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3625U -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3625U
CN217933625U CN202221643171.2U CN202221643171U CN217933625U CN 217933625 U CN217933625 U CN 217933625U CN 202221643171 U CN202221643171 U CN 202221643171U CN 217933625 U CN217933625 U CN 217933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nduction
upper magnetic
conduction block
blo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31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星群
范彬
黄加坤
陶阳
曲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ui Sensata Technology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31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3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该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外壳的容纳腔以固定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高压继电器产品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直流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继电器产品在承受大电流过程中触头需要抵抗住电动斥力、霍姆力,由于电动汽车对于抗短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采用在产品内部增加导磁块,利用短路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导磁块间产生吸力用于抵抗电动斥力。
公告号为CN 20967520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接线柱组件、动触板、驱动轴、驱动组件、第一磁轭、第二磁轭,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用于增加动触板和接线柱组件之间接触压力,第一磁轭设置于壳体上,第二磁轭设置于所示动触板背离所述第一磁轭的一侧,即所述动触板设置于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之间,通过通电的动触板所产生的磁场磁化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使得所述第二磁轭在动触板通电的情况下产生向上的磁吸力,推压动触板,增大动触板和接线柱组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提升继电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技术方案将导磁块分为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即第一磁轭及第二磁轭),其中下导磁块与驱动轴固定,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与动触板同步进行吸合及释放。上导磁块则固定在继电器的外壳上,上导磁块同时位于下导磁块的正上方。
但是在这种技术方案中,由于外壳一般是陶瓷罩组成,精度很差,将导磁块固定于外壳上就会导致导磁块在高度方向的精度降低,从而产生产品一致性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高压继电器导磁块固定精度差导致的产品一致性较差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所述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重叠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并在与所述下导磁块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和第二上导磁块中的至少一种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连接的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该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上导磁块配合紧固,所述第一上导磁块设于所述第二上导磁块背离所述下导磁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顶端至少在高度方向上未完全覆盖住所述第一上导磁块的两端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及所述第二上导磁块配合形成一呈倒置形状的U型体,该U型体形成的U型空间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至少具有重叠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块及第二上导磁块在宽度分布上一致,且能覆盖所述下导磁块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呈倒置形状的U型支架、弹簧、设于所述托板之上的弹簧座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托板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U型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所述弹簧抵在动簧片底端的下导磁块与所述弹簧座之间。
可选的,所述U型支架顶壁内侧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动簧片的横向宽度,该顶壁内侧可在所述U型支架安装时在所述动簧片的横向位置上位于动簧片的上方;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具有可供所述下导磁块两端穿过的通孔。
可选的,所述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可驱动所述推动杆的驱动组件;所述推动杆下部穿过所述托板与托板下方的驱动组件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下方的套筒、静铁芯、动铁芯以及线圈;套筒呈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上端对应所述推动杆穿入所述托板的位置与所述托板密封连接以使所述推动杆可在所述套筒内活动;所述静铁芯设于所述套筒内腔上部并与所述托板相连;所述动铁芯设于所述套筒内腔的下部,并与所述推动杆在所述套筒内腔的下部位置相连以使所述推动杆随所述动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活动,所述静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上部位置限制所述动铁芯向上活动;所述套筒外设有所述线圈,以在所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使所述动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活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推动杆上并位于所述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所述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多个上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多个上导磁块,所述多个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多个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多个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多个上导磁块中的至少一个可固定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所述可固定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所述可固定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所述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上导磁块,所述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所述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该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容纳腔内设置固定座,将上导磁块固定于该固定座,上导磁块不需要再固定于外壳等陶瓷罩上,能够在安装及材料的精度上确保产品一致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将上导磁块固定于继电器外壳导致导磁块安装精度低导致的产品一致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固定座,可以进一步加强继电器对上导磁块的厚度与数量的承受力,在确保产品安装精度与强度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同时在固定座间安装第一上导磁块及第二上导磁块,在与下导磁块接触或靠近时可形成磁回路,加强了应对继电器因故障电流所产生电动斥力的抵抗力。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固定座之间安装多个叠加的上导磁块,在与下导磁块配合形成磁回路时,可以避免磁回路过早的饱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增加导磁块的体积来提升磁场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减轻推动组件承受导磁块的重力,推动组件仅需承受下导磁块的重力,能够进一步减轻导磁块在重力上对推动组件的压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与固定座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与固定座连接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1、设于托板1上的外壳2、设于外壳2上的静触头3、动簧片4及推动组件5。外壳2内设容纳腔21,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动簧片4在容纳腔21中活动以与静触头3在工作空间位置(图中未示出)触点接触。
继续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直流继电器还包括:设于托板1上的固定座6、第一上导磁块7、第二上导磁块8及下导磁块9。固定座6的一端固定于托板1,另一端进入容纳腔21以固定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对应于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下导磁块9固定于动簧片4远离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的一侧。在动簧片4与静触头3触点接触时,下导磁块9的两端与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下导磁块9可为动簧片4提供朝向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的压力,以抵抗动簧片4与静触头3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本实施例的外壳2可为陶瓷壳体,陶瓷壳体可以起到高压绝缘的作用,有效地避免继电器内的低压元件损坏或被击穿,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外壳2内设容纳腔21可填充有氢气或氮气,保护继电器内的元器件不被烧坏,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安全可靠性。
具体的,动簧片4可导电,通过推动组件5带动,在容纳腔21的工作空间位置与非工作空间位置之间活动,实现与静触头3的导通或断开。更为具体的,动簧片4在工作空间位置与静触头1接触以使得出头配合,即电导通;动簧片4在非工作空间位置与静触头1分离以断开电导通。这里,所谓工作空间位置和非工作空间位置就是指动簧片4在推动组件5带动下在容纳腔21中的活动行程。动簧片4在活动行程的工作空间位置时与静触头1接触,在非工作空间位置的活动行程即为非工作空间位置,与静触头1分离。
进一步的,由于工作空间位置和非工作空间位置就是指动簧片4在推动组件5带动下在容纳腔21中的活动行程,特别是动簧片4在工作空间位置时与静触头1接触电导通,上导磁块(7、8)对应于该工作空间位置固定于固定座6,具体是指:通过固定座6固定在动簧片4的一侧,使动簧片4在工作空间位置时于该侧与上导磁块(7、8)接触或相靠近,而下导磁块9固定于动簧片4远离上导磁块(7、8)的另一侧,使动簧片4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时,下导磁块的两端与至少一个上导磁块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重叠地固定于固定座6。上导磁块7、8可为一字型形状,下导磁块9为U型形状。在动簧片4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时,第一上导磁块7与第二上导磁块8相叠加与下导磁块9形成磁回路。
继续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推动组件5具体地包括:呈倒置形状的U型支架50、弹簧51、设于托板1之上的弹簧座52和推动杆53。推动杆53的顶部穿过托板1与弹簧座52相固定,U型支架50的底部与弹簧座52相固定,下导磁块9固定在U型支架50的顶壁内侧,弹簧51抵在动簧片4底端的下导磁块9与弹簧座52之间。
具体的,U型支架50顶壁内侧的宽度略宽于在动簧片4的横向宽度,可在动簧片4的横向位置上安装在动簧片4的上方。安装时,U型支架50的顶壁具有可供下导磁块9两端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
继续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推动组件5还包括:可驱动推动杆53的驱动组件。推动杆53下部穿过托板1与托板1下方的驱动组件相固定。
更为具体的,驱动组件可包括:设于托板1下方的套筒54、静铁芯55、动铁芯56以及线圈(图中未示出)。套筒54呈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套筒54的上端对应推动杆53穿入托板1的位置与托板1密封连接以使推动杆53可在套筒54内活动。
静铁芯55设于套筒54内腔上部并与托板1相连。动铁芯56设于套筒54内腔的下部,并与推动杆53在套筒54内腔的下部位置相连以使推动杆53随动铁芯56在套筒54内腔活动。静铁芯55在套筒54内腔上部位置限制动铁芯56向上活动。套筒54外设有线圈,线圈可通有电流,使动铁芯56在套筒56内腔活动,实现推动杆53随动铁芯56在套筒54内腔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可包括:复位弹簧57。复位弹簧57套设于推动杆上并位于静铁芯55与动铁芯56之间。在驱动组件的线圈停止通电,动铁芯停止在套筒内腔活动时,复位弹簧57实现推动杆53停止活动时的复位。
结合图3及图4,图3及图4分别示意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上导磁块7、上导磁块8与固定座6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与组装结构,可应用于本实施例图1及图2所示的继电器。其中:
固定座6包括: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的底端具有与托板1配合紧固的固定孔(图3及图4中仅示意了其中一个固定孔62,其他根据需要设置即可),顶端具有与上导磁块8配合紧固的连接孔(图3及图4中仅示意了其中一个连接孔63,其他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与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连接的上导磁块8具有与连接孔连接配合的凸起(图3及图4中仅示意了与连接孔63配合紧固的凸起80,其他根据需要与对应连接孔配合设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导磁块8与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的铆接,先将上导磁块8固定在固定座6上,固定座6通过将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底端固定孔铆接固定在托板1上。上导磁块7和上导磁块8可通过在导磁块上各自开设对应的固定孔(图3及图4中仅示意了上导磁块7和上导磁块8上相对应的固定孔71及81,其他相对应的固定孔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以相互铆接,用这种方式先将上导磁块8与固定座6固定,再将上导磁块7固定于上导磁块8。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导磁块7两端设置凸起,以同样的方式将上导磁块7与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的铆接,即先将上导磁块7固定在固定座6上,然后通过上导磁块7和上导磁块8上各自开设对应的固定孔将上导磁块8与上导磁块7铆接实现两块上导磁块与固定座6的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导磁块7、8可以都设置本实施例的凸起,而固定支架顶端都对应设置与该凸起配合的连接孔,以相同的方式将上导磁块7、8都与第一固定支架60及第二固定支架61铆接固定,以将上导磁块7、8固定座6的固定。
在以上三种组合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组合方式由于减少了固定座顶端与上导磁块的接触面,即固定座的顶端可不需要与上导磁块7的高度方向接触或减少了与上导磁块7在高度上的接触面,因此节省了固定座中固定支架的高度部分的材料,并且上导磁块7、8中,一般上导磁块8的厚度要小于上导磁块7的厚度,对上导磁块8增加凸起与固定支架60、61的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这种结构设置在生产商较为简便,生产的可行性与效率更高,相对生产成本也更低。
继续参考图1至图4,通过上导磁块7、8的重叠固定,通过铆接将上导磁块7、8固定于固定座6,可增加继电器上导磁块的厚度,从而提升导磁性能,增加继电器抗短路时的磁吸力。在本实施例中,上导磁块7、8及固定座6都是采用金属材料模具成型,上导磁块在高度方向上的精度可以做的很高,产品组装生产的一致性得到显著改善。
结合图1至图4,可知第一固定支架60、第二固定支架61及上导磁块7、8配合形成一呈倒置形状的U型体,该U型体形成的U型空间与工作空间位置及非工作空间位置至少具有重叠空间。
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上导磁块7及上导磁块8在宽度分布上一致,且能覆盖下导磁块9的宽度。上导磁块厚度的增加可增大上导磁块的吸力。
作为本实施例继电器技术方案的变形,也可以直接将上导磁块7直接与固定座6通过凸起与连接孔对应连接固定,将上导磁块7固定于固定座6,以形成U型体;从该继电器中去除上导磁块8这一结构,直接将上导磁块7的厚度相对增加,也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将上导磁块固定于固定座来确保高度方向结构精度与提高产品一致性的效果。
继续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工作时,动簧片4与静触头3是吸合接触状态。当大电流通过时,静触头3会产生电动斥力,使动簧片4斥开。此时,上导磁块7、8与下导磁块9形成磁回路。由于上导磁块部分与固定座6在内部是一个固定不动的部件,下导磁块9随动簧片4在容纳腔21运动,下导磁块9因随动产生了向上的磁力,从而带动动簧片4在产生斥力时也同时具有向上的磁力。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能够在增加产品一致性的情况下,通过固定于固定座6的上导磁块及与动簧片4随动的下导磁块形成的磁回路保证动簧片4在遭遇大电流时不会被电动斥力斥开,防止产生电间隙,产生爆炸,起火等极端现象,从而引发继电器失效。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可以仅保留一块上导磁块,比如,仅保留上导磁块8,去除上导磁块7,但是保留的上导磁块8固定于固定座6,厚度可根据需要设置。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可以上导磁块可以有多块(三块及三块以上),这多个上导磁块可以根据需要叠加,并固定于固定座6上。比如,上导磁块8固定于固定座6,上导磁块7及其他上导磁块根据需要叠加固定于上导磁块8上。这多块导磁块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设置。
这些技术方案的变形中,上导磁块数量的变化不影响上导磁块与固定座的固定方式,该固定方式及其他技术内容仍可参考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5)

1.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第一上导磁块、第二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与第二上导磁块重叠地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并在与所述下导磁块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和第二上导磁块中的至少一种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连接的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该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上导磁块配合紧固,所述第一上导磁块设于所述第二上导磁块背离所述下导磁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顶端至少在高度方向上未完全覆盖住所述第一上导磁块的两端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及所述第二上导磁块配合形成一呈倒置形状的U型体,该U型体形成的U型空间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至少具有重叠空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块及第二上导磁块在宽度分布上一致,且能覆盖所述下导磁块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呈倒置形状的U型支架、弹簧、设于所述托板之上的弹簧座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顶部穿过所述托板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U型支架的底部与所述弹簧座相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在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内侧,所述弹簧抵在动簧片底端的下导磁块与所述弹簧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顶壁内侧的宽度略宽于所述动簧片的横向宽度,该顶壁内侧可在所述U型支架安装时在所述动簧片的横向位置上位于动簧片的上方;所述U型支架的顶壁具有可供所述下导磁块两端穿过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驱动所述推动杆的驱动组件;所述推动杆下部穿过所述托板与托板下方的驱动组件相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下方的套筒、静铁芯、动铁芯以及线圈;套筒呈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套筒的上端对应所述推动杆穿入所述托板的位置与所述托板密封连接以使所述推动杆可在所述套筒内活动;所述静铁芯设于所述套筒内腔上部并与所述托板相连;所述动铁芯设于所述套筒内腔的下部,并与所述推动杆在所述套筒内腔的下部位置相连以使所述推动杆随所述动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活动,所述静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上部位置限制所述动铁芯向上活动;所述套筒外设有所述线圈,以在所述线圈通有电流时使所述动铁芯在所述套筒内腔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推动杆上并位于所述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
12.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多个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多个上导磁块,所述多个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多个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多个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多个上导磁块中的至少一个可固定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所述可固定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所述可固定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14.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托板、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静触头、动簧片及推动组件;所述外壳内设容纳腔,所述推动组件在工作时带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容纳腔中活动以与所述静触头在工作空间位置触点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固定座、上导磁块及下导磁块;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板,另一端进入所述容纳腔以固定所述上导磁块,所述上导磁块对应于所述工作空间位置被固定;所述下导磁块固定于所述动簧片远离所述上导磁块的一侧;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头触点接触时,所述下导磁块的两端与所述上导磁块的两端相靠近或相接触以形成磁回路,所述下导磁块可为所述动簧片提供朝向所述上导磁块的压力,以抵抗所述动簧片与静触头触点接触期间因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及第二固定支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托板配合紧固的固定孔,顶端具有与所述上导磁块配合紧固的连接孔;所述上导磁块在一端具有第一凸起,在另一端具有第二凸起,该上导磁块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对应连接孔配合固定。
CN202221643171.2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Active CN217933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3171.2U CN2179336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3171.2U CN2179336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3625U true CN217933625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4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3171.2U Active CN2179336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3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8650U (zh) 抗短路电流触头结构
CN107978489B (zh)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CN210167314U (zh) 具有辅助触点装置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CN109559939A (zh) 一种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793362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7507739B (zh) 一种密封式触点组件
CN212136360U (zh) 400a一组常闭新型直流接触器
CN21838501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8996617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4378242U (zh) 一种提升抗短路能力的直流继电器
US4254392A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12062322U (zh) 一种高载流且可避免反力陡增的电磁继电器动簧片
CN111463069B (zh) 电磁继电器
CN214588646U (zh) 双稳态板载小体积直流接触器
CN219163272U (zh) 一种用于监测继电器触点状态的辅助触点结构
CN220963157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KR100304920B1 (ko) 전자접촉기의가동코어장착구조
CN218039040U (zh) 一种抗短路的继电器
CN219513018U (zh) 能可靠固定的无壳直流接触器及其安装结构
CN220106373U (zh) 一种转换型直流接触器
CN218887076U (zh) 一种高抗短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7239352U (zh) 一种增加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CN218730697U (zh) 具有高低压绝缘性能的抗短路直流接触器
CN217134287U (zh) 一种直流继电器的抗短路电流结构
CN216528649U (zh) 一种接触器的铁芯支持组件及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