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2136U -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2136U
CN217882136U CN202221179204.2U CN202221179204U CN217882136U CN 217882136 U CN217882136 U CN 217882136U CN 202221179204 U CN202221179204 U CN 202221179204U CN 217882136 U CN217882136 U CN 217882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cable
current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installation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92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培燕
徐平安
林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2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2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线缆和铜排组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外侧为开口的安装舱以及密封盖合于安装舱上的舱盖,所述固定座上还一体成型设有供线缆从侧边插入安装舱内的插入部,所述安装舱的底部还贯穿设有供所述铜排组件插入的通孔,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线鼻子,且所述线鼻子设于所述安装舱内,所述线鼻子的一端与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插入线缆的插入部,使线缆插入后直接与铜排连接,简化了安装结构,并提高了过电流能力,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是应用于乘用电动汽车电源分配单元(PDU,PowerDistributionUnit)中的重要电路元件,其对乘用电动汽车的电路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通电流的连接器通常是通过连接端子(如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等)来连接外部线缆从而实现通电;现有的连接器一般是通过相互插接的插座和插头来实现连接的,一是插座和插头均为独立的部件,均存在一定的体积,在连接器及安装空间均很小时,插座和插头之间不方便安装,且整体安装结构复杂,二是两者间的插接一般是采用连接端子来实现连接,受限于连接端子的过电流能力,不适用于现在越来越大的过电流要求,三是采用一般的插接关系满足不了采用铜排过大电流时所需的稳定性、牢固性和紧密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插入线缆的插入部,使线缆插入后直接与铜排连接,简化了安装结构,并提高了过电流能力,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线缆和铜排组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外侧为开口的安装舱以及密封盖合于安装舱上的舱盖,所述固定座上还一体成型设有供线缆从侧边插入安装舱内的插入部,所述安装舱的底部还贯穿设有供所述铜排组件插入的通孔,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线鼻子,且所述线鼻子设于所述安装舱内,所述线鼻子的一端与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安装舱内并用于固定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的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包括具有容腔的主体、设于主体底部并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纵向部以及设于主体一侧并插入至所述插入部内的横向部,所述容腔的外侧为开口,所述纵向部上贯穿设有供铜排组件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槽,所述横向部上贯穿设有供线缆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底部中间还凸起设有支撑台,所述插槽设于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以及埋设于所述支撑台内的螺母,所述螺栓向下依次穿过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后与螺母固定连接,以锁紧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螺栓和线鼻子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铜排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座外部的母排以及可拆卸设于母排一端的转接铜排;所述转接铜排为直角状或倒J字状,其一端上下穿设于所述插槽内并与母排连接,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并与支撑台的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盖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侧面与所述舱盖的内侧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外侧面上凸起设有若干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与所述舱盖的内侧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内侧面凸起设有向下顶紧所述螺栓的顶紧柱。
进一步的,所述线缆与插入部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屏蔽环、防水圈和尾扣,所述尾扣的外侧与所述插入部扣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固定座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用于插入线缆的插入部,使线缆可直接向内插入至安装舱后与铜排连接,简化了安装结构,并提高了过电流能力,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
2、利用安装舱的开口结构,可在线缆插入后,采用锁紧件直接将铜排和线缆上的线鼻子固定在一起,组装过程简单方便,且锁紧的连接结构可满足采用铜排过大电流时所需的稳定性、牢固性和紧密性的要求。
3、将铜排组件分成母排和转接铜排两部分,利用转接铜排的直角状或倒J字状结构和配合的支撑台,一是可方便将转接铜排插设于固定套内并搭设在支撑台上,而后线鼻子插入至容腔内后刚好水平位于支撑台和转接铜排的上方,而后通过锁紧件将转接铜排与线鼻子锁紧,实现转接铜排的安装和固定,二是可通过插槽向外穿出固定套后与母排连接,这样可方便实现铜排组件与固定套和线鼻子之间的固定与连接组装。
4、在固定套的开口处设置一与舱盖抵接的密封盖,利用舱盖的顶紧力使密封盖与固定套之间顶紧形成内层密封结构,而舱盖与安装舱之间的密封结构为外层密封结构,从而对开口形成双重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还在密封盖的内侧设有一向内顶紧螺栓的顶紧柱,这样可使转接铜排的底面与支撑台表面紧贴且锁紧件保持在锁紧状态,确保线鼻子和转接铜排的位置不出现偏移和松动问题,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螺栓因受力而螺旋回退导致的松动问题,另外还在螺栓与线鼻子之间设置弹簧垫圈,确保转接铜排与线鼻子之间紧密接触,提高该连接结构的电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连接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大电流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密封盖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固定套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固定套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铜排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正文中如有“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包括通过螺丝固定于外部设备上且为板状的固定座1、线缆2和铜排组件3,固定座1的外侧面上凸起设有一具有开口结构的安装舱11以及通过螺丝固定密封盖合于安装舱11的开口上的舱盖12,在舱盖与安装舱之间设有环绕开口设置的密封圈13,以对安装舱11的舱内空间进行密封;固定座1的外侧面上还一体成型设有供线缆从侧边插入安装舱内的插入部14,即该插入部的中间贯穿设有与安装舱连通的插孔,安装舱11的底部还贯穿设有供铜排组件3的一端插入的通孔15,即该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插孔的延伸方向呈90度直角设置,可实现线缆与铜排组件之间的90度转接,线缆2的内侧端部压接设有线鼻子21,且线鼻子21设于安装舱11内,线鼻子21的一端与铜排组件3的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
上述中,通过在固定座上一体成型设置的用于插入线缆的插入部,使线缆可直接向内插入至安装舱后与铜排连接,简化了安装结构,并提高了过电流能力,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特点;还利用安装舱的开口结构,可在线缆插入后,采用锁紧件直接将铜排和线缆上的线鼻子固定在一起,组装过程简单方便,且锁紧的连接结构可满足采用铜排过大电流时所需的稳定性、牢固性和紧密性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采用金属一体成型制成,为了使固定座不通电,需要隔开铜排组件和线鼻子,从而该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设于安装舱内的固定套4,该固定套的另一作用是用于固定住铜排组件;具体固定结构如下:
该固定套4包括具有容腔40的主体41、设于主体41底部并向下穿过通孔15的纵向部42以及设于主体41一侧并插入至插入部14内的横向部43,主体的外周与安装舱的内面紧贴,从而在将固定套按压装进安装舱内后,利用纵向部和横向部对固定套形成横向和纵向的限位与固定;容腔的上侧为开口,纵向部42上贯穿设有供铜排组件3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槽421,横向部43上贯穿设有供线缆2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入孔431;还在容腔的底部中间凸起设有支撑台44,插槽421设于支撑台44的一侧;铜排组件3包括位于固定座1外部的母排31以及通过螺丝可拆卸设于母排31一端的转接铜排32;如图3所示,该转接铜排32为倒J字状,其一端竖直上下穿设于插槽421内并与母排3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扣装的方式搭设于支撑台44的顶端并与支撑台44的表面抵接;将铜排组件分成母排和转接铜排两部分,利用转接铜排的直角状结构和配合的支撑台,一是可方便将转接铜排插设于固定套内并搭设在支撑台上,而后线鼻子插入至容腔内后刚好水平位于支撑台和转接铜排的上方,而后通过锁紧件将转接铜排与线鼻子锁紧(如图2所示),实现转接铜排的安装和固定,二是可通过插槽向外穿出固定套后与母排连接,这样可方便实现铜排组件与固定套和线鼻子之间的固定与连接组装。
具体的,锁紧件包括螺栓33以及埋设于支撑台44内的螺母34,螺栓33向下依次穿过线鼻子21和转接铜排32后与螺母34固定连接,以锁紧线鼻子和铜排组件,并利用埋设的螺母将转接铜排和线鼻子锁定在支撑台上,位置保持不变,至于螺栓的锁定与拆卸动作通过打开舱盖后直接操作,整体安装过程简单且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加锁紧力,该锁紧件还包括依次设于螺栓33和线鼻子21之间的弹簧垫圈35和垫片36,通过弹簧垫圈的弹性顶紧力,一是起到对螺栓的防松作用,二是进一步确保转接铜排与线鼻子之间的紧密接触,二垫片是用于扩大螺栓下压的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安装舱的密封性能,对固定套内的容腔采用内外两层双重密封结构,其一是舱盖与安装舱之间的密封结构,作为外层密封结构;内层的密封结构通过在主体41上增加一个盖合的密封盖45来实现,密封盖45的外侧面上凸起设有若干个支撑点451,支撑点451与舱盖12的内侧面抵接,从而利用舱盖的顶紧力使密封盖与固定套之间的接触面顶紧形成内层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还在密封盖45的内侧面凸起设有向下顶紧螺栓33的顶紧柱452,这样可使转接铜排的底面与支撑台表面紧贴且锁紧件保持在锁紧状态,确保线鼻子和转接铜排的位置不出现偏移和松动问题,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螺栓因受力而螺旋回退导致的松动问题,另外还在螺栓与线鼻子之间设置弹簧垫圈,确保转接铜排与线鼻子之间紧密接触,提高该连接结构的电气性能。
本实施例中,线缆2与插入部14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屏蔽环15、防水圈16和尾扣17,利用防水圈对插入部的插孔进行密封,该尾扣17的外侧与插入部扣合,内周与线缆的外周顶紧,从而固定住线缆,避免内部的连接结构受到线缆的横向拉伸力的影响。
于其它实施例中,该转接铜排还可以设计为直角状,其一直角边上下穿设于插槽内,且该直角边的外侧端与母排连接,另一直角边水平搭设于支撑台的顶端并与支撑台的表面抵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线缆和铜排组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外侧为开口的安装舱以及密封盖合于安装舱上的舱盖,所述固定座上还一体成型设有供线缆从侧边插入安装舱内的插入部,所述安装舱的底部还贯穿设有供所述铜排组件插入的通孔,所述线缆的一端设有线鼻子,且所述线鼻子设于所述安装舱内,所述线鼻子的一端与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安装舱内并用于固定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的固定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具有容腔的主体、设于主体底部并向下穿过所述通孔的纵向部以及设于主体一侧并插入至所述插入部内的横向部,所述容腔的外侧为开口,所述纵向部上贯穿设有供铜排组件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槽,所述横向部上贯穿设有供线缆的一端插入至容腔内的插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底部中间还凸起设有支撑台,所述插槽设于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以及埋设于所述支撑台内的螺母,所述螺栓向下依次穿过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后与螺母固定连接,以锁紧所述线鼻子和铜排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螺栓和线鼻子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座外部的母排以及可拆卸设于母排一端的转接铜排;所述转接铜排为直角状或倒J字状,其一端上下穿设于所述插槽内并与母排连接,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并与支撑台的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设于所述主体上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侧面与所述舱盖的内侧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外侧面上凸起设有若干个支撑点,所述支撑点与所述舱盖的内侧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内侧面凸起设有向下顶紧所述螺栓的顶紧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与插入部之间由内往外依次设有屏蔽环、防水圈和尾扣,所述尾扣的外侧与所述插入部扣合。
CN202221179204.2U 2022-03-10 2022-05-16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8821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2362 2022-03-10
CN2022205123629 2022-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2136U true CN217882136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9204.2U Active CN217882136U (zh) 2022-03-10 2022-05-16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2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77972B2 (ja)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17882136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19226808U (zh) 一种大电流混装连接器
CN208401154U (zh) 电动汽车高压换电连接器
CN116782491A (zh) 一种pcb板组件以及充电座
CN212277843U (zh) 过孔连接装置及过孔连接组件
CN115021011A (zh) 一种组合型连接器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JPH0527813Y2 (zh)
CN220254896U (zh) 一种防水开关电源
CN211700639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217823364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接线端子
CN22093542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弹片及含有该弹片的车载充电器
KR200414946Y1 (ko) 이동식 용접기의 배선연결장치
CN217115095U (zh) 一种转接组件、充电桩
CN217753983U (zh) 电动摩托车
CN214044070U (zh) 一种大电流混装连接器结构
CN210272817U (zh) 一种单独防水的电连接器插座
CN216290032U (zh) 接线盒和电动车
CN214798904U (zh) 一种充电插座和汽车
CN218731897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7281486U (zh) 一种新型接地插座连接器
CN216290033U (zh) 接线盒和电动车
CN212766583U (zh) 一种接插件组件、电池组件及助力自行车
CN219627060U (zh) 一种直出线简易结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