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9444U -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9444U
CN217969444U CN202221936868.9U CN202221936868U CN217969444U CN 217969444 U CN217969444 U CN 217969444U CN 202221936868 U CN202221936868 U CN 202221936868U CN 217969444 U CN217969444 U CN 217969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anti
collision
automobile body
connecting plate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68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民
赵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9368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9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9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9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通过缓冲组件来进行对力的吸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当前防撞梁吸收因为碰撞而产生力的转换时,先通过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进行向下运动,导向组件进行工作,同时导向组件内部的内弹簧进行吸收,同时,上盖板的运动带动两个摆动连接杆进行角度改变,两个摆动连接杆的底端角度进行改变时,两个内滑块沿着下滑槽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内氮气弹簧进行力的吸收。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传统的防撞梁多为硬性接触,撞击后不能缓冲撞击的余波,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包括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通过伸缩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来进行对力的吸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组件,每个所述导向组件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弹簧,所述上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摆动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内滑块,两个内滑块之间连接有内氮气弹簧,两个内滑块分别与两个摆动连接杆之间转动相连,当前防撞梁吸收因为碰撞而产生力的转换时,先通过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进行向下运动,导向组件进行工作,同时导向组件内部的内弹簧进行吸收,同时,上盖板的运动带动两个摆动连接杆进行角度改变,两个摆动连接杆的底端角度进行改变时,两个内滑块沿着下滑槽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内氮气弹簧进行力的吸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导套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的表面上,所述内弹簧设置在导套内,通过导柱和导套来保证运动方向,防止位置偏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主体,所述前防撞梁主体的内部卡接有内衬板,内衬板的加强前防撞梁主体的使用寿命,并且内衬板为弯折板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大于导向组件的活动行程,并且所述内氮气弹簧的最大长度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保证两个摆动连接杆可以展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内滑块之间的距离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导向组件之间距离值大于内氮气弹簧的最大行程值,确保内滑块在下滑槽的滑动时,不会造成干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缓冲组件来进行对力的吸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当前防撞梁吸收因为碰撞而产生力的转换时,先通过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进行向下运动,导向组件进行工作,同时导向组件内部的内弹簧进行吸收,同时,上盖板的运动带动两个摆动连接杆进行角度改变,两个摆动连接杆的底端角度进行改变时,两个内滑块沿着下滑槽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内氮气弹簧进行力的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前防撞梁;11、前防撞梁主体;12、内衬板;2、伸缩支撑板;3、缓冲组件;31、上盖板;32、内弹簧;33、导向组件;34、摆动连接杆;35、内氮气弹簧;36、内滑块;37、下滑槽;4、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包括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通过伸缩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来进行对力的吸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组件,每个所述导向组件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弹簧,所述上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摆动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内滑块,两个内滑块之间连接有内氮气弹簧,两个内滑块分别与两个摆动连接杆之间转动相连,当前防撞梁吸收因为碰撞而产生力的转换时,先通过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进行向下运动,导向组件进行工作,同时导向组件内部的内弹簧进行吸收,同时,上盖板的运动带动两个摆动连接杆进行角度改变,两个摆动连接杆的底端角度进行改变时,两个内滑块沿着下滑槽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内氮气弹簧进行力的吸收。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导套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的表面上,所述内弹簧设置在导套内,通过导柱和导套来保证运动方向,防止位置偏移。
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主体,所述前防撞梁主体的内部卡接有内衬板,内衬板的加强前防撞梁主体的使用寿命,并且内衬板为弯折板结构。
所述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大于导向组件的活动行程,并且所述内氮气弹簧的最大长度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保证两个摆动连接杆可以展开。
两个所述内滑块之间的距离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
两个导向组件之间距离值大于内氮气弹簧的最大行程值,确保内滑块在下滑槽的滑动时,不会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缓冲组件来进行对力的吸收,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当前防撞梁吸收因为碰撞而产生力的转换时,先通过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进行向下运动,导向组件进行工作,同时导向组件内部的内弹簧进行吸收,同时,上盖板的运动带动两个摆动连接杆进行角度改变,两个摆动连接杆的底端角度进行改变时,两个内滑块沿着下滑槽的方向进行运动,同时内氮气弹簧进行力的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包括下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支撑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上通过伸缩支撑板固定设置有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前防撞梁上的上盖板,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导向组件,每个所述导向组件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弹簧,所述上盖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摆动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内滑块,两个内滑块之间连接有内氮气弹簧,两个内滑块分别与两个摆动连接杆之间转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导柱固定设置在上盖板上,所述导套固定设置在下连接板的表面上,所述内弹簧设置在导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主体,所述前防撞梁主体的内部卡接有内衬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大于导向组件的活动行程,并且所述内氮气弹簧的最大长度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滑块之间的距离值大于摆动连接杆的长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其特征在于:两个导向组件之间距离值大于内氮气弹簧的最大行程值。
CN202221936868.9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Active CN217969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6868.9U CN21796944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6868.9U CN21796944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9444U true CN217969444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6868.9U Active CN217969444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9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74698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机构
CN112339689B (zh) 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汽车防撞横梁
CN217969444U (zh) 一种汽车轻量化车身前防撞保护梁
CN206394590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CN111016838A (zh) 一种缓冲蓄能外延式汽车前保险杠
CN213442778U (zh) 前部溃缩式防撞车架
CN217532993U (zh) 一种防撞的车体结构
CN211710772U (zh) 一种汽车防撞击装置
CN217575171U (zh) 防爆柴油机单轨吊机车
CN21640137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防撞梁总成
CN111055874A (zh) 一种多级主动伸出式列车防撞缓冲结构
CN21313668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新能源汽车
CN210822130U (zh) 一种具有吸能减震功能的保险杠
CN219192331U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
CN214823104U (zh) 一种防撞性能好的防撞梁
CN215154429U (zh) 一种车辆用防护杠
CN219824895U (zh)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CN216074913U (zh)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CN214267533U (zh) 一种精铸轻量化高强度防撞梁
CN210212305U (zh) 一种前纵梁的传力结构
CN220079845U (zh) 一种高速公路吸能式交通安全护栏
CN216920012U (zh) 一种路桥的防撞结构
CN215553005U (zh) 一种具有高防护性能的保险杠
CN218806168U (zh) 一种柱碰吸能下车体结构及汽车
CN217455904U (zh) 一种具有新型缓冲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