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001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0018U
CN217900018U CN202222210977.9U CN202222210977U CN217900018U CN 217900018 U CN217900018 U CN 217900018U CN 202222210977 U CN202222210977 U CN 202222210977U CN 217900018 U CN217900018 U CN 21790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spiral case
volute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09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现伟
乔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09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0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0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新风装置包括:蜗壳和离心风机,蜗壳设置有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蜗壳进风口与新风进风口相连通,蜗壳出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蜗壳包括:侧板和外环板,外环板邻近蜗壳出风口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出风过渡部包括:在出风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第一过渡段上沿出风方向延伸的导向条,第二过渡段朝向蜗壳内部的表面为光滑面。出风过渡部可以降低蜗壳出风口处的回流,提升风速,提升抗静压能力,新风在经过第一过渡段时,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在经过第二过渡段时,可以避免第二过渡段朝向蜗壳内部的表面对新风产生干涉,从而形成出风噪音。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空调器的新风装置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现有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其出风形式一般是背侧后出、两侧后出或前侧出风等。
相关技术中,在新风装置的蜗壳出风口处匹配有混风通道。但是,这样很容易出现回流和倒吸现象,从而产生忽大忽小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提升风速,从而提升抗静压能力,另外,可以避免第二过渡段朝向蜗壳内部的表面对新风产生干涉,从而形成出风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和离心风机,所述蜗壳设置有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所述蜗壳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包括:轴向相对的侧板和外环板,所述外环板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外边缘上,所述外环板邻近所述蜗壳出风口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所述出风过渡部包括:在出风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上沿出风方向延伸的导向条,所述第二过渡段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光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在外环板邻近蜗壳出风口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出风过渡部会占据蜗壳出风口处的出风面积,降低蜗壳出风口处的回流,而且可以提升风速,从而可以提升抗静压能力,新风在经过第一过渡段时,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在经过第二过渡段时,可以避免第二过渡段朝向蜗壳内部的表面对新风产生干涉,从而形成出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条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条在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条之间形成有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导向条在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且宽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凹槽的宽度为d1,所述导向条的宽度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3d1<d2<7d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d1和h满足关系式:d1≥3mm,h≥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导向条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曲面且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渡段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的斜平面或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蜗壳具有喉部,所述喉部位于所述出风过渡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渡段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蜗壳出风口平齐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过渡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环板上;或所述出风过渡部卡接在所述外环板上;或所述出风过渡部螺接在所述外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风装置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新风装置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新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出风过渡部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空调器;
10、机壳;11、新风进风口;12、出风口;20、新风装置;21、蜗壳;22、离心风机;210、蜗壳进风口;211、蜗壳出风口;212、侧板;213、外环板;23、出风过渡部;230、第一过渡段;231、第二过渡段;232、导向条;233、凹槽;234、喉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包括:机壳10和新风装置20。机壳10形成空调器1的主体结构,使空调器1的外形更加整体和简洁,而且机壳10可以起到安装和保护的作用,防止设置于机壳10内部的部件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机壳10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而新风装置20则主要形成新风进入的通道,新风先从新风进风口11进入到新风装置20内,然后从新风装置20通向出风口12处,最终从出风口12释放到室内,实现空调器1的新风效果。
如图3-图5所示,新风装置20包括:蜗壳21和离心风机22,蜗壳21构成新风装置20的主体部分,蜗壳21设置有蜗壳进风口210和蜗壳出风口211,而且蜗壳进风口210与新风进风口11相连通,蜗壳出风口211与出风口12相连通,也就是说,新风从新风进风口11进入到机壳10后,再从蜗壳进风口210进入到蜗壳21内,然后新风从蜗壳出风口211通向出风口12处,最终从出风口12释放到室内。离心风机22设置于蜗壳21内,离心风机22在工作后转动产生离心力,从而可以将室外的新风吸入到蜗壳21内。
如图3-图5所示,蜗壳21包括:轴向相对的侧板212和外环板213,两个侧板212和外环板213可以形成蜗壳21的整体结构,而且外环板213连接于两个侧板212的外边缘上,这样两个侧板212和外环板213可以形成一体结构,便于蜗壳21的整体设置和安装。外环板213邻近蜗壳出风口211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23,蜗壳21内的新风在从蜗壳出风口211处释放时会经过出风过渡部23,而出风过渡部23会占据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出风面积,降低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回流,而且可以提升风速,从而可以提升抗静压能力。
如图6所示,出风过渡部23包括:在出风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230和第二过渡段231,第一过渡段230上沿出风方向延伸的导向条232,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为光滑面。也就是说,蜗壳21内的新风在出风时,会先经过第一过渡段230,然后再经过第二过渡段231,在第一过渡段230上设置有沿出风方向延伸的导向条232,这样新风在经过第一过渡段230时,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而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为光滑面,这样新风在经过第二过渡段231时,可以避免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对新风产生干涉,从而形成出风噪音。
由此,在外环板213邻近蜗壳出风口211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23,出风过渡部23会占据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出风面积,降低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回流,而且可以提升风速,从而可以提升抗静压能力,新风在经过第一过渡段230时,可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在经过第二过渡段231时,可以避免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对新风产生干涉,从而形成出风噪音。
其中,如图6所示,导向条232为多个,多个导向条232在第一过渡段23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向条232之间形成有凹槽233。设置有多个导向条232,这样多个导向条232可以起到更好的导风作用,多个导向条232在第一过渡段23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则可以避免多个导向条232之间产生干涉。可以理解地,当新风从蜗壳21内通向第一过渡段230时,由于风速的原因,新风会冲击到第一过渡段230上,在相邻的两个导向条232之间形成有凹槽233,这样凹槽233可以起到过渡缓冲的作用,部分新风可以通向凹槽233内,从而可以减小新风经过第一过渡段230时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多个导向条232在第一过渡段230的宽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而且宽度相同。这样,新风在经过多个导向条232时,多个导向条232对于新风的导风效果相同,而且相邻的两个导向条232之间的凹槽233在第一过渡段230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也相同,这样新风在通过凹槽233过渡缓冲的效果更好。
此外,凹槽233的宽度为d1,导向条232的宽度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3d1<d2<7d1。也就是说,凹槽233的宽度和导向条232的宽度需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导向条232的宽度不能太小,也就是小于等于23d1,这样导风条的宽度相对较小,而凹槽233的宽度相对较大,导致导风条对于新风的导风效果较差,导向条232的宽度也不能太大,也就是大于等于7d1,这样导风条的宽度相对较大,而凹槽233的宽度相对较小,这样新风在通过凹槽233时容易产生噪音。
具体地,凹槽233的深度为h,d1和h满足关系式:d1≥3mm,h≥3mm。也就是说,凹槽233的宽度和深度都不能太小,也就是宽度不能小于3mm,深度也不能小于3mm,这样新风可以更好地过渡缓冲,从而避免新风在通过凹槽233时产生异常噪音。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导向条232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为曲面,而且导向条232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设置。由于在出风方向上,外环板213在位于导向条232处向内倾斜设置,那么,导向条232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设置,这样导向条232可以与外环板213的倾斜方向一致,便于将新风导向至蜗壳出风口211处,而且导向条232在出风方向上逐渐向内凸出,这样新风在经过导向条232时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避免产生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为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的斜平面或曲面。也就是说,在出风方向上,第二过渡段231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这样可以起到扩压的作用,提升从第二过渡段231处经过的风量。另外,第二过渡段231朝向蜗壳21内部的表面构造为斜平面或曲面,斜平面或曲面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可选地,如图5所示,蜗壳21具有喉部234,喉部234位于出风过渡部23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蜗壳21从喉部234位置至蜗壳出风口211处为蜗壳21的出风部位,喉部234位于出风过渡部23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也就是说,新风在通过喉部234位置时,已经进入设置出风过渡部23的位置,然后新风通过出风过渡部23在喉部234位置处通向蜗壳出风口211处,可以降低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回流,而且可以提升风速,从而可以提升抗静压能力。
当然,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过渡段231远离第一过渡段230的一端与蜗壳出风口211平齐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过渡段231向远离第一过渡段230的一端一直延伸至蜗壳出风口211处,这样新风在通向蜗壳出风口211处时,出风过渡部23可以一直起到扩压的作用,提升风量,而且出风过渡部23可以占据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出风面积,降低蜗壳出风口211处的回流,提升风速,从而可以提升抗静压能力。
除此之外,出风过渡部23一体成型于外环板213上,或出风过渡部23卡接在环外板上,或出风过渡部23螺接在外环板213上。出风过渡部23可以一体成型于外环板213上,这样出风过渡部23与外环板213形成一体式结构,便于出风过渡部23与外环板213的安装和设置。出风过渡部23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卡接在外环板213上,这样不仅可以使出风过渡部23牢固地设置于外环板213上,而且通过卡接的方式,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提升装配效率。又或者出风过渡部23直接螺接在外环板213上,这样出风过渡部23与外环板21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提升出风过渡部23与外环板21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新风进风口和出风口;
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蜗壳和离心风机,所述蜗壳设置有蜗壳进风口和蜗壳出风口,所述蜗壳进风口与所述新风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蜗壳内,所述蜗壳包括:轴向相对的侧板和外环板,所述外环板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外边缘上,所述外环板邻近所述蜗壳出风口的部分设置有出风过渡部,所述出风过渡部包括:在出风方向上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上沿出风方向延伸的导向条,所述第二过渡段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光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条在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条之间形成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条在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宽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且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为d1,所述导向条的宽度为d2,d1和d2满足关系式:3d1<d2<7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d1和h满足关系式:d1≥3mm,h≥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曲面且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朝向所述蜗壳内部的表面为在出风方向上向内凸出的斜平面或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具有喉部,所述喉部位于所述出风过渡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远离所述第一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蜗壳出风口平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过渡部一体成型于所述外环板上;或
所述出风过渡部卡接在所述外环板上;或
所述出风过渡部螺接在所述外环板上。
CN202222210977.9U 2022-08-22 2022-08-22 空调器 Active CN217900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977.9U CN217900018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977.9U CN217900018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0018U true CN217900018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4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0977.9U Active CN217900018U (zh) 2022-08-22 2022-08-22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0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80660U (zh) 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207634387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217900018U (zh) 空调器
CN109973432B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201292990Y (zh) 吸尘器电机风机
WO2023046145A1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
CN217900020U (zh) 空调器
CN101294725B (zh) 具有有源降噪功能的吸油烟机出风罩
CN214617112U (zh) 蜗壳风机和扫地机器人
CN21537269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900019U (zh) 空调器
CN211202417U (zh) 一种新型弧形结构风机蜗壳
CN217900021U (zh) 空调器
CN112833048A (zh) 一种蜗壳、风机以及烟机
CN109664720B (zh) 一种车用空调壳体结构
CN215637534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9733665U (zh) 挂屏扇
CN219674445U (zh) 离心风道结构及净化器
CN217685409U (zh) 空调器
CN220168220U (zh) 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219472372U (zh) 风机、新风系统和空调器
CN205578323U (zh) 风扇及笔记本电脑
CN217440379U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7207024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风罩
CN218209811U (zh) 立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