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8153U -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8153U
CN217838153U CN202221608539.1U CN202221608539U CN217838153U CN 217838153 U CN217838153 U CN 217838153U CN 202221608539 U CN202221608539 U CN 202221608539U CN 217838153 U CN217838153 U CN 21783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early warning
protection
mounting base
al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85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ji Na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ji Na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ji Na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ji Na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85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8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安全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包括预警箱和安装防护组件;安装防护组件包括安装底座、调节杆、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设置在预警箱的底部;调节杆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配合。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防护组件调节两组安装架的间距,安装操作简单,满足不同起重机的安装需求。设置风力检测器、倾斜度检测器和距离检测器工作,对吊钩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智能性、实时性强。设置侧防护架、侧部缓冲件和底部缓冲件,全面对装置进行减震、防撞。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安全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起重设备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起重机在市场上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广泛。吊运时,吊钩将货物悬吊至高空,遇到起风、外力、移动速度、视线盲区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吊钩倾斜、摇摆、撞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预警装置,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发出警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防护组件调节两组安装架的间距,安装操作简单,满足不同起重机的安装需求。设置风力检测器、倾斜度检测器和距离检测器工作,对吊钩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智能性、实时性强。设置侧防护架、侧部缓冲件和底部缓冲件,全面对装置进行减震、防撞。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包括预警箱和安装防护组件;预警箱上设置有风力检测器、预警器、倾斜度检测器、远程通讯系统和控制器;安装防护组件包括安装底座、调节杆、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设置在预警箱的底部;调节杆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配合。
安装防护件包括安装架、侧防护架、距离检测器和侧部缓冲件;安装架与同侧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同时与吊钩的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侧防护架设置在吊钩的外侧,通过侧部缓冲件连接在安装架上;距离检测器设置在安装架上。
优选的,预警箱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内部设置有蓄电设备。
优选的,预警器上设置有报警灯和蜂鸣器。
优选的,安装架为横置的U型结构,通过固定钉卡合安装在吊钩的安装座上。
优选的,侧防护架为弧形板,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撞层。
优选的,距离检测器设置在多组侧部缓冲件之间,侧防护架上设置有与距离检测器位置相对的信号发射缺口。
优选的,底部缓冲件包括伸缩杆、缓冲套一和弹簧一;弹簧一设置在缓冲套一内;伸缩杆设置在安装底座,下端伸入缓冲套一,连接弹簧一。
优选的,侧部缓冲件包括缓冲套二、移动杆和弹簧二;缓冲套二设置在安装架上,内部设置弹簧二;移动杆的一端连接侧防护架,另一端伸入缓冲套二,连接弹簧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防护组件,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两组安装架的间距满足安装需求,通过卡合,配合固定钉与吊钩的安装座安装,安装操作简单,满足不同起重机的安装需求。设置风力检测器、倾斜度检测器和距离检测器工作,对吊钩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时预警器发出警报,智能性、实时性强。设置侧防护架、侧部缓冲件和底部缓冲件,对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小外力撞击、刮擦的作用。全面对装置进行减震、防撞,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中侧防护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侧部缓冲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预警箱;2、安装防护组件;3、安装架;4、太阳能电池板;5、风力检测器;6、预警器;7、侧防护架;8、距离检测器;9、侧部缓冲件;10、信号发射缺口;11、安装底座;12、调节杆;13、伸缩杆;14、缓冲套一;15、弹簧一;16、缓冲套二;17、移动杆;18、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包括预警箱1和安装防护组件2;预警箱1上设置有风力检测器5、预警器6、倾斜度检测器、远程通讯系统和控制器;安装防护组件2包括安装底座11、调节杆12、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11设置在预警箱1的底部;调节杆12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11,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11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11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12配合。
安装防护件包括安装架3、侧防护架7、距离检测器8和侧部缓冲件9;安装架3与同侧的调节杆12转动连接,同时与吊钩的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侧防护架7设置在吊钩的外侧,通过侧部缓冲件9连接在安装架3上;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安装架3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根据吊钩安装座的宽度对两组安装架3的间距进行调节。调节时旋转调节杆12,带动安装架3水平移动,直至两侧的安装架3与吊钩安装座位置匹配,进行装置安装。起重机工作时,风力检测器5、倾斜度检测器和距离检测器8工作,对吊钩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时预警器6发出警报。此外设置侧防护架7、侧部缓冲件9和底部缓冲件,从吊钩以及装置提供保护,缓冲外力撞击、刮擦。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包括预警箱1和安装防护组件2;预警箱1上设置有风力检测器5、预警器6、倾斜度检测器、远程通讯系统和控制器;安装防护组件2包括安装底座11、调节杆12、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11设置在预警箱1的底部;调节杆12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11,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11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11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12配合。
安装防护件包括安装架3、侧防护架7、距离检测器8和侧部缓冲件9;安装架3与同侧的调节杆12转动连接,同时与吊钩的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侧防护架7设置在吊钩的外侧,通过侧部缓冲件9连接在安装架3上;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安装架3上。
进一步的,预警箱1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内部设置有蓄电设备。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预警器6上设置有报警灯和蜂鸣器。预警时,灯光亮起,发出警报声,双重预警。
进一步的,安装架3为横置的U型结构,通过固定钉卡合安装在吊钩的安装座上。安装时,直接卡住安装座,配合固定钉,安装牢固,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侧防护架7为弧形板,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撞层。弧形结构,防护面积大,防护效果好。
进一步的,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多组侧部缓冲件9之间,侧防护架7上设置有与距离检测器8位置相对的信号发射缺口10。侧防护架7对距离检测器8直接提供防护,且不影响距离检测。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包括预警箱1和安装防护组件2;预警箱1上设置有风力检测器5、预警器6、倾斜度检测器、远程通讯系统和控制器;安装防护组件2包括安装底座11、调节杆12、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11设置在预警箱1的底部;调节杆12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11,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11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11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12配合。
安装防护件包括安装架3、侧防护架7、距离检测器8和侧部缓冲件9;安装架3与同侧的调节杆12转动连接,同时与吊钩的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侧防护架7设置在吊钩的外侧,通过侧部缓冲件9连接在安装架3上;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安装架3上。
进一步的,预警箱1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内部设置有蓄电设备。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预警器6上设置有报警灯和蜂鸣器。预警时,灯光亮起,发出警报声,双重预警。
进一步的,安装架3为横置的U型结构,通过固定钉卡合安装在吊钩的安装座上。安装时,直接卡住安装座,配合固定钉,安装牢固,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侧防护架7为弧形板,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撞层。弧形结构,防护面积大,防护效果好。
进一步的,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多组侧部缓冲件9之间,侧防护架7上设置有与距离检测器8位置相对的信号发射缺口10。侧防护架7对距离检测器8直接提供防护,且不影响距离检测。
如图4所示,底部缓冲件包括伸缩杆13、缓冲套一14和弹簧一15;弹簧一15设置在缓冲套一14内;伸缩杆13设置在安装底座11,下端伸入缓冲套一14,连接弹簧一15。
如图5所示,侧部缓冲件9包括缓冲套二16、移动杆17和弹簧二18;缓冲套二16设置在安装架3上,内部设置弹簧二18;移动杆17的一端连接侧防护架7,另一端伸入缓冲套二16,连接弹簧二18。
本实施例设置底部缓冲件,对竖直方向上的震动进行缓冲。设置侧部缓冲件9,对水平方向上的震动进行缓冲。全面对装置进行减震、防撞,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警箱(1)和安装防护组件(2);预警箱(1)上设置有风力检测器(5)、预警器(6)、倾斜度检测器、远程通讯系统和控制器;安装防护组件(2)包括安装底座(11)、调节杆(12)、底部缓冲件和安装防护件;安装底座(11)设置在预警箱(1)的底部;调节杆(12)设置两组,从两端分别伸入安装底座(11),且与其螺纹连接;底部缓冲件设置在安装底座(11)的下端;安装防护件设置两组,位于安装底座(11)的两侧,与同侧的调节杆(12)配合;
安装防护件包括安装架(3)、侧防护架(7)、距离检测器(8)和侧部缓冲件(9);安装架(3)与同侧的调节杆(12)转动连接,同时与吊钩的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侧防护架(7)设置在吊钩的外侧,通过侧部缓冲件(9)连接在安装架(3)上;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安装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警箱(1)的两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内部设置有蓄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警器(6)上设置有报警灯和蜂鸣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架(3)为横置的U型结构,通过固定钉卡合安装在吊钩的安装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防护架(7)为弧形板,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撞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距离检测器(8)设置在多组侧部缓冲件(9)之间,侧防护架(7)上设置有与距离检测器(8)位置相对的信号发射缺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缓冲件包括伸缩杆(13)、缓冲套一(14)和弹簧一(15);弹簧一(15)设置在缓冲套一(14)内;伸缩杆(13)设置在安装底座(11),下端伸入缓冲套一(14),连接弹簧一(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部缓冲件(9)包括缓冲套二(16)、移动杆(17)和弹簧二(18);缓冲套二(16)设置在安装架(3)上,内部设置弹簧二(18);移动杆(17)的一端连接侧防护架(7),另一端伸入缓冲套二(16),连接弹簧二(18)。
CN202221608539.1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Active CN21783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8539.1U CN217838153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8539.1U CN217838153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8153U true CN21783815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8539.1U Active CN217838153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8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38153U (zh) 一种起重机用防撞报警装置
KR20190017283A (ko) 자동차용 시트백 충돌시험장치
CN206537929U (zh) 一种笔记本背板上料装置
CN210286519U (zh) 一种货箱排放架安装装置
CN210047861U (zh) 一种防护性强的物流运输箱
CN101823456B (zh) 一种防振锁定结构
CN212356295U (zh) 一种起重机的提升防碰撞保护装置
CN210366715U (zh) 一种造桥门式起重机
CN114030612A (zh) 一种基于bim无人机测绘装置及测绘方法
CN206985544U (zh) 一种起重机起升结构组
CN210973640U (zh) 一种双葫芦门式起重机
CN216155336U (zh) 一种新型单梁悬挂起重机
CN216272769U (zh) 一种无人自动化门式起重机防碰撞保护装置
CN209872151U (zh) 一种起重机用组合式防护主梁
CN209888986U (zh) 一种砌块运输旋转母车
CN104310154A (zh) 一种对重缓冲装置
CN214359964U (zh) 一种卷扬机提升的安全限位结构
CN211283375U (zh) 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CN219384522U (zh) 一种具有限位保护功能的气动葫芦
CN215592498U (zh) 一种烟囱冷却塔施工用垂直运输装置
CN214527701U (zh) 一种精定位起重机用起重小车
CN219428109U (zh) 一种索道吊厢用双向减震的吊接装置
CN214790214U (zh) 一种数字铁路运输信号设备固定架
CN209815450U (zh) 一种双重轿壁减共振轿厢
CN217894845U (zh) 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