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6871U -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 Google Patents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6871U
CN217726871U CN202221266468.1U CN202221266468U CN217726871U CN 217726871 U CN217726871 U CN 217726871U CN 202221266468 U CN202221266468 U CN 202221266468U CN 217726871 U CN217726871 U CN 217726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d
elevating system
die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64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umi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umi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umi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umi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64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6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6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68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涉及压力机装模技术领域,其包含支撑板、升降机构及用于安放模具的安装板,安装部上设置有多个辊轴,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升降机构位于安装板的底部用于控制上下高度,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体位移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位移方向的万向杆。本申请通过设置装模辅助装置便于将相应模具运输至压力机靠近固定基座的侧边处,替代了传统模具需要用滚柱辅助运输的弊端,整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力机装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背景技术
压力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冲床、液压机等,这些都是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压力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
现有技术中,压力机设备上需要更换安装不同的模具来对应加工不同种类的工件,模具在更换时因外形及重量较大,一般在运输时通过在模具的底部依次放置滚柱进行运输(类似轮船下水时底部铺设的船舶气囊或木墩)至压力机安装平台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模具运输过程中采用滚柱铺设的移动方法较为吃力,且过程操作较为不便,因此模具如何方便的运输至压力机上安装使用是本技术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模具运输采用的滚柱铺设的移动方法较为吃力,且过程操作较为不便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装模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装模辅助装置,包含支撑板、升降机构及用于安放模具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辊轴,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用于控制上下高度,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体位移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位移方向的万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放置在安装板上,通过安装板上的辊轴可控制模具进行水平滑动,通过移动机构实现模具的位置移动,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模具的安置高度,以便上料与下料,通过万向杆控制模具的运输方向。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两组,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升降机构包含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顶升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通过铰接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形成的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柱的两端,两组所述升降机构的铰接柱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顶升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底部,通过所述顶升机构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上下伸缩,所述顶升机构上设置有控制升降的操控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组升降机构,使得安装板能够平稳的用于安放模具,其支撑强度更强,能适应较大的模具重量运输,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两组相应的铰接柱,通过设置顶升气缸整体控制升降机构进行上下高度调节,过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条第一滑移槽,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移槽与第二滑移槽便于限位升降机构的上下部分连接安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移槽水平滑移,所述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移槽水平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移槽水平滑移,第二滑块沿着所述第二滑移槽水平滑移,方便控制升降机构整体向上或向下位移,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形成的组件采用双剪式滑移控制整体位置高度,操作轻便,省时省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侧开设有环形容纳腔;所述的移动机构包含前部驱动机构与后部驱动机构,所述前部驱动机构包含前固定轴及前驱动轮,所述前驱动轮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轴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转盘,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容纳腔内,所述万向杆与所述前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后部驱动机构包含后固定轴及后驱动轮,所述后驱动轮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后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后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通过活动限位在环形容纳腔内,便于万向杆操作前部驱动机构时可实现全方位角度控制,便于整体过程运输,当前部驱动机构控制好运输方向时,其后部驱动机构跟随前部驱动机构同步进行同方位移动,最终将模具运输至指定位置区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压力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压力机,包含框架本体及上述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所述框架本体包含驱动板、固定基座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固定基座的导杆,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上部,所述框架本体与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杆,所述固定基座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机为模具的安装载体,通过装模辅助装置将相应的模具运输至固定基座的平齐侧边处,再将模具下料至固定基座的中心处,通过固定基座固定模具相应的下模,通过驱动板固定模具相应的上模,驱动杆带动驱动板上的模具上模进行上下伸缩,相应的待加工件放置在模具的下模上,通过模具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合模,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
可选的,所述固定基座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下连接槽,若干所述下连接槽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下固定孔,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连接槽对应的上连接槽与上固定孔,所述驱动板的侧边设置有上抵接块,所述固定基座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上抵接块对应的下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连接槽与下固定孔用于固定模具的下模,使其不会产生晃动偏移,通过上连接槽与上固定孔用于固定模具的上模,使其不会产生晃动偏移,通过设置上抵接块与下抵接块便于控制模具上下模的合模行程,以免行程过位对模具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装模辅助装置便于将相应模具运输至压力机靠近固定基座的侧边处,替代了传统模具需要用滚柱辅助运输的弊端,整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2.通过设计升降机构便于控制模具的上料与下料高度,方便过程装卸;
3.通过在前部驱动机构上设置环形转盘并连接万向杆,便于控制移动机构的运输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前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支撑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板;110、第一滑移槽;120、第二滑移槽;130、固定杆; 140、固定盘;141、环形容纳腔;
200、升降机构;210、第一支撑杆;211、第一滑块;220、第二支撑杆; 221、第二滑块;230、顶升机构;231、操控杆;240、铰接柱;250、连接杆;
300、安装板;310、辊轴;
400、移动机构;410、万向杆;420、前部驱动机构;421、前固定轴; 422、第一连接柱;423、前驱动轮;424、环形转盘;430、后部驱动机构;431、后固定轴;432、第二连接柱;433、后驱动轮;
500、框架本体;510、驱动板;511、驱动杆;512、上连接槽;513、上固定孔;514、上抵接块;520、固定基座;521、下连接槽;522、下固定孔;523、下抵接块;524、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装模辅助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含支撑板100、升降机构200、安装板300及移动机构400,升降机构200设置有两组,水平设置在支撑板100 上,安装板300设置在升降机构200的顶部,安装板300上设置有多个辊轴 310呈依次水平阵列分布。外部模具放置在辊轴310上,移动机构400包含前部驱动机构420与后部驱动机构430,前部驱动机构420与后部驱动机构 430分别两侧水平安装,前部驱动机构42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移动方向的万向杆410。为了便于装模辅助装置在移动过程中更好的运输,支撑板 100上设置有便于人工助推的固定杆130。
参看图3和图4,升降机构200包含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及顶升机构230,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外形结构大小相同,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交叉设置,两者连接部通过铰接柱240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连接形成的组件形成“剪刀式”开合结构,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连接形成的组件分别设置有两组,分别转动连接在铰接柱240的两端。铰接柱240截面为圆形结构,两组升降机构200的铰接柱240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杆250,顶升机构23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50的中部底面,顶升机构230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100的顶部中心处,顶升机构230上连接设置有用于控制顶升机构 230的驱动端向上或向下的操控杆231。当顶升机构230的驱动端向上运动时,同步带动两组升降机构200的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顶部向上移动。同理,当顶升机构230的驱动端向下运动时,同步带动两组升降机构200的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顶部向下移动,以最终控制安装板300的整体放置高度,间接满足模具的上料或下料需求。
参看图1和图3,支撑板100的顶面与升降机构200的底部连接处设置有两条第一滑移槽110,安装板300的底面与升降机构200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两条第二滑移槽120,第一滑移槽110与第二滑移槽120均呈直线结构。升降机构200的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分别与在第一滑移槽110 内设置有第一滑块211,升降机构200的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 分别与在第二滑移槽120内设置有第二滑块221。升降机构200在上下高度升降时,对应的第一滑块211与第二滑块221分别在对应的第一滑移槽110 及第二滑移槽120内作水平直线滑移运动。
参看图4-图6,为了便于万向杆410控制移动机构400运输方向,支撑板100的一端底面设置有固定盘140,固定盘140为圆形结构。固定盘140 与支撑板100之间采用焊接或紧固螺栓的固定连接方式。固定盘140的顶部内侧与支撑板100之间设置有环形容纳腔141,移动机构400包含前部驱动机构420与后部驱动机构430,前部驱动机构420包含前固定轴421及前驱动轮423,前驱动轮423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前固定轴421的两端。前固定轴42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422,第一连接柱422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转盘424,环形转盘424对应连接在环形容腔内。万向杆410呈“L”形结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后部驱动机构430包含后固定轴 431及后驱动轮433,后驱动轮433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后固定轴 431的两端,后固定轴431的中部垂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432,第二连接柱 43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0的底面。
实施例2
参看图7,本申请还公开压力机,包含框架本体500及上述装模辅助装置,框架本体500包含驱动板510、固定基座520及导杆524,驱动板510 设置在固定基座520的顶部,导杆524分别穿接驱动杆511与固定基座520,驱动板510与导杆524活动连接,驱动杆511与固定基座520固定连接,驱动板510位于框架本体500的上部,框架本体500与驱动板510之间设置有若干驱动杆511,驱动杆511带动驱动板510在导杆524上作竖向直线运动。
为了在驱动板510及固定基座520上有效的固定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固定基座520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下连接槽521,若干下连接槽521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下固定孔522。驱动板510上设置有与下连接槽521、下固定孔 522对应的上连接槽512与上固定孔513,下连接槽521与上连接槽512的截面均为“T”形结构,下固定孔522与上固定孔513均为圆形内螺纹孔。驱动板510与固定基座520均为方形结构,为了便于控制模具上下模的合模行程,以免行程过位对模具造成损坏,驱动板510对称分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上抵接块514,固定基座520上与上抵接块514对应的部位同步设置有下抵接块523。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装模辅助装置将外部的模具运输至压力机上进行固定安装。具体地,模具由吊装机构放置在安装板300上的辊轴 310上,通过移动机构400及万向杆410操控装模辅助装置滑移至压力机的固定基座520侧边处,通过升级机构控制安装板300的顶面与固定基座520 的平台相互水平,然后将模具通过辊轴310的作用下滑移至固定基座520平台上的相应位置。通过模具的安装位置调整,模具的下模通过固定基座520上的下连接槽521与下固定孔522进行位置限位固定,模具的上模通过驱动板510上的上连接槽512与上固定孔513进行位置限位固定。模具安装完成后,将相应的待加工件放置在模具的下模上,由压力机的驱动杆511带动驱动板510上的模具上模实现下压与模具的下模实现合模的过程,最终完成对工件的加工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装模辅助装置,包含支撑板(100)、升降机构(200)及用于安放模具的安装板(300),所述安装板(300)上设置有多个辊轴(3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0)上,所述升降机构(200)位于所述安装板(300)的底部用于控制上下高度,所述支撑板(1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体位移的移动机构(400),所述移动机构(40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位移方向的万向杆(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00)设置有两组,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0)上,所述升降机构(200)包含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及顶升机构(230),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交叉设置通过铰接柱(24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0)与第二支撑杆(220)形成的组件设置有两组,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柱(240)的两端,两组所述升降机构(200)的铰接柱(240)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杆(250),所述顶升机构(230)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50)底部,通过所述顶升机构(230)控制所述升降机构(200)上下伸缩,所述顶升机构(230)上设置有控制升降的操控杆(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与所述升降机构(200)的连接处设置有两条第一滑移槽(110),所述安装板(300)与所述升降机构(20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移槽(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分别与所述第一滑移槽(1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滑块(211),所述第一支撑杆(210)、第二支撑杆(220)分别与所述第二滑移槽(12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滑块(221),所述第一滑块(211)沿着所述第一滑移槽(110)水平滑移,所述第二滑块(221)沿着所述第二滑移槽(120)水平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0)的底面设置有固定盘(140),所述固定盘(140)的内侧开设有环形容纳腔(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400)包含前部驱动机构(420)与后部驱动机构(430),所述前部驱动机构(420)包含前固定轴(421)及前驱动轮(423),所述前驱动轮(423)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所述固定轴的顶部设置有环形转盘(424),所述转盘活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容纳腔(141)内,所述万向杆(410)与所述前固定轴(421)固定连接,所述后部驱动机构(430)包含后固定轴(431)及后驱动轮(433),所述后驱动轮(433)设置有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后固定轴(431)的两端,所述后固定轴(43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0)的底部。
7.压力机,包含框架本体(500)及如权利要求书1-6任一项所述的装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500)包含驱动板(510)、固定基座(520)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板(510)与所述固定基座(520)的导杆(524),所述驱动板(510)位于所述框架本体(500)的上部,所述框架本体(500)与所述驱动板(510)之间设置有驱动杆(511),所述固定基座(520)位于所述框架本体(500)的下部,所述装模辅助装置将模具运输至所述固定基座(5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520)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下连接槽(521),若干所述下连接槽(521)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下固定孔(522),所述驱动板(510)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连接槽(521)对应的上连接槽(512)与上固定孔(513),所述驱动板(510)的侧边设置有上抵接块(514),所述固定基座(520)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上抵接块(514)对应的下抵接块(523)。
CN202221266468.1U 2022-05-25 2022-05-25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26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6468.1U CN217726871U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6468.1U CN217726871U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6871U true CN217726871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646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726871U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6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62162B2 (ja) トランスファープレス機の搬送装置
JPS641264B2 (zh)
CN209853188U (zh) 带拐角的双层循环线系统
CN109732244B (zh) 一种通过式筒体纵缝自动焊接装置
US4993474A (en) Die casting apparatus
CN110936556A (zh) 一种注塑机用可翻转的合模装置及其合模方法
CN207615546U (zh) 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自动冲切流水线
CA2118283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nular or tubular workpiece from concrete
CN217726871U (zh) 装模辅助装置及应用的压力机
JPS58151234A (ja) タイヤ加硫機の加硫済みタイヤ取出装置
CN114055365A (zh) 一种汽车板件夹持设备
JP2000343139A (ja) 深絞り用プレス
GB2104458A (en) Tir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5122647B (zh) 车门上装饰板包边焊接系统及包边焊接方法
JPS5817709B2 (ja) 汎用型溶接ライン
CN212826409U (zh) 一种压克力模具注料机
CN213291116U (zh) 用于注塑系统的斜轨道摆放工作台
CN218476985U (zh) 一种翻板角度调节机构
CN220375730U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翻转机
CN219113404U (zh) 纹理蚀刻模具加热装置
CN219062870U (zh) 一种周转盘推送治具及周转盘辅助传送系统
CN220517470U (zh) 一种外开模翻转机构
CN216732665U (zh) 一种复合压模结构
CN208180098U (zh) 一种手机背光板自动上料收料装置
CN214456552U (zh) 模具车床用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