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4751U -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4751U
CN217914751U CN202220769322.2U CN202220769322U CN217914751U CN 217914751 U CN217914751 U CN 217914751U CN 202220769322 U CN202220769322 U CN 202220769322U CN 217914751 U CN217914751 U CN 217914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at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fixed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93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浩
唐林
罗红兵
曾柯
周兰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q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q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93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4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4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4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后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底座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通过设置的夹具:即转动手柄带动丝杆转动,随着丝杆的转动,即可带动两侧的多个夹块相对运动,便于对模胚进行夹持固定,该设计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而且对模胚的夹持固定效果较好;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一方面,第一马达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即可对模胚的角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第二马达可以带动连接座翻转,通过连接座的翻转,即可对模胚进行翻转;该设计便于在加工过程中对模胚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翻转和调节,满足了对模胚表面打磨的加工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将模胚夹紧,再通过工具对模坯进行加工形成模具;目前,在对模胚的表面进行打磨以去除毛刺时,需要使用到夹具对模胚进行固定,而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对模胚进行翻转和角度的变换等,但是现有的夹具仅具有简易的固定功能,不能满足加工过程中对模具进行翻转和角度变换等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后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底座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所述底座的顶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前侧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呈中空式结构的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壁呈开放状,所述连接座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条形槽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处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与转轴同轴键接,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与另外一个皮带轮同轴键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耳板,其中一个所述耳板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马达,两个所述耳板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侧壁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轴,所述凸轴穿过两侧的耳板并与耳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凸轴同轴键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还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活动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末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上均螺纹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相邻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的螺纹环绕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所述连接座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导轨,所述导轨与相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块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丝杆的末端穿过连接座并突出至外界,且所述连接座的末端同轴键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夹具:即转动手柄带动丝杆转动,随着丝杆的转动,即可带动两侧的多个夹块相对运动,便于对模胚进行夹持固定,该设计不仅操作方便快捷,而且对模胚的夹持固定效果较好;
2.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一方面,第一马达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通过转盘的转动,即可对模胚的角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第二马达可以带动连接座翻转,通过连接座的翻转,即可对模胚进行翻转;该设计便于在加工过程中对模胚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翻转和调节,满足了对模胚表面打磨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固定板;21、连杆;
3、支架;
4、调节机构;41、转盘;411、转轴;42、皮带轮;43、皮带;44、第一马达;45、第二马达;46、耳板;47、第二连接块;471、凸轴;
5、夹具;51、连接座;511、条形槽;512、导轨;52、活动块;521、滑槽; 53、丝杆;54、手柄;55、第一连接块;56、夹块;561、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后侧设有固定板2,底座1和固定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21,连杆21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1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固定板2的设置用于支撑调节机构4 和夹具5;底座1的顶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设置用于安装和固定第一马达44。
请参阅图3,固定板2的上方设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转盘41,转盘41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11,且转轴411与转盘41同轴紧密焊接,转轴411穿过固定板2并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转轴411处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皮带轮42,两个皮带轮42之间设有皮带43,其中一个皮带轮42与转轴411同轴键接,支架3上安装有第一马达44,第一马达44的输出轴与另外一个皮带轮42 同轴键接,第一马达4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42转动,在皮带43 的牵引作用下,即可带动另外一个皮带轮42和转轴411同步转动,起到了一个同步传动的作用,便于转轴411带动转盘41转动,便于通过转盘41的转动带动夹具5进行转动,便于对模胚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模胚进行加工。
具体的,转盘4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耳板46,且耳板46与转盘4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耳板46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马达45,两个耳板4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块47,第二连接块47的两侧壁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轴471,且凸轴471与第二连接块47紧密焊接,凸轴471穿过两侧的耳板46 并与耳板46转动连接,第二马达45与凸轴471同轴键接,第二连接块47与连接座51固定连接;第二马达45的输出轴可以带动凸轴471和第二连接块47转动,便于第二连接块47带动夹具5进行翻转,便于带动翻转,便于对模胚进行加工。
请参阅图4-图6,调节机构4的前侧设有夹具5。夹具5包括呈中空式结构的连接座51,且连接座51的两侧壁呈开放状,连接座5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槽511,连接座51的内部还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活动块52,第一连接块55的末端与活动块52固定连接,活动块52与第一连接块5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活动块5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521,连接座5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导轨512,且导轨512通过铆钉与连接座51固定连接,导轨512与相对应的滑槽521滑动连接,导轨512和滑槽521的设置对活动块52的运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便于在两个丝杆53的转动下带动活动块52稳定运动;活动块 52上均螺纹连接有丝杆53,丝杆53的末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51的内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丝杆53的末端穿过连接座51并突出至外界,且连接座51的末端同轴键接有手柄54,手柄54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的手柄54,便于带动两个丝杆53同步转动,设计人性化,而防滑纹的设置增加了手部与手柄54 的摩擦力,便于转动丝杆53;两个丝杆53相邻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且两个丝杆53的螺纹环绕方向相反,条形槽511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5,条形槽 511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块56,夹块56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561,防滑槽561的设置增加了夹块56与模胚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夹块56对模胚的固定效果;转动手柄54即可带动两个丝杆53同步转动,通过丝杆53的转动,即可带动两个活动块52同步相对运动,活动块52即可带动两侧的连接孔55和夹块 56同步相对运动,便于夹块56对模胚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对模胚进行加工。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马达44和第二马达45为现有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模胚置于上下两侧的夹块56之间处,同时使用人员握住手柄54并转动,手柄54转动带动两个丝杆53转动,随着丝杆53 的转动,两个活动块52即在连接座51内同步相对运动,活动块52同时沿导轨 512相对滑动,此时活动块52同步带动上下滤尘袋的第一连接块55同步沿条形槽511运动,夹块56同时对模胚进行夹持固定,随后使用人员接通第一马达44 的电源,第一马达4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皮带轮42转动,在皮带43的牵引作用下,即可带动另外一个皮带轮42和转轴411同步转动,转轴411即带动转盘41和第二连接块47同步转动,此时第二连接块47即带动夹具5转动,当模胚转动至合适角度,使用人员停止第一马达44的电源,接下来使用人员接通第二马达45的电源,第二马达45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轴471和第二连接块 47转动,第二连接块47即带动夹具5和模胚翻转,当模胚翻转至合适位置,使用人员停止第二马达45的电源,最后使用人员即可对模胚进行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后侧设有固定板(2),所述底座(1)和固定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21),所述底座(1)的顶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固定板(2)的上方设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的前侧设有夹具(5);所述夹具(5)包括呈中空式结构的连接座(51),且所述连接座(51)的两侧壁呈开放状,所述连接座(51)的顶面开设有多个条形槽(511),所述条形槽(511)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5),所述条形槽(511)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夹块(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盘(41),所述转盘(41)的底面同轴固定连接有转轴(411),所述转轴(411)穿过固定板(2)并与固定板(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11)处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皮带轮(42),两个所述皮带轮(42)之间设有皮带(43),其中一个所述皮带轮(42)与转轴(411)同轴键接,所述支架(3)上安装有第一马达(44),所述第一马达(44)的输出轴与另外一个皮带轮(42)同轴键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耳板(46),其中一个所述耳板(46)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马达(45),两个所述耳板(4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块(47),所述第二连接块(47)的两侧壁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轴(471),所述凸轴(471)穿过两侧的耳板(46)并与耳板(4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45)与凸轴(471)同轴键接,所述第二连接块(47)与连接座(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1)的内部还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活动块(52),所述第一连接块(55)的末端与活动块(5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52)上均螺纹连接有丝杆(53),两个所述丝杆(53)相邻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53)的螺纹环绕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2)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521),所述连接座(5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导轨(512),所述导轨(512)与相对应的滑槽(52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56) 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56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丝杆(53)的末端穿过连接座(51)并突出至外界,且所述连接座(51)的末端同轴键接有手柄(54),所述手柄(54)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CN202220769322.2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Active CN217914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9322.2U CN21791475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9322.2U CN21791475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4751U true CN21791475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9322.2U Active CN217914751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4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16435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06078459A (zh) 一种可去毛刺的型材切割机
CN21349925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复合夹具
CN217914751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专用夹具
CN214980258U (zh) 一种磨床定位机构
CN217194617U (zh) 一种工装治具用抛光装置
CN213647099U (zh) 一种高精度传动齿轮切割装置
CN206047845U (zh) 一种可去毛刺的型材切割机
CN215036711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边减速器壳体夹具
CN215357602U (zh) 一种运动器材加工用钛合金板材的表面缺陷自动打磨设备
CN215467170U (zh) 一种整形夹具
CN210499302U (zh) 一种汽车零件立式夹具
CN219853304U (zh) 转轴加工用定位夹具
CN115056083B (zh) 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开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856364U (zh) 一种刀具开槽设备
CN209737186U (zh) 一种用于调整半导体硅棒圆柱度的夹持进给机构
CN114932441B (zh) 一种电动球阀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CN220481717U (zh) 一种双y轴双z轴桁架机械手
CN217192979U (zh) 一种金属薄板的开槽机
CN217045587U (zh) 一种提高自行车配件定位精度的粗加工车床用夹具
CN215392963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手动攻丝设备
CN217668466U (zh) 一种管材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15616623U (zh) 一种电动车配件加工工装
CN220296899U (zh) 一种无刷电机转子加工夹具
CN213164322U (zh) 一种可调式门窗型材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