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1497U -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1497U
CN217941497U CN202221434468.8U CN202221434468U CN217941497U CN 217941497 U CN217941497 U CN 217941497U CN 202221434468 U CN202221434468 U CN 202221434468U CN 217941497 U CN217941497 U CN 217941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positioning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44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鸿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 Liang Stainless Steel Tub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 Liang Stainless Steel Tub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 Liang Stainless Steel Tub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 Liang Stainless Steel Tub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44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1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1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1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包括工作平台,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且工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模,并且固定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冲模外套,而且固定模的边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芯棒衬套,并且芯棒衬套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芯棒本体。该气动压耳治具,通过设置的芯棒衬套,使得芯棒本体能够牢牢固定在固定模和冲模外套的内部,进而对工作人员后续更换压耳提供了便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生产速度,并且通过将芯棒衬套、芯棒本体和压耳之间的尺寸设计成过盈配合,使得压耳套在芯棒本体的外壁时不会发生移动,并且由于芯棒衬套与固定模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更换压耳时芯棒衬套与固定模之间不会发生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一般是指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其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常见的治具可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工作人员在对压耳进行加工时一般需要使用专门的气动治具来对压耳进行加工,但其装置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1、现有的气动压耳治具不便对压耳进行快速更换,导致工作人员在更换压耳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对压耳的整体加工速度带来干扰。
2、现有的气动压耳治具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导致气动治具在对压耳进行加工时容易对压耳的表面造成磨损,进而造成产品整体报废或是变成次品,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气动压耳治具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压耳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对压耳进行快速更换和不具有缓冲保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包括支撑柱:
工作平台,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模,所述固定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冲模外套,所述固定模的边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芯棒衬套,所述芯棒衬套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芯棒本体;
压耳定位模,其平行设置在所述冲模外套的边侧上,所述压耳定位模的边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尺寸与压耳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所述压耳定位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边侧左右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压耳冲模;
气缸,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所述气缸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连接板,所述缓冲连接板的边侧与固定板的边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支撑柱以工作平台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柱通过工作平台与固定模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冲模外套还包括:
环形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冲模外套的内壁上;
定位导柱,其垂直贯穿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架的内部,所述定位导柱的边侧与压耳定位模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导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导柱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定位导柱以冲模外套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定位导柱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压耳定位模的内部,所述压耳定位模通过定位导柱与冲模外套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连接板还包括:
伸缩杆,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连接板的边侧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边侧固定连接;
缓冲弹簧,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部,所述缓冲弹簧的端部与缓冲连接板的边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十二个,十二个所述缓冲弹簧每四个为一组,三组所述缓冲弹簧等距离设置在缓冲连接板的边侧上,所述缓冲连接板通过缓冲弹簧与固定板构成弹性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动压耳治具;
1.设置有芯棒衬套和芯棒本体组成的压耳快速更换结构,通过设置的芯棒衬套,使得芯棒本体能够牢牢固定在固定模和冲模外套的内部,进而对工作人员后续更换压耳提供了便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生产速度,并且通过将芯棒衬套、芯棒本体和压耳之间的尺寸设计成过盈配合,使得压耳套在芯棒本体的外壁时不会发生移动,并且由于芯棒衬套与固定模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工作人员在更换压耳时芯棒衬套与固定模之间不会发生分离;
2.设置有定位导柱、限位杆和缓冲连接板组成的缓冲保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限位杆,使得气缸在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时固定板不会发生位置偏移,进而避免了固定板在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造成压耳冲模无法卡入压耳定位模内对压耳进行加工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定位导柱,使得固定板在推动压耳定位模向着压耳移动时压耳定位模不会发生位置偏移,进而避免了压耳定位模在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造成压耳表面受损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的缓冲连接板,使得气缸运行压耳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对压耳进行缓冲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耳定位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压耳冲模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模与冲模外套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工作平台;3、固定模;4、冲模外套;41、环形支架;42、定位导柱;5、芯棒衬套;6、芯棒本体;7、压耳定位模;8、限位槽;9、限位杆;10、固定板;11、压耳冲模;12、缓冲连接板;121、伸缩杆;122、缓冲弹簧;1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包括:支撑柱1、工作平台2、固定模3、冲模外套4、环形支架41、定位导柱42、芯棒衬套5、芯棒本体6、压耳定位模7、限位槽8、限位杆9、固定板10、压耳冲模11、缓冲连接板12、伸缩杆121、缓冲弹簧122和气缸13;
工作平台2,其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的顶部,工作平台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模3,固定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冲模外套4,固定模3的边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芯棒衬套5,芯棒衬套5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芯棒本体6;
压耳定位模7,其平行设置在冲模外套4的边侧上,压耳定位模7的边侧开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内部尺寸与压耳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压耳定位模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的边侧左右滑动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压耳冲模11;
气缸13,其固定连接在工作平台2的顶部,气缸1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连接板12,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与固定板10的边侧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柱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1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柱1以工作平台2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支撑柱1通过工作平台2与固定模3构成一体化结构,通过设置成一体化结构的支撑柱1和固定模3,使得该装置在对压耳进行冲压加工时,固定模3与工作平台2之间不会发生分离;
请参阅图1和图2,冲模外套4还包括:
环形支架41,其固定连接在冲模外套4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的环形支架41,使得定位导柱42能够牢牢固定在冲模外套4的内部,并且当压耳定位模7在对压耳进行限位固定时也不会对压耳的表面造成磨损;
定位导柱42,其垂直贯穿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架41的内部,定位导柱42的边侧与压耳定位模7的内部滑动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定位导柱4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定位导柱42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定位导柱42以冲模外套4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定位导柱42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压耳定位模7的内部,压耳定位模7通过定位导柱42与冲模外套4构成滑动结构,通过设置成滑动结构的压耳定位模7和冲模外套4,使得压耳定位模7在移动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缓冲连接板12还包括:
伸缩杆121,其固定连接在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上,伸缩杆12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的边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伸缩杆121,使得缓冲弹簧122在进行伸缩防护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缓冲弹簧122,其套设在伸缩杆121的外部,缓冲弹簧122的端部与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缓冲弹簧122的数量为十二个,十二个缓冲弹簧122每四个为一组,三组缓冲弹簧122等距离设置在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上,缓冲连接板12通过缓冲弹簧122与固定板10构成弹性结构,通过设置成弹性结构的缓冲连接板12和固定板10,使得气缸13在带动压耳定位模7对压耳进行限位固定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功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气动压耳治具时,根据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工作人员抓住芯棒衬套5将其放入固定模3相应的孔位内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接着抓住芯棒本体6并将其卡入芯棒衬套5内,以此来完成治具的初步拼接,接着工作人员将压耳套设在芯棒本体6的边侧上,接着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打开工作平台2顶部的气缸13,当气缸13运行时通过缓冲连接板12带动固定板10向着压耳的方向移动,接着通过限位杆9的导向滑动使得压耳冲模11逐渐没入压耳定位模7内,接着气缸13继续带动压耳定位模7和固定板10向着冲模外套4内移动;
根据图1、图2、图3、图4和图5,当压耳定位模7向着中间移动时通过定位导柱42的配合,使得压耳定位模7稳定的向着冲模外套4内移动,接着两边的压耳定位模7通过环形支架41进行定位,当压耳定位模7与环形支架41相接触时压耳定位模7通过限位槽8对压耳进行限位固定,并且通过伸缩杆121和缓冲弹簧122的相互配合使得压耳定位模7对压耳进行缓冲保护,并且由于固定板10与压耳定位模7完全贴合,使得压耳冲模11的凸出部位对压耳的边侧进行自动加工,当冲压完毕后气缸13带动固定板10向外移动,最后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毕的压耳从芯棒本体6的边侧上取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包括支撑柱,其特征在于:
工作平台(2),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所述工作平台(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模(3),所述固定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冲模外套(4),所述固定模(3)的边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芯棒衬套(5),所述芯棒衬套(5)的内部卡合连接有芯棒本体(6);
压耳定位模(7),其平行设置在所述冲模外套(4)的边侧上,所述压耳定位模(7)的边侧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内部尺寸与压耳的外部尺寸完全吻合,所述压耳定位模(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边侧左右滑动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压耳冲模(11);
气缸(13),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2)的顶部,所述气缸(1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连接板(12),所述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与固定板(10)的边侧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支撑柱(1)以工作平台(2)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柱(1)通过工作平台(2)与固定模(3)构成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外套(4)还包括:
环形支架(41),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冲模外套(4)的内壁上;
定位导柱(42),其垂直贯穿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支架(41)的内部,所述定位导柱(42)的边侧与压耳定位模(7)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柱(4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导柱(42)每两个为一组,两组所述定位导柱(42)以冲模外套(4)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定位导柱(42)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压耳定位模(7)的内部,所述压耳定位模(7)通过定位导柱(42)与冲模外套(4)构成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连接板(12)还包括:
伸缩杆(121),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上,所述伸缩杆(12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的边侧固定连接;
缓冲弹簧(122),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121)的外部,所述缓冲弹簧(122)的端部与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动压耳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122)的数量为十二个,十二个所述缓冲弹簧(122)每四个为一组,三组所述缓冲弹簧(122)等距离设置在缓冲连接板(12)的边侧上,所述缓冲连接板(12)通过缓冲弹簧(122)与固定板(10)构成弹性结构。
CN202221434468.8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Active CN217941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468.8U CN2179414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468.8U CN2179414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1497U true CN217941497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4468.8U Active CN217941497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1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53493B2 (ja) パンチプレス
CN105269375A (zh) 气动移动式压板夹紧机构
JPH0525621B2 (zh)
CN217941497U (zh) 一种气动压耳治具
CN211492449U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加工模具
CN214601725U (zh) 一种高准确度的材料成型用锻压装置
CN215587791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模块化拼接模具
CN218804223U (zh) 一种冲床用的模具定位调整机构
CN110899403A (zh) 一种钣金件折弯装置
CN215967596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的打孔装置
CN212210780U (zh) 一种整形机用快速换模装置
CN218891046U (zh) 一种手机零部件快速成型装置
CN21696878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模座结构
CN218946155U (zh) 一种夹紧方便的机械零件加工模具
CN215033769U (zh) 一种加工铌杯模具的车床
CN212886222U (zh) 五轴模具加工装置
CN219633104U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工作台组件
CN210938181U (zh) 一种机械手前臂加工治具
CN211981116U (zh) 一种辅助端子与塑壳进行焊接工作的装置
CN215148674U (zh) 眼镜框镶嵌脱片机
CN21498024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生产用磨床
CN218638326U (zh) 一种高效冲孔用冲压模具
CN214053363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预置芯撑自动冲压装置
CN211308069U (zh) 一种数控雕刻机
CN213412280U (zh) 一种用于铣曲面的模具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