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4455U -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4455U
CN217894455U CN202222309816.5U CN202222309816U CN217894455U CN 217894455 U CN217894455 U CN 217894455U CN 202222309816 U CN202222309816 U CN 202222309816U CN 217894455 U CN217894455 U CN 21789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work bench
line
building blocks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98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雪
黄勃
唐修国
周冬梅
付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Kuaierju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98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并垛运输线包括:输送线,适于沿第一方向相输送砌块;升降台,设于设于输送线的尾部处,升降台包括:工作台架,相对于输送线上升或下降;多个滚轴,沿第二方向排布并转动连接于工作台架上,多个滚轴适于支撑输送线输送来的砌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该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可以避免砌块在升降台实现并垛过程中出现砌块与平台摩擦而受损,实现了零星砌块自动堆垛成整垛或多垛。

Description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背景技术
蒸养过程后形成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成品竖截面通常为1.2m×0.6m的矩形截面,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通常将两模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合并并使其截面尺寸为1.2m×1.2m,这一过程通常称之为并垛。如果未堆满长×宽=1.2×1.2m的砌块在后续托盘上转运,砌块容易倾倒损坏。
目前,较多的并垛过程多由夹具在两个单模加气混凝土砌块转运过程中夹紧使其合并,或者通过设置在运输线外侧的平移装置配合夹紧动作实现并垛。
在采用平移装置对砌块进行并垛的过程中,平移装置设置在运输线的侧方,平移装置在对砌块平移的过程中容易与平台发生摩擦而导致砌块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砌块的并垛过程中与平台发生摩擦而导致砌块损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避免摩擦损坏的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垛运输线,包括:输送线,适于沿第一方向相输送砌块;升降台,设于所述输送线的尾部处,所述升降台包括:工作台架,相对于所述输送线上升或下降;多个滚轴,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架上,多个所述滚轴适于支撑所述输送线输送来的所述砌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升降台还包括:防偏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架的下方,且与所述工作台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工作台架保持水平状态。
可选地,所述防偏机构包括:固定座;可调底板,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升降;连杆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架和所述可调底板铰接。
可选地,连杆组件包括:横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工作台架铰接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连杆,一端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横连接杆的两端对应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底板铰接。
可选地,所述输送线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输送部,每个所述输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输送件,每个所述输送部的两个所述输送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升降台,或者,所述升降台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台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输送部。
可选地,所述升降台还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架的下方;升降机构,包括气囊和充放气系统,所述气囊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工作台架之间;所述充放气系统适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
可选地,所述升降台还包括:限位机构,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工作台架连接,以限定所述工作台架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
可选地,所述升降台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机构,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架的相对两侧,以对所述工作台架的上升或下降进行导向。
可选地,并垛运输线还包括:机架;输送部,设置所述机架上;流利条,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流利条内沿所述第一方向设有多个转轴,所述转轴适于支撑所述输送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包括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升降台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滚轴,能够减少砌块在并紧过程在平台上摩擦导致的砌块损坏。
2、通过设置包括连杆和横连接杆的防偏机构,可以使得工作台架保持水平。
3、升降台采用气囊升降,升降台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滑块,解决了现有采用导向杆结构出现卡滞的风险。
4、通过设置防偏机构,当两侧的气囊不同步时,可以防止升降台架或滚轴偏斜而导致导向机构出现卡滞。
5、并垛输送线包含左右两排输送线,两排输送线单独驱动,支撑链条的流利条支撑座设置在机架底部,可模块化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升降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升降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升降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升降台的防偏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并垛运输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图6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并垛输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并垛输送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并垛运输线;100、升降台;110、底座;120、升降机构;121、气囊;130、工作台架;131、支座;133、安装架;140、滚轴;150、限位机构;151、螺杆;153、限位螺母;160、导向机构;161、直线滑轨;163、滑块;165、限位部;170、防偏机构;1701、第一铰接点;1703、第二铰接点;1705、第三铰接点;171、安装座;173、可调底板;175、横连接杆;177、第一连杆;179、第二连杆;200、输送线;210、轨道;220、可调支腿;230、流利条支撑座;240、流利条;241、转轴;300、前一摞砌块;400、后一摞砌块;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申请概述
目前,有的板材并垛下料装置及应用其的传输下料系统,包括机架以及可进行平移和升降移动的货叉结构,通过设置可升降的货叉结构实现多块板材的并垛下料,并通过导向杆进行导向,容易出现卡滞现象。
示例性并垛运输线
如图1和图6所示,并垛运输线10包括输送线200和升降台100,输送线200适于沿第一方向X输送砌块,升降台100设于输送线200的尾部处,升降台100包括工作台架130和多个滚轴140,工作台架130相对于输送线200上升或下降,多个滚轴140沿第二方向Y排布并可转动连接于工作台架130上,多个滚轴140适于支撑输送线200输送来的砌块,其中,滚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形成夹角。
如图1所示,滚轴140同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可相互垂直。升降台100的顶部上升时可高于输送线200的顶部,升降台100的顶部下降时可低于输送线200的顶部,使得通过输送线200运输到端部的一摞砌块可以先被升降台100顶起,然后再输送另外一摞砌块。当另外一摞砌块输送到与呈上升状态的升降台100相抵,升降台100的工作台架130下降,使得升降台100上的砌块可落入到输送线200上。因为另外一摞砌块已经在输送线200上,且与升降台100靠拢,当升降台100的高度下降,两摞砌块可并拢。此时升降台100的顶面低于输送线200,然后输送线200将两摞并拢的砌块继续输送到升降台100的上方后,升降台100的工作台架130上升,顶起两摞砌块。后面可继续向输送线200上放置砌块。当放置的砌块多到能够凑成一垛或多垛,就可以并垛下料。由于升降台100上设置多个滚轴140,通过滚轴140支撑砌块,使得在并垛的过程中,滚轴140的滚动使得砌块不会发生摩擦,能够减少砌块的损坏,提高了砌块并垛的质量。
上述的工作台架130包括多个方管,多个方管相互间隔并平行设置,且方管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延伸。例如,方管设置为三个,滚轴140设于相邻两个方管之间。两个滚轴140的顶部切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得两个滚轴140可以顶起落入工作台架130上的物体。方管的顶面为工作台架130的上表面,滚轴140的顶部切面高度高于上表面,使得落入工作台架130上的物体通过滚轴140的滚动可以推动物体运动,实现位移的变化,由于滚动摩擦的摩擦力小,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对物体的损伤。
工作台架130内在第一方向X上也设有多个滚轴140,此时工作台架130内的多个滚轴140呈矩阵排布。
在上述的工作台架130内,通过设置多个滚轴140,只要有两个滚轴140的顶部切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就能够顶起放置在滚轴140上的砌块保持不动。可以理解为,沿同一轴向设置多个滚轴140,形成滚轴140组,设置多排滚轴140组,可以保证工作台架130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顶起砌块保持一段时间不动,砌块也不会滑落。
升降机构120包括:两个升降机构,分别设于工作台架130的底部的相对两侧,两个升降机构相对设置,以能够同步顶起工作台架130,使得工作台架130的工作面呈水平,放置在工作台架130上的砌块不会轻易滑落。
如图3和图7所示,升降台100还包括:防偏机构170,防偏机构170设于工作台架130的下方,且防偏机构170与工作台架130转动连接,以使工作台架130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3所示,在上述的工作台架130内,沿第一方向X设置多个安装架133,安装架133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方管之间,两个方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每相邻两个安装架133之间可设置一个滚轴140,当每个空间内的安装架133设置为三个及以上,滚轴140可设置为两个及以上。工作台架130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且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多个安装架133,防偏机构170可与相邻的两个安装架133或框架连接。当两侧的升降机构中的气囊121顶起的工作台架130的高度不同,使得多个滚轴140的顶部切面能够不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就会容易导致放置在升降台100上的砌块发生滑动,从而导致砌块滑落而发生破损。如图4所示,通过设置防偏机构170,可以防止工作台架130发生偏斜,使得工作台架130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使得多个滚轴140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也就是多个滚轴140的顶部切面能够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同时,当两侧的气囊121不同步时,还可以防止升降台架或滚轴140偏斜而导致导向机构发生卡滞现象。
进一步地,如5所示,防偏机构170包括:固定座、可调底板173和连杆组件,可调底板173可相对于固定座升降;连杆组件与工作台架130和可调底板173铰接。
上述的连杆组件可同步动作,其中,连杆组件具有四连杆机构,当可调底板173呈水平状态,通过连杆组件可保证与连杆组件连接的工作台架130呈水平状态,从而起到防偏效果,保证了多个滚轴140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5所示,连杆组件包括:横连接杆175、两个第一连杆177和两个第二连杆179,第一连杆177的一端与工作台架130铰接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连杆179的一端与两个第一连杆177的另一端和横连接杆175的两端对应铰接,且两个第二连杆179的另一端与可调底板173铰接。
上述的连杆组件包括横连接杆175和四个连杆,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点1701、第二铰接点1703和第三铰接点1705,其中,两个安装座171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安装架133连接,第一铰接点1701设于安装座171上,第二铰接点1703设于横连接杆175的端部,第三铰接点1705设于可调底板173上,连杆包括在第二铰接点1703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177和第二连杆179。其中,第一连杆177和第二连杆179分别设置为两个,第一连杆177的一端与对应的安装座171的第一铰接点1701铰接,第一连杆177的另一端与横连接杆175的第二铰接点1703铰接,第二连杆179的一端与可调底板173的第三铰接点1705铰接,第二连杆179的另一端与横连接杆175的第二铰接点1703铰接。可知,连杆组件与工作台架130构成了两个四连杆机构,其中,可调底板173、横连接杆175和两个第二连杆179构成了一组四连杆机构,横连接杆175、两个第一连杆177和工作台架130构成了另一组四连杆机构,因此,当可调底板173调整为水平设置,则横连接杆175水平设置,从而工作台架130水平设置。
上述的滚轴140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轴,安装轴与安装架133转动连接。可调底板173包括可调支腿220和底板,可调支腿220设置为多个,可调支腿220包括支撑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支撑板和锁紧螺母分别与调节螺杆15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51,可以调节底板的高度,再通过旋转锁紧螺母锁定位置。
进一步地,输送线20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输送部,每个输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输送件,输送件为输送链条或输送带,每个输送部的两个输送件之间设置有升降台100,或者,升降台100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升降台100之间设置有一个输送部。
上述输送部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相互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210,升降台100可设于相邻的两个轨道210之间,轨道210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延伸,升降台100设于每个输送线200的尾部,多个滚轴140在第二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多个滚轴140的顶部切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于工作台架130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台100还包括底座110和升降机构120,底座110设置在工作台架130的下方,升降机构120包括气囊121和充放气系统,气囊121设于底座110和工作台架130之间,充放气系统适于对气囊121进行充气或放气。
上述的气囊121与工作台架130和底座110连接,气囊121占地空间小,且升降平稳。当通过充放气系统对气囊121充气,气囊121内随着充入的气体的增加而体积膨胀,从而可以顶起工作台架130,使得工作台架130上升。同样地,当通过充放气系统对气囊121放气,气囊121内随着充入的气体的减少而体积减小,从而可以降低工作台架130,使得工作台架130下降。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2所示,升降台还包括:限位机构150,分别与底座110和工作台架130连接,以限定工作台架130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
当工作台架130上升过高或下降过低,都会影响等到时间。因此,上述的限位机构150通过限定工作台架130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可以使得工作台架130上说或下降到合适的高度,避免过多等待,可以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2所示,工作台架130的底部设有支座131,限位机构150包括:螺杆151和至少两个限位螺母153,螺杆151的一端与底座110连接且螺杆151的另一端贯穿支座131的通孔。至少两个限位螺母153设置在通孔的上方和下方且与螺杆151螺纹连接。
上述的支座131包括支座主体和横支板,支座主体与工作台架130连接,横支板设于支座主体的底部,且横支板延伸出支座主体,通孔设置在横支板延伸出支座主体的部分。通过限位螺母153与螺杆151连接,可以调节限位螺母153之间的限位距离,使得横支板的上、下设置的限位螺母153不仅可以限定工作台架130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也可以调节工作台架130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升降台100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机构160,分别设于工作台架130的相对两侧,以对工作台架130的上升或下降进行导向,能够起到对工作台架130的上升或下降的导向作用,两个导向机构160到导向作用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向机构160包括:直线滑轨161和滑块163,直线滑轨161的一端与底座110连接,滑块163设于工作台架130的外侧,滑块163与直线滑轨161滑动连接。
上述的直线滑轨161可通过滑轨座安装到底座110上,限位部165设于直线滑轨161的上方,可起到对滑块163的顶部的限位作用。限位部165具体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竖板连接成直角形结构,竖板与工作台架130连接,横板水平设置,并位于滑块163的上方。滑块163与直线滑轨161配合滑动,导向更平顺,可解决现有采用导向杆结构出现卡滞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输送线200还包括:机架;输送部,设置机架上;流利条240,设于机架上,流利条240内沿第一方向X设有多个转轴241,转轴241适于支撑输送部。
上述机架上可设置多个可调支腿220、流利条支撑座230和流利条240,多个可调支腿220沿轨道210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流利条支撑座230与支腿和轨道210连接,流利条支撑座230沿轨道210的延伸方向设置依次间隔设置为多个,流利条240设于轨道210的底部,流利条240与流利条支撑座230连接,流利条240内沿轨道210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转轴241,输送带或输送链条与轨道210和转轴241相接触。
上述的输送线200通过可调支腿220能够调节输送线200的高度,输送带货输送链条在轨道210和流利条240上可循环运行,流利条240上设置的转轴241能够起到对输送带货输送链条的支撑作用。流利条240通过多个流利条支撑座230连接和支撑,流利条支撑座230与可调支腿220连接,能够形成模块化组件,减少了输送线200的占地空间,有利于形成模块组装。并垛输送线200的机架下设置可调支腿220,可调支腿220可调节输送线200的高度,也可支撑流利条240。流利条支撑座230用于支撑流利条240,流利条240安装在可调支腿220及流利条支撑座230上,用于链条在输送线200底部时托着链条滚动循环。
示例性砌块并垛输送方法
如图8所示,该砌块并垛输送方法,包括:
S101:启动输送线200将前一摞砌块300运行至升降台100的上方后停止运行;
S103:启动升降台100上升将前一摞砌块300顶起;
S105:启动输送线200将后一摞砌块400运行至与前一摞砌块300靠拢后停止运行;
S107:启动升降台100下降将前一摞砌块300落入输送线200上;
S109:启动输送线200将前一摞砌块300与后一摞砌块400运行至升降台100的上方后停止运行;
S111:启动升降台100将前一摞砌块300和后一摞砌块400顶起;
S113:直至升降台100顶起的多摞砌块的长度满足一垛或多垛。
在上述的步骤中,升降台100设于每个输送线200的端部,如图9所示,将前一摞砌块300放置于输送线200上,启动输送线200,输送线200输送前一摞砌块300至升降台的上方后停止,启动升降台的工作台架130上升,当工作台架130的顶部高于输送线200的顶部,工作台架130就会顶起前一摞砌块300,使得前一摞砌块300脱离输送线200。然后将后一摞砌块400放置在输送线200上,输送线200输送后一摞砌块400至升降台处使后一摞砌块400与工作台架130相抵后,输送线200停止运行。升降台的工作台架130下降,使得升降台上的前一摞砌块300落入到输送线200上。因为后一摞砌块400已经在输送线200上,且后一摞砌块400与升降台靠拢,当升降台的高度下降,前一摞砌块300和后一摞砌块400可并拢。此时,升降台的顶面低于输送线200,然后输送线200将两摞并拢的前一摞砌块300和后一摞砌块400继续输送到升降台的上方后,升降台的工作台架130上升,顶起两摞砌块。后面可继续向输送线200上放置砌块。当放置的砌块多到能够凑成一垛或多垛,就可以并垛下料。
更进一步地,前一摞砌块300运行至升降台的上方,具体包括:前一摞砌块300的边缘与升降台对应侧的边缘平齐,更方便实现并垛。
进一步地,砌块并垛输送方法还包括:当升降台上的多摞砌块满足一垛或多垛时,再次进入输送线200的砌块运行至使得砌块与升降台靠拢后停止运行,并当升降台上满足一垛或多垛的砌块被夹走后,依次启动升降台下降和启动输送线200。
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台通过气囊121实现升降,左右同步通过直线滑轨161导向,升降行程通过限位螺母153限位。当两个升降台上均堆垛好砌块,两垛砌块并垛时,砌块在滚轴140上滚动并垛,减少了砌块因干摩擦损坏。
砌块并垛输送线200的工作流程如下:升降台处于下降状态,第一摞砌块放置到输送线200上→启动输送线200→从输送线200尾部或中部输送到输送线200驱动头部且砌块尾部侧与升降台左端对齐时→输送线200停止→升降平台上升将第一摞砌块顶起→第二摞砌块放置到输送线200上→启动输送线200→第二摞砌块靠拢第一摞砌块→输送线200停止→升降平台下降,砌块全落在输送链条上→启动输送线200→第二摞砌块左端对齐升降平台左端→输送线200停止→升降平台上升将两摞砌块顶起→第三摞砌块放置到输送线200上→启动输送线200→第三摞砌块靠拢第二摞砌块→输送线200停止。如此循环,直到升降台上的砌块长度够一垛或n垛。
若此时砌块左侧对齐升降台左端,刚好够一垛或n垛时,再有砌块放置到输送线200上,输送线200可启动到后一摞砌块与升降台左侧并珑靠齐后停止。当升降台上砌块被夹走后,升降台下降,输送线200才能继续启动。
并垛输送线200头部两边各一个升降台,独立动作,逻辑同上。当两升降台上同时堆满砌块,再由夹坯设备夹走整垛砌块。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带升降台的并垛输送线200及运行方式,通过模块化设计,整体性好,解决了零星砌块并齐堆垛,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并解决了导向杆卡滞、砌块在并紧过程在平台上摩擦导致的损坏问题,以及阐述了零星砌块并齐堆垛及并垛的运行方式。
示例性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包括任一项的并垛运输线10,因此,该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具有上述的并垛运输线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描述,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升降台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滚轴140,减少了砌块在并紧过程在平台上摩擦导致的砌块损坏。
2、通过设置包括连杆和横连接杆175的防偏机构170,可以自动调节多个滚轴140,使得多个滚轴140的轴线保持水平。
3、升降台采用气囊121升降,升降台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滑块163,解决了现有采用导向杆结构出现卡滞的风险。
4、并垛输送线200包含左右两排机架和链条,机架为一体式,两排链条单独驱动,支撑链条的流利条支撑座230设置在机架底部,模块化组装,结构简单轻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200),适于沿第一方向(X)输送砌块;
升降台(100),设于所述输送线(200)的尾部处,所述升降台(100)包括:
工作台架(130),相对于所述输送线(200)上升或下降;
多个滚轴(140),沿第二方向(Y)排布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架(130)上,多个所述滚轴(140)适于支撑所述输送线(200)输送来的所述砌块;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00)还包括:
防偏机构(170),设于所述工作台架(130)的下方且与所述工作台架(130)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工作台架(130)保持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机构(170)包括:
固定座;
可调底板(173),可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升降;
连杆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架(130)和所述可调底板(17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横连接杆(175);
两个第一连杆(177),一端与所述工作台架(130)铰接且间隔设置;
两个第二连杆(179),一端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77)的另一端和所述横连接杆(175)的两端对应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79)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底板(17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20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输送部,每个所述输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输送件,每个所述输送部的两个所述输送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升降台(100),或者,所述升降台(100)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升降台(100)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输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00)还包括:
底座(110),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架(130)的下方;
升降机构(120),包括气囊(121)和充放气系统,所述气囊(121)设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工作台架(130)之间,所述充放气系统适于对所述气囊(121)进行充气或放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00)还包括:
限位机构(150),分别与所述底座(110)和所述工作台架(130)连接,以限定所述工作台架(130)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00)还包括:
至少两个导向机构(160),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架(130)的相对两侧,以对所述工作台架(130)的上升或下降进行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200)还包括:
机架;
输送部,设置所述机架上;
流利条(240),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流利条(240)内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有多个转轴(241),所述转轴(241)适于支撑所述输送部。
10.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并垛运输线。
CN202222309816.5U 2022-08-31 2022-08-31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Active CN21789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9816.5U CN217894455U (zh) 2022-08-31 2022-08-31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9816.5U CN217894455U (zh) 2022-08-31 2022-08-31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4455U true CN217894455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9816.5U Active CN217894455U (zh) 2022-08-31 2022-08-31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4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3377B (zh) 多模式电路板输送机
CN212531447U (zh) 一种自动化板材码垛装置
CN113104501A (zh) 一种自动卸料出料的栈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2520378B (zh) 一种铝型材自动装框机
CN114852702A (zh) 一种卷烟包装箱自动码垛系统
CN214988052U (zh) 一种自动卸料出料的栈板机
CN110155687B (zh) 一种换向机及其换向方法
CN217894455U (zh) 并垛运输线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CN214166637U (zh) 一种卷烟包装箱自动码垛系统
CN112027681A (zh) 一种自动化板材码垛装置
CN217807419U (zh) 一种转运架装置和玻璃转运系统
CN214526692U (zh) 型材框式堆垛机
CN213171288U (zh) 一种落地式托盘提升机
CN111392634A (zh) 一种落地式托盘提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9585163U (zh) 一种料框叠卸输送机
CN219340853U (zh) 载具定点接料搬运装置
CN220148389U (zh) 一种带有暂存机构的托盘移载搬运设备
JP5092486B2 (ja) 移載装置
CN113800429B (zh) 一种用于多个周转箱同时升降的多级提升装置及提升方法
CN217626151U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顶升移载设备
CN116553223B (zh) 一种升降式车厢货物装卸装置
CN219708246U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校正自动上料装置
CN214731765U (zh) 输送线抬起搬运装置
CN214933454U (zh) 板材输送线中转提升装置
JP3002935B2 (ja) 積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