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4833U -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4833U
CN217944833U CN202222307616.6U CN202222307616U CN217944833U CN 217944833 U CN217944833 U CN 217944833U CN 202222307616 U CN202222307616 U CN 202222307616U CN 217944833 U CN217944833 U CN 217944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suspension system
shock absorber
air ba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76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建
宋宇
谢文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76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4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4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4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领域,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其中,一种悬架系统,包括:均衡梁、气囊和减震器,均衡梁的两端设置有桥安装端;气囊安装在均衡梁上;减震器安装在均衡梁上,减震器的轴线与气囊的轴线平行,且均与均衡梁垂直连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通过在均衡梁上设置气囊和减震器,从而实现对车架和车桥之间的减震,可根据轴荷变化调整气囊刚度和高度,保证悬架系统偏频及作业机械高度不变,提高作业机械舒适性和通过性;通过均衡梁的桥安装端将气囊和减震器同时与中桥和后桥连接,简化悬架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现有的作业机械包括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前悬架系统一般采用板簧悬架结构,而后悬架系统中设置两套悬架总成,一套悬架总成匹配中桥,一套悬架总成匹配后桥。
然而,此种后悬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架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陷,通过均衡梁将气囊和减震器连接在中桥和后桥上,简化悬架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系统,包括:
均衡梁,所述均衡梁的两端设置有桥安装端;
气囊,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均衡梁上;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安装在所述均衡梁上,所述减震器的轴线与所述气囊的轴线平行,且均与所述均衡梁垂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还包括悬架安装支座,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与所述均衡梁之间,所述减震器置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和所述均衡梁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所述悬架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边呈角度连接;
其中,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U型连接座和第二U型连接座,所述第一U型连接座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之间,所述第二U型连接座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均衡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U型连接座的第一U型开口朝向所述悬架安装支座,所述第二U型连接座的第二U型开口插接在所述均衡梁上,且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三U型连接座,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减震器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减震器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呈角度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的两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包括一对所述气囊和一对所述减震器,沿所述均衡梁的长度方向,一对所述气囊置于所述一对所述减震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中桥、后桥、车架和上述悬架系统;
其中,所述均衡梁的所述桥安装端分别与所述中桥和所述后桥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减震器均与所述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的悬架系统;
或者,所述作业机械,包括上述底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通过在均衡梁上设置气囊和减震器,从而实现对车架和车桥之间的减震,可根据轴荷变化调整气囊刚度和高度,保证悬架系统偏频及作业机械高度不变,提高作业机械舒适性和通过性;通过均衡梁的桥安装端将气囊和减震器同时与中桥和后桥连接,简化悬架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和作业机械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U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均衡梁;101:桥安装端;200:减震器;201:第三U型连接座;202:第一连接座;210:第二连接孔;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13:第三连接板;300:气囊;301:第一U型连接座;302:第二U型连接座;303:第一加强筋;304:第三加强筋;310:第二U型开口;311:第三安装板;312:第四安装板;313:第五安装板;400:悬架安装支座;401:第一安装板;402:第二安装板;501:中桥;502:后桥;503:第一限位块;504: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包括:均衡梁100、气囊300和减震器200,其中,均衡梁100的两端设置有桥安装端101;气囊300安装在均衡梁100上;减震器200安装在均衡梁100上,减震器200的轴线与气囊300的轴线平行,且减震器200和气囊300均与均衡梁100垂直连接。
具体来说,气囊300的一端与均衡梁100连接,减震器200的一端与均衡梁100连接,均衡梁100通过两端的桥安装端101分别与中桥501和后桥502连接,气囊300的另一端和减震器200的另一端均与车架连接。换句话说,减震器2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均衡梁100连接,气囊3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和均衡梁100连接。均衡梁100同时将气囊300和减震器200与中桥501、后桥502连接,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均衡梁100而言,均衡梁100包括梁体和桥安装端101,桥安装端101连接在梁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气囊300和减震器200均与梁体连接。其中,梁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设置,第三板和第四板相对设置,第三板和第四板设置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下,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连接并围成腔室,以增强梁体的强度。此外,桥安装端101为圆柱筒结构,圆柱筒的筒壁与梁体连接,梁体两侧的桥安装端101的轴线平行,且桥安装端101用于贯穿连接前桥和后桥502。进一步地,梁体具有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悬架系统还包括悬架安装支座400,气囊300的一端与悬架安装支座400连接,气囊300的另一端与均衡梁100连接;减震器200的一端与悬架安装支座400连接,减震器200的另一端与均衡梁100连接。
换句话说,悬架安装支座400的一端与车架连接,悬架安装支座400的另一端与气囊300和减震器200连接,气囊300和减震器200的两端分别与悬架安装支座400和均衡梁100连接。也就是说,悬架安装支座400将气囊300和减震器200同时与车架连接。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囊300置于悬架安装支座400与均衡梁100之间,减震器200置于悬架安装支座400和均衡梁100的一侧。具体来说,气囊300置于悬架安装支座400的下方,同时气囊300置于均衡梁100的上方,减震器200的一端与悬架安装支座400的一侧连接,减震器200的另一端与均衡梁100的一侧连接。
气囊300采用空气作为弹性介质,可根据作业机械的轴荷变化自动调整气囊300的刚度和高度,例如,气囊300的充放气可通过气路控制或电子控制,保证悬架系统偏频及作业机械高度不变,提高作业机械舒适性和通过性。当然,也可以手动调整气囊300高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作业机械动力线进行调整,减轻传动轴动不平衡带来的整车共振。
继续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悬架安装支座400包括第一安装板401和第二安装板402,第一安装板401的一边与第二安装板402的一边呈角度连接;其中,气囊300与第一安装板401连接,减震器200与第二安装板402连接。
也就是说,气囊300置于第一安装板401与均衡梁100之间,减震器20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402连接,减震器200的另一端与均衡梁100的第二板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板401与第二安装板402可以为90度角连接,第二安装板402与均衡梁100的第二板在同一面上。第一安装板401与第二安装板402之间用于与车架连接,当然,第一安装板401和第二安装板402也可以呈60度、100度等其它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U型连接座301和第二U型连接座302,第一U型连接座301连接在气囊300与悬架安装支座400之间,第二U型连接座302连接在气囊300与均衡梁100之间;其中,第一U型连接座301的第一U型开口朝向悬架安装支座400,第二U型连接座302的第二U型开口310插接在均衡梁100上,且与均衡梁100连接。
换言之,第一U型连接座301和第二U型连接座302分别连接在气囊300的两端,第一U型开口与第二U型开口310相互背离。气囊300通过第一U型连接座301与悬架安装支座400连接,通过第二U型连接座302与均衡梁100连接。针对气囊300而言,气囊300包括上盖板,气囊300的上盖板与第一U型连接座301连接。具体地,上盖板通过第一U型连接座301与第一安装板401连接。
此外,继续参考图2,在第一U型连接座301、第二安装板402和气囊300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03,第一加强筋303分别与在第一U型连接座301、第二安装板402和气囊300的上盖板连接。在第一U型连接座301与气囊30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分别与第一U型连接座301和气囊300的上盖板连接,其中,第一加强筋303和第二加强筋置于悬架安装支座400的两侧。
其中,第一U型连接座301与第二U型连接座302可以为折弯件,第一U型连接座301与第二U型连接座302结构可以相同。如图3所示,针对第二U型连接座302而言,第二U型连接座302包括第三安装板311、第四安装板312和第五安装板313,其中,第三安装板311和第五安装板313置于第四安装板312的两端,且第三安装板311和第五安装板313置于第四安装板312的同侧,第三安装板311、第四安装板312和第五安装板313形成第二U型开口310。第四安装板312与气囊300连接,第三安装板311与气囊300之间设置第三加强筋304,第五安装板313与气囊300之间设置第三加强筋304。均衡梁100的梁体插入至第二U型开口310中,并与第三安装板311和第五安装板313连接。也就是说,第四安装板312和第五安装板313分别置于梁体的两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三U型连接座201,第三U型连接座20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减震器200贯穿第一连接孔,并与第三U型连接座201连接,第三U型连接座201与悬架安装支座400连接。
具体来说,第三U型连接座201的第三U型开口背离减震器200与均衡梁100的连接处,第三U型连接座201的侧面与悬架安装支座400的第二安装板402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悬架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座202,减震器200贯穿第一连接座202,并与第一连接座202连接,第一连接座202与均衡梁100连接。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座20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0,减震器200贯穿第一连接座202的第二连接孔210并与第一连接座202连接。第一连接座202的侧面与均衡梁100的侧面连接。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座202包括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和第三连接板213,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三连接板213呈角度连接在第二连接板212的相对的两边,且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三连接板213分别置于第二连接板212的两侧。换言之,第一连接座202呈“Z”字型,第二连接板21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0,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12和第三连接板213的侧面均与均衡梁100的梁体的侧面连接。此外,减震器200与气囊300的轴线平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悬架系统包括一对气囊300和一对减震器200,沿均衡梁100的长度方向,一对气囊300置于一对减震器200之间。调整一对气囊300的高度,极大方便了作业机械左右高度不平的调整。具体而言,悬架系统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置于均衡梁100和悬架安装支座400之间,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均置于均衡梁100和悬架一侧。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置于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之间,换句话说,沿均衡梁10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震器、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二减震器。
其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有间距,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气囊与第一减震器之间的间距,也大于第二气囊与第二减震器之间的间距。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中桥501、后桥502、车架和上述实施例的悬架系统;其中,均衡梁100的桥安装端101分别与中桥501和后桥502连接,气囊300与减震器200均与车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系统无需中桥501和后桥502各匹配一套悬架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气囊300与减震器200连接在悬架安装支座400上,悬架安装支座400与车架连接。其中,在底盘上设置有一对悬架系统,一对悬架系统分别设置在中桥501两侧,后桥502两侧,即第一悬架系统对称设置在中桥501和后桥502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车架设置有第一限位块503,在中桥50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04,第一限位块503和第二限位块504抵接后用于限制悬架系统的上跳极限,悬架系统的下跳极限通过减震器200限位。
与目前后橡胶悬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系统可根据轴荷变化自动调整气囊300刚度和高度,保证悬架系统偏频及整车高度不变,提高整车舒适性和通过性,同时也可手动调整气囊300高度,提高整车左右高度不平调整便利性。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整车动力线进行调整,减轻传动轴动不平衡带来的整车共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同时当作业机械上下坡时也可有效改善车桥悬空所带来的轴荷转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悬架系统;或者,作业机械,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底盘。其中,作业机械可以为诸如起重机、挖掘机、桩机等工程机械,或者为诸如登高车、消防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架系统,通过在均衡梁100上设置气囊300和减震器200,从而实现对车架和车桥之间的减震,可根据轴荷变化调整气囊300刚度和高度,保证悬架系统偏频及作业机械高度不变,提高作业机械舒适性和通过性;通过均衡梁100的桥安装端101将气囊300和减震器200同时与中桥501和后桥502连接,简化悬架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此外,相关技术的汽车起重机前悬架系统主要为板簧悬架,后悬架系统主要为橡胶悬架,而橡胶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刚度偏差很大、一致性差且不可调整,导致整车容易出现左右高度不一致、舒适性差、噪音大等缺点,同时橡胶弹簧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硫化及粘结工艺,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系统与汽车起重机后悬架系统进行比较,取消橡胶弹簧,采用气囊,通过均衡梁连接,改善橡胶弹簧刚度一致性差、稳定性差及污染环境等致命缺点。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和作业机械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衡梁,所述均衡梁的两端设置有桥安装端;
气囊,所述气囊安装在所述均衡梁上;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安装在所述均衡梁上,所述减震器的轴线与所述气囊的轴线平行,且均与所述均衡梁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架安装支座,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置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与所述均衡梁之间,所述减震器置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和所述均衡梁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边呈角度连接;
其中,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U型连接座和第二U型连接座,所述第一U型连接座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之间,所述第二U型连接座连接在所述气囊与所述均衡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U型连接座的第一U型开口朝向所述悬架安装支座,所述第二U型连接座的第二U型开口插接在所述均衡梁上,且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U型连接座,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减震器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三U型连接座与所述悬架安装支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减震器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座,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均衡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呈角度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的两边,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所述气囊和一对所述减震器,沿所述均衡梁的长度方向,一对所述气囊置于所述一对所述减震器之间。
9.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桥、后桥、车架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悬架系统;
其中,所述均衡梁的所述桥安装端分别与所述中桥和所述后桥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减震器均与所述车架连接。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
或者,所述作业机械,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盘。
CN202222307616.6U 2022-08-31 2022-08-31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Active CN217944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7616.6U CN217944833U (zh) 2022-08-31 2022-08-31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7616.6U CN217944833U (zh) 2022-08-31 2022-08-31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4833U true CN217944833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1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7616.6U Active CN217944833U (zh) 2022-08-31 2022-08-31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4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44833U (zh) 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CN105090338B (zh) 用于装配减振垫的支架、减振组件及空调机组
EP0318438A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tilting cabs of commercial vehicles
CN104527817A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215621260U (zh) 平衡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06606129U (zh) 一种置放物品稳定的车载行李架
CN1163313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型中梁应用前副车架
CN214606969U (zh) 一种汽车后驱动托臂式独立悬架结构及后驱动悬架总成
CN213619999U (zh) 一种矿用车驾驶室悬浮式悬置系统
CN213261936U (zh) 一种动力总成支架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0760135U (zh) 一种汽车后悬支架
CN220540204U (zh) 一种副车架悬置支座的减震结构
CN212796444U (zh) 一种汽车悬架滑板端支架
CN218021890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悬置上支架
CN211252190U (zh) 一种吸振器结构
CN206718967U (zh) 变速器辅助支撑装置
CN211055255U (zh) 一种适用于福田欧曼etx的驾驶室后悬浮支架
CN110861460A (zh) 一种基于6米纯电动城市客车的后空气悬架下支座的结构
CN219257047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换电底座悬置结构
CN216861593U (zh) 一种驱动桥减震装置及装载机
CN2133844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
CN214928797U (zh) 一种新型空气悬挂系统
CN220947413U (zh) 一种半挂车空悬总成
CN214215924U (zh) 一种副车架及车辆
CN218505602U (zh) 空气悬架导向臂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