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6759U -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6759U
CN217726759U CN202221537757.0U CN202221537757U CN217726759U CN 217726759 U CN217726759 U CN 217726759U CN 202221537757 U CN202221537757 U CN 202221537757U CN 217726759 U CN217726759 U CN 217726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flanging
driving device
female die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377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海群
刘志强
黄义关
庞高磊
夏灿添
董红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377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6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6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6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包括斜楔凹模,与斜楔凹模配合使用的斜楔冲头,连接斜楔凹模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连接斜楔冲头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凹模朝向斜楔冲头垂直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冲头朝向斜楔凹模垂直往复运动;斜楔冲头的一侧端面设有翻边镶块,斜楔凹模与斜楔冲头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翻边镶块相配合的翻边槽,翻边槽和翻边镶块之间形成用于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作区间。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斜楔机构模具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下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形式更简单化,结构精简后整体重量更低,可大幅提高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翻边冲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斜楔机构是按照冲压加工的需要,将机床垂直方向的力转变为倾斜方向的力的一种机构。国内目前针对汽车前侧围顶边梁翻边斜楔机构,基本是由二级滑车来复位和回退,由气缸拉动滑车,滑车驱动斜楔凹模复位和回退,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缸驱动式侧整形下模机构,安置于冲压模具的下模座上,包括驱动组件、侧整组件和辅助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镶块本体、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一斜导板、第三导板、第一斜楔盖板、第一斜楔限位块等;侧整组件包括侧整镶块本体、第四导板、第五导板、第二斜导板、第二斜楔盖板、第二斜楔限位块、侧整镶块限位块等;辅助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等,运动过程平稳、不易出现机构运动不畅或运动过猛的现象。
但是此种结构复杂,气缸驱动缓慢,斜楔总体重量笨重,由于现阶段MPV车型的空间越来越大,侧围的零件尺寸也加大,冲压模具重量越来越重,气缸驱动复位与回退动作缓慢问题,以及翻边斜楔结构复杂导致加重模具重量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减轻模具重量,简化侧围翻边斜楔的结构,实现斜楔快速实现复位和回退,同时减少模具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模具结构复杂,重量大,且冲压过程复杂影响生产效率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本实用新型斜楔机构结构形式更简单化,能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同时结构精简后整体重量更低,降低模具开裂风险,降低模具保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大幅提高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包括斜楔凹模,与斜楔凹模配合使用的斜楔冲头,连接斜楔凹模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连接斜楔冲头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凹模朝向斜楔冲头垂直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冲头朝向斜楔凹模垂直往复运动;斜楔冲头的一侧端面设有翻边镶块,斜楔凹模与斜楔冲头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翻边镶块相配合的翻边槽,翻边槽和翻边镶块之间形成用于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作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汽车覆盖件的翻边冲压包括整体冲压模具,其中包含了上模和下模,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为嵌于上模或下模上进行冲压翻边的零部件,传统的汽车前侧围顶边梁翻边斜楔机构多由二级滑车来复位和回退,由气缸拉动滑车,滑车驱动斜楔凹模复位和回退,此种方式中滑车本身重量较大,由于增加滑车,模具重量增厚,结构设计复杂化,也不利于后期模具保养,滑车产生较大摩擦力,所以气缸驱动时,斜楔凹模复位和回退缓慢,斜楔机构的冲压效率低下;同时气缸拉动滑车过程中,由于回弹缓慢,导致滑车还未驱动到位,上模的驱动块开始与下模滑车的驱动导板接触,此时冲击力大,容易导致滑车驱动导板的安装背靠出现断裂。本实用新型中创新性的取消了滑车驱动斜楔凹模的设计,利用第一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斜楔凹模,结构上更加精简,斜楔凹模的复位和回退更加迅速,能有效的提高斜楔冲压翻边的加工效率,同时大幅降低整体设备的重量,减少设备维护难度。同时结构精简后整体重量更低,降低模具开裂风险,降低模具保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大幅提高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的生产效率。
另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斜楔凹模垂直往复运动,分别实现复位和回退动作;当第一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凹模靠近斜楔冲头时为复位,斜楔凹模驱动到位后,此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斜楔冲头向下运动,翻边镶块对翻边槽上的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冲压翻边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斜楔凹模远离斜楔冲头,进行退料动作,第二驱动装置也驱动斜楔冲头回到初始位置完成退料,工作区间内的汽车覆盖件完成翻边,通过外部机械手抓取实现取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限位插刀,连接若干限位插刀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若干限位插刀垂直于斜楔凹模的运动平面进行运动,斜楔凹模上开设有供限位插刀通过的限位通道。
由于斜楔冲头在翻边过程中的冲压力很大,第一驱动装置的力不足于支撑斜楔凹模来完全抵消斜楔冲头的冲击力,设置与斜楔凹模的运动平面垂直的限位插刀活动插设在限位通道中,来限位斜楔凹模在冲压时不发生移动,保证冲压过程稳定可靠,提高冲压精度。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插刀通过第三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在现实生产中,限位插刀设置在整体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冲压模具的上模上,通过上模的运动而带动限位插刀的运动,故,第三驱动装置可为独立设置的驱动装置,也可为利用外部整体冲压模具中上模本身的运动来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活动嵌设于斜楔凹模上的活动顶块,连接活动顶块且用于驱动活动顶块脱离和嵌入斜楔凹模的第四驱动装置,活动顶块位于翻边槽的一侧且用于在冲压翻边时支撑汽车覆盖件。冲压翻边过程中,汽车覆盖件侧围的翻边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活动顶块在翻边时能将汽车覆盖件撑起来,翻边之后,活动顶块就会下降,退出汽车覆盖件的冲压翻边角,方便汽车覆盖件可以取出来,设置活动顶块可以进一步提高翻边作业的稳定性,提高翻边质量。另外,活动顶块通过第四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在现实生产中,活动顶块设置在整体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冲压模具的上模上,通过上模的运动而带动活动顶块的运动,故,第四驱动装置可为独立设置的驱动装置,也可为利用外部整体冲压模具中上模本身的运动来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的,工作区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汽车覆盖件的厚度。
进一步的,翻边镶块为矩形条块,矩形条块通过其中三个棱角嵌设于斜楔冲头上,矩形条块通过另一棱角进行冲压翻边。这样,将翻边镶块的三个棱角均进行嵌设固定,能够提供较大和较稳定的支撑力,保证在利用剩余的一个棱角进行冲压时,不易出现翻边镶块的损坏和变形等问题。
进一步的,翻边镶块进行冲压翻边的棱角设有过渡倒角。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过渡倒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冲压翻边的目的,而不产生切削的效果,另外过渡倒角的角度设置根据汽车覆盖件所需要的翻边角度进行设计。
进一步的,翻边槽的一侧槽底与过渡倒角活动抵接,翻边槽的另一侧槽底与翻边镶块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这样,翻边槽的一侧槽底作为主要的翻边点,另一槽底与翻边镶块之间相隔一定距离,给翻边过程中汽车覆盖件翻边后左右两侧的板件变形提供容纳空间,便于形成指定的翻边角度。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装置设于斜楔凹模背向工作区间的一端端面。这样,第一驱动装置能够推动斜楔凹模垂直朝向工作区间进行顶出和退料动作,垂直方向的驱动具有更好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驱动装置均匀分布于斜楔凹模的端面上。两组均匀分布的第一驱动装置能够提供更加均匀的推动力,提高冲压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均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取消了传统设计中利用滑车来驱动斜楔凹模的结构,利用第一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斜楔凹模,结构上更加精简,斜楔凹模的复位和回退更加迅速,能有效的提高斜楔冲压翻边的加工效率,同时大幅降低整体设备的重量,减少设备维护难度。同时结构精简后整体重量更低,降低模具开裂风险,降低模具保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大幅提高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冲压翻边前的工作区间示意图;
图6为冲压翻边时的工作区间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斜楔凹模,11-第一驱动装置,12-翻边槽,2-斜楔冲头,21-翻边镶块,3-限位插刀,4-活动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包括斜楔凹模1,与斜楔凹模1配合使用的斜楔冲头2,连接斜楔凹模1的第一驱动装置11,以及连接斜楔冲头2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11推动斜楔凹模1朝向斜楔冲头2垂直往复运动,第二驱动装置推动斜楔冲头2朝向斜楔凹模1垂直往复运动;斜楔冲头2的一侧端面设有翻边镶块21,斜楔凹模1与斜楔冲头2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翻边镶块21相配合的翻边槽12,翻边槽12和翻边镶块21之间形成用于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作区间。
汽车覆盖件的翻边冲压包括整体冲压模具,其中包含了上模和下模,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为嵌于上模或下模上进行冲压翻边的零部件,传统的汽车前侧围顶边梁翻边斜楔机构多由二级滑车来复位和回退,由气缸拉动滑车,滑车驱动斜楔凹模1复位和回退,此种方式中滑车本身重量较大,由于增加滑车,模具重量增厚,结构设计复杂化,也不利于后期模具保养,滑车产生较大摩擦力,所以气缸驱动时,斜楔凹模1复位和回退缓慢,所以斜楔机构的冲压效率低下;同时气缸拉动滑车过程中,由于回弹缓慢,导致滑车还未驱动到位,上模的驱动块开始与下模滑车的驱动导板接触,此时冲击力大,容易导致滑车驱动导板的安装背靠出现断裂。本实施例取消了滑车驱动斜楔凹模1的设计,利用第一驱动装置11直接驱动斜楔凹模1,结构上更加精简,斜楔凹模1的复位和回退更加迅速,能有效的提高斜楔冲压翻边的加工效率,同时大幅降低整体设备的重量,减少设备维护难度。同时结构精简后整体重量更低,降低模具开裂风险,降低模具保养成本和管理成本,可大幅提高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的生产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驱动装置11直接驱动斜楔凹模1垂直往复运动,分别实现复位和回退动作;当第一驱动装置11推动斜楔凹模1靠近斜楔冲头2时为复位,斜楔凹模1驱动到位后,此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斜楔冲头2向下运动,翻边镶块21对翻边槽12上的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翻边冲压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斜楔凹模1远离斜楔冲头2,进行退料动作,第二驱动装置也驱动斜楔冲头2回到初始位置完成退料,工作区间内的汽车覆盖件完成翻边,通过外部机械手抓取实现取出。
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若干限位插刀3,连接若干限位插刀3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若干限位插刀3垂直于斜楔凹模1的运动平面进行运动,斜楔凹模1上开设有供限位插刀3通过的限位通道。
由于斜楔冲头2在翻边过程中的冲压力很大,第一驱动装置11的力不足于支撑斜楔凹模1来完全抵消斜楔冲头2的冲击力,设置与斜楔凹模1的运动平面垂直的限位插刀3活动插设在限位通道中,来限位斜楔凹模1在冲压时不发生移动,保证冲压过程稳定可靠,提高冲压精度。限位插刀3通过第三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插刀3设置在整体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冲压模具的上模上,通过上模的运动而带动限位插刀3的运动,上模作为第三驱动装置给限位插刀3提供驱动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活动嵌设于斜楔凹模1上的活动顶块4,连接活动顶块4且用于驱动活动顶块4脱离和嵌入斜楔凹模1的第四驱动装置,活动顶块4位于翻边槽12的一侧且用于在冲压翻边时支撑汽车覆盖件。冲压翻边过程中,汽车覆盖件侧围的翻边位置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活动顶块4在翻边时能将汽车覆盖件撑起来时,翻边之后,活动顶块4就会下降,退出汽车覆盖件的冲压翻边角,方便汽车覆盖件可以取出来,设置活动顶块4可以进一步提高翻边作业的稳定性,提高翻边质量。另外,活动顶块4通过第四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中,活动顶块4设置在整体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冲压模具的上模上,通过上模的运动而带动活动顶块4的运动,上模作为第四驱动装置给活动顶块4提供驱动动力。
本实施例中,工作区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汽车覆盖件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翻边镶块21为矩形条块,矩形条块通过其中三个棱角嵌设于斜楔冲头2上,矩形条块通过另一棱角进行冲压翻边。这样,将翻边镶块21的三个棱角均进行嵌设固定,能够提供较大和较稳定的支撑力,保证在利用剩余的一个棱角进行冲压时,不易出现翻边镶块21的损坏和变形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翻边镶块21进行冲压翻边的棱角设有过渡倒角。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过渡倒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冲压翻边的目的,而不产生切削的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中过渡倒角的角度设置根据汽车覆盖件所需要的翻边角度进行设计。
如图3所示,翻边槽12的一侧槽底与过渡倒角活动抵接,翻边槽12的另一侧槽底与翻边镶块21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这样,翻边槽12的一侧槽底作为主要的翻边点,另一槽底与翻边镶块21之间相隔一定距离,给翻边过程中汽车覆盖件翻边后左右两侧的板件变形提供容纳空间,便于形成指定的翻边角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11设于斜楔凹模1背向工作区间的一端端面。这样,第一驱动装置11能够推动斜楔凹模1垂直朝向工作区间进行顶出和退料动作,垂直方向的驱动具有更好的传动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1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驱动装置11均匀分布于斜楔凹模1的端面上。两组均匀分布的第一驱动装置11能够提供更加均匀的推动力,提高冲压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均为气缸。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楔凹模(1),与所述斜楔凹模(1)配合使用的斜楔冲头(2),连接所述斜楔凹模(1)的第一驱动装置(11),以及连接所述斜楔冲头(2)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推动所述斜楔凹模(1)朝向所述斜楔冲头(2)垂直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推动所述斜楔冲头(2)朝向所述斜楔凹模(1)垂直往复运动;所述斜楔冲头(2)的一侧端面设有翻边镶块(21),所述斜楔凹模(1)与所述斜楔冲头(2)相对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翻边镶块(21)相配合的翻边槽(12),所述翻边槽(12)和所述翻边镶块(21)之间形成用于汽车覆盖件进行冲压翻边的工作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限位插刀(3),连接所述若干限位插刀(3)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若干限位插刀(3)垂直于所述斜楔凹模(1)的运动平面进行运动,所述斜楔凹模(1)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插刀(3)通过的限位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嵌设于所述斜楔凹模(1)上的活动顶块(4),连接所述活动顶块(4)且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顶块(4)脱离和嵌入所述斜楔凹模(1)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活动顶块(4)位于所述翻边槽(12)的一侧且用于在冲压翻边时支撑汽车覆盖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汽车覆盖件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镶块(21)为矩形条块,所述矩形条块通过其中三个棱角嵌设于所述斜楔冲头(2)上,所述矩形条块通过另一棱角进行冲压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镶块(21)用于冲压翻边的棱角设有过渡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槽(12)的一侧槽底与所述过渡倒角活动抵接,所述翻边槽(12)的另一侧槽底与所述翻边镶块(21)之间相隔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设于所述斜楔凹模(1)背向所述工作区间的一端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一驱动装置(11)均匀分布于所述斜楔凹模(1)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均为气缸。
CN202221537757.0U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Active CN217726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7757.0U CN21772675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37757.0U CN21772675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6759U true CN217726759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37757.0U Active CN217726759U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6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2652A (zh) 一种带有侧冲补偿回弹功能的冲压模具
CN217726759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侧围翻边斜楔机构
CN218873439U (zh) 一种冲模上双向同步去毛刺机构
CN110743972B (zh) 侧翻边模具
CN213645526U (zh) 一种用于零件侧面冲槽的模具
CN101767148B (zh) 向上折边斜楔机构
CN2239848Y (zh) 无顶出切边冲孔复合模
CN213002200U (zh) 一种高效的变压器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4442287U (zh) 一种侧冲模具
CN212760573U (zh) 一种板材冲角机
CN210676557U (zh) 板材冲孔模具
CN217964349U (zh) 车身钣金件多工位级进模的弹压式卸料机构
CN208895000U (zh) 一种回型件空压折弯成型类级进模
CN217412110U (zh) 一种冲孔模具及冲压装置
CN216757837U (zh) 钣金冲压产品斜锲推压模
CN215090180U (zh) 一种用于冲压z形轮廓的冲模结构
CN216881300U (zh) 一种斜楔冲孔机构
CN221064104U (zh) 一种模内快速切换冲孔模式的柔性结构
CN217798396U (zh) 一种精密产品翻孔用无毛刺反顶机构
CN206199977U (zh) 一种汽车摇臂上u形部上冲对称孔的冲孔模具
CN218486999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12442767U (zh) 带整平功能的直落式冲切机构
CN218460582U (zh) 设置废料破碎刀的冲裁模具
CN212733806U (zh) 一种侧翻孔模具结构
CN214108486U (zh) 一种用于双排钢背加工的落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