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5651U -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5651U
CN217845651U CN202221615885.2U CN202221615885U CN217845651U CN 217845651 U CN217845651 U CN 217845651U CN 202221615885 U CN202221615885 U CN 202221615885U CN 217845651 U CN217845651 U CN 217845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pillow
controller
testing
pillow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58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琪
牛洋洋
庞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liantianx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58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5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5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5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枕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控制器、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和摄像头,安装架设置用于放置智能枕头的测试工位;第一触发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机构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第二触发机构设置于安装架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触发机构向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的表面施加压力;摄像头设置于安装架,摄像头与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用于采集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以及智能枕头的气囊的图像,控制器根据摄像头的图像,对智能枕头进行检测。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替代人工对智能枕头进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枕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枕头通过预设的控制逻辑控制设置于枕头内的气囊的充放气,以改变智能枕头的形状,以达到助眠和止鼾的效果。目前的智能枕头内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气泵、气囊、麦克风和无线通讯模块等部件,在出厂前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对各部件的功能进行验证。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使用人工对智能枕头的功能进行检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容易出差错,缺少一种智能枕头自动检测装置代替人工检测,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控制器、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和摄像头,安装架设置有测试工位,所述测试工位用于放置智能枕头;所述第一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机构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所述第二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触发机构向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的表面施加压力;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以及所述智能枕头的气囊的图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图像,对所述智能枕头进行检测。
可选的,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测试台和传送机构;
所述测试台用于固定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气囊和控制显示盒,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测试台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台运动,以将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气囊和控制显示盒运输至所述测试工位,或者,离开所述测试工位。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设置有测试腔、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所述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均与所述测试腔连通,所述测试工位位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传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台从所述传送入口进入测试腔,或者,从所述传送出口离开所述测试腔。
可选的,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用于当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测试台传送至测试工位时将所述测试台固定。
可选的,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凸台和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和气囊,所述凸台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抵接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按压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驱动机构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一所述第一抵接部,多个所述第一抵接部并排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触发机构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垂直驱动机构和第二抵接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与所述垂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垂直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沿着平行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抵接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可选的,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第二触发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第二触发机构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可选的,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通讯测试模块,所述通讯测试模块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通讯测试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通讯测试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架、控制器、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和摄像头,安装架设置有测试工位,测试工位用于放置智能枕头;第一触发机构设置于安装架,第一触发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机构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第二触发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内,第二触发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触发机构向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的表面施加压力;摄像头设置于安装架内,摄像头与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用于采集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以及智能枕头的气囊的图像,控制器根据摄像头的图像,对智能枕头进行检测。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可替代人工检测,在智能枕头的各部件进行封装前对智能枕头的各部件进行功能测试,解决了传统人工检测的方法耗时长且易出差错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的摄像头与待检测的气囊以及控制显示盒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工作时,第二触发机构与待检测的气囊以及位置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3,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测试台2、传送机构3、卡位机构4、摄像头5、控制器6、第一触发机构7、第二触发机构8和升降机构9。安装架1用于供智能测试装置的其它部件安装固定,安装架1设置有测试腔11、测试工位、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测试工位位于测试腔11内,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均与测试腔11连通,测试工位用于放置待测试的智能枕头的部件。测试台2用于放置智能枕头的适配器a、控制显示盒b、控制盒c、位置传感器d、气囊e、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其中,适配器a用于给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控制显示盒b用于实现用户与智能枕头的交互功能,控制盒c用于接收控制显示盒b发出的指令控制智能枕头相应的部件进行工作,气囊e通过充气膨胀或排气收缩可以改变智能枕头的形状,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用于采集用户的鼾声。传送机构3设置于安装架1,传送机构3用于驱动测试台2运动,以将智能枕头的适配器a、控制显示盒b、控制盒c、位置传感器d、气囊e、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运输至测试工位,或者,远离测试工位。卡位机构4设置于测试腔11内,卡位机构4用于当传送机构3将测试台2传送至测试工位时将测试台2固定。控制器6分别与第一触发机构7、第二触发机构8和摄像头5电连接,第一触发机构7、第二触发机构8和摄像头5均设置于安装架1的测试腔11内,当传送机构3将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d和控制显示盒b传送至测试工位时,控制器6控制第一触发机构7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的按钮,以及,控制器6控制第二触发机构8向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d的表面施加压力,摄像头5采集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以及智能枕头的气囊e的图像后传输至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预设的程序,对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以及智能枕头的气囊e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进而判断智能枕头功能是否正常;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6所使用的图像识别的程序为现有技术,故不作具体说明。
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凸台21和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用于固定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d和气囊e,凸台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用于固定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3以传送带传送为例,包括传送带、传动组件和驱动件,传送带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与驱动件连接,传送带穿过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驱动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带动传送带移动,测试台2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将测试台2传送至测试腔11内。该传送机构3结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故不作具体结构说明。
卡位机构4包括卡位块和驱动组件。卡位块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与控制器6电连接。卡位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位块两两相对设置与传送带的两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位于传送带一侧的两个卡位块连接,第二驱动组件与位于传送带另一侧的两个卡位块连接。当传送机构3将测试台2传送至测试腔11内的测试工位时,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卡位块朝向传送带移动直至两个卡位块分别抵接于测试台2的相对的两侧,控制器6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另外两个卡位块朝向传送带移动直至两个卡位块分别抵接于测试台2相对的两侧,将测试台2固定在测试工位。驱动组件可以为电机驱动或者气缸驱动,以及使用导杆或者滑块和滑轨配合进行导向,上述驱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故不作具体结构说明。
请参阅图2,摄像头5、第一固定槽和凸台21并排设置,沿着摄像头5朝向凸台21的方向,第一固定槽较摄像头5更靠近凸台21。摄像头5的监控区域5a如图2所示,由于测试台2设置有凸台21,控制显示盒b固定在凸台21的顶部,气囊e和控制显示盒b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当摄像头5采集气囊e和控制显示盒b的图像时,气囊e不会遮挡住控制显示盒b导致摄像头5无法采集到控制显示盒b完整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为计算机,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的运行状态以及对智能枕头的测试结果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供用户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发机构7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71。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71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抵接部71与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连接,四个第一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6连接,每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每一第一抵接部71沿着垂直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控制器6可控制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多个第一抵接部71沿着垂直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控制器6控制第一触发机构7工作,第一触发机构7的第一抵接部71可抵接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的按钮,进而使智能枕头执行相应功能,起到测试智能枕头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71的数量不限于为四个,可根据实际情况中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上的按钮的数量和组合方式,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71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第二触发机构8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垂直驱动机构和第二抵接部81,水平驱动机构与垂直驱动机构连接,垂直驱动机构与第二抵接部81连接,水平驱动机构和垂直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控制器6可控制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垂直驱动机构沿着平行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及,控制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抵接部81沿着垂直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控制器6控制第二触发机构8工作,第二触发机构8的第二抵接部81可抵接于位置传感器d的表面,向位置传感器d施加压力,进而使智能枕头执行相应功能,起到测试智能枕头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9包括第二驱动机构91和第三驱动机构93,第二驱动机构91与第一触发机构7连接,第三驱动机构93与第二触发机构8连接,第二驱动机构91和第三驱动机构93均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91驱动第一触发机构7沿着垂直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及,控制第三驱动机构93驱动第二触发机构8沿着垂直于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上述第一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垂直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91和第三驱动机构93可以为电机驱动或者气缸驱动,以及使用导杆或者滑块和滑轨配合进行导向,上述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故不作具体结构说明。
进一步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还包括通讯测试模块10,通讯测试模块10设置于测试腔11内,通讯测试模块10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通讯测试模块10用于与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通讯连接,通讯测试模块10包括蓝牙板和路由器,蓝牙板和路由器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故不作具体结构说明。
更进一步的,测试腔11内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可避免外界信号对测试腔11内的通讯测试模块10造成干扰。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以一种智能枕头为例,将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对智能枕头进行测试的原理和过程进行说明:
智能枕头的部件及其功能:智能枕头包括适配器a、控制显示盒b、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盒c、位置传感器d、气泵、电磁阀、气压传感器、气囊e、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适配器a与控制显示盒b连接,适配器a用于给控制显示盒b供电。控制显示盒b与无线通讯模块和控制盒c连接,控制显示盒b设置有四个按钮,四个按钮并排设置,用户可通过不同组合方式按压按钮,以向控制显示盒b发出不同的指令,控制显示盒b将指令发送给控制盒c。无线通讯模块位于控制显示盒b内,无线通讯模块用于通过WIFI连网进行数据上下传以及通过蓝牙与其它设备连接。控制盒c与位置传感器d、气泵、电磁阀、气压传感器、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连接,位置传感器d的数量为十二个,位置传感器d为薄膜压力传感器,十二个位置传感器d并排设置且相邻位置传感器d的间隔距离相同;电磁阀的数量为七个,七个电磁阀均位于控制盒c内,气囊e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六个电磁阀分别与六个气囊e连接用于充气,余下一个电磁阀与六个气囊e均连接用于放气;气泵位于控制显示盒b内,用于充气的六个电磁阀均与气泵连接;气压传感器位于控制盒c内,气压传感器与六个气囊e连接。位置传感器d的感应点可感应压力,多个位置传感器d配合可识别智能枕头受压的位置,气泵用于给气囊e打气,电磁阀打开与关断用于控制气路的通断,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可采集鼾声数据给控制盒c进行识别,气压传感器可采集气囊e内气压值,多个位置传感器d配合可识别智能枕头受压的位置,控制盒c根据位置传感器d感应到压力的位置、鼾声数据和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囊e的气压值控制气泵启动关闭和电磁阀通断,进而实现对气囊e充放气的控制。
智能枕头的待测试部件:控制显示盒b、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盒c、位置传感器d、气囊e、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
测试前准备:将控制显示盒b放置在第二固定槽,适配器a放置在凸台21的顶部,十二个位置传感器d沿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垂直驱动机构移动的方向并排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六个气囊e沿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垂直驱动机构移动的方向并排放置在第二固定槽内,控制盒c、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放置在测试台2的第一表面上。
智能枕头待测试的部件都固定在测试台2上后,将测试台2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测试台2传送至测试工位,卡块将测试台2固定在测试工位。此时,升降机构9的第二驱动机构91和第三驱动机构93分别驱动第一触发机构7和第二触发机构8朝向测试台2移动至预设位置。
控制显示盒b测试:四个第一抵接部71分别对应第一按钮b1、第二按钮b2、第三按钮b3和第四按钮b4,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抵接部71朝向控制显示盒b移动,四个第一抵接部71可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抵接按钮,例如一个第一抵接部71单独抵接一个按钮,或者任意两个第一抵接部71同时抵接两个按钮等,第一抵接部71推动按钮以使按钮触发,进而使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相应的图标或者符号,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是否显示正确。
无线通讯模块功能测试: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抵接部71抵接于按钮,第一抵接部71推动按钮使控制显示盒b控制无线通讯模块进入无线通讯模式,此时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对应显示无线通讯模式的图标,无线通讯模块与通讯测试模块10进行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并且无线通讯模块发送数据至通讯测试模块10,控制器6判断通讯测试模块10是否能正常接收无线通讯模块的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是否显示正确。
位置传感器d测试:
如图3所示,首先,在初始位置时,第二抵接部81十二个位置传感器d沿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垂直驱动机构移动的方向从左到右并排排列,第二抵接部81位于靠左第一个位置传感器d上方,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抵接部71推动按钮,使控制显示盒b进入位置传感器d测试模式,此时显示屏b5对应显示位置传感器d测试模式的符号,摄像头5和控制器6配合,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是否显示正确;然后,垂直驱动机构和水平驱动机构相互配合,驱动第二抵接部81从左到右依次通过抵接接触的方式,向十二个位置传感器d的表面施加压力,当其中一个位置传感器d的感应点受压后产生信号发送给控制显示盒b,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显示对应受压的位置传感器d的符号,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显示的位置传感器d的符号,判断出该符号对应哪一个位置传感器d,与控制器6控制的第二抵接部81所执行的步骤进行比对,判断显示屏b5显示的符号与第二抵接部81触发的位置传感器d是否相对应,进而判断位置传感器d是否能正常工作。
气囊e充气功能测试:
控制显示盒b发送控制信号给控制盒c,控制盒c控制气泵开始打气,控制盒c控制用于充气的六个电磁阀依次打开,使六个气囊e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充气,当其中一个气囊e进行充气时,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显示与正在充气的气囊e对应的符号,六个气囊e的初始高度均为2cm,气囊e完成充气时高度从2cm变为10cm。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以及气囊e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气囊e的高度变化判断出是哪一个气囊e正在充气,以及气囊e的高度变化是否正常,同时通过图像识判断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显示的气囊e的符号与图像识别出的正在充气的气囊e是否相对应;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囊e的气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显示盒b,判断气囊e在30s内气压值是否达到到预设气压值,控制显示盒b将判断结果显示在显示屏b5上,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气囊e的气压变化是否正常。
气囊e排气功能测试:
完成上述气囊e充气功能测试后,六个气囊e均处于充气状态,此时控制显示盒b发送控制信号给控制盒c,控制盒c控制用于排气的电磁阀打开,用于充气的六个电磁阀依次关闭,使六个气囊e从左到右依次进行排气,当其中一个气囊e进行排气时,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显示与正在排气的气囊e对应的符号。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以及气囊e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气囊e的高度变化判断出是哪一个气囊e正在排气,同时通过图像识判断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显示的气囊e的符号与图像识别出的正在排气的气囊e是否相对应。
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功能测试:
控制器6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抵接部71抵接于按钮,第一抵接部71推动按钮使按钮触发,控制显示盒b根据预设的程序发送模拟信号给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控制显示盒b接受并判断左麦克风f1和右麦克风f2是否均正常返回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b5上。摄像头5采集显示屏b5显示的图像发送给控制器6,控制器6通过图像识别判断出控制显示盒b的显示屏b5显示的麦克风测试结果是否正常。
智能枕头的部件完成并通过上述测试后,则可封装在枕套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控制器6、第一触发机构7、第二触发机构8和摄像头5,设置有测试工位,测试工位用于放置智能枕头;第一触发机构7设置于安装架1,第一触发机构7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机构7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的按钮;第二触发机构8设置于安装架1内,第二触发机构8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用于控制第二触发机构8向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d的表面施加压力;摄像头5设置于安装架1内,摄像头5与控制器6电连接,摄像头5用于采集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b以及智能枕头的气囊e的图像,控制器6根据摄像头5的图像,对智能枕头进行检测。智能枕头测试装置100可替代人工检测,在智能枕头的各部件进行封装前对智能枕头的各部件进行功能测试,解决了传统人工检测的方法耗时长且易出差错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设置有测试工位,所述测试工位用于放置智能枕头;
控制器;
第一触发机构,所述第一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机构按压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
第二触发机构,所述第二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触发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触发机构向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的表面施加压力;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以及所述智能枕头的气囊的图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图像,对所述智能枕头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测试台和传送机构;
所述测试台用于固定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气囊和控制显示盒,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测试台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台运动,以将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气囊和控制显示盒运输至所述测试工位,或者,离开所述测试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设置有测试腔、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所述传送入口和传送出口均与所述测试腔连通,所述测试工位位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传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台从所述传送入口进入测试腔,或者,从所述传送出口离开所述测试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用于当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测试台传送至测试工位时将所述测试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凸台和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枕头的位置传感器和气囊,所述凸台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用于放置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抵接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按压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的按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驱动机构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一所述第一抵接部,多个所述第一抵接部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机构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垂直驱动机构和第二抵接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与所述垂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垂直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沿着平行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抵接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第二触发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和第二触发机构沿着垂直于所述测试台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枕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枕头测试装置还包括通讯测试模块,所述通讯测试模块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所述通讯测试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通讯测试模块用于与所述智能枕头的控制显示盒通讯连接。
CN202221615885.2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Active CN217845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5885.2U CN21784565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5885.2U CN21784565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5651U true CN217845651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5885.2U Active CN217845651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5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294B (zh) 射频校准测试屏蔽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20325U (zh) 智能化电机性能综合检测设备
CN112224879A (zh) 一种能够视觉检测的灯珠组件输送转送机构
CN206804845U (zh) 一种开关电源老化试验和性能检测系统
CN217845651U (zh) 一种智能枕头测试装置
CN213230896U (zh) 一种毛巾折叠机
CN106324532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测试机
CN108120923A (zh) 断路器延时特性检测设备
CN111830354A (zh) 一种智能电子产品检测设备
CN214384517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包装缺陷检测装置
CN208206189U (zh) 一种智能动态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13287838A (zh) 新型智能化贴底生产线
CN208653778U (zh) 开关检测装置
CN101813404A (zh) 汽车空调二器充气保压机及其充气保压方法
CN109201506B (zh) 家报产品综合性能智能测试生产线
CN109127475A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产品的电性能检测自动化流水线
CN212314891U (zh)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功能的ate测试设备
CN212364464U (zh) 一种智能电子产品检测设备
CN210834979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钩的装配检测台
CN210655131U (zh) 一种物料转接装置、一种上料设备、一种出料设备以及一种检测系统
CN209615595U (zh) 一种电池盒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13649290B (zh) 一种加工电池包的传动工艺方法
CN216449669U (zh) 一种蓝牙和红外同时测试设备
CN214793686U (zh) 一种物料袋检漏装置
CN217561357U (zh) Eol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