测试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稳流罐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稳流罐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稳流罐的侧视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稳流罐与试验台的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稳流罐与试验台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外套螺母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试验台的框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试验台的安装孔位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所示第二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包括稳流罐3、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7、汽蚀机构、真空机构、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监测装置和控制单元等。其中,待测试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稳流罐3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 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稳流罐3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6和第二调节阀7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汽蚀机构包括汽蚀罐11,所述汽蚀罐11与稳流罐3连通,所述真空机构、增压机构和泄压机构均与汽蚀罐11连通;所述监测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并包括用于对所述测试系统内指定位置处的液体流量、液体温度、液位、气体压力、噪声进行监测的传感设备。其中,液态工作介质在测试系统中的流动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测试系统可以被认为主要由水力单元、气路单元、控制单元组成。其中,所述水力单元可以主要由稳流罐3、与稳流罐3连通的汽蚀罐11、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7、液体管路进口阀8、液体管路出口阀16、稳流罐的注水口及排水口、过渡连接装置17和包括前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在内的测流试验管路等部分组成。利用所述的稳流罐3,可以提供较大稳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稳流罐3与汽蚀罐11是采用分体结构,其较之现有的稳流罐与汽蚀罐一体化设计的结构有所不同,可以避免在多次汽蚀试验后稳流罐和汽蚀罐在相关性能检测的数据不准确,无法保持其精准度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7并行设置,并与相关进出口阀协同配合,可以实现液态工作介质的并联分流,且使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可以得到分级调控,从而使得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提高测试效率。具体的,可以先使用第一调节阀6调节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并初步达到一个大致的精度范围,通过流量计数值的反馈可得出系统流量的具体范围,在流量计数值过大或过小时,第一调节阀优先工作时的流量接近预先设置的规定数值,通过检测系统的反馈机制,将调节控制信号通过下位机自主与上位机设定的精度范围比较,在初步粗调后流量数值精度达到了较接近数值后,再利用第二调节阀7进行精密调节,在其工作范围内稳定实现液态工作介质的增流或减流情况,最终通过检测系统的反馈机制与控制机制相互配合使得流量精准可控。并且,通过采用前述分级调节方式,使得在中小型的液体输送装置检测系统在大功率工作状态下对其单一管道的承受压力减小,从而管道使用寿命大幅提升,使得系统工作寿命得到保证。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气路单元可以由真空机构、增压机构、泄压机构、汽蚀机构等组成。
其中,所述真空机构主要由真空装置2、真空电磁调节阀23和真空手动调节阀22等组成,所述真空电磁调节阀23和真空手动调节阀22设置在用于连通真空装置2和汽蚀罐11的气体管路上。所述真空装置2与汽蚀罐11配合,可以模拟得出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在特定工况下的工作性能。
其中,所述增压机构主要由增压装置25、调压电磁调节阀26和调压手动调节阀24等组成,所述调压电磁调节阀26和调压手动调节阀24设置在用于连通增压装置25和汽蚀罐11的气体管路上。利用所述的增压装置可模拟外部极端环境,从而检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在不同场景下 (即不同内部压力下工况场景)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泄压机构主要由排气手动调节阀29和排气电磁调节阀30等组成,所述排气手动调节阀29和排气电磁调节阀30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11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气体管路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多个液流阀门、气流阀门、液流过滤设备、转接设备及其它辅助元件。例如,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液体管路出口阀1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液体管路进口阀 8,
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过滤器15和过渡连接装置17,
设置在所述汽蚀罐11的冷却液进口处的第一冷却液进口阀10及设置在所述汽蚀罐11的冷却液出口处的第一冷却液出口阀13,以及
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11与外部注水口(图中未示出)可以与盛液装置连通的液体管路上的液体手动调节阀27和液体电磁调节阀28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驱动电机1和电机驱动器20,所述驱动电机1用于驱动液体输送装置4,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电机驱动器20与控制电源2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的进口处压力传感器18、出口处压力传感器19;
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流量计5;
分别设置于所述稳流罐3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的稳流罐入口温度传感器9、稳流罐出口温度传感器14,用于实时监测液体运输装置工作的热传递损耗及其异常工作;
用于监测所述稳流罐3内液面高度的液位计12;以及
噪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进而实现对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异常工况的检测以及工作寿命预判。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报警器等,用于在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压力、液位或者气体的压力等超过或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发出报警讯号。
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所述测试系统内的驱动元件、阀、传感元件等均是无人操作、远程控制的。例如,可以使所述的驱动元件、阀、传感元件等通过蓝牙、Wifi、信号传输线缆等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由所述控制单元执行所述的远程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包括测控台,监控显示器等相关设备。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可以实现全计算机远程控制及数据采集,确保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与试验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一些情况下,在所述控制单元中可以采用LabVIEW等作为虚拟仪器平台,以节省大量二次仪表,并将数据采集集成化,数据处理、存储、显示部分机构化。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作为被测对象的液体输送装置4经多个连接管件与稳流罐3连接,并配合设置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形成一个闭式测控系统,从而给被测对象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流场,使得测试使用的液态工作介质配合气路单元与被测对象4的工作方式以预设的管道流向进入被测对象4,并得出相关性能。其中,所述液态工作介质的种类、浓度配比等可以在流量计5 安装运行前配比好并稳定于水力单元内。
请参阅图2-图6,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稳流罐3具有与第二管路连通的进口管34、与第一管路连通的出口管43、注水口37、排水口44、增压接口、泄压接口39、抽真空接口38和温度变送装置46等。
所述出口管43、进口管34可以通过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或卡扣等连接件与外部管道紧固连接,所述连接件中还可以加入橡胶垫圈防止液态工作介质泄漏。
所述液态工作介质可以通过进口管34回到稳流罐3中,并通过出口管43进入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因稳流罐3内部水平空间较大,液态工作介质可以在稳流罐中形成小趋势螺旋式回旋,进而可以提供足够稳定的水文环境。
所述汽蚀罐11设置在稳流罐3上方,所述注水口37设置在汽蚀罐11顶部,所述排水口44 设置在稳流罐3底部,这样可以利用液态工作介质的流动性和自重使其进入和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注水口37和排水口44可以配合并行设置的手动阀和并联电磁开合阀,且与稳流罐以螺纹连接。
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稳流罐3上配合设置液位计12、安全阀等相关设备。例如,可以利用液位计12将稳流罐3的内部容积(即,液面高度)实时传输到控制单元的控制台,并还可配合设置液位报警器32,以在液位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液位计12可以螺纹连接在气蚀罐11壁面,螺纹连接处还可设有手动开关阀,以控制液位计。
所述增压接口、泄压接口39、抽真空接口38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汽蚀罐11 上,并分别用于与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真空机构连接。
所述温度变送装置46包括与稳流罐3连接的第二冷却液进口阀42与第二冷却液出口阀45。利用所述温度变送装置46可以模拟外部环境变换使得液态工作介质的温度等改变,使之适应每个被测试液体输送装置的工作温度要求。
所述气蚀罐11具有气蚀罐罐体和气蚀罐盖31,气蚀罐盖31与气蚀罐体可以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了使其密闭性较稳定,连接处还可以加上橡胶垫40。
所述稳流罐3外壁可以与车轮支架35连接,并由车轮支架35支撑,车轮支架36上还可以焊接固定车轮,车轮可以可固重型万向轮等。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 PVC钢丝软管连接,该螺纹连接结构可以由入口接口管和外套螺母78配合形成。具体的,该PVC 钢丝软管可以通过不锈钢带手柄式卡箍固定夹卡扣与入口接口管紧固连接。该螺纹连接处可以增加气泡排出口以及与进口处压力传感器18的接口。该PVC钢丝软管优选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使用。当通过增压装置向稳流罐3内注入气体,使其内部压力增大时,可以缓慢打开/关闭任何阀门,以防止冲击压力和损坏该PVC钢丝软管。在稳流罐3内压力增大使得液态工作介质中气体上浮,可通过PVC钢丝软管看出并从气泡排出口排出。所述外套螺母的结构可以参考图7。
请继续参阅图5-图6,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试验台67和盛液装置70。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安装在试验台66上,所述稳流罐3的液体出口依次通过卫生球阀73、过滤器15和异心变径管75与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卫生球阀73、过滤器15均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异心变径管75。通过设置所述异心变径管75,可以达成减流、便于排气泡、改变液体流量对中线等作用。并且,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异心变径管75,以使得气泡顺利排出便于观察。所述盛液装置70用于盛放实验过程中为排除气泡所连带排出的液态工作介质。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真空装置使得测试系统的内部气压低于大气压,从而令盛液装置70内的液态工作介质回输至稳流罐内。
进一步的,所述盛液装置70可以采用铝合金构件,其具有液体流出口77,所述液体流出口 77与液体储藏箱连通,以供液体从液体流出口77流入液体储藏箱。此处所述的液体是实验过程中为排除气泡所连带排出的液态工作介质。所述液体储藏箱内还可额外存储液态工作介质,以在实验过程中测试系统内的液态工作介质因气化、蒸发、泄漏等而损耗时进行不给。另外,请参阅图8-图9,一种所述的试验台66具有铝合金框架67,其台面为合金钢材质并覆盖有防锈镀膜,该台面上可以设有T型凹槽68,且该台面可以由较大配重固定在铝合金框架内,以提供台面稳定从而达到消震效果。液体运输装置4与驱动电机1固定在该台面上,电机驱动器20与电机1 使用金属航空插座连接,电机驱动器20外接工作电源,控制电源21控制驱动器20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驱动电机1旋转。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所述第二管路的结构可以参阅图10,该第二管路包括多个同心异径管段,所述同心异径管段的管径沿液态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增大。具体的,该第二管路包括弯头管件47、同心异径管48、长管件49、同心异径管54、短管件51、长管件61等。其中,弯头管件47与稳流罐通过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卡扣紧固连接,弯头管件与同心异径管48通过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卡扣紧固连接,手动开合刀阀53连接长管件49与同心异径管48,长管件49、同心异径管54和短管件51以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卡扣紧固连接在卡箍快装三通50;弯头管件52以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卡扣紧固连接同心异径管62,第一调节阀6与配套三通管件63采用螺纹连接,配套三通管件63与同心异径管64连接,同心异径管64与卡箍快装三通管件65连接,第二调节阀7与配套三通管件55采用螺纹连接,配套三通管件55与同心异径管56连接,同心异径管56与卡箍弯头管件57连接,管件58连接卡箍弯头管件57连接,管件58、卡箍快装三通管件65和管件59连接;管件59连接卡箍快装三通管件65和配套三通管件60,配套三通管件60和流量计19使用螺纹连接,配套三通管件 60还通过长管件61与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出口连接。在一些情况下,该第二管路中,其余管件、三通阀等之间均可以通过不锈钢快装卡箍固定接头卡盘卡扣紧固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运输装置4优选为中小型液体运输装置,其测试精度高、便于安装拆卸。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工作介质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而定,例如可以根据工作场景的不同而选自水、乙二醇、航空煤油等液体中的一种或将其中的多种按设定比例混合。
该实施例的测试系统对测试流量调控的精准度可达0.5%,重复性精度可达1%,在微小型泵的性能测试、流体力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方法,它是基于所述测试系统实施的,并可以满足多种测试模式的需求。
例如,对于常规测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a、将被测液体输送装置4(例如泵)及其驱动电机1安装在试验台上,并从汽蚀罐11顶部的注水口37向稳流罐内注入液态工作介质;
b、启动该测试系统的电源;
c、利用测试系统内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等监测装置开始采集信号;
d、开始操作增压装置以及各管路阀门将被测液体输送装置4、压力测量仪18、压力测量仪 19等及配套管路内的气泡排除干净;
e、操作电机驱动器打开驱动电机1;
f、开始测试。
进一步的,在该测试方法中,在完成步骤e之后,可以先进行步骤ex,再进行步骤f。该步骤ex包括:先选择进行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调节,其可以是自动或手动调节,当液态工作介质的实时流量被调节到预设流量时,设定驱动电机1的电机参数,包括电机驱动电压、电流、频率以及电机驱动泵的效率等。
在步骤f中,可以将各项数据实时记录下来。并且,该测试方法中可以重复进行步骤ex)和步骤f),直至完成对所有待测流量点的测量,之后结束测试。
进一步的,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记录并建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工作参数与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Q的关系曲线,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工作参数包括扬程H、功率P和效率η。
其中,H=16.103536-0.003552×Q+6.72491E-8×Q^2。
P=72.828827-0.094626×Q+0.000122×Q^2。
η=-0.127031+0.001495×Q-1.037992E-6×Q^2。
例如,对于汽蚀试验,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a、将被测液体输送装置4(例如泵)及其驱动电机1安装在试验台上,并从汽蚀罐11顶部的注水口37向稳流罐内注入液态工作介质;
b、启动该测试系统的电源;
c、利用测试系统内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等监测装置开始采集信号;
d、开始操作增压装置以及各管路阀门将被测液体输送装置4、压力测量仪18、压力测量仪 19等及配套管路内的气泡排除干净;
e1、对汽蚀试验所需要的参数进行设置;
e2、设定所要输出的电压电流;
e3、操作电机驱动器打开驱动电机1;
e4、选择流量比例,通过自动或手动调节,将液态工作介质的流量调到预设流量,再设定驱动电机1的电机参数,包括电机驱动电压、电流、频率以及电机驱动泵的效率等;
f1、开始测试,并记录各项测试数据;
f2、启动真空装置开始抽真空,当确认已经汽蚀后停止记录数据,然后结束测试。
进一步的,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在设定的驱动电机转速和设定的液态工作介质流量条件下运行,并进行汽蚀试验,以测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汽蚀特性,获得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净正抽吸压头与扬程的关系曲线以及临界汽蚀点。
进一步的,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以噪声检测装置监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值,并建立所述噪声值变化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工作性能关系曲线,以判断所述液体输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该测试方法优选在设定的温度、湿度、噪声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测试结果符合测试要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测试方法在实施时,若非特别说明,则其中的操作均可以采用 GB/T3216-2016等规定的常规操作。
尽管已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其它改变、省略及/或添加且可用实质等效物替代所述实施例的元件。另外,可在不背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或材料适应本申请的教示。因此,本文并不打算将本申请限制于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所揭示特定实施例,而是打算使本申请将包含归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流罐(3)、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7)、汽蚀机构、真空机构、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监测装置和控制单元;
待测试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稳流罐(3)的液体出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稳流罐(3)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分别对应设置有进口处压力传感器(18)、出口处压力传感器(19);
所述第一调节阀(6)和第二调节阀(7)并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
所述汽蚀机构包括汽蚀罐(11),所述汽蚀罐(11)与稳流罐(3)连通,所述真空机构、增压机构和泄压机构均与汽蚀罐(11)连通;
所述监测装置与控制单元连接,并包括用于对所述测试系统内指定位置处的液体流量、液体温度、液位、气体压力、噪声进行监测的传感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液体管路出口阀(16)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液体管路进口阀(8);
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的过滤器(15)和/或过渡连接装置(17);
和/或,分别设置在所述汽蚀罐(11)的冷却液进口处、冷却液出口处的第一冷却液进口阀(10)、第一冷却液出口阀(13);
和/或,液体手动调节阀(27)和液体电磁调节阀(28),所述液体手动调节阀(27)和液体电磁调节阀(28)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11)与外部注水口连通的液体管路上;
和/或,驱动电机(1)和电机驱动器(20),所述驱动电机(1)用于驱动液体输送装置(4),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电机驱动器(20)与控制电源(2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的流量计(5);
和/或,分别设置于所述稳流罐(3)的液体进口处、液体出口处的稳流罐入口温度传感器(9)、稳流罐出口温度传感器(14);
和/或,用于监测所述稳流罐(3)内液面高度的液位计(12);
和/或,噪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机构包括真空装置(2)、真空电磁调节阀(23)和真空手动调节阀(22),所述真空电磁调节阀(23)和真空手动调节阀(22)设置在用于连通真空装置(2)和汽蚀罐(11)的气体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装置(25)、调压电磁调节阀(26)和调压手动调节阀(24),所述调压电磁调节阀(26)和调压手动调节阀(24)设置在用于连通增压装置(25)和汽蚀罐(11)的气体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包括排气手动调节阀(29)和排气电磁调节阀(30),所述排气手动调节阀(29)和排气电磁调节阀(30)设置在用于将汽蚀罐(11)与外部环境连通的气体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包括多个同心异径管段,所述同心异径管段的管径沿液态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处还设置有气泡排出口,用于将流经第一管路的液态工作介质中的气泡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测试系统中至少部分的电动设备或电磁驱动设备的控制机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3)具有与第二管路连通的进口管(34)、与第一管路连通的出口管(43)、注水口(37)、排水口(44)、增压接口、泄压接口(39)、抽真空接口(38)和温度变送装置(46),所述注水口(37)设置在汽蚀罐(11)顶部,所述汽蚀罐(11)设置在稳流罐(3)上方,所述排水口(44)设置在稳流罐(3)底部,所述增压接口、泄压接口(39)、抽真空接口(38)均设置在汽蚀罐(11)上,并分别用于与增压机构、泄压机构、真空机构连接,所述温度变送装置(46)包括与稳流罐(3)连接的第二冷却液进口阀(42)与第二冷却液出口阀(4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验台和/或盛液装置(70),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安装在试验台上并至少用于收集从测试管路中泄漏的液态工作介质,所述稳流罐(3)的液体出口依次通过卫生球阀(73)、过滤器(15)和异心变径管(75)与液体输送装置(4)的液体进口连通,所述卫生球阀(73)、过滤器(15)均设置在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异心变径管(75),并且所述液体输送装置(4)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异心变径管(75);
所述盛液装置(70)设有液体流出口(77),所述液体流出口(77)与液体储藏箱连通。
CN202220657761.4U 2022-03-24 2022-03-24 测试系统 Active CN217999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61.4U CN217999843U (zh) 2022-03-24 2022-03-24 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61.4U CN217999843U (zh) 2022-03-24 2022-03-24 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9843U true CN217999843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7761.4U Active CN217999843U (zh) 2022-03-24 2022-03-24 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9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4824U (zh) 汽车测试装置用高低温液压系统
CN111413093B (zh) 用于低温轴承和动密封的集成试验系统
CN202073872U (zh) 飞机发电机用液压马达驱动实验装置
CN102192065A (zh) 民航飞机燃油增压泵功能检测装置
CN112046785B (zh) 螺旋桨-调速系统附件综合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7999843U (zh) 测试系统
CN203877898U (zh) 撬装式液体油品或化工品底部卸车设备
CN111794979A (zh) 多相可控离心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动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9639947U (zh) 一种气液混合式燃油附件综合试验台
CN116838591A (zh) 液体输送装置能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7483830U (zh) 齿轮泵测试台
CN201635898U (zh) 民航飞机燃油增压泵功能检测装置
CN102901650B (zh) 一种货油系统的测试装置和方法
CN214066499U (zh) 一种流量流阻试验台
CN209130369U (zh) 一种输油管道收发球筒自动排气装置
CN210573414U (zh) 散热器爆破试验系统
CN210923075U (zh) 一种液流试验系统
CN104005946B (zh) 反应堆冷却剂泵流速控制器
CN204008044U (zh) 气瓶水压试验检测系统
CN218347555U (zh) 水泵试验台
CN212454865U (zh) 多相可控离心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动试验系统
CN109838309A (zh) 航空发动机外部滑油箱和外部滑油冷却装置
CN215851970U (zh) 一种直升机燃油系统试验设备装置
CN218468821U (zh) Lng低温潜液泵试验平台
RU78537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х испытаний издел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