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7931U -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 Google Patents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7931U
CN217807931U CN202220193164.0U CN202220193164U CN217807931U CN 217807931 U CN217807931 U CN 217807931U CN 202220193164 U CN202220193164 U CN 202220193164U CN 217807931 U CN217807931 U CN 217807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cylinder
vertical plate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31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henl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henl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henl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henle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31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7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7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7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光缆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包括框架以及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可移动排线装置、切线装置和导向轮,所述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均固定在框架的前侧,两个线盘夹紧装置中的一个为待收紧工位,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设置在框架的上,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固定在可移动排线装置的下端,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与可移动排线装置之间,每个线盘夹紧装置包括顶针左臂、顶针右臂和收线驱动电机,所述顶针左臂和顶针右臂均通过上横臂、下横臂和中间的丝杠固定框架上,所述下横臂中间铰接有升降油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盘收线机换盘效率低以及难以根据收线多少而调节线盘与排线装置之间距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光缆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光网络信息传输时代,皮线光缆已大量应用于光纤到户和无线基站拉远网络中,在组建智能大楼、数字小区、校园网、局域网等网络中大量采用。随着5G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铺设密集的光网络系统需要大量的皮线光缆做支撑,对于皮线光缆需求量与日俱增,现有市场皮线生产设备生产速度小于150m/min,尤其是皮线双盘收线机需要多人工换盘,换盘时需要停机操作,换盘过程及其复杂繁琐,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皮线的需求供应机制;且实际应用时,当线盘上的线越来越多时,由于排线装置的高度不可调节,线盘未收线饱和就要停止收线,当收卷较小时,使用起来费力费时,非常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盘收线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盘收线机换盘效率低以及难以根据收线多少而灵活调节线盘与排线装置之间距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包括框架以及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可移动排线装置、切线装置和导向轮,所述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均固定在框架的前侧,两个线盘夹紧装置中的一个为待收紧工位,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设置在框架的上,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固定在可移动排线装置的下端,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与可移动排线装置之间,每个线盘夹紧装置包括顶针左臂、顶针右臂和收线驱动电机,所述顶针左臂和顶针右臂均通过上横臂、下横臂和中间的丝杠固定框架上,所述下横臂中间铰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导向轮固定在框架上且位于可移动排线装置的右侧。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框架的上方设有长方形支撑架,所述长方形支撑架的上方设有坦克链,且长方形框架的前侧的上下端固定有两条滑轨,可移动排线装置后侧面通过上方的L型连接板固定在坦克链上,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后侧面通过中间的两个滑块与两条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长方形支撑架内还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分别固定在长方形支撑架内的两端,且二者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皮带的下方通过连接板与可移动排线装置的下方的滑块固定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包括长立板,所述长立板的前侧的左边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下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与L型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立板上靠近长立板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气缸杆铰接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下端铰接有下定位装置,所述下定位装置包括横向柱体和配重体,所述横向柱体靠近L型立板的一端为平滑的弧面,所述横向柱体横向穿过L型立板的下端,所述L型立板304下端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过线孔,所述限位柱的内壁为空腔,切线操作时,所述横向柱体伸进空腔抵住线体。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L型立板下方的宽立板上交错固定有4个导向轮,4个导向轮的中间固定有上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装置包括上定位气缸和方形限位体,上定位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方形限位体内,所述方形限位体的上下端面也开设有过线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L型立板上方的窄立板上固定有用于排布线缆的上坦克链。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可移动排线装置下端的后侧一体化设有纵向框架,所述切线装置固定在纵向框架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包括上面的驱动气缸和下面的气动剪刀装置,所述气动剪刀装置包括外侧的壳体、滑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滑动杆和固定在滑动杆一端的气动剪刀,所述气动剪刀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驱动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纵向框架的下方固定有过线导轮,所述过线导轮通过导轮气缸驱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顶针右臂内设有与收线驱动电机相连接的线盘驱动装置,所述线盘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皮带和转轮,所述收线驱动电机驱动线盘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驱动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转轮,转轮通过转轴带动线盘旋转。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框架上还固定有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位于框架的右端的上方。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所述框架的后侧固定有气动电控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两个收线工位,当其中一个进行收线时,对另外一个进行装盘操作,故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即可。
2、通过设置上横臂、下横臂、丝杠以及升降油缸,使悬臂可自动上升和下降,故换盘时,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提高了换盘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劳动力。
3、可移动排线装置与坦克链的配合后的左右移动,进一步适应了双工位的设计,且通过升降气缸驱动其上下移动的操作,便于灵活调节其与线盘之间的距离,当开始收线时,其可以下移,以缩短其与线盘之间的距离,当线盘上所收的线体越来越多时,可以使其上移,以使线盘能够进一步饱和收线。
4、通过设置上、下定位装置,有效的对线体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提高收线的质量,当进行切线操作时,上、下定位装置可对线体进行抵压,避免切线后线体反弹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图1中C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D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包括框架1以及两个线盘夹紧装置2、可移动排线装置3、切线装置4和导向轮5,所述两个线盘夹紧装置2均固定在框架的前侧,两个线盘夹紧装置2中的一个为待收紧工位,两个线盘分别为线盘A和线盘B,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3设置在框架的上,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2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4固定在可移动排线装置3的下端,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2与可移动排线装置3之间,每个线盘夹紧装置2包括顶针左臂201、顶针右臂202和收线驱动电机203,所述顶针左臂201和顶针右臂202均通过上横臂6、下横臂7和中间的丝杠8固定框架1上,所述下横臂7中间铰接有升降油缸9,所述导向轮5固定在框架1上且位于可移动排线装置3的右侧。
所述框架1的上方设有长方形支撑架101,所述长方形支撑架101的上方设有坦克链10,且长方形框架101的前侧的上下端固定有两条滑轨11,可移动排线装置3后侧面通过上方的L型连接板12固定在坦克链10上,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3后侧面通过中间的两个滑块13与两条滑轨11滑动连接;所述长方形支撑架101内还固定有驱动装置14,所述驱动装置14包括主驱动轮141和从驱动轮142,所述主驱动轮141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轮141和从驱动轮142分别固定在长方形支撑架101内的两端,且二者之间通过皮带143传动,皮带143的下方通过连接板15与可移动排线装置3的下方的滑块13固定连接。
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3包括长立板301,所述长立板301的前侧的左边固定有升降气缸302,升降气缸302的气缸杆下端固定有横板303,所述横板303与L型立板30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立板304上靠近长立板301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气缸305,定位气缸305的气缸杆铰接连接臂306,所述连接臂306下端铰接有下定位装置16,所述下定位装置16包括横向柱体161和配重体162,所述横向柱体161靠近L型立板304的一端为平滑的弧面,所述横向柱体161横向穿过L型立板304的下端,所述L型立板304下端固定有限位柱307,所述限位柱307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过线孔,所述限位柱307的内壁为空腔,切线操作时,所述横向柱体161伸进空腔抵住线体。当需要切线时,定位气缸305向下驱动连接臂306,连接臂306将横向柱体161抵入限位柱307,直至抵住线体。
L型立板304下方的宽立板上交错固定有4个导向轮17,4个导向轮17的中间固定有上定位装置18,所述上定位装置18包括上定位气缸181和方形限位体182,上定位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有定位块183,所述定位块183位于方形限位体182内,所述方形限位体183的上下端面也开设有过线孔。当需要切线时,上定位气缸181驱动定位块183,将线体抵在方形限位体182内。
L型立板304上方的窄立板上固定有用于排布线缆的上坦克链19。
可移动排线装置3下端的后侧一体化设有纵向框架20,所述切线装置4固定在纵向框架20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4包括上面的驱动气缸41和下面的气动剪刀装置42,所述气动剪刀装置42包括外侧的壳体421、滑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滑动杆422和固定在滑动杆422一端的气动剪刀423,所述气动剪刀423的上端通过连接板21与驱动气缸41的气缸杆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框架20的下方固定有过线导轮22,所述过线导轮22通过导轮气缸23驱动。
所述顶针右臂内设有与收线驱动电机203相连接的线盘驱动装置,所述线盘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25、驱动皮带26和转轮27,所述收线驱动电机驱动线盘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驱动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转轮,转轮通过转轴带动线盘旋转。
所述框架1上还固定有计米轮24,所述计米轮24位于框架的右端的上方。
所述框架1的后侧固定有气动电控箱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驱动升降油缸9,旋转下横臂7,使顶针左臂201和顶针右臂202下降至合适的高度,推动线盘A至左边的工位,分别驱动顶针左臂201和顶针右臂内的顶针顶入线盘轴内,再次驱动驱动升降油缸9,旋转下横臂7,使顶针左臂201和顶针右臂202上升至合适的高度,此时可移动排线装置3位于框架1左侧,即收线工位,则右侧为待收紧工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升降气缸302将L型立板304下移至合适的位置,再将线体29依次穿过计米轮24、导向轮5、上方的两个导向轮17之间、上定位装置18、下方的两个导向轮4之间、下定位装置16、过线导轮22后,固定在线盘上,驱动线盘转动进行收线,在收线的过程中,可灵活调节L型立板304的高度以及过线导轮22伸出的距离来调节收线情况,同时,将线盘B通过同样的操作固定右边的工位上,当线盘收满时,驱动上定位装置18和下定位装置16抵住线体,再驱动切线装置4切断线体即可,切断后,将可移动排线装置3移动至右边的工位进行收线,线盘B收线时,将线盘A移出左边的工位,如此周而复始,实现不停机换盘。
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线体直径为2cm至15cm。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可移动排线装置、切线装置和导向轮,所述两个线盘夹紧装置均固定在框架的前侧,两个线盘夹紧装置中的一个为待收紧工位,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设置在框架的上,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固定在可移动排线装置的下端,且位于线盘夹紧装置与可移动排线装置之间,每个线盘夹紧装置包括顶针左臂、顶针右臂和收线驱动电机,所述顶针左臂和顶针右臂均通过上横臂、下横臂和中间的丝杠固定框架上,所述下横臂中间铰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导向轮固定在框架上且位于可移动排线装置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上方设有长方形支撑架,所述长方形支撑架的上方设有坦克链,且长方形框架的前侧的上下端固定有两条滑轨,可移动排线装置后侧面通过上方的L型连接板固定在坦克链上,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后侧面通过中间的两个滑块与两条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长方形支撑架内还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主驱动轮和从驱动轮分别固定在长方形支撑架内的两端,且二者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皮带的下方通过连接板与可移动排线装置的下方的滑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排线装置包括长立板,所述长立板的前侧的左边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下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与L型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立板上靠近长立板的一侧固定有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气缸杆铰接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下端铰接有下定位装置,所述下定位装置包括横向柱体和配重体,所述横向柱体靠近L型连接板的一端为平滑的弧面,所述横向柱体横向穿过L型立板的下端,所述L型立板下端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过线孔,所述限位柱的内壁为空腔,切线操作时,所述横向柱体伸进空腔抵住线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L型立板下方的宽立板上交错固定有4个导向轮,4个导向轮的中间固定有上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装置包括上定位气缸和方形限位体,上定位气缸的气缸杆上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方形限位体内,所述方形限位体的上下端面也开设有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L型立板上方的窄立板上固定有用于排布线缆的上坦克链。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一项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可移动排线装置下端的后侧一体化设有纵向框架,所述切线装置固定在纵向框架的上方,所述切线装置包括上面的驱动气缸和下面的气动剪刀装置,所述气动剪刀装置包括外侧的壳体、滑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滑动杆和固定在滑动杆一端的气动剪刀,所述气动剪刀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驱动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方固定有过线导轮,所述过线导轮通过导轮气缸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右臂内设有与收线驱动电机相连接的线盘驱动装置,所述线盘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皮带和转轮,所述收线驱动电机驱动线盘驱动装置中的驱动轮,驱动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转轮,转轮通过转轴带动线盘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还固定有计米轮,所述计米轮位于框架的右端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双盘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后侧固定有气动电控箱。
CN202220193164.0U 2022-01-25 2022-01-25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Active CN217807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164.0U CN217807931U (zh) 2022-01-25 2022-01-25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164.0U CN217807931U (zh) 2022-01-25 2022-01-25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7931U true CN21780793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8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3164.0U Active CN217807931U (zh) 2022-01-25 2022-01-25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7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7303U (zh) 一种耐火电缆生产用收线机
CN111415784B (zh) 多规格线缆复合加工生产线
CN217915451U (zh) 光纤裁剪机
CN105070501B (zh) 一种排线机的线束张紧装置
CN217807931U (zh) 半自动双盘收线机
CN113753668A (zh) 多功能缠绕排布一体机
CN213833822U (zh) 一种吹膜机上可快速更换模具的装置
CN115938788B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加工用铁芯绕线装置
CN20682779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缆绕线装置
CN212655275U (zh) 一种电线电缆绕包机的收料装置
CN213622704U (zh) 一种全自动皮线双盘收线机
CN219885368U (zh) 一种电缆卷缆机
CN219591185U (zh) 一种电缆制备用绞线机收线机构
CN220766101U (zh) 一种电缆挤出机组收线装置
CN219554791U (zh) 一种电机线束绕线装置
CN113753661A (zh) 一种线束自动盘线装置
CN112109316A (zh) 一种可连续换辊的绝缘管材生产设备
CN110790055A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的自动接纸上料装置
CN215989990U (zh) 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
CN212245653U (zh) 一种储线装置
CN220306040U (zh) 一种网线内线材合股设备
CN215402284U (zh) 一种线缆生产用高效成缆装置
CN215797593U (zh) 多功能缠绕排布一体机
CN219173804U (zh) 一种汇流带收卷装置
CN220856209U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生产的成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