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6046U -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6046U
CN217716046U CN202220174760.4U CN202220174760U CN217716046U CN 217716046 U CN217716046 U CN 217716046U CN 202220174760 U CN202220174760 U CN 202220174760U CN 217716046 U CN217716046 U CN 217716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casing
takeov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747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小军
马少剑
汪丽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engfeng Unifei Power Equipment Cool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engfeng Unifei Power Equipment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engfeng Unifei Power Equipment Cool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engfeng Unifei Power Equipment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747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6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6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6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壳体的上侧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热气进气接管与热气出气接管,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远离热气进气接管的一侧分别贯穿安装有冷气进气接管与冷气出气接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壳体内的气体分程板由传统的上下两块,更改为上面一块和左右两块共三块;侧板由上下两块分布更改为左右两块分布,管束中间增加一块分程板;管束正对着进气管口增加一块气流扩散板,来使得壳体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减少,并且无需对壳体进行热处理和整体加工,大大减少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降低增压机换热器的成本,用户要求将之前列管式换热器更改为高效换热的翅片式换热器,这时候要求高压气体由管内流动改变为壳程内流动,而由于气体压力很高,导致壳体直径大,在高压力条件下筒体厚度特别厚。筒体焊接后,按照压力容器规范要求壳体制造完成后需要整体热处理,并且热处理后需要整体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壳体的上侧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热气进气接管与热气出气接管,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远离热气进气接管的一侧分别贯穿安装有冷气进气接管与冷气出气接管,所述冷却机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管板与后管板,所述前管板与壳体法兰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壳体法兰安装在壳体靠近密封板的一侧下端,所述前管板与壳体法兰的一侧与前航道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后管板的后侧中间安装有后通道,所述热气进气接管与热气出气接管和冷气进气接管与冷气出气接管之间分别与冷却机构之间互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下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板与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相对平行并且大小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远离右侧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左分程板,所述右侧板远离左侧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右分程板。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端与上分程板之间互相连接,所述上分程板与热气进气接管之间设有气流扩散板。
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分别安装有左翅片与右翅片,所述左翅片与右翅片之间分别贯穿安装有若干左管束与右管束。
作为优选,所述左管束与右管束的一端分别与冷气进气接管和冷气出气接管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左翅片与右翅片之间安装有中间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上分程板、左分程板和右分程板分为进气腔室、回程腔室和出气腔室,所述进气腔室与出气腔室分别与热气进气接管和热气出气接管之间互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壳体内的气体分程板由传统的上下两块,更改为上面一块和左右两块共三块;侧板由上下两块分布更改为左右两块分布,管束中间增加一块分程板;管束正对着进气管口增加一块气流扩散板,来使得壳体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减少,并且无需对壳体进行热处理和整体加工,大大减少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冷、热介质分别在壳程和管程的两个腔室内流动,通过冷却管的管壁进行热传递,并且冷却管上的左翅片与右翅片起到强化传热的效果,来加强本装置的换热效果,增加本装置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正视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俯视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密封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热气进气接管;3、热气出气接管;4、冷却机构;401、支撑座;402、上分程板;403、左分程板;404、右分程板;405、左侧板;406、右侧板;407、左管束;408、右管束;409、气流扩散板;410、进气腔室;411、回程腔室;412、出气腔室;413、左翅片;414、右翅片;415、中间隔板;5、密封板;6、螺栓;7、冷气进气接管;8、冷气出气接管;9、支撑架;10、前航道;11、前管板;12、壳体法兰;13、后管板;14、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架9,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4,壳体1的上侧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热气进气接管2与热气出气接管3,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6安装有密封板5,密封板5远离热气进气接管2的一侧分别贯穿安装有冷气进气接管7与冷气出气接管8,冷却机构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管板11与后管板13,前管板11与壳体法兰12之间互相连接,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靠近密封板5的一侧下端,前管板11与壳体法兰12的一侧与前航道10之间互相连接,后管板13的后侧中间安装有后通道14,热气进气接管2与热气出气接管3和冷气进气接管7与冷气出气接管8之间分别与冷却机构4之间互相连接。
在具体设置时,冷却机构4包括支撑座401,支撑座401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下端,支撑座401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之间相对平行并且大小一致。冷却机构4用于进行换热工作,让热空气与冷空气在壳体1的内部进行换热工作,让高压气流的流动由水平通过管束改为垂直通过管束,然后在再次垂直通过管束返回到出口。
在具体设置时,左侧板405远离右侧板406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左分程板403,右侧板406远离左侧板405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左分程板403,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的上端与上分程板402之间互相连接,上分程板402与热气进气接管2之间设有气流扩散板409。通过上分程板402、左分程板403和左分程板403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分割,从而让气流进行垂直流动过程,并且气流扩散板409用于让气流垂直均匀的通过进气腔室410与左管束407,加快换热速度。
在具体设置时,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之间分别安装有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之间分别贯穿安装有若干左管束407与右管束408,左管束407与右管束408的一端分别与冷气进气接管7和冷气出气接管8之间互相连接,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之间安装有中间隔板415。通过中间隔板415对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和左管束407和右管束408之间进行分割,让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和左管束407和右管束408之间互不干涉,分别对气流进行引导换热工作。
在具体设置时,壳体1的内部通过上分程板402、左分程板403和右分程板404分为进气腔室410、回程腔室411和出气腔室412,进气腔室410与出气腔室412分别与热气进气接管2和热气出气接管3之间互相平行。高压热气体通过热气出气接管3进入进气腔室410,经过气流扩散板409后垂直均匀通过左管束407,然后进入回程腔室411,气流在回程腔室411经过混合后再次垂直通过右管束408,最后进入出气腔室412经过最后的混合从热气出气接管3流出。
该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热介质从壳体1的热气进气接管2进入,从热气出气接管3出;冷介质从冷气进气接管7进入,从冷气出气接管8出;冷、热介质分别在壳程和管程的两个腔室内流动,并通过冷却管管壁进行热传递,冷却管上的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起到强化传热的效果;高压热气体通过热气出气接管3进入进气腔室410,经过气流扩散板409后垂直均匀通过左管束407,然后进入回程腔室411,气流在回程腔室411经过混合后再次垂直通过右管束408,最后进入出气腔室412经过最后的混合从热气出气接管3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架(9),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机构(4),所述壳体(1)的上侧两端分别贯穿安装有热气进气接管(2)与热气出气接管(3),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6)安装有密封板(5),所述密封板(5)远离热气进气接管(2)的一侧分别贯穿安装有冷气进气接管(7)与冷气出气接管(8),所述冷却机构(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管板(11)与后管板(13),所述前管板(11)与壳体法兰(12)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靠近密封板(5)的一侧下端,所述前管板(11)与壳体法兰(12)的一侧与前航道(10)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后管板(13)的后侧中间安装有后通道(14),所述热气进气接管(2)与热气出气接管(3)和冷气进气接管(7)与冷气出气接管(8)之间分别与冷却机构(4)之间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支撑座(401),所述支撑座(401)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支撑座(401)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所述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之间相对平行并且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05)远离右侧板(406)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左分程板(403),所述右侧板(406)远离左侧板(405)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部之间安装有右分程板(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的上端与上分程板(402)之间互相连接,所述上分程板(402)与热气进气接管(2)之间设有气流扩散板(4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405)与右侧板(406)之间分别安装有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所述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之间分别贯穿安装有若干左管束(407)与右管束(4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管束(407)与右管束(408)的一端分别与冷气进气接管(7)和冷气出气接管(8)之间互相连接,所述左翅片(413)与右翅片(414)之间安装有中间隔板(4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上分程板(402)、左分程板(403)和右分程板(404)分为进气腔室(410)、回程腔室(411)和出气腔室(412),所述进气腔室(410)与出气腔室(412)分别与热气进气接管(2)和热气出气接管(3)之间互相平行。
CN202220174760.4U 2022-01-23 2022-01-23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Active CN217716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4760.4U CN217716046U (zh) 2022-01-23 2022-01-23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4760.4U CN217716046U (zh) 2022-01-23 2022-01-23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6046U true CN21771604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74760.4U Active CN217716046U (zh) 2022-01-23 2022-01-23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6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16046U (zh) 垂直往返流动结构的翅片式换热器
CN107300330B (zh) 侧向进汽凝汽器的布管结构
CN203518660U (zh) 一种全铝空气冷却器
CN206146250U (zh) 一种两流程d型管箱空冷换热装置
CN206113724U (zh) 管壳式高效换热器
CN211903792U (zh) 一种高效扩容型换热器
EP401578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374729U (zh) 一种冷却介质循环管路
CN111023870A (zh) 一种无盲区管壳式换热装置
CN214665359U (zh)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系统用高效气体换热器
CN220204005U (zh) 一种用于中冷器散热管的加强结构
CN215003095U (zh) 一种船舶废气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2721008U (zh) 一种宽流道全焊接多工况冷却器
CN2406068Y (zh) 强化热交换器
CN214617217U (zh) 高级道路沥青生产用真空泵降温装置
CN2722172Y (zh) 喷淋降膜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CN213799239U (zh) 一种气室带隔板的冷却模块用中冷器
CN220931420U (zh) 一种高效壳管式冷凝器
CN2743775Y (zh) 高效节能管壳型水冷式油冷却器
CN219474358U (zh) 一种双气路的列管式换热器
CN110608623B (zh) 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器
CN216845790U (zh) 具有除杂功能的炭黑烟气换热器
CN213778725U (zh) 高效钎焊式管壳换热器
CN221036177U (zh) 一种风机盘管表冷器
CN215175193U (zh)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