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628U -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628U
CN217804628U CN202222062335.9U CN202222062335U CN217804628U CN 217804628 U CN217804628 U CN 217804628U CN 202222062335 U CN202222062335 U CN 202222062335U CN 217804628 U CN217804628 U CN 217804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umper reinforcement
bumper
width direction
end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23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桐本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0623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4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该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设置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的保险杠的内侧,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及分别设置在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的下部,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合成树脂制的增宽构件,各增宽构件沿车宽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同时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规定宽度。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既能抑制重量增加又能获得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和步行者保护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中,为了获得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在相对于车宽方向的中心对称的两个部位设置有强度较低的弯曲部。并且,为了防止行人与保险杠相撞时被抛到车辆上或被推入车辆下,该弯曲部被构成为在车高方向上扩幅(宽度增加)。
然而,上述弯曲部被一体地形成在金属制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上,没有必要扩幅的区域也被扩幅等,因而导致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的重量(质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重量增加又能获得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及步行者保护性能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该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设置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的保险杠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的下部,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合成树脂制的增宽构件,各所述增宽构件沿车宽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同时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规定宽度。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仅在金属制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所需部位设置了合成树脂制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增宽构件,因而,与现有技术的通过冲压而一体地形成弯曲部或突出部的金属制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相比,能够在抑制重量增加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并且,由于增宽构件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规定宽度,所以能够防止行人与保险杠相碰撞时被抛到车辆上或被推入车辆下的情况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中,较佳为,各所述增宽构件具有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底部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的主体部;及从所述主体部向车高方向的上方延伸并将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朝向所述保险杠的面的一部分覆盖的立起壁。基于该结构,增宽构件能够有效地分散碰撞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车辆与摆式障碍物碰撞时的初期阶段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后续阶段的情形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将“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简称为“保险杠加强件”。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加强件A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保险杠加强件A的后视图(示出图1的背面)。本实施方式中,保险杠加强件A是设置在车辆后部的保险杠5(参照后述的图3和图4)的内侧的构件。另外,图1、图2及后述各图中,箭头Up表示车高方向的上方,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侧。
如图1和图2所示,保险杠加强件A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及分别在该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的下部设置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增宽构件2、增宽构件3、和增宽构件4。
三个增宽构件(2、3、4)分别沿车宽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同时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规定宽度。更详细而言,三个增宽构件(2、3、4)各自具有主体部(21、31、41)和立起壁(22、32、42)。
主体部21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的底面覆盖,主体部31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左端区域的底面覆盖,主体部41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右端区域的底面覆盖。
立起壁22与主体部21被构成为一体,从主体部21的顶面沿车高方向朝上方延伸,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的后表面(面朝保险杠5的面)的一部分覆盖。立起壁32与主体部31被构成为一体,从主体部31的顶面沿车高方向朝上方延伸,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左端区域的后表面的一部分覆盖。立起壁42与主体部41被构成为一体,从主体部41的顶面沿车高方向朝上方延伸,将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右端区域的后表面的一部分覆盖。
另外,增宽构件(2、3、4)的主体部(21、31、41)及立起壁(22、32、42)由多个螺栓等紧固构件(省略图示)固定在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上。并且,增宽构件(2、3、4)相对于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具有足够的强度。
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由金属材料(例如铁系金属、铝合金等)制成。增宽构件(2、3、4)由高刚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因此,保险杠加强件A既能抑制重量增加又能获得良好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例如在下述中心摆评估(Center pendulum evaluation)实验、角摆评估(Corner pendulum evaluation)实验中,能够承受摆式障碍物10的碰撞负载。
另外,中间区域的增宽构件2被构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的1/3以上,主体部21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的宽度例如为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高方向的宽度的1/4以上。左端区域的增宽构件2、右端区域的增宽构件4被构成为,各自在车宽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的1/10以上,各自的主体部31、主体部41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的宽度例如为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的车高方向的宽度的1/4以上。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实施美国的FMVSS(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Standards: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的PART581的中心摆评估实验和角摆评估(倾斜角度为30度的碰撞)实验,对轻碰撞时车辆的后门6(参照后述的图3和图4)、保险杠5、及保险杠加强件A等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对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在中心摆评估实验和角摆评估实验中,使摆式障碍物10与车辆后部相碰撞。图3是表示车辆与摆式障碍物10碰撞时的初期阶段的情形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后续阶段的情形的侧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摆式障碍物10的前侧设有凸部11,碰撞时凸部11的前端与车辆后部的保险杠5接触。
另外,如图3所示,三个增宽构件(2、3、4)各自的主体部(21、31、41)在车高方向上的宽度尺寸H1被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摆式障碍物10的凸部11在车高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图4的尖锐部分)到上端(或下端)为止的尺寸H2。
在中心摆评估实验中,首先,在图3所示的初期阶段,摆式障碍物10的凸部11与保险杠5的中间区域相碰撞;然后,在图4所示的后续段階,摆式障碍物10的凸部11进一步与中间区域的增宽构件2的主体部21相碰撞。
但是,在上述初期阶段和上述后续段階中,中间区域的增宽构件2的立起壁22以及车辆的后门(后备仓的门)6未受到碰撞。
由此可见,碰撞负载仅作用于中间区域的增宽构件2的主体部21上,并被增宽构件2吸收。
其次,在角摆评估实验中,与上述中心摆评估实验一样,使摆式障碍物10的凸部11与左端区域的增宽构件3或右端区域的增宽构件4相碰撞(未图示)。其结果,碰撞负载仅作用于左端区域的增宽构件3或右端区域的增宽构件4,并被左端区域的增宽构件3或右端区域的增宽构件4吸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金属制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1上的所需的区域局部性地增设合成树脂制的增宽构件(2、3、4),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冲压成型一体地形成弯曲部或突出部的金属制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相比,能够抑制重量增加。
并且,在上述中心摆评估实验中,碰撞负载仅作用于中间区域的增宽构件2,并被该增宽构件2吸收。同样,在上述角摆评估实验中,碰撞负载仅作用于左端区域的增宽构件3或右端区域的增宽构件4,并被增宽构件3或增宽构件4吸收。即,增宽构件2、增宽构件3、及增宽构件4在受到碰撞负载作用时,能够通过变形而将碰撞能量吸收。并且,由于增宽构件(2、3、4)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了规定宽度,所以能够防止与行人相碰撞时,行人被抛到车辆上或被推入车辆下的情况发生。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为上述实施方式所限定,可实施各种应用或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车辆后部使用的保险杠加强件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在车辆前部使用的保险杠加强件。

Claims (2)

1.一种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设置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的保险杠的内侧,其特征在于:
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保险杠加强件主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车宽方向的中间区域、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的下部,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合成树脂制的增宽构件,
各所述增宽构件沿车宽方向延伸规定长度的同时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规定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增宽构件具有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底部向车高方向的下方延伸的主体部;及从所述主体部向车高方向的上方延伸并将所述保险杠加强件主体的朝向所述保险杠的面的一部分覆盖的立起壁。
CN202222062335.9U 2022-08-05 2022-08-05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Active CN217804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335.9U CN217804628U (zh) 2022-08-05 2022-08-05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2335.9U CN217804628U (zh) 2022-08-05 2022-08-05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628U true CN21780462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2335.9U Active CN217804628U (zh) 2022-08-05 2022-08-05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7018B1 (ko) 측면 충돌 성능을 강화시킨 자동차용 도어
EP1816036B1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and vehicle bumper structure
CN111417544A (zh) 车辆的保险杠
EP1726490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EP2374665B1 (en) Pedestrian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4434081B2 (ja) 車両端部構造
US747294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7804628U (zh)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KR10074702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 엔드부 구조
JP539610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7204531B2 (en) Bumper beam structure for vehicles
JP2004322876A (ja) 車体のバンパ構造
CN210063133U (zh)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421635B (zh) 用于保险杠组件的保险杠盖保持器
CN11387923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10554635U (zh)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109292006B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JP2018111378A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JP4036219B2 (ja) 自動車のエンジンフード構造
US20070252397A1 (en) Bumper-beam for an automobile
JP4200632B2 (ja) 車両のフェンダ構造
CN216734491U (zh) 一种前指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008409U (zh) 用于车辆的门槛、车架总成及车辆
KR100488874B1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CN213473039U (zh) 前碰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