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0360U -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0360U
CN217920360U CN202221030059.1U CN202221030059U CN217920360U CN 217920360 U CN217920360 U CN 217920360U CN 202221030059 U CN202221030059 U CN 202221030059U CN 217920360 U CN217920360 U CN 217920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station
loading
driving member
carry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0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徽庆
韩鹏
岳维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r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wa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wa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wai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0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0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0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0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打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托盘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线体、托盘上料装置、夹紧机构及顶料机构,沿输送线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托盘上料工位、取料工位和托盘下料工位,第一载台将托盘由托盘上料工位输送至取料工位,第二载台将托盘由取料工位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托盘上料机构设置于托盘上料工位处,并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逐一拆分后移送至第一载台上,夹紧机构夹起承载于第一载台上的托盘,并在物料移出后将托盘放于第二载台,顶料机构设置于取料工位处,顶料机构将托盘中的物料移出。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结构上料的方式代替人工上料,以提高上料效率,采用托盘上料装置上料的打码设备的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记录产品的型号等信息,往往需要在产品表面做标识,目前激光镭射被广泛的应用于打码标识领域。现有技术中,打码设备在进行激光打码时,通常需要使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现有技术通常会借助托盘进行上料,即托盘上承载有多个待打码的物料,打码设备的搬运装置取走托盘上放置的物料,并将物料搬运至打码设备的激光打码装置处,激光打码装置对物料进行打码作业。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将满载有物料的托盘搬运至打码设备的搬运装置处,然后由搬运装置将物料由托盘内取出,即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完成托盘上料,而人工上料效率较低,进而导致打码设备的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以解决人工上料效率较低,进而导致打码设备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包括:
输送线体,所述输送线体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沿所述输送线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托盘上料工位、取料工位和托盘下料工位,所述第一载台能够在所述托盘上料工位和所述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满载有物料的托盘由所述托盘上料工位输送至所述取料工位,所述第二载台能够在所述托盘下料工位和所述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空载的所述托盘由所述取料工位输送至所述托盘下料工位;
托盘上料机构,设置于托盘上料工位处,并被配置为将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逐一拆分后移送至所述第一载台上;
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处,所述夹紧机构能够夹起承载于所述第一载台上的所述托盘,并在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移出后将所述托盘放于所述第二载台;及
顶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处,所述顶料机构被配置为将所述夹紧机构夹起的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移出。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分料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能够承托并升降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分料叉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分料叉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料叉能够插置于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中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托盘之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能够使最下方的所述托盘下降至所述第一载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被限制于多个所述定位柱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料装置还包括托盘下料机构,所述托盘下料机构设置于托盘下料工位处,并包括第二升降组件和托料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能够承托并顶升承载于所述第二载台上的所述托盘,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料叉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托料叉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托料叉能够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顶升所述托盘后移动至所述托盘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下料工位也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托盘下料工位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定位承托于所述托料叉上的所述托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载台和所述第二载台均包括:
载板,被配置为承载所述托盘;
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载板升降;及
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定位承载于所述载板上的所述托盘。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载板;及
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一挡块相对设置,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挡块滑动,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能够分别与所述托盘相对的两侧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挡块远离所述第一挡块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或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载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块及第四驱动件,所述输送线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第四驱动件,所有所述第四驱动件的活动端均连接有所述夹块,所述第四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块朝向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所述托盘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顶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体的任意一侧,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驱动模组和顶针,所述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所述顶针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移动至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所述托盘的下方,并与所述托盘的多个放置槽中的一个对齐,所述顶针能够将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由所述放置槽内顶出。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打码设备,所述打码设备包括激光打码装置及如上述的托盘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载台能够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逐个输送至取料工位,夹紧机构将由第一载台输送的托盘夹紧并固定至取料工位,第二载台能够于取料工位承接物料被全部取出后的托盘,并将物料被全部取出后的托盘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被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的托盘完成下料作业,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结构上料的方式代替人工上料,以提高上料效率,采用上述托盘上料装置上料的打码设备的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托盘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输送线体;11、第一载台;111、载板;1111、安装孔;112、第三驱动件;1131、第一挡块;1132、第二挡块;1133、弹簧;1134、第五驱动件;114、滑块;12、第二载台;13、滑轨;14、第六驱动件;
2、托盘上料机构;21、第一升降组件;211、第一顶升气缸;212、承托杆; 22、分料组件;221、分料叉;222、第一驱动件;23、第一定位组件;231、定位柱;
3、夹紧机构;31、夹块;32、第四驱动件;
4、顶料机构;41、驱动模组;42、顶针;
5、托盘下料机构;51、第二升降组件;52、托料组件;521、托料叉;522、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托盘上料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该托盘上料装置包括输送线体1、托盘上料机构2、夹紧机构3及顶料机构4,输送线体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沿输送线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托盘上料工位、取料工位和托盘下料工位,第一载台11能够在托盘上料工位和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满载有物料的托盘由托盘上料工位输送至取料工位,第二载台 12能够在托盘下料工位和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空载的托盘由取料工位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托盘上料机构2设置于托盘上料工位处,并被配置为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逐一拆分后移送至第一载台11上,夹紧机构3设置于取料工位处,夹紧机构3能够夹起承载于第一载台11上的托盘,并在托盘中的物料移出后将托盘放于第二载台12,顶料机构4设置于取料工位处,顶料机构4 被配置为将夹紧机构3夹起的托盘中的物料移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台11能够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逐个输送至取料工位,夹紧机构3将由第一载台11输送的托盘夹紧并固定至取料工位,第二载台12能够于取料工位承接物料被全部取出后的托盘,并将物料被全部取出后的托盘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被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的托盘完成下料作业,本实施例采用机械结构上料的方式代替人工上料,以提高上料效率。
进一步地,托盘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组件21和分料组件22,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承托并升降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分料组件22包括分料叉 221及第一驱动件222,第一驱动件222被配置为驱动分料叉221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分料叉221能够插置于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中位于下方的两个之间,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使最下方的托盘下降至第一载台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托盘上料工位堆垛有多个满载有物料的托盘,相邻的两个托盘中位于上方的托盘的下表面与位于下方的托盘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适于分料叉221插入的间隙,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沿竖直方向上升,以承托位于托盘上料工位的多个托盘,初始时,分料组件22的分料叉221与多个托盘中位于下方的两个之间的间隙对齐,第一驱动件222驱动分料叉221插置于多个托盘中位于下方的两个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分料叉221能够承托除最下方的托盘外的其余托盘,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带动最下方的托盘沿竖直方向下降,直至最下方的托盘下降至承载于第一载台11上,第一载台11带动托盘由托盘上料工位滑动至取料工位,夹紧机构3夹紧由第一载台11输送至取料工位的托盘后,第一载台11由取料工位返回至托盘上料工位,顶料机构4将托盘内的物料顶出,当搬运装置(图中未示出)搬运被顶出的物料,当托盘内的物料被全部取出后,第二载台12由托盘下料工位滑动至取料工位,夹紧机构3释放托盘,托盘承载于第二载台12 上,第二载台12带动空载的托盘由取料工位返回至托盘下料工位,从而对空载的托盘完成下料作业,而返回至托盘上料工位的第一载台11则能够继续带动其余的托盘由托盘上料工位滑动至取料工位,具体为:第一升降组件21沿竖直方向上升至剩余的托盘的下方,第一驱动件222驱动分料叉221沿水平方向复位,以解除对剩余的托盘的承托,剩余的托盘承托至第一升降组件21上,第一升降组件21带动剩余的托盘沿竖直方向升降,以使剩余的托盘中的位于下方的两个之间的间隙与分料叉221对齐,第一驱动件222驱动分料叉221插置于剩余的托盘中的位于下方的两个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分料叉221能够承托剩余的托盘中除最下方的托盘外的其余托盘,第一升降组件21带动剩余的托盘中的最下方的托盘沿竖直方向下降至承载于第一载台11上,第一载台11带动托盘由托盘上料工位滑动至取料工位,循环上述过程,以使第一载台11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逐个输送至取料工位。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222为气缸,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22也可为电动推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码设备,打码设备包括激光打码装置(图中未示出)及如上述的托盘上料装置。由于通过上述托盘上料装置上料的打码设备的上料效率较高,因此采用上述托盘上料装置上料的打码设备的生产效率较高。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托盘上料工位处堆垛有多个托盘,为了避免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处的托盘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的托盘上料机构2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23,第一定位组件23被配置为定位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组件2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231,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被限制于多个定位柱231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托盘为方形托盘,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组件23包括四个定位柱231,每个定位柱231均包括两个定位板,托盘上形成棱角的两个侧面与定位柱231的两个定位板贴合,以使托盘的四个棱角一一卡置于四个定位柱231 的两个定位板之间,以将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卡置于多个定位柱231之间,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托盘也可为圆形,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柱231为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的立柱,圆形托盘卡置于多个定位柱231之间,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当第二载台12将空载的托盘由取料工位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时,若直接由人工或专门的下料结构将料盘由第二载台12上取下,则工作人员或专门的下料结构在第二载台12每次由取料工位移动至托盘下料工位时都需要进行一次下料作业,导致工作人员或专门的下料结构需要进行多次下料作业,进而导致托盘下料的过程比较繁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托盘上料装置还包括托盘下料机构5,托盘下料机构5设置于托盘下料工位处,并包括第二升降组件 51和托料组件52,第二升降组件51能够承托并顶升承载于第二载台12上的托盘,托料组件52包括托料叉521及第二驱动件522,第二驱动件522被配置为驱动托料叉521沿水平方向移动,托料叉521能够在第二升降组件51顶升托盘后移动至托盘的下方,以将空载的托盘暂存至托盘下料工位,当托料叉521上承托有空载的料盘时,在第二升降组件51顶升承载于第二载台12上的托盘后,第二驱动件522驱动托料叉521复位,以解除对原承托于托料叉521上的托盘的承托,原承托于托料叉521上的托盘被第二升降组件51承托,第二升降组件 51顶升原承载于第二载台12上的托盘及原承托于托料叉521上的托盘,直至原承载于第二载台12上的托盘的下表面与托料叉521对齐,第二驱动件522驱动托料叉521移动至原承载于第二载台12上的托盘的下方,第二升降组件51下降,被第二升降组件51顶升的所有托盘均承托于托料叉521上,下降后的第二升降组件51能够顶升第二载台12下一次输送至托盘下料工位的托盘,从而将空载的托盘堆垛于托盘下料工位,当堆垛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全部转移至堆垛于托盘下料工位后,工作人员或专门的下料结构再将所有堆垛于托盘下料工位的托盘由托料叉521上取下,从而减少工作人员或专门的下料结构的搬运空载的托盘的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522为气缸,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22也可为电动推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21和第二升降组件51均包括第一顶升气缸 211和多个承托杆212,第一升降组件21的多个承托杆212均匀排列于所述输送线体1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的两侧,当第一载台11位于托盘上料工位时,第一升降组件21的多个承托杆212均匀排列于第一载台11的两侧,位于托盘上料工位的托盘能够承托于第一升降组件21的多个承托杆212上的上端,第二升降组件51的多个承托杆212均匀排列于输送线体1沿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方向的两侧,当第二载台12位于托盘下料工位时,第二升降组件51的多个承托杆212均匀排列于第二载台12的两侧,位于托盘下料工位的托盘能够承托于第二升降组件51的多个承托杆212上的上端,为了保证第一升降组件21的多个承托杆212或第二升降组件51的多个承托杆212能够稳定地承托并带动托盘升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21中位于同侧的所有承托杆212的上端均共同连接于同一真空吸附板(图中未示出),相应地,第二升降组件51中位于同侧的所有承托杆212的上端也均共同连接于同一真空吸附板(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堆垛于托盘下料工位处的托盘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的托盘下料工位也设置有第一定位组件23,设置于托盘下料工位的第一定位组件23被配置为定位承托于托料叉521上的托盘,承托于托料叉521上的托盘卡置于位于托盘下料工位的多个定位柱231之间。
请参阅图4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均包括载板 111、第三驱动件112及第二定位组件,载板111被配置为承载托盘,第三驱动件112被配置为驱动载板111升降,当第一载台11滑动至取料工位时,第一载台11的第三驱动件112驱动载板111上升,以使承托于第一载台11的载板111 上的托盘与夹紧机构3对齐,便于夹紧机构3夹紧托盘,当第二载台12滑动至取料工位时,第二载台12的第三驱动件112驱动载板111上升,以使第二载台 12的载板111的承载面与被夹紧机构3夹紧的托盘的下表面贴合,便于第二载台12承托被夹紧机构3夹紧的托盘,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定位承载于载板111 上的托盘,以避免托盘在载板111上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件112为气缸,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112也可为电动推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载板111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三驱动件112的活动端,也可通过连杆伸缩结构与第三驱动件112连接,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由于连杆伸缩结构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3包括夹块31及第四驱动件32,输送线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第四驱动件32,所有第四驱动件32的活动端均连接有夹块31,即本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3包括两个夹块31及两个第四驱动件32,第四驱动件32被配置为驱动夹块31朝向位于取料工位的托盘移动,以使两个夹块31能够分别夹持于托盘的两侧,从而夹紧托盘,第一载台11的第三驱动件 112驱动载板111上升,以使承托于第一载台11的载板111上的托盘与夹块31 对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四驱动件32为气缸,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32也可为电动推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挡块1131及第二挡块 1132,第一挡块1131固定连接于载板111,第二挡块1132与第一挡块1131相对设置,并能够相对第一挡块1131滑动,第一挡块1131和第二挡块1132能够分别与托盘相对的两侧抵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 还均包括第五驱动件1134,第五驱动件1134能够驱动第二挡块1132朝向或远离第一挡块113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五驱动件1134为气缸,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1134也可为电动推杆等其它直线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5,第二挡块1132远离第一挡块113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 1133,弹簧1133连接或抵接于第二挡块1132和载板111之间,具体地,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的载板111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111,第二挡块1132位于安装孔1111内,且部分第二挡块1132能够伸出于安装孔1111,并位于载板111 的上方,第二挡块1132能够在安装孔1111内移动,弹簧1133连接或抵接于第二挡块1132远离第一挡块1131的一侧与安装孔1111的孔壁之间,以缓冲第二挡块1132对托盘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保证托盘不会被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输送线体1上设置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滑轨 13,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均通过滑块114滑动连接于滑轨13,输送线体 1上设置有第六驱动件14和第七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六驱动件14和第七驱动件分别通过第一丝杠组件(图中未示出)和第二丝杠组件(图中未示出) 与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连接,以分别驱动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在输送线体1上滑动,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在输送线体1上设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上,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分别与第八驱动件和第九驱动件传动连接,以分别驱动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在输送线体1上滑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六驱动件14及第七驱动件可以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三相异步电机等驱动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托盘内设置有多个放置槽(图中未示出),多个放置槽内一一放置有物料,为了便于搬运装置搬运物料,本实施例中的顶料机构4设置于输送线体1的任意一侧,顶料机构4包括驱动模组41和顶针42,驱动模组41能够驱动顶针42移动,以使顶针42移动至位于取料工位的托盘的下方,并与托盘的多个放置槽中的一个对齐,顶针42能够将托盘中的物料由放置槽内顶出。在本实施例中,顶针42的旁侧还可设置有吹气孔,以便于将物料由放置槽内顶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模组41采用XYZ三轴驱动模组,X轴驱动模组、Y轴驱动模组和Z轴驱动模组均可采用电机与KK模组相组合的结构,当然,X轴驱动模组、Y轴驱动模组和Z轴驱动模组也可设置为采用三个无杆气缸相组合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对比不作具体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体(1),所述输送线体(1)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载台(11)和第二载台(12),沿所述输送线体(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托盘上料工位、取料工位和托盘下料工位,所述第一载台(11)能够在所述托盘上料工位和所述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满载有物料的托盘由所述托盘上料工位输送至所述取料工位,所述第二载台(12)能够在所述托盘下料工位和所述取料工位之间滑动,以将空载的所述托盘由所述取料工位输送至所述托盘下料工位;
托盘上料机构(2),设置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处,并被配置为将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逐一拆分后移送至所述第一载台(11)上;
夹紧机构(3),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处,所述夹紧机构(3)能够夹起承载于所述第一载台(11)上的所述托盘,并在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移出后将所述托盘放于所述第二载台(12);及
顶料机构(4),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处,所述顶料机构(4)被配置为将所述夹紧机构(3)夹起的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升降组件(21)和分料组件(22),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承托并升降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所述分料组件(22)包括分料叉(221)及第一驱动件(222),所述第一驱动件(22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分料叉(221)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料叉(221)能够插置于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中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托盘之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21)能够使最下方的所述托盘下降至所述第一载台(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料机构(2)还包括第一定位组件(23),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3)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231),堆垛于所述托盘上料工位的所述托盘被限制于多个所述定位柱(2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料装置还包括托盘下料机构(5),所述托盘下料机构(5)设置于托盘下料工位处,并包括第二升降组件(51)和托料组件(52),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1)能够承托并顶升承载于所述第二载台(12)上的所述托盘,所述托料组件(52)包括托料叉(521)及第二驱动件(522),所述第二驱动件(52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托料叉(521)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托料叉(521)能够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51)顶升所述托盘后移动至所述托盘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台(11)和所述第二载台(12)均包括:
载板(111),被配置为承载所述托盘;
第三驱动件(11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载板(111)升降;及
第二定位组件,被配置为定位承载于所述载板(111)上的所述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挡块(1131),固定连接于所述载板(111);及
第二挡块(1132),与所述第一挡块(1131)相对设置,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挡块(1131)滑动,所述第一挡块(1131)和所述第二挡块(1132)能够分别与所述托盘相对的两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块(1132)远离所述第一挡块(1131)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133),所述弹簧(1133)连接或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块(1132)和所述载板(1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夹块(31)及第四驱动件(32),所述输送线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第四驱动件(32),所有所述第四驱动件(32)的活动端均连接有所述夹块(31),所述第四驱动件(32)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夹块(31)朝向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所述托盘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机构(4)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体(1)的任意一侧,所述顶料机构(4)包括驱动模组(41)和顶针(42),所述驱动模组(41)能够驱动所述顶针(42)移动,以使所述顶针(42)移动至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所述托盘的下方,并与所述托盘的多个放置槽中的一个对齐,所述顶针(42)能够将所述托盘中的所述物料由所述放置槽内顶出。
10.一种打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码设备包括激光打码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托盘上料装置。
CN202221030059.1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Active CN217920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059.1U CN2179203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0059.1U CN2179203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0360U true CN21792036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0059.1U Active CN217920360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0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03882B2 (ja) 基板移載システム
CN112124953A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08861583B (zh) 移栽装置
CN214279935U (zh) 一种引线框架的送料装置
CN113664381A (zh) 打标设备
CN113602821A (zh) 一种手机支架料盘循环供料装置
CN110723502A (zh) 一种料盘供料装置及自动取放料系统
CN217920360U (zh) 一种托盘上料装置及打码设备
CN211593832U (zh) 仓储设备
CN210312032U (zh) 托盘回收装置
CN109775298B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JP2000169018A (ja) 第1のパレットの上にある枚葉紙パイルを別の第2のパレットに積み替える装置
CN218370397U (zh) 上下料机构及外观检测装置
CN208249828U (zh) 一种托盘搬运装置
CN116142808A (zh) 一种兼具上下料功能的物料堆叠装置及堆叠方法
CN213729986U (zh) 激光切割装置
CN210794779U (zh) 一种分料机构及一种出料装置
CN110980236B (zh) 一种自动上卸料盒装置
CN216784987U (zh) 镜头换盘设备
CN112872792B (zh) 一种基座模块装配装置
CN219193681U (zh) 送料装置
CN217807175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20200610U (zh) 一种电池柜上料设备
CN216582907U (zh) 柱形材料用托盘式料架
CN212922115U (zh) 载板夹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98, Ruike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er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Room No. 1299 Hengsheng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OWAIN AUTOMATION 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