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7863U -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7863U
CN217997863U CN202221883534.XU CN202221883534U CN217997863U CN 217997863 U CN217997863 U CN 217997863U CN 202221883534 U CN202221883534 U CN 202221883534U CN 217997863 U CN217997863 U CN 217997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zzle
base
urban road
road maintenan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35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焕军
朱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8835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7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7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7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养护的防眩设施,包括基座和防眩柱,基座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用于与防眩柱连接,防眩柱包括两块相向设置的防眩板,并通过连接柱连接而成,两块防眩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以满足遮光的需要,同时,基座和防眩柱的整体高度介于1.1米和1.3米之间,以满足城市道路的防眩需求,防眩柱采用对称的镂空主体设计,在满足遮光防眩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用量和整体防眩设置的重量,防眩柱和基座的定位板相互连接,拆装运输更方便,能满足不同的养护施工转运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背景技术
眩光问题是道路养护过程中的大问题,对于驾驶员而言,眩光问题会导致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判断与操作失误的情况,这也成为发生夜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道路眩光问题对驾驶员造成的影响,降低事故发生率,高速公路往往利用中间栏杆进行防眩,但是在城市道路夜间养护过程中,用来隔离的防护栏往往不具备防眩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养护的防眩设施,能够在夜间道路养护过程中,减少车辆远光灯的炫目作用,保证了车辆行驶和夜间养护施工的安全性。
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包括基座,其用于向防眩柱提供安装位并对防眩柱进行承载;防眩柱,其通过定位板与基座连接;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或与该基座一体地成形。基座上设置若干安装位,供防眩柱安装,形成连续性的防眩设施,可以在夜间城市道路养护时,防止相对车辆的眩光作用,同时对道路进行分隔疏导。
优选地,所述防眩柱具有:连接柱,其设有供定位板插接的通槽;
第一防眩板,其与连接柱一端固定;第二防眩板,其与连接柱另一端固定,并与第一防眩板对称设置。通过相互对称的防眩板的设置,相较于柱形的防眩柱,可以减少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同时,连接柱上开设插接的通槽,与基座上的定位板紧密贴合,可以使防眩柱和基座稳固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眩板与第二防眩板之间的夹角为5-8度。相向行驶的车辆,在纵向距离50米时,眩光会对司机产生严重的干扰,在城市道路中,相向车道车辆横向距离在3米的情况下,计算出的遮光角度为4.5度,同时我国高速公司直线路段的遮光角设计为8度,因此,将两块防眩板之间的角度设为5-8度时能够起到最好的遮光效果,从而避免炫目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眩板与第二防眩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7厘米。防眩板之间的间距小于27厘米时,在防炫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导致使用材料增加,因此,将防眩板间距设置为不小于27厘米时最为经济。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相邻安装位之间的中心间距不大于40厘米。通过安装位之间的中间间距,及防眩板之间的间距设置,来保证相互邻接的防眩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7厘米左右,从而在取得最好的遮光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制造的经济性。
优选地,所述基座与防眩柱连接后的高度不小于1.1米。大型车辆的前照灯高度约为1米,驾驶员的实现高度为2米,小型车的前照灯高度约为0.8米,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为1.3米,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小型车相会时,防眩板的高度至少要为1.1米以上才能起到遮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基座与防眩柱连接后的高度不大于1.3米。在小型车和大型车相会或大型车大型车相会时,防眩板的高度至少要为1.2米,结合路面的施工等情况,将基座与防眩柱的总体高度设置在不高于1.3米的情况下,可以在实现较好的防眩效果的情况下,保证制造材料的经济和合理。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供定位板旋转的区域。由于城市道路并非都是横平竖直,部分道路会有曲线或者分叉斜路等等情况,因此,考虑到不同的道路情况,定位板在基座上设置为也旋转,即可以左右调节一定的角度,从而满足不同道路的使用需求。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板的固定装置。定位板与防眩柱连接柱上的通槽紧密接触,以保持与防眩柱的位置稳固,在需要调节角度时,通过旋转定位板来调整,并通过固定装置将旋转后的位置进行定。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旋转区域内设有角度指示。旋转区域内设置角度指示,结合定位板的位置,可以较清楚主观的得到防眩柱调整的角度,从而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的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可以在城市道路夜间通行或施工和养护时,提供较好的防炫目效果,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对称设置的防眩柱可以在保证防眩效果的同时减少材料的用量,同时两块防眩板呈一定的遮光角度设置可以保证遮光的效果,并根据防眩柱和定位板的连接,以及定位板在基座上的角度调节,可以使防眩柱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并且基座上设置的不同数量的安装位,定位板和防眩柱的插接方式,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不同数量防眩柱的安装,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眩柱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板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防眩柱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板固定装置结构图。
附图标记:10、基座,11、立柱,12、墩台,13、定位板,131、旋转区域,132、固定螺栓,133、通孔,14、基板,20、防眩柱,21、第一防眩板,22、第二防眩板,23、连接柱,2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局限于此。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包括基座10和防眩柱20,其中,基座包括基板14,分列于基板14两端的立柱11,以及固定于立柱11下端的墩台12,所述墩台12使基板14下侧与道路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方便道路养护时的垃圾清理及利用水车清扫。
基板14上设有若干防眩柱20的安装位,相邻安装位的中心间距为40厘米,所述安装位包括定位板13,以及位于定位板13周向的供其旋转的区域131,所述旋转区域131内嵌于基板14成型,定位板13上有贯穿于定位板13及基板14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132,固定螺栓132可在定位板13上侧固定或基板14下侧固定,本申请对其不进行限制,固定螺栓132使定位板13与基板14相互固定,并可调整定位板13在基板14上的角度,旋转区域131内设置角度旋转刻度,通过刻度与定位板13的方向变化来调整角度。
防眩柱20包括连接柱23,第一防眩板21和第二防眩板22,第一防眩板21与第二防眩板22分别连接于连接柱两端并相互对称设置,并保持第一防眩板21与第二防眩板22之间的夹角为5度至8度之间,连接柱使第一防眩板与第二防眩板间的间距为27厘米,以保证较好的遮光效果。连接柱23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通槽24,所述通槽24与定位板13紧密配合。
使用时,将基座安装于道路养护的中心线处,根据道路的情况适当调整定位板的角度,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定位板与基板固定,之后将防眩柱安装于定位板上,以此形成连续性的防眩设施;基座墩台的高度加上基板的厚度以及防眩柱的整体高度控制在1.1米和1.3米之间,以保证防眩设施能够适用于城市的道路状况。
实施例2,定位板可内嵌于基板安装,并在定位板与基板间增加阻尼装置,从而减少了固定螺栓,可以使定位板与基本保持连接状态,而后,防眩柱与定位板连接时,定位板插入防眩柱的通槽,并在通槽上和定位板上开设连通的通孔,用于安装连接螺栓,以保证防眩柱和定位板的连接稳固。
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用于向防眩柱提供安装位并对防眩柱进行承载;
防眩柱,其通过定位板与基座连接;
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基座连接或与该基座一体地成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柱具有:
连接柱,其设有供定位板插接的通槽;
第一防眩板,其与连接柱一端固定;
第二防眩板,其与连接柱另一端固定,并与第一防眩板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板与第二防眩板之间的夹角为5-8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眩板与第二防眩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7厘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相邻安装位之间的中心间距不大于40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防眩柱连接后的高度不小于1.1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防眩柱连接后的高度不大于1.3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供定位板旋转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板的固定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旋转区域内设有角度指示。
CN202221883534.X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Active CN217997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3534.XU CN21799786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3534.XU CN21799786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7863U true CN217997863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3534.XU Active CN217997863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7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8016A (zh) 一种交通保障的太阳能路灯
CN106400707A (zh) 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屏障
CN103547856A (zh) 带有太阳能电池面板的柱
CN202658555U (zh) 移动组合式分隔带开口活动护栏
CN217997863U (zh) 一种城市道路养护防眩设施
CN105672118A (zh) 用于车行桥梁的自适应风屏障
CN20756766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06157595U (zh) 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屏障
CN21231677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防护栏
KR20110000847U (ko) 태양전지모듈을 장착한 자동차 도로 중앙분리대
CN206204814U (zh) 一种道路用广角凸面镜
CN209854555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用安全防护结构
CN213171378U (zh) 一种桥梁施工安全支撑托架装置
CN110593143A (zh) 一种防眩防抛隔离组件
KR101990124B1 (ko) 전기 생산이 가능한 친환경 도로시설
CN202730672U (zh) 市政桥梁大型交通显示屏及附属设备的支承装置
CN217923165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防眩格栅装置
CN106522650A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围栏
CN203096539U (zh) 城市主干道立体运输系统
CN207047681U (zh) 桥梁总成
CN108842678A (zh) 一种路障球及应用其的选择性通过路障
CN2129271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8734161U (zh) 一种道路用光伏组件
CN220663861U (zh) 一种纠偏板固定支架
CN204959654U (zh) 一种防撞道路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