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1209U -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 Google Patents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1209U
CN217821209U CN202221645012.6U CN202221645012U CN217821209U CN 217821209 U CN217821209 U CN 217821209U CN 202221645012 U CN202221645012 U CN 202221645012U CN 217821209 U CN217821209 U CN 217821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channel
mount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50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科
庞秀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50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1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1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1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其中,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安装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出风口形成气流通道;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组件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本实用新型聚光灯,有利于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性和便携性的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习惯于采用便携式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拍照摄影,但是当外部光照条件存在不足的条件下,仅凭移动终端设备自带的拍照功能很难实现需要的摄影效果,因此产生了辅助摄影的补光设备。
现有的补光设备中,出于便携考虑,集成化相对较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使得补光设备内的热量逐渐积累,对补光设备内的电气元器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现有补光设备通常利用散热鳍片散热,再设置风扇吹走散热鳍片所散出热量,但现有结构设置不合理,散热效果差,无法达到所需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聚光灯的散热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散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安装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出风口形成气流通道;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组件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自安装腔进入所述导风通道的气流被所述导风结构隔离。
可选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两块第一导风板和两块第二导风板,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两侧,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两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两侧,并与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排布方向呈夹角,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以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腔壁围合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导风板临近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
各所述第二导风板临近各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具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朝所述壳体宽度方向弯折设置的连接部和导风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风部自所述连接部朝所述腔壁倾斜延伸,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两所述导风结构之间形成自所述散热组件朝所述出风口渐扩散结构。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腔壁;
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导风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风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并行;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两密封凸筋,两所述密封凸筋设置于所述腔壁,两所述密封凸筋和两所述密封凸筋之间的腔壁围合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所述导风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密封槽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件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壁,并自所述安装架的上侧朝所述安装架的下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两限位侧板,两所述限位侧板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侧板和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限位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聚光灯,所述聚光灯包括灯板和上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灯板连接,以使散热装置散出所述灯板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聚光灯的散热装置,通过在壳体设置安装腔,以及连通安装腔的出风口,风扇设置于壳体,散热组件和导风结构设置于安装腔内,散热组件具有散热通道,风扇设置于壳体,用于驱动外部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导风结构具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连通出风口与散热通道的出风侧,如此,在风扇朝气流通道吹风时,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后进入散热通道,吹走散热通道的热气,热气从散热通道中的出风侧出来时,由于散热通道的出风侧与通过导风结构与出风口连通,使得从散热通道出的热气无法再进入安装腔中,热气只能通过出风口排出安装腔中,避免热气在通过出风口时,被出风口边缘抵挡形成回旋风返回安装腔中,造成壳体内部电子元器件温度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聚光灯的散热装置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散热组件和导风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散热组件和导风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壳体 2 风扇 323 限位侧板
11 壳本体 3 散热组件 324 安装空间
111 安装腔 31 散热件 4 导风结构
112 进风口 311 散热通道 41 第一导风板
113 出风口 3112 出风侧 411 连接部
114 密封结构 32 安装架 412 导风部
1141 密封凸筋 321 安装板 42 第二导风板
1142 密封槽 322 过风口 43 导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聚光灯的散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该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1,具有安装腔111,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111的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所述进风口112、所述安装腔111和所述出风口113形成气流通道;
风扇2,所述风扇2设置于所述壳体1,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
散热组件3,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1内,所述散热组件3具有散热通道311,所述散热通道311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导风结构4,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1内,所述导风结构4具有导风通道43,所述导风通道43连通所述散热通道311的出风侧3112与所述出风口113。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用于提高聚光灯的散热效率。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风扇2、散热组件3和导风结构4。壳体1具有用于安装散热组件3和导风结构4的安装腔111,以及连通安装腔111的出风口113和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用于排出散热组件3散出的热气,进风口112供外部气流进入安装腔111。当壳体1具有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在散热装置在使用或收纳时,壳体1朝向地面方向的一侧为下侧时,背离地面方向的一侧为上侧,位于壳体1上侧和下侧之间的两侧分别为左右两侧。出风口113可以位于壳体1的上侧、或下侧、或左侧、或右侧等。相应的,进风口112可以与进风口112相对,或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方向呈夹角,例如,进风口112与进风口112相对时,出风口113位于壳体1上侧时,进风口112位于壳体1下侧。再如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3的方向呈夹角时,出风口113位于壳体1上侧时,进风口112位于左侧等。
风扇2用于抽取外部空间的气体吹向散热通道311,将散热通道311内的热气吹离散热通道311,使得散热组件3能散热。风扇2设置于壳体1,风扇2可以位于安装腔111外,也可以位于安装腔111内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在风扇2设置于壳体1外时,风扇2的吹风侧朝向进风口112,使得风扇2吹出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后进入散热通道311中,将散热通道311中的热气吹出散热通道311,达到对散热组件3散热的目的。在风扇2位于壳体1内部时,风扇2的抽风侧通过进风口112抽取外部空间的空气,吹向气流通道,使得风扇2吹出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后进入散热通道311中,将散热通道311中的热气吹出散热通道311,达到对散热组件3散热的目的
散热组件3用于散发灯珠发出的热量,通过热管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设置于安装腔111中。散热组件3具有多个散热通道311,各散热通道311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3112,进风侧供外部空间气体进风散热通道311,出风侧3112供排出散热通道311的气体。
导风结构4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多个部分拼接而成。导风结构4用于导风,避免通过散热通道311的气流再次进入安装腔111内,将热气带到壳体1内,影响散热组件3的散热。导风结构4具有导风通道43,导风通道43的一端与出风侧3112和出风口113连通,如此,在风扇2朝散热通道311吹风时,气流带走散热通道311的热气,在热气通过导风通道43时,导风通道43限制热气朝安装腔111内移动,只能朝出风口113移动,如此,避免了经过散热件31的热气进入安装腔111中,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聚光灯的散热装置,通过在壳体1设置安装腔111,以及连通安装腔111的出风口113,风扇2设置于壳体1,散热组件3和导风结构4设置于安装腔111内,散热组件3具有散热通道311,风扇2设置于壳体1,用于驱动外部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导风结构4具有导风通道43,导风通道43连通出风口113与散热通道311的出风侧3112,如此,在风扇2朝气流通道吹风时,气流进入气流通道后进入散热通道311,吹走散热通道311的热气,热气从散热通道311中的出风侧3112出来时,由于散热通道311的出风侧3112与通过导风结构4与出风口113连通,使得从散热通道311出的热气无法再进入安装腔111中,热气只能通过出风口113排出安装腔111中,避免热气在通过出风口113时,被出风口113边缘抵挡形成回旋风返回安装腔111中,造成壳体1内部电子元器件温度升高。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导风结构4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111的腔壁,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自安装腔111进入所述导风通道43的气流被所述导风结构4隔离。
导风结构4可呈筒状,内部具有贯穿的空间即可。导风结构4可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形成导风结构4后,导风结构4的一端与安装腔111的腔壁抵接,另一端与散热组件3连接,使得安装腔111的气流进入散热通道311后,避免了气流通过导风结构4与腔壁之间的间隙或安装机构与散热组件3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腔111中,影响安装腔111内的温度。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导风结构4包括两块第一导风板41和两块第二导风板42,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41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3相对两侧,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111的腔壁;两所述第二导风板42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3相对两侧,并与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排布方向呈夹角,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42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111的腔壁;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41、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42,以及靠近所述出风口113的腔壁围合形成所述导风通道43。各所述第一导风板41临近各所述第二导风板42的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各所述第二导风板42临近各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一端具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导风结构4包括两块第一导风板41和两块第二导风板42。两块第一导风板41之间相对设置,两块第二导风板42之间相对设置,以便于两块第一导风板41、两块第二导风板42和临近出风口113的腔壁围合形成导风通道43。同时,两块第一导风板41和两块第二导风板42分别与临近出风口113的腔壁抵接,避免气流进入导风通道43后通过第一导风板41或第二导风板42与腔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腔111中。同时,相邻的第一导风板41和第二导风板42之间抵接,避免了导风通道43中的气流通过相邻第一导风板41和第二导风板42之间的间隙进入安装腔111。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板41包括弯折设置的连接部411和导风部412,所述连接部411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所述导风部412自所述连接部411朝所述腔壁延伸,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两所述导风结构4之间形成自所述散热组件3朝所述出风口113渐扩散结构。
为了更好的让散热组件3中的气流排出至外部空间中,第一导风板41具有弯折设置的连接部411和导风部412,连接部411与散热组件3连接,连接部411连接于散热组件3的侧壁。导风部412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朝安装腔111的腔壁延伸,导向部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朝背离导风通道43中心方向倾斜延伸,使得两导向部形成自散热组件3朝出风口113形成外扩结构,如此,在热气自散热通道311中进入导风通道43后,散热通道311的气流可以快速离开散热通道311,提高散热组件3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壳本体11和密封结构114,所述密封结构114设置于所述腔壁;所述第一导风板41包括相连的连接部411和导风部412,所述连接部411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所述导风部412远离所述连接部411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114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42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抵接。
为了提高导风通道43的密封性,壳本体11设有密封结构114,密封结构114可以为密封槽1142。密封结构114可以在腔壁凹陷形成,也可以通过设置设置两根凸筋围合形成等,形成密封结构114后,导风部412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插导风结构4中,如此,可通过密封结构114密封导风通道43,进一步提高导风通道43的密封性。另外,第二导风板42的一端与散热组件3连接,另一端与腔壁抵接,如此,避免了热气从第二导风板42与腔壁之间外泄。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导风板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11的长度方向并行;所述密封结构114包括两密封凸筋1141,两所述密封凸筋1141设置于所述腔壁,两所述密封凸筋1141和两所述密封凸筋1141之间的腔壁围合形成密封槽1142,所述密封槽114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11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所述导风部412远离连接部411的一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密封槽1142插接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导风通道43的密封性,第一导风板41的长度方向与优选与壳本体11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密封结构114包括两密封凸筋1141,两密封凸筋1141和腔壁围合形成密封槽1142,密封槽1142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长度方向并行,密封槽1142的槽宽与第一导风板41的厚度相当,以便于第一导风板41插入密封槽1142后可达到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件31和安装架32,所述安装架32具有安装空间324,以及连通安装空间324的过风口322,所述散热通道311位于所述散热件31,所述散热件31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324,所述散热通道311的进风侧连通所述过风口322;所述连接部411连接于所述安装架32的侧壁,并自所述安装架32的上侧朝所述安装架32的下侧延伸。
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导风板41的稳定性,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件31和安装架32,安装架32具有安装空间324,散热件31设置于安装空间324。连接部411与安装架32连接,连接部411可通过螺栓与安装架32连接。连接部411与安装架32通过螺栓连接有利于提高装配的效率,同时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安装架32包括安装板321和两限位侧板323,两所述限位侧板323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侧板323和所述安装板321连接,所述安装板321和所述限位侧板323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324。所述安装架32包括安装板321和两限位侧板323,两所述限位侧板323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侧板323和所述安装板321连接,所述安装板321和所述限位侧板323围合形成所述安装位;所述安装板321具有贯穿所述安装板321的过风口322,所述过风口322的一侧与所述风扇2的吹风侧连通,另一侧与所述散热通道311的进风侧连通。
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件31和用于安装散热件31的安装架32,散热通道311位于散热件31中。安装架32与壳体1连接,安装架3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安装架32具有安装空间324,安装空间324供散热件31安装。散热件31通过安装架32安装于安装腔111中提高了散热件31的稳定性。安装架32包括安装板321和两侧板,安装板321临近壳体1的底部,安装板321用于支撑散热件31,两侧板用于限位散热件31,两侧板均与安装板321连接,同时两侧板相对且间隔设置。如此,安装板321和两侧板可围合形成安装空间324。为了方便气流自下而上进入散热通道311,安装板321开设有贯穿安装板321的过风口322,如此,在散热件31设置于安装空间324后,过风口322分别连通吹风侧和进出风侧3112,以便于风扇2吹出风自散热通道311的下侧朝散热通道311的上侧流动,并充分带走散热通道311中的热量。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风扇2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安装架32与所述风扇2背离进风口112的一侧连接,所述风扇2的抽风侧与所述壳体1的进风口112连通,所述风扇2的出风侧3112与所述过风口322连通
风扇2优选设置于壳体1内,风扇2的一侧与临近进风口112的腔壁连接,同时,风扇2的进风侧与壳体1的进风口112连通,风扇2的另一侧与安装板321连接,如此,便于风扇2抽取外部空间的冷气,吹走散热通道311中的热量。
在一些实时例中,如图1至4所示,所述出风口113位于壳体1的上侧;和/或,所述壳体1具有与所述风扇2的抽风侧连通的进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2位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3优选设置于壳体1的上侧,以便于气体受热时,可自行上升,从而提高散热的效率。壳体1设有与抽风侧连通的进风口112,进风口112优选设置于壳体1的下侧,便于风扇2朝散热通道311中吹风时,气流可以自下而上通过散热通道311,减少气流被抵挡,从而影响气流通过散热通道31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113设有出风格栅和加强格栅条,包括至少两出风格栅条,出风格栅条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出风格栅条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供热气通过;加强格栅条至少一根,加强格栅条位于相邻两出风格栅条之间,一端与其中一根出风格栅条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出风格栅条连接,用以加强格栅条的强度。
进风口112设有进风格栅和加强栅条,包括至少两进风栅条,进风栅条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两进风栅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供气流进入安装腔111。加强栅条至少一根,加强栅条位于相邻两进风格栅条之间,一端与其中一根进风格栅条连接,另一端与另一进风栅条连接,用以加强栅条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聚光灯,该聚光灯包括挡板和聚光灯的散热装置,该聚光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聚光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安装腔,以及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出风口形成气流通道;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以驱动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中流动;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散热组件具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风结构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自安装腔进入所述导风通道的气流被所述导风结构隔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两块第一导风板和两块第二导风板,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两侧,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两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散热组件相对两侧,并与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排布方向呈夹角,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的腔壁;
两块所述第一导风板、两块所述第二导风板,以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腔壁围合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风板临近各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
各所述第二导风板临近各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具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朝所述壳体宽度方向弯折设置的连接部和导风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风部自所述连接部朝所述腔壁倾斜延伸,并与所述腔壁抵接,以使两所述导风结构之间形成自所述散热组件朝所述出风口渐扩散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腔壁;
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相连的连接部和导风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导风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腔壁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并行;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两密封凸筋,两所述密封凸筋设置于所述腔壁,两所述密封凸筋和两所述密封凸筋之间的腔壁围合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本体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所述导风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至少部分与所述密封槽插接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件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外侧壁,并自所述安装架的上侧朝所述安装架的下侧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两限位侧板,两所述限位侧板相对设置,两所述限位侧板和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限位侧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10.一种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灯包括灯板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聚光灯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灯板连接,以使散热装置散出所述灯板的热量。
CN202221645012.6U 2022-06-28 2022-06-28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Active CN217821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5012.6U CN217821209U (zh) 2022-06-28 2022-06-28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5012.6U CN217821209U (zh) 2022-06-28 2022-06-28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1209U true CN217821209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5012.6U Active CN217821209U (zh) 2022-06-28 2022-06-28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1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88562U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CN217821209U (zh) 聚光灯的散热装置和聚光灯
CN210120758U (zh) 散热模组和遥控器
WO2022127746A1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216391914U (zh) 电力设备机柜
CN112882328B (zh) 智能投影设备
CN214375781U (zh) 智能投影设备
CN212005991U (zh)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17693948U (zh) 一种功放的散热结构
CN212324595U (zh) 一种信息系统控制箱体的散热装置
CN218451072U (zh) 一种cpu门禁控制器
CN219645344U (zh) 散热组件及功能柜
CN215268331U (zh) 一种网络交换机散热装置
CN215637643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536551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5735558U (zh) 一种机柜散热系统
CN220830633U (zh) 一种机柜
CN21479927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稳压电源
CN220023471U (zh) 一种改进的循环散热结构
CN219476068U (zh) 一种具有导流罩的散热器
CN216491665U (zh) 散热式安装壳和显示器
CN213882905U (zh) 一种烤箱顶部的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烤箱
CN218103719U (zh) 壳体结构、电控装置及空气调节器
CN211653581U (zh) 密封加固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