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8489B -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8489B
CN107978489B CN201711087017.5A CN201711087017A CN107978489B CN 107978489 B CN107978489 B CN 107978489B CN 201711087017 A CN201711087017 A CN 201711087017A CN 107978489 B CN107978489 B CN 107978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tact
auxiliary
contact piece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70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8489A (zh
Inventor
冉小可
马向民
李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870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8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8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8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2050/446Details of the insulating support of the coil, e.g. spool, bobbin, form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属于电路控制领域。该双线圈接触器包括:电磁机构和触点机构,电磁机构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以及两个线圈接线端,触点机构包括: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其中,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设置在线圈骨架的端面上。通过将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设置在线圈骨架的端面上,一方面能够简化该接触器的结构;另一方面显著缩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端头能够直接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线圈接线端适应性连接,避免了利用导线焊接进行上述连接过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双线圈接触器是一种电路控制元件,其包括电磁机构和触点机构,电磁机构用来产生电磁力来驱动触点机构作业,进而达到接通与分断电路的目的。
相关技术涉及的双线圈接触器中,电磁机构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启动线圈、保持线圈;两个线圈接线端;触点机构包括: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其中,两个线圈接线端、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通过各自的座板设置在线圈骨架外部,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端头通过焊接的导线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以及两个线圈接线端连接,使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串联,保持线圈与辅助动触片和辅助静触片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并联。当对两个线圈接线端施加外部电压时,电阻较大的保持线圈被常闭辅助触点旁路,电流仅通过电阻较小的启动线圈,以产生电磁力来驱动常闭辅助触点断开。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启动线圈、保持线圈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彼此独立,距离较远,须以手动焊接方式通过导线使它们构成连接,如此不仅造成接触器生产效率低,且生产质量难以保证。
公开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双线圈接触器,包括:电磁机构和触点机构;
电磁机构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以及,两个线圈接线端;
触点机构包括: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
其中,两个线圈接线端、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设置在线圈骨架的端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筒体、与所述筒体一端连接的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筒体的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
所述启动线圈绕在所述筒体外部,所述保持线圈绕在所述启动线圈外部;
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所述辅助动触片、所述辅助静触片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也设置有与所述筒体的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辅助动触片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第一变向段、第一触点段;
所述辅助静触片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安装段、第二变向段、第二触点段;
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第一变向段和所述第二变向段用于使所述第一触点段与所述第二触点段相对接触,配合构成常闭辅助触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触点段和所述第二触点段上均设置有触点,两个所述触点相对接触,配合构成所述常闭辅助触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变向段和/或所述第二变向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线圈接线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安装段、第三变向段、接头段;
所述第三安装段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端部;
所述第三变向段用于使所述接头段延伸至所述安装板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变向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所述辅助动触片、所述辅助静触片分别设置有一个引脚,且四个所述引脚均位于所述安装板外部,用于与对应的线圈端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辅助动触片的引脚与第一线圈接线端的引脚位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
所述辅助静触片的引脚与第二线圈接线端的引脚位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启动线圈的第一端头绕在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的引脚上,第二端头与所述保持线圈的第一端头同时绕在所述辅助动触片的引脚上;
所述保持线圈的第二端头依次绕在所述辅助静触片的引脚以及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的引脚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绕有线圈端头的所述引脚浸锡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磁机构还包括:静铁芯、动铁芯、磁轭;
所述触点机构还包括:推杆、主触点组件、触头弹簧、回位弹簧;
所述静铁芯通过所述磁轭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内;
所述动铁芯通过所述推杆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内,且与所述静铁芯在常态间隙相对;
所述推架设置在所述推杆顶部,且限位于所述线圈骨架外部,所述推架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辅助动触片的推片;
所述主触点组件与所述线圈骨架连接,并且在所述动铁芯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闭合或断开;
所述触头弹簧限位于所述主触点组件和所述推架之间;
所述回位弹簧限位于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磁轭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板体磁轭和框体磁轭;
所述板体磁轭和所述框体磁轭配合构成容纳所述线圈骨架的腔体,且,所述板体磁轭与所述安装板相抵;
所述板体磁轭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触点段和所述第二触点段穿出的第一穿孔,以及用于使所述推杆顶部穿出的第二穿孔;
所述静铁芯固定在板体磁轭或者所述框体磁轭上,以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的内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触点组件包括:向下开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顶盖上的主动触片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顶盖上的主静触片、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动触片支架内的主动触片;
所述壳体的顶盖与所述板体磁轭可拆卸连接,以罩装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板体磁轭,同时使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暴露;
所述推架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动触片支架内,且内腔下部设置有平台,用于与所述主动触片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双线圈接触器为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所述主动触片与所述主静触片配合构成常闭主触点;
所述静铁芯固定在所述板体磁轭上,以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内腔上部;
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静铁芯后与所述动铁芯连接,使所述动铁芯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内腔下部;
所述主动触片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所述推架内部的平台相抵;
所述触头弹簧在常态处于压缩状态,且下端套装在所述限位柱上,上端与所述推架顶部相抵;
所述辅助静触片、所述推片均位于所述辅助动触片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双线圈接触器为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所述主动触片与所述主静触片配合构成常开主触点;
所述静铁芯固定在所述框体磁轭上,以伸入并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内腔下部;
所述动铁芯与所述推杆连接,以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的内腔上部;
所述主动触片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所述推架内部的平台相抵;
所述触头弹簧在常态处于释放状态,且下端套装在所述限位柱上,上端与所述推架顶部相抵;
所述辅助静触片、所述推片均位于所述辅助动触片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双线圈接触器还包括:用于罩装所述主动触片支架的上盖体;
用于罩装所述框体磁轭的下盖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壳体的下开口的盖板;
所述壳体的顶盖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及的任一种双线圈接触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通过将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设置在线圈骨架的端面上,一方面,能够简化双线圈接触器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使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集成在套装有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线圈骨架上,显著缩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此时,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端头能够直接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线圈接线端适应性连接,避免了利用导线焊接进行上述连接过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从第一视角获得的双线圈接触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从与第一视角方向相反的第二视角获得的双线圈接触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线圈骨架、启动线圈、保持线圈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的爆炸图;
图4-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的组合图;
图5-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的剖面图;
图5-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线圈骨架,
101-筒体,
102-安装板,1021-第一支撑件,1022-第二支撑件;
103-定位板,
2-启动线圈,
3-保持线圈,
4-线圈接线端,401-第三安装段,402-第三变向段、403-接头段,
5-辅助动触片,501-第一安装段,502-第一变向段、503-第一触点段,
6-辅助静触片,601-第二安装段,602-第二变向段、603-第二触点段,
7-静铁芯,
8-动铁芯,
9-磁轭,91-板体磁轭、92-框体磁轭,
10-推杆,
11-主触点组件,
111-壳体,112-主动触片支架,113-主静触片,114-主动触片,
121-触头弹簧,122-回位弹簧,
13-推架,131-推片,
14-上盖体,
15-下盖体,151-盖板,
X-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公开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是以附图1-1所在方位为基准,以其前、后、左、右、上、下来定义,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该双线圈接触器的结构,并不具备任何限定的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如下技术问题:由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和两个线圈接线端通过触点座板设置在线圈骨架外部,即线圈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彼此独立,使得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的距离较远,此时如若将启动线圈和保持线圈的端头直接引出至与上述各部件连接,则容易造成断线,严重影响双线圈接触器的使用寿命。所以,相关技术多采用强度更好的绝缘导线将各线圈的端头与辅助动触片、辅助静触片、两个线圈接线端连接起来,该过程只能手工焊接及装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生产质量难以保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双线圈接触器包括:电磁机构和触点机构,如附图1-1、附图1-2及附图2所示,电磁机构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1、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以及,两个线圈接线端4;触点机构包括: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如附图1-1所示,两个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设置在线圈骨架1端面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通过将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两个线圈接线端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同一端面上,一方面,能够简化双线圈接触器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使两个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集成在套装有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的线圈骨架1上,显著缩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此时,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的端头能够直接与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适应性连接,避免了利用导线焊接进行上述连接过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1、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指的是:启动线圈2绕在线圈骨架1外部,保持线圈3绕在启动线圈2外部。
其中,两个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四者可以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同一端面上或者分别设置在不同端面上。举例来说,当它们设置在不同端面上时,可以将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一个端面上,而将两个线圈接线端4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另一端面上。
考虑到使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更加简化,本公开实施例将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两个线圈接线端4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同一端面上,此时,如何确保线圈骨架1上设置的各部件各自作业,协同作用,进而确保双线接触器的正常作业十分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对线圈骨架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附图1-1及附图2所示,该线圈骨架1包括:筒体101、与筒体101一端连接的安装板102;
安装板102上设置有与筒体101的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
启动线圈2绕在筒体101外部,保持线圈3绕在启动线圈2外部;
两个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均设置在安装板102上。
通过设置筒体101,使其外部绕装有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同时其内部可放置静铁芯7和动铁芯8;通过设置安装板102(明显地,其面积大于筒体101的底面积),来为两个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通过在安装板102上设置圆孔来与筒体101内腔同轴连通,以实现向筒体101内腔中放置电磁机构中的静铁芯7和动铁芯8。可见,对线圈骨架1的结构进行如上限定,即可使其满足其上线圈接线端4、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的正常作业需求。
进一步地,如附图1-1及附图1-2所示,筒体101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板103,定位板103上也设置有与筒体101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该定位板103可作为该线圈骨架1的支撑底座,其与安装板102配合,用来使筒体101外部的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的形状保持稳定。而在定位板103上设置圆孔,以实现向筒体101内放置静铁芯7和动铁芯8。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在筒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具有圆孔的安装板102和定位板103,三者可以一体化构成线圈骨架1,以确保其强度。另外,定位板103的面积可以小于安装板102的面积。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安装板102和定位板103的结构可以为多种类型,例如它们可以为方形板体、椭圆形板体、或者其他异形板体等,基于方形板体可操作面积大,且便于成型制备等优点,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采用方形板体。
由于辅助动触片5和辅助静触片6设置在安装板102上,以配合构成常闭辅助触点,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线圈骨架1的位置,即安装板102的位置保持不变,而动铁芯8在线圈骨架1内沿其轴向运动,进而驱动辅助动触片5推离辅助静触片6,使两者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
为了实现在线圈骨架1位置不变的前提下,辅助动触片5可以被推动,本公开实施例就辅助动触片5和辅助静触片6的结构给出一种示例:
如附图1-1所示,辅助动触片5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501、第一变向段502、第一触点段503;
辅助静触片6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安装段601、第二变向段602、第二触点段603;
第一安装段501和第二安装段601均固定在安装板102上;
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用于使第一触点段503与第二触点段603相对设置,配合构成常闭辅助触点或者常开辅助触点。
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段501和第二安装段601,以确保辅助动触片5和辅助静触片6固定在安装板102上;通过设置第一变向段502以使第一触点段503与动铁芯8的运动方向相对,以在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被推离第二触点段603。通过设置第二变向段602以确保第二触点段603与第一触点段503相对接触,即在常态相对接触,以构成常闭辅助触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段501和第二安装段601用来与对应的线圈端头连接(例如,第一安装段501可同时与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的一端头连接,而第二安装段601与保持线圈的3的另一端头连接),其走向布置以实现连接整齐有序,且使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的走向尽可能简单为宜。以下就满足上述功能的第一安装段501和第二安装段601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举例来说,如附图1-1所示,第一安装段501可以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弧形过渡段、第二直线段,其中,第一直线段用于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弧形过渡段用于绕过安装板102上的圆孔,使第二直线段尽可能靠近直线状的第二安装段601。
在此基础上,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均可设置成竖直板体状,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均可设置成具有预定曲度的板体状,如此以使得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在安装板102上方相对接触。
此外,为了便于第一触点段503被推离,第一触点段503具有不和第二触点段603接触的部分,例如第一触点段503的自由端并不和第二触点段603接触,而是和动铁芯8附属的推件相对。
为了确保常闭辅助触点的可靠性,在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上均设置有触点,两个触点相对接触,构成常闭辅助触点。举例来说,两个触点均可以设置成圆饼状。
上述提及,第一安装段501、第二安装段601均固定在安装板102上,考虑到固定可靠性以及实施便利性,该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在紧固安装的同时,便于拆卸维护,可以采用铆接或者螺钉连接。
由上述可知,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均悬空于安装板102上,它们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是否能稳定配合接触,所以提高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的稳定性十分必要。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如附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在安装板10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1021,用于支撑第一变向段502和/或第二变向段602。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1021来对第一变向段502和/或第二变向段602进行支撑,以确保两者稳定且不发生形变。其中,第一支撑件1021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用来支撑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
为了实现稳定可靠地支撑,第一支撑件1021的结构与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的结构相适配,举例来说,当第一变向段502和第二变向段602均设置成竖直板体状时,第一支撑件1021也可设置为竖直板体状,在其板体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用于稳定容纳第一变向段502或第二变向段602的限位槽,以使对应的变向段嵌入其中以获得稳定支撑。
以上对辅助动触片5和辅助静触片6的结构及其在线圈骨架1上的安装方式进行了举例说明,基于同样的目的,以下就线圈接线端4的结构给予示例说明:
如附图1-1所示,该线圈接线端4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安装段401、第三变向段402、接头段403;
第三安装段401固定在安装板102的端部;
第三变向段402用于使接头段403延伸至安装板102上方。
由于线圈接线端4在实际应用时被施加外界电压,以启动该双线圈接触器,所以其须暴露于该双线圈接触器壳体外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段401,以确保该线圈接线端4固定在安装板102的端部,同时设置第三变向段402使接头段403延伸至安装板102上方,以使接头段403伸出至双线圈接触器的壳体外部。应用时,对接头段403施加电压即可启动该双线圈接触器。
考虑到使线圈接线端4的结构尽可能地简单,该第三变向段402可以设置成竖板状,以使接头段403直接向上延伸至安装板102上方。
与上述第一支撑件1021的作用一致,如附图1-1所示,在安装板10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1022,用于支撑第三变向段402。
举例来说,当第三变向段402为竖板状时,第二支撑件1022也设置成竖板状,并且在其一侧的板体上也设置有用于使第三变向段402嵌入其中的限位槽。
该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板102上,以便于根据第三变向段40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安装。或者,它们也可以与安装板102一体化形成,以进一步确保线圈骨架1具有高强度。
同样地,第三安装段401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钉连接、或者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02上。
为了便于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两个线圈接线端4与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之间的连接更加容易,且可利用自动化作业进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1-1所示,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两个线圈接线端4分别设置有一个引脚X,且四个引脚X均位于安装板102外部,用于与对应的线圈端头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位于安装板102外部的引脚X,便于将对应的线圈端头直接缠绕在其上,实现稳固连接。其中,上述各引脚X均设置在各自主体上的安装段的自由端。
当线圈端头绕在对应的引脚X上后,为确保线圈端头绕紧后不会发生松弛,本公开实施例将绕有线圈端头的引脚X浸锡焊接。
为了使上述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的端头走线整齐有序,同时尽可能地缩小端头走线距离,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1-1所示,辅助动触片5的引脚X与第一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位于限位安装板102的第一侧;辅助静触片6的引脚X与第二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位于安装板102的第二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线圈接线端4和第二线圈接线端4即为上述的两个线圈接线端4,在此将它们限定为第一和第二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进一步地,如附图1-1及附图1-2所示,可以使安装板10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在该种实施方式下,第一线圈接线端4和第二线圈接线端4均位于安装板102的后侧,第一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和辅助动触片5的引脚X均位于安装板102的右侧,第二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和辅助静触片6的引脚X均位于安装板102的左侧。
实际应用时,启动线圈2与保持线圈3串联,保持线圈3与辅助动触片5和辅助静触片6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并联,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启动线圈2、保持线圈3、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线圈接线端4的接线方式如下所示:启动线圈2的第一端头绕在第一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上,第二端头与保持线圈3的第一端头同时绕在辅助动触片5的引脚X上;保持线圈3的第二端头依次绕在辅助静触片6的引脚X以及第二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上。
应用时,对第一线圈接线端4和第二线圈接线端4施加外部电压,由于启动线圈2电阻较小,而保持线圈3电阻较大,保持线圈3将被常闭辅助触点旁路,电流仅通过启动线圈2。由于启动线圈2电阻较小,其将产生较大的电磁力,该电磁力将驱动动铁芯8朝静铁芯7运动直至两者吸合。在动铁芯8运动过程中,其能驱使辅助动触片5推离辅助静触片6,使得常闭辅助触点断开。该状态下,电流将同时经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由于电阻增大,电流将显著降低,但其产生的电磁力已足够确保动铁芯8和静铁芯7吸合,即使常闭辅助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同时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备、生产效率高、生产质量稳定可控、能够自动化生产等优点。
可以理解的是,该双线圈接触器不仅可用于常开式双线圈接触器,还可用于常闭式双线圈接触器。
另外,根据外部施加电流的不同,双线圈接触器还可分为双线圈直流接触器和双线圈交流接触器,两者的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主触点结构不同。其中,双线圈交流接触器又包括直流驱动线圈类和交流驱动线圈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不仅仅可以用于双线圈直流接触器,还可以用于直流驱动线圈类的双线圈交流接触器。
基于双线圈直流接触器具有能耗低、温升低、可频繁接通与分断直流电路等优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线圈直流接触器,考虑到其采用了上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如何对上述的各部件进行安装十分重要。本公开实施例就此提供了一种示例:
如附图4-1及附图5-1所示,电磁机构还包括:静铁芯7、动铁芯8、磁轭9;
触点机构还包括:推杆10、主触点组件11、触头弹簧121、回位弹簧122;
静铁芯7通过磁轭9固定在线圈骨架1内;
动铁芯8通过推杆1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线圈骨架1内,且动铁芯8与静铁芯7在常态间隙相对;
推杆10顶部设置有限位于线圈骨架1外部的推架13,且推架1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辅助动触片5的推片131;
主触点组件11与线圈骨架1连接,并在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闭合或断开;
触头弹簧121限位于主触点组件11和推架13之间;
回位弹簧122限位于静铁芯7和动铁芯8之间。
应用时,通过对两个线圈接线端4施加外部电压,电流通过启动线圈2以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将驱使动铁芯8朝静铁芯7方向运动,直至两者吸合。在动铁芯8朝向静铁芯7运动的过程中,推杆10随之一同运动,由于推杆10顶部设置有限位于线圈骨架1外部的推架13,推架13上设置的推片131也随之一同运动,进而推动辅助动触片5。
具体地,推片131将辅助动触片5推离辅助静触片6,使两者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推片131即为上述提及的动铁芯8的附属推件。
在上述过程中,对于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主触点组件11将在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断开作业,而对于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主触点组件11将在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闭合作业。
由于触头弹簧121限位于主触点组件11和推架13之间,并在推架13上下运动时被压缩或释放;回位弹簧122限位于静铁芯7和动铁芯8之间,并在动铁芯8上下运动时被压缩或释放,两者配合作用使得主触点组件11维持在常开状态或者常闭状态,以及使动铁芯8与静铁芯7维持分离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一旦对该双线圈直流接触器进行线圈断电,触头弹簧121和回位弹簧122将回弹至原位,共同驱动主触点组件11的动触点和动铁芯8返回原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推片131设置在推架13的侧壁上,并与辅助动触片5的第一触点段503相对,以在推架13运动时能推离第一触点段503。
具体地,动铁芯8可轴向移动地设置于线圈骨架1内腔,推杆10与动铁芯8连接,并通过限位于线圈骨架1外部的推架13达到对动铁芯8的限位支撑。静铁芯7通过磁轭9固定在线圈骨架1内,常态时,动铁芯8与静铁芯7相对并具有一定的间隙,而对接触器的线圈通电时,动铁芯8朝向静铁芯7运动直至与静铁芯7吸合。
磁轭9用于对静铁芯7进行支撑使其固定于线圈骨架1内腔中,如附图3以及附图4-1所示,该磁轭9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框体磁轭92、板体磁轭91;
板体磁轭91和框体磁轭92配合构成容纳线圈骨架1的腔体,且板体磁轭91与安装板102相抵;
板体磁轭91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穿出的第一穿孔,以及用于使推杆10顶部穿出的第二穿孔;
静铁芯7固定在板体磁轭91或者框体磁轭92上,以伸入并固定在线圈骨架1的内腔中。
应用时,将框体磁轭92套装在线圈骨架1外部,同时,使板体磁轭91与安装板102相抵后与框体磁轭92连接,此时两者配合形成的腔体不仅能将线圈骨架1容纳在其中,同时能确保静铁芯7伸入并固定在线圈骨架1的内腔中。
由于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位于安装板102上方,此时通过在板体磁轭91上设置第一穿孔,即可使第一触点段503和第二触点段603穿出并正常作业。由于推杆10随着动铁芯8上下运动,此时通过在板体磁轭91上设置第二穿孔,即可使推杆10正常地上下运动。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穿孔的孔径大于推杆10的外径而小于推架13尺寸,以使推架13始终受其限位而位于线圈骨架1上部。
其中,框体磁轭92可以包括:底板磁轭以及与底板磁轭相对的两侧垂直连接的侧板磁轭,应用时,使底板磁轭与线圈骨架1的定位板103相抵,而两个侧板磁轭与板体磁轭91连接,板体磁轭91与安装板102相抵,如此即可在线圈骨架1外部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可以使两个侧板磁轭与板体磁轭9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静铁芯7的安装和拆卸,该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接、铆接、螺柱连接等方式来实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磁轭9的存在,一方面是形成稳定支撑体,另一方面也形成磁路。板体磁轭91虽然与安装板102相抵,但是其并不影响安装板102上各部件的正常作业,所以,板体磁轭91并不覆盖上述各部件对应的引脚X。
上述提及,主触点组件11与线圈骨架1连接,并且能够在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闭合或断开作业,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4-1所示,该主触点组件11包括:向下开口的壳体111、设置在壳体111顶盖上的主动触片支架112、设置在壳体111顶盖上的主静触片1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主动触片支架112内的主动触片114。
如附图4-2所示,壳体111的顶盖与板体磁轭91可拆卸连接,以罩装安装板102和板体磁轭91,同时使两个线圈接线端4暴露;
推架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主动触片支架112内,且内腔下部设置有平台来用于与主动触片114相抵。
通过设置向下开口的壳体111,其具有顶盖以及与顶盖周缘连接的侧围,当壳体111的顶盖与板体磁轭91连接时,其侧围能罩装安装板102和板体磁轭91,即将安装板102上安装的多个部件罩装在其中进行保护。当需要对安装板102上的多个部件进行维护检修时,将壳体111的顶盖和板体磁轭91拆卸即可,为了便于拆卸,两者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另外,由于线圈接线端4需要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以便对其施加外部电压,所以,壳体111的设置以能够使两个线圈接线端4暴露在外部,举例来说,可以在其顶盖处设置用于线圈接线端4穿出的过孔。
通过在壳体111顶盖上设置主动触片支架112,以使主动触片114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其中,由于推架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该主动触片支架112内,并且推架13内腔下部设置有平台用来与主动触片14相抵。当推架13上下运动时,主动触片14也能够随之一同上下运动,进而使主动触片14与主静触片13构成的常闭主触点断开或者使两者构成的常开主触点闭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3-1和附图3-2,主动触片114始终位于主静触片113的上方。主动触片114可以设置成中部位于主动触片支架112内,而两端伸出至主动触片支架112外部的板体结构(即两端作为动触点),而主静触片113可以设置成与主动触片114的两端相对的圆片状结构。
由于主动触片114随着推架13的上下运动,也一同在主动触片支架112内上下运动,可以在主动触片114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槽,当主动触片114设置于主动触片支架112内时,其限位槽恰好与主动触片支架112的内壁相抵,此时主动触片114将不会容易地从主动触片支架112内脱离。
如附图3所示,可以将推架13设置成方形框体结构,且其下部内腔设置有用于与主动触片114相抵的平台。同时,如附图4-1所示,将主动触片支架112也设置成能够使推架13在其中可移动的方形框体结构;将主动触片114设置成两端宽而中部窄的板体结构,即,其中部侧壁上形成限位槽。同时确保主动触片114在竖直状态时能穿过主动触片支架112和推架13,而在水平状态时,限位槽的底壁与主动触片支架112的内壁相抵,同时限位槽的前后侧壁与主动触片支架112外壁相抵,这样能够确保主动触片114仅仅能够上下移动,而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位移。
安装时,首先使主动触片114以竖直状态或者倾斜状态同时伸入推架13和主动触片支架112内,而后转变为水平状态使主动触片114的限位槽与主动触片支架112相抵,同时使主动触片114的下板面与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随后,将触头弹簧121的下端套在主动触片114上板面的限位柱上,上端与推架13顶部相抵,参见附图5-1和图5-2。
上述提及,静铁芯7可以设置在上部的板体磁轭91上,也可以设置在下部的框体磁轭92上,其设置方式与双线圈接触器的类型有关,由于双线圈接触器可以分为常闭式和常开式,以下就这两种类型的接触器分别进行示例说明:
(一)当双线圈接触器为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如附图5-1所示,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闭主触点;
静铁芯7固定在板体磁轭91上,以固定在线圈骨架1的内腔上部;
推杆10穿过静铁芯7后与动铁芯8连接,使动铁芯8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线圈骨架1的内腔下部;
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
触头弹簧121在常态处于压缩状态,且下端套装在限位柱上,上端与推架13的顶部相抵;
辅助静触片6、推片131均位于辅助动触片5的下方。
该种实施方式下,动铁芯8位于静铁芯7的下方,在线圈电磁力作用下,动铁芯8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上运动,直至与位于其上方的静铁芯7吸合,在动铁芯8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推架13上的推片131也向上运动,以向上推动辅助动触片5直至其与辅助静触片6分离,使辅助动触片5与辅助静触片6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与此同时,主动触片114也随推架13向上运动,其远离主静触片113,此时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闭主触点也随之断开。
如附图5-1所示,触头弹簧121常态处于压缩状态,同时,触头弹簧121的下端套装在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的限位柱上,上端与推架13相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常态时,主动触片114的下板面与推架13内部的平台具有一定间隙,当对接触器线圈通电后,推架13随着动铁芯8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其内部平台与主动触片114相抵,以推动主动触片114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触头弹簧121将被释放。与此同时,由于回位弹簧122限位于静铁芯7和动铁芯8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回位弹簧122在常态处于释放状态),当动铁芯8向上运动时,压缩回位弹簧122。
当对该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进行线圈断电时(即恢复常态时),回位弹簧122由压缩状态进行释放,使动铁芯8向下运动至原位,同时,触头弹簧121在推架13的作用下由释放状态转变为压缩状态,以确保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稳定接触,使常闭主触点闭合。
即,对于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线圈通电时,回位弹簧122被压缩,触头弹簧121被释放,线圈断电时,回位弹簧122驱动动铁芯8、推杆10、主动触片114运动,同时在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接触闭合后,会继续驱动动铁芯8和推架13运动一段距离,并压缩触头弹簧121。
另外,对于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如附图5-1所示,可以在动铁芯8的中部设置弹簧腔,回位弹簧122在该弹簧腔内套装在动铁芯8上,且上端与静铁芯7的底部相抵。
(二)当该双线圈接触器为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如附图5-2所示,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开主触点;
静铁芯7固定在框体磁轭92上,以伸入并固定在线圈骨架1的内腔下部;
动铁芯8与推杆10连接,以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上部;
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
触头弹簧121在常态处于释放状态,且下端套装在限位柱上,上端与推架13顶部相抵;
辅助静触片6、推片131均位于辅助动触片5的上方。
该种实施方式下,动铁芯8位于静铁芯7的上方,在线圈电磁力作用下,动铁芯8在电磁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与位于其下方的静铁芯7吸合,在动铁芯8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推架13上的推片131也向下运动,以向下推动辅助动触片5。由于辅助静触片6位于辅助动触片5的上方,此时辅助动触片5将被向下推离辅助静触片6,使辅助动触片5与辅助静触片6构成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与此同时,主动触片114也随推架13向下运动,直至与主静触片113贴合,此时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开主触点将随之闭合。
如附图5-2所示,触头弹簧121常态处于释放状态,同时,触头弹簧121的下端套装在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的限位柱上,上端与推架13相抵。可以理解的是,在常态时,主动触片114的下板面与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当对接触器线圈通电后,推架13和主动触片114将随着动铁芯8向下运动一定距离,主动触片114向下运动直至与主静触片113接触后,推架13继续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直至其内部平台与主动触片114分离,此时触头弹簧121将被压缩,以确保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可靠接触。与此同时,由于回位弹簧122限位于静铁芯7和动铁芯8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回位弹簧122在常态处于释放状态),当动铁芯8向下运动时,压缩回位弹簧122。
当对该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进行线圈断电时(即恢复常态时),回位弹簧122由压缩状态进行释放,使动铁芯8与推架13向上运动至原位,同时,触头弹簧121在推架13的作用下由压缩状态转变为释放状态,以确保主动触片114与主静触片113分离,使常开主触点断开。
即,对于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线圈通电时,回位弹簧122被压缩,触头弹簧121被压缩,线圈断电时,触头弹簧121和回位弹簧122同时驱动动铁芯8、推杆10、主动触片114运动,触头弹簧121和回位弹簧122变为释放状态。
另外,对于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来说,如附图5-2所示,可以在静铁芯7和动铁芯8的中部设置相对的弹簧腔,回位弹簧122的上端和下部均位于该弹簧腔内。
上述提及,通过主触点组件11的壳体111来将板体磁轭91、安装板102及其上的多个部件罩装在其中进行保护。而为了保护主动触片支架112及其上的各部件以及框体磁轭92及其内的部件,如附图4-1及附图4-2所示,该双线圈接触器还包括:用于罩装主动触片支架112的上盖体14;以及,用于罩装框体磁轭92的下盖体15。
上述上盖体14和下盖体15仅仅提供保护作用,并不影响双线圈直流接触器的正常作业。
考虑到主触点组件11的壳体111具有向下的开口,为了防止外界杂质从其中进入双线圈直流接触器内,进一步地,下盖体1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壳体111的下开口的盖板151;
壳体111的顶盖与盖板151可拆卸连接。
可以在下盖体15的顶部设置盖板151,以用于封堵壳体111的下开口。并且,可以使壳体111的顶盖与盖板151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线圈接触器,通过设置整体式骨架,使其结构得以明显简化,体积缩小化,易于装配,可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且利于提高生产质量。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提及的任一种双线圈接触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控制系统,基于采用了第一方面所提及的双线圈接触器,同样具有简化的结构和稳定的质量,能够确保电路控制过程更加稳定可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包括:电磁机构和触点机构;
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由内至外顺次套装的线圈骨架(1)、启动线圈(2)和保持线圈(3);以及,两个线圈接线端(4);
所述触点机构包括:辅助动触片(5)、辅助静触片(6);
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1)包括:筒体(101)、与所述筒体(101)一端连接的安装板(102);
所述安装板(102)上设置有与所述筒体(101)的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
所述启动线圈(2)绕在所述筒体(101)外部,所述保持线圈(3)绕在所述启动线圈(2)外部;
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4)、所述辅助动触片(5)、所述辅助静触片(6)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2)远离筒体(101)一端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板(103),所述定位板(103)上也设置有与所述筒体(101)的内腔同轴连通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片(5)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安装段(501)、第一变向段(502)、第一触点段(503);
所述辅助静触片(6)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安装段(601)、第二变向段(602)、第二触点段(603);
所述第一安装段(501)和第二安装段(601)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02)上;
所述第一变向段(502)和所述第二变向段(602)用于使所述第一触点段(503)与所述第二触点段(603)相对接触,配合构成常闭辅助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段(503)和所述第二触点段(603)上均设置有触点,两个所述触点相对接触,配合构成所述常闭辅助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102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变向段(502)和/或所述第二变向段(60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接线端(4)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三安装段(401)、第三变向段(402)、接头段(403);
所述第三安装段(40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02)的端部;
所述第三变向段(402)用于使所述接头段(403)延伸至所述安装板(102)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1022),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变向段(40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4)、所述辅助动触片(5)、所述辅助静触片(6)分别设置有一个引脚(X),且四个所述引脚(X)均位于所述安装板(102)外部,用于与对应的线圈端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片(5)的引脚(X)与第一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位于所述安装板(102)的第一侧;
所述辅助静触片(6)的引脚(X)与第二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位于所述安装板(102)的第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线圈(2)的第一端头绕在所述第一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上,所述启动线圈(2)的第二端头与所述保持线圈(3)的第一端头绕在所述辅助动触片(5)的引脚(X)上;
所述保持线圈(3)的第二端头依次绕在所述辅助静触片(6)的引脚(X)以及所述第二线圈接线端(4)的引脚(X)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将绕有线圈端头的所述引脚(X)浸锡焊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任一项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还包括:静铁芯(7)、动铁芯(8)、磁轭(9);
所述触点机构还包括:推杆(10)、主触点组件(11)、触头弹簧(121)、回位弹簧(122)、推架(13);
所述静铁芯(7)通过所述磁轭(9)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1)内;
所述动铁芯(8)通过所述推杆(10)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1)内,且与所述静铁芯(7)在常态间隙相对;
所述推架(13)设置在所述推杆(10)顶部,且限位于所述线圈骨架(1)外部,所述推架(13)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辅助动触片(5)的推片(131);
所述主触点组件(11)与所述线圈骨架(1)连接,并且在所述动铁芯(8)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触点闭合或断开;
所述触头弹簧(121)限位于所述主触点组件(11)和所述推架(13)之间;
所述回位弹簧(122)限位于所述静铁芯(7)和动铁芯(8)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9)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板体磁轭(91)和框体磁轭(92);
所述板体磁轭(91)和所述框体磁轭(92)配合构成容纳所述线圈骨架(1)的腔体,且,所述板体磁轭(91)与所述安装板(102)相抵;
所述板体磁轭(91)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触点段(503)和所述第二触点段(603)穿出的第一穿孔,以及用于使所述推杆(10)顶部穿出的第二穿孔;
所述静铁芯(7)固定在板体磁轭(91)或者所述框体磁轭(92)上,以伸入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点组件(11)包括:向下开口的壳体(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11)顶盖上的主动触片支架(1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1)顶盖上的主静触片(1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动触片支架(112)内的主动触片(114);
所述壳体(111)的顶盖与所述板体磁轭(91)可拆卸连接,以罩装所述安装板(102)和所述板体磁轭(91),同时使两个所述线圈接线端(4)暴露;
所述推架(13)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动触片支架(112)内,且内腔下部设置有平台,用于与所述主动触片(114)相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线圈接触器为常闭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所述主动触片(114)与所述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闭主触点;
所述静铁芯(7)固定在所述板体磁轭(91)上,以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上部;
所述推杆(10)穿过所述静铁芯(7)后与所述动铁芯(8)连接,使所述动铁芯(8)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下部;
所述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所述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
所述触头弹簧(121)在常态处于压缩状态,且下端套装在所述限位柱上,上端与所述推架(13)顶部相抵;
所述辅助静触片(6)、所述推片(131)均位于所述辅助动触片(5)的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线圈接触器为常开式双线圈直流接触器时,所述主动触片(114)与所述主静触片(113)配合构成常开主触点;
所述静铁芯(7)固定在所述框体磁轭(92)上,以伸入并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下部;
所述动铁芯(8)与所述推杆(10)连接,以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线圈骨架(1)的内腔上部;
所述主动触片(114)的上板面设置有限位柱,下板面用于与所述推架(13)内部的平台相抵;
所述触头弹簧(12)在常态处于释放状态,且下端套装在所述限位柱上,上端与所述推架(13)顶部相抵;
所述辅助静触片(6)、所述推片(131)均位于所述辅助动触片(5)的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圈接触器还包括:用于罩装所述主动触片支架(112)的上盖体(14);
用于罩装所述框体磁轭(92)的下盖体(1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1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壳体(111)的下开口的盖板(151);
所述壳体(111)的顶盖与所述盖板(151)可拆卸连接。
19.一种电路控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双线圈接触器。
CN201711087017.5A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Active CN107978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7017.5A CN107978489B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7017.5A CN107978489B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8489A CN107978489A (zh) 2018-05-01
CN107978489B true CN107978489B (zh) 2020-01-21

Family

ID=6201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7017.5A Active CN107978489B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8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6618A (zh) * 2018-12-13 2019-04-26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断点结构的三相交流转换接触器
CN110335784B (zh) * 2019-07-22 2024-03-19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圈多触点式电磁继电器
CN111261467A (zh) * 2019-12-28 2020-06-09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CN111693854A (zh) * 2020-06-24 2020-09-22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模拟电压跌落的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12071702B (zh) * 2020-09-04 2022-11-25 陈金枢 一种陶瓷式高压直流接触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775A (zh) * 2001-11-29 2004-04-14 ���µ繤��ʽ���� 电磁开关设备
CN101261909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丹东星光电器有限公司 双控节能继电器
CN203644673U (zh) * 2013-11-20 2014-06-11 镇江市天祥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真空常闭直流接触器
CN106252157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9775A (zh) * 2001-11-29 2004-04-14 ���µ繤��ʽ���� 电磁开关设备
CN101261909A (zh) * 2008-04-24 2008-09-10 丹东星光电器有限公司 双控节能继电器
CN203644673U (zh) * 2013-11-20 2014-06-11 镇江市天祥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真空常闭直流接触器
CN106252157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8489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8489B (zh) 一种双线圈接触器及电路控制系统
US10163588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including yoke-retaining bottom plate
JP5876270B2 (ja) 電磁接触器
US9117611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04246952B (zh)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闭器
EP2711962A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WO2014076864A1 (ja) 電磁接触器
WO2014073146A1 (ja) 電磁開閉器
CN103155080A (zh) 电磁接触器
JP7076633B2 (ja) 直流リレー
US20120056701A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 device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US9627154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10875161B (zh) 直流继电器
KR101698421B1 (ko) 접점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 개폐기
WO2024078418A1 (zh) 一种继电器
WO2024078424A1 (zh) 继电器
US9761397B1 (en) Electrical relay device
JP2012256482A (ja) 継電器
JP2003527732A (ja) 電磁開閉機器
CN218333627U (zh) 电磁机构
JP2014112482A (ja) 電磁接触器
KR101202674B1 (ko) 동작스위치 내장형 직류 전자접촉기
JP2004247093A (ja) 電磁操作装置
CN217182118U (zh) 一种模块化断路器操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