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7543U -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7543U
CN217947543U CN202222000891.3U CN202222000891U CN217947543U CN 217947543 U CN217947543 U CN 217947543U CN 202222000891 U CN202222000891 U CN 202222000891U CN 217947543 U CN217947543 U CN 217947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ng
switching
lifting device
synchronous lifting
ov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0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国仁
刘永成
江长久
谭宏
郭梓旋
王志杰
陈明高
徐胜利
龙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a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a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a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am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0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7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7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7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提升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换向部、传动机构以及驱动部,其中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换向部和工作平台,使得工作平台与第一换向部的移动方向相反,再通过驱动部伸缩驱动第一换向部进行升降调节,即可充分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控制,这样即能够避免采用螺纹连接和扭矩输入的方式进行工作,有利于充分满足重载平台的工作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提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同步提升装置大多依靠简单的丝杆结构进行升降控制,其传动连接形式以螺纹连接为主,并通过扭矩输入的方式进行驱动,这种提升装置的承载强度低下且使用寿命短,极容易在重载冲击作用下发生螺纹损伤而无法正常工作,故而无法满足大型重载平台的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提升装置,能够充分满足重载平台的工作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步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工作平台,包括:
第一换向部,所述第一换向部能够升降调节;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和所述工作平台;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的升降端,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部下降,以提升所述工作平台,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部上升,以使得所述工作平台在自重作用下下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步提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同步提升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换向部、传动机构以及驱动部,其中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换向部和工作平台,使得工作平台与第一换向部的移动方向相反,再通过驱动部伸缩驱动第一换向部进行升降调节,即可充分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控制,这样即能够避免采用螺纹连接和扭矩输入的方式进行工作,有利于充分满足重载平台的工作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多组第二换向部和连接结构,多组所述第二换向部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向部、所述第二换向部并连接所述工作平台。显然,这种结构下的第二换向部发挥的作用与定滑轮类似,而第一换向部发挥的作用则与动滑轮类似,第一换向部在驱动部的作用下下降时,会对接触的连接结构形成下压作用,进而达到抬升工作平台的目的;而第一换向部在驱动部的作用下上升时,工作平台又会在自重作用下带动与之相连的连接结构下降,故而在工作平台的整个升降过程中,连接结构能够始终保持紧贴第一换向部和第二换向部的张紧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组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换向部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平台的同侧,每组内的所述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换向部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结构的端部经过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具体的,当同侧(比如位于工作平台前侧)的第二换向部设置有两个时,两个第二换向部应该对称分布在工作平台前侧上方的左右两侧,对应的,连接结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连接结构经过第一换向部的换向后,绕过左侧的第二换向部连接工作平台的左端,其中另一个连接结构经过第一换向部的换向后,先经过左侧的第二换向部,再绕过右侧的第二换向部连接工作平台的右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换向部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导向盘,同一所述第二换向部上的所述导向盘的数量至少等于同组内的所述第二换向部的数量,以充分满足连接结构的换向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向部对应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设置有若干换向结构,以用于进行连接结构的换向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同侧的换向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换向结构对称分布在第一换向部的左右两端,以充分提高连接结构的换向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换向结构对应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换向盘,所述换向盘的数量以及位置均与同侧的所述导向盘对应,以使得连接结构能够在单一的竖直平面上稳定经过换向盘和导向盘,从而实现与工作平台之间的稳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向盘和所述导向盘均采用相同规格的齿轮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滚子链,以用于实现传动连接。具体的,当同侧的第二换向部设置有两个时,同侧应该对应设置有第一滚子链和第二滚子链,第一滚子链依次经过位于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换向盘和导向盘后连接工作平台的左端,第二滚子链依次经过位于另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换向盘和两个导向盘后连接工作平台的右端,这样即可充分实现第一换向部与工作平台的同侧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部设置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通过控制伸缩缸的伸缩作用,即可实现第一换向部的升降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同步提升装置还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架,所述第一换向部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架上,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导向架的上端,多组所述第二换向部均匀分布在所述机架的上端。显然,这里的导向架能够提高第一换向部的升降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同步提升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架具有与工作平台适配的安装位,工作平台的两端设置有滑动顶持安装位的导向轮组,以用于充分提高工作平台的升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提升装置的一种工作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的一种安装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的一种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
第一换向部100、换向结构101、驱动部102、第二换向部103、第一滚子链104、第二滚子链105、工作平台106;
换向盘200、导向盘201;
机架300、导向架301、导向轮组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同步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工作平台106,包括:
第一换向部100,第一换向部100能够升降调节;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换向部100和工作平台106;
驱动部102,驱动部102设置有连接第一换向部100的升降端,驱动部102用于驱动第一换向部100下降,以提升工作平台106,或者驱动第一换向部100上升,以使得工作平台106在自重作用下下降。
依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同步提升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换向部100、传动机构以及驱动部102,其中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换向部100和工作平台106,使得工作平台106与第一换向部100的移动方向相反,再通过驱动部102伸缩驱动第一换向部100进行升降调节,即可充分实现工作平台106的升降控制,这样即能够避免采用螺纹连接和扭矩输入的方式进行工作,有利于充分满足重载平台的工作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传动机构设置有多组第二换向部103和连接结构,多组第二换向部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106的上方,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部100、第二换向部103并连接工作平台106。显然,这种结构下的第二换向部103发挥的作用与定滑轮类似,而第一换向部100发挥的作用则与动滑轮类似,第一换向部100在驱动部102的作用下下降时,会对接触的连接结构形成下压作用,进而达到抬升工作平台106的目的;而第一换向部100在驱动部102的作用下上升时,工作平台106又会在自重作用下带动与之相连的连接结构下降,故而在工作平台106的整个升降过程中,连接结构能够始终保持紧贴第一换向部100和第二换向部103的张紧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每组内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二换向部103并均匀分布在工作平台106的同侧,每组内的连接结构的数量与第二换向部103的数量相同,连接结构的端部经过同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连接工作平台106。具体的,当同侧(比如位于工作平台106前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设置有两个时,两个第二换向部103应该对称分布在工作平台106前侧上方的左右两侧,对应的,连接结构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连接结构经过第一换向部100的换向后,绕过左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连接工作平台106的左端,其中另一个连接结构经过第一换向部100的换向后,先经过左侧的第二换向部103,再绕过右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连接工作平台106的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第二换向部103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导向盘201,同一第二换向部103上的导向盘201的数量至少等于同组内的第二换向部103的数量,以充分满足连接结构的换向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换向部100对应同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设置有若干换向结构101,以用于进行连接结构的换向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同侧的换向结构10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换向结构101对称分布在第一换向部100的左右两端,以充分提高连接结构的换向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换向结构101对应同侧的第二换向部103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换向盘200,换向盘200的数量以及位置均与同侧的导向盘201对应,以使得连接结构能够在单一的竖直平面上稳定经过换向盘200和导向盘201,从而实现与工作平台106之间的稳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盘200和导向盘201均采用相同规格的齿轮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连接结构设置为与齿轮啮合的滚子链,以用于实现传动连接。具体的,当同侧的第二换向部103设置有两个时,同侧应该对应设置有第一滚子链104和第二滚子链105,第一滚子链104依次经过位于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换向盘200和导向盘201后连接工作平台106的左端,第二滚子链105依次经过位于另一个竖直平面上的换向盘200和两个导向盘201后连接工作平台106的右端,这样即可充分实现第一换向部100与工作平台106的同侧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部102设置为伸缩缸,伸缩缸的伸缩杆垂直连接第一换向部100的上端面或下端面,通过控制伸缩缸的伸缩作用,即可实现第一换向部100的升降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同步提升装置还包括:
机架300,机架3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架301,第一换向部100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架301上,驱动部102设置在导向架301的上端,多组第二换向部103均匀分布在机架300的上端。显然,这里的导向架301能够提高第一换向部100的升降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同步提升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架300具有与工作平台106适配的安装位,工作平台106的两端设置有滑动顶持安装位的导向轮组302,以用于充分提高工作平台106的升降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同步提升装置,用于提升工作平台(106),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向部(100),所述第一换向部(100)能够升降调节;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100)和所述工作平台(106);
驱动部(102),所述驱动部(102)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100)的升降端,所述驱动部(10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部(100)下降,以提升所述工作平台(106),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部(100)上升,以使得所述工作平台(106)在自重作用下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多组第二换向部(103)和连接结构,多组所述第二换向部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平台(106)的上方,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向部(100)、所述第二换向部(103)并连接所述工作平台(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内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换向部(103)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工作平台(106)的同侧,每组内的所述连接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换向部(103)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结构的端部经过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103)连接所述工作平台(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换向部(103)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导向盘(201),同一所述第二换向部(103)上的所述导向盘(201)的数量至少等于同组内的所述第二换向部(103)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部(100)对应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103)设置有若干换向结构(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向结构(101)对应同侧的所述第二换向部(103)沿轴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换向盘(200),所述换向盘(200)的数量以及位置均与同侧的所述导向盘(20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盘(200)和所述导向盘(201)均采用相同规格的齿轮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滚子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02)设置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部(100)的上端面或下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提升装置还包括:机架(300),所述机架(3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架(301),所述第一换向部(100)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架(301)上,所述驱动部(102)设置在所述导向架(301)的上端,多组所述第二换向部(103)均匀分布在所述机架(300)的上端。
CN202222000891.3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Active CN217947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0891.3U CN21794754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0891.3U CN21794754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7543U true CN217947543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0891.3U Active CN217947543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7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2166A (zh) 剪叉式升降移载机
CN109572860A (zh) 一种用于物流的具有可调节功能的稳定型搬运装置
CN210885144U (zh) 一种可伸长agv举升装置
CN217947543U (zh) 一种同步提升装置
CN101758089B (zh) 固定托盘堆栈式冷床
CN207876652U (zh) 一种推板上料机
CN105712200A (zh) 一种具有快速进行绕绳倍率调整功能的吊钩滑车
CN210824293U (zh) 直线式并排双侧升降自动上挂机
CN213569333U (zh) 一种返板提升机
CN112873253A (zh) 一种散料抓取装置及工作方式和应用
CN203253763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加热设备上的升降机构
CN220950196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码垛机
CN216863531U (zh) 一种货叉搬运装置
CN216471762U (zh) 一种用于圆盘零件的可调提升工具
CN110697365A (zh) 一种提升驱动装置以及物料提升输送机
CN220240612U (zh) 一种斜齿轮组装机构
CN205419548U (zh) 一种具有快速进行绕绳倍率调整功能的吊钩滑车
CN110090886A (zh) 一种轮毂立式旋压机
CN219566945U (zh) 丝印机送料用自动化定位底座
CN218313406U (zh) 一种汽车底盘加工旋转装置
CN214649310U (zh) 一种全自动液压包装上料机
CN216785278U (zh) 电缆卷盘支架及电缆卷盘支撑装置
CN220412762U (zh) 升降装置及电池更换装置
CN210392615U (zh) 一种进料小车
CN115402957B (zh) 一种能够避免钢丝绳发生缠绕的轨道集装箱用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