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8421U -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8421U
CN217858421U CN202222125276.5U CN202222125276U CN217858421U CN 217858421 U CN217858421 U CN 217858421U CN 202222125276 U CN202222125276 U CN 202222125276U CN 217858421 U CN217858421 U CN 217858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guide channel
cooling air
flitch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5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lishi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lishi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lishi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lishi Technolog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5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8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8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8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板与下模座板,冲头固定于上模座板底侧,于上模座板与下模座板之间设置有脱料板,于所述脱料板中部设置有可供冲头通过的孔洞,于所述脱料板中设置有若干冷却导气槽道,若干所述冷却导气槽道相互导通,导气孔设置于孔洞之内,于脱料板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冷却导气槽道与进气口和导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设计的冷却回路,可将模具刀口维持低温状态,借此可提升刀口的硬度,以增长模具使用寿命,并且可减少“冲压切削剂”的使用,以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钢材、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锌基合金、低熔点合金、铝青铜、高分子材料等等。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绝大部分以钢材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种类有: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碳高铬或中铬工具钢、中碳合金钢、高速钢、基体钢以及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等等;于不断冲压过程中,冲压刀口温度维持在较高的温度,而此时对刀头进行急剧降温易损伤刀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板与下模座板,冲头固定于上模座板底侧,于上模座板与下模座板之间设置有脱料板,于所述脱料板中部设置有可供冲头通过的孔洞,于所述脱料板中设置有若干冷却导气槽道,若干所述冷却导气槽道相互导通,导气孔设置于孔洞之内,于脱料板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冷却导气槽道与进气口和导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向所述进气口中输入冷体,所述冷体低温气体或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冷体为液氮。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导气槽道包括水平开设于脱料板表面的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以及与第一冷却导气槽道垂直连通的第二冷却导气槽道,所述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与进气口连通,第二冷却导气槽道与导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于所述脱料板上覆盖有用于封闭第一冷却导气槽道的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上模座板或下模座板与脱料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所设计的冷却回路,可将模具刀口维持低温状态,借此可提升刀口的硬度,以增长模具使用寿命,并且可减少“冲压切削剂”的使用,以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了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模座板,2-下模座板,3-冲头,4-脱料板,5-冷却导气槽道,6-进气口, 7-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2示出。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板1与下模座板2,冲头3固定于上模座板1底侧,于上模座板1与下模座板2之间设置有脱料板4,于脱料板4中部设置有可供冲头3通过的孔洞,于脱料板4中设置有若干的冷却导气槽道5,若干冷却槽道相互导通,导气孔7设置于上述孔洞之内,于脱料板4上还设置有进气口6,冷却导气槽道5与进气口6和导气孔7连通。
上述冷却导气槽道5包括水平开设于脱料板4表面的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以及与第一冷却导气槽道垂直连通的第二冷却导气槽道,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与进气口6连通,第二冷却导气槽道与导气孔7连通。
于上述脱料板4上覆盖有用于封闭第一冷却导气槽道的垫板,垫板设置于上模座板1或下模座板2与脱料板4之间。
向上述进气口6中输入冷体,冷体为低温气体或液体,冷体于设置于脱料板4之内的若干横向和纵向的冷却导气槽道5中进行传输并借由导气孔7输出至位于冲头3之上的刀口处,借由热传递的方式达到为其降温的目的,于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冷体为液氮。
于上述脱料板4之内或脱料板4表面可设置有直接或间接测量刀口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PLC芯片之上,后借由PLC芯片控制冷体的输入以达到为刀口降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PLC芯片不作限定,仅需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通过所设计的冷却回路,可将模具刀口维持低温状态,借此可提升刀口的硬度,以增长模具使用寿命,并且可减少“冲压切削剂”的使用,以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板(1)与下模座板(2),冲头(3)固定于上模座板(1)底侧,于上模座板(1)与下模座板(2)之间设置有脱料板(4),于所述脱料板(4)中部设置有可供冲头(3)通过的孔洞,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脱料板(4)中设置有若干冷却导气槽道(5),若干所述冷却导气槽道(5)相互导通,导气孔(7)设置于孔洞之内,于脱料板(4)上还设置有进气口(6),所述冷却导气槽道(5)与进气口(6)和导气孔(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进气口(6)中输入冷体,所述冷体为低温气体或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体为液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导气槽道(5)包括水平开设于脱料板(4)表面的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以及与第一冷却导气槽道垂直连通的第二冷却导气槽道,所述第一冷却导气槽道与进气口(6)连通,第二冷却导气槽道与导气孔(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脱料板(4)上覆盖有用于封闭第一冷却导气槽道的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于上模座板(1)或下模座板(2)与脱料板(4)之间。
CN202222125276.5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Active CN217858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5276.5U CN217858421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5276.5U CN217858421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8421U true CN21785842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5276.5U Active CN217858421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8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6631B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续冲模模具
CN101837411A (zh) 一种集小孔冲孔和成型为一体的级进模具
CN202655425U (zh) 一种用侧刃定距的导柱导向落料模具
CN108043952A (zh) 一种重锤片级进模的设计方法
CN217858421U (zh) 一种高速精密冲压的模具刀口冷却装置
CN206169049U (zh) 一种锥筒连接冲压模具
CN202667410U (zh) 一种双工位连续冲压级进模
CN208912908U (zh) 一种多齿冲压件用的多工位模具
CN207057387U (zh) 一种二次冲孔钣金冲压模具
CN203578541U (zh) 一种接线盒的生产专用模具组
CN201676962U (zh) 零部件连续冲模模具
CN201664725U (zh) 用于冲压硅钢片的冲头
CN107971398A (zh) 一种投影仪散热架冲压模具
CN209439289U (zh) 一种冲孔模具
CN103357750A (zh) 一种双工位连续冲压级进模
CN210651068U (zh) 具有复合式五金模的模切装置
CN209124711U (zh) 一种连续冲压钢片模装置
CN206854457U (zh) 电机转子支架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07887700U (zh) 一种壳体件的连续落料模具
CN206184984U (zh) 侧修边刀块防护机构
CN207629021U (zh) 一种底框固定片冲压模具
CN205833936U (zh) 一种厚料精冲模具
CN212216757U (zh) 一种弹性垫片加工精密冲模
CN211330944U (zh) 一种水冷板下料冲孔成型模具
CN214184906U (zh) 波浪型板材的冲压成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