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6736U -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6736U
CN217706736U CN202222083038.2U CN202222083038U CN217706736U CN 217706736 U CN217706736 U CN 217706736U CN 202222083038 U CN202222083038 U CN 202222083038U CN 217706736 U CN217706736 U CN 217706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late
block
squar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30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军
赵任张
朱锋
马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Rainbow Offshore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Rainbow Offshore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Rainbow Offshore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Rainbow Offshore and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30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6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6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6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包括方形托盘、固定块、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支撑块;所述方形托盘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中心位置还竖直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正方形结构,且其四边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对应四边相平行;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对应边外侧还呈十字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支撑块,左右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横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横向滑动连接,且前后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纵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纵向滑动连接,进而调节每一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超大型导管架与运输船甲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其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背景技术
考虑到超大型导管架的结构特殊性,其主长度比较大,一般都是海上运输至机位后再进行吊装安装,而且又不允许对超大型导管架进行任何焊接作业,所以一般都采用止移的绑扎方式进行;目前一般都是利用工装,该工装就是在方形托盘上固定一个圆柱体块,通过圆柱体块来对超大型导管架的腿部进行支撑,然后再通过绑扎带进行绑扎。但是由于圆柱体块的大小固定,只能适用于同一规格的超大型导管架,这就容易导致该工装不能循环利用,进而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成本。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保证了超大型导管架与运输船甲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强度要求,保证了其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方形托盘、固定块、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支撑块;所述方形托盘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中心位置还竖直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正方形结构,且其四边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对应四边相平行;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对应边外侧还呈十字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支撑块,左右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横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横向滑动连接,且前后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纵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纵向滑动连接,并通过调节每一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来适配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的对应腿部。
优选的,所述方形托盘的边长为4000mm,且其厚度为200mm。
优选的,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方形托盘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700mm。
优选的,每一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均与每一所述纵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的设置方向为相互垂直设置,进而使得二者的移动端水平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每一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侧板、齿条、加强块、滑轨和第二侧板;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直间隔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竖直纵向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置在靠固定块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固定块的对应侧面螺接固定;在每相邻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分别左右间隔竖直纵向平行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每一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均小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高度,每一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每一所述第二侧板均设置在靠固定块一侧;在每一所述第一侧板与对应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齿条,且每一所述齿条的齿面分别朝背离所述方形托盘的中心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在其下表面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齿条的加强块;在每一所述齿条的正上方前后两侧还分别水平横向间隔设有两个滑轨,每一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内侧面垂直固定连接,且其下表面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底板、电机和齿轮;在每一所述齿条的正上方还水平间隔设有底板,且每一所述底板分别水平间隔设于对应所述滑轨的正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所述滑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在每一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远离固定块一侧还分别竖直固定设有电机,且每一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底板,并分别通过齿轮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每一所述齿轮均水平设于对应两个所述滑轨之间,且通过齿轮和对应齿条的啮合配合,每一所述底板分别在对应滑轨上做水平横向运动。
优选的,在每一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分别水平对称固定设有滑块,每一所述滑块分别套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上,且每一所述底板分别通过滑块与对应所述滑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对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固定块一侧垂直固定连接,并分别随对应底板做水平横向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数个筋板;在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面沿纵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筋板,每一所述筋板均竖直横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对应位置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并分别对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进行加强固定。
优选的,在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还水平贴合固定设有橡胶垫,并通过橡胶垫与超大型导管架的对应腿部接触。
优选的,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靠边沿处还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吊耳,每一所述吊耳均对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纵向移动组件的移动动作不产生干涉,并通过吊耳进行吊运或绑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超大型导管架与运输船甲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强度要求,保证了其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使得支撑块可水平移动进行位置调整,进而适配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的腿部,适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耳、绑扎带以及支撑管的配合,增强了超大型导管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其中,1-运输船;2-超大型导管架;3-支撑管;4-方形托盘;5-固定块;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第一侧板;9-第二侧板;10-电机;11-底板;12-支撑块;13-橡胶垫;14-滑轨;15-滑块;16-齿轮;17-齿条;18-加强块;19-筋板;2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2绑扎托盘,包括方形托盘4、固定块5、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支撑块12;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方形托盘4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中心位置还竖直固定设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为正方形结构,且其四边分别与方形托盘4的对应四边相平行;其中,方形托盘4的边长为4000mm,且其厚度为200mm,固定块5的边长为200mm,且其高度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在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5对应边外侧还呈十字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支撑块12,如图1~5所示,左右两个支撑块12分别通过横向移动组件与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水平横向滑动连接,且前后两个支撑块12分别通过纵向移动组件与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水平纵向滑动连接,并通过调节每一个支撑块12与固定块5之间的间距,来适配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2的对应腿部。其中,每一个支撑块12的上表面与方形托盘4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700mm。
本实用新型每一个横向移动组件均与每一个纵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的设置方向为相互垂直设置,进而使得二者的移动端水平移动方向相互垂直。其中,每一个横向移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第一侧板8、齿条17、加强块18、滑轨14、第二侧板9、底板11、电机10、齿轮16、滑块15和筋板19;如图1~5所示,在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5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直间隔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每一个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均竖直纵向设置,且每一个第二固定板7均设置在靠固定块5一侧,并分别与固定块5的对应侧面螺接固定;在每相邻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之间还分别左右间隔竖直纵向平行设有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且每一个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的高度均小于对应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的高度,每一个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分别与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每一个第二侧板9均设置在靠固定块5一侧;在每一个第一侧板8与对应第二侧板9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齿条17,且每一个齿条17的齿面分别朝背离方形托盘4的中心方向设置,每一个齿条1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侧板8以及第二侧板9固定连接,且在其下表面与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齿条17的加强块18;在每一个齿条17的正上方前后两侧还分别水平横向间隔设有两个滑轨14,每一个滑轨1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固定板6以及第二固定板7的内侧面垂直固定连接,且其下表面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侧板8以及第二侧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5所示,在每一个齿条17的正上方还水平间隔设有底板11,且每一个底板11分别水平间隔设于对应滑轨14的正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滑轨14水平横向滑动连接;在每一个底板11的上表面远离固定块5一侧还分别竖直固定设有电机10,且每一个电机10的输出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底板11,并分别通过齿轮16与对应齿条17啮合连接;每一个齿轮16均水平设于对应两个滑轨14之间,且通过齿轮16和对应齿条17的啮合配合,每一个底板11分别在对应滑轨14上做水平横向运动。
如图1~5所示,在每一个底板11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分别水平对称固定设有滑块15,每一个滑块15分别套接在对应滑轨14上,且每一个底板11分别通过滑块15与对应滑轨14水平横向滑动连接;每一个支撑块12的下表面分别与对应底板11的上表面靠近固定块5一侧垂直固定连接,并分别随对应底板11做水平横向移动。
如图1~5所示,在每一个第一固定板6的外侧面沿纵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筋板19,每一个筋板19均竖直横向设置,且分别与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对应位置以及对应第一固定板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并分别对对应第一固定板6进行加强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每一个支撑块12的上表面还水平贴合固定设有橡胶垫13,并通过橡胶垫13与超大型导管架2的对应腿部接触。如图1~5所示,在方形托盘4的上表面靠边沿处还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吊耳20,每一个吊耳20均对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纵向移动组件的移动动作不产生干涉,并通过吊耳20进行吊运或绑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四套本装置划线定位好,根据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2的腿部,通过横向移动组件和纵向移动组件将四个支撑块12分别进行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移动,来调节其位置;然后将超大型导管架2的腿部分别支承在对应相邻四个支撑块12的橡胶垫13上,通过运输船1甲板上的支撑管3倾斜支撑在超大型导管架2上进而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后,再用绑扎带将支撑管3与对应吊耳20进行绑扎固定,然后再通过绑扎带将超大型导管架2与运输船1上其他现有固定装置进行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超大型导管架2与运输船1甲板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强度要求,保证了其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组件,使得支撑块12可水平移动进行位置调整,进而适配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2的腿部,适用范围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耳20、绑扎带以及支撑管3的配合,增强了超大型导管架2的稳定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托盘、固定块、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和支撑块;所述方形托盘为水平设置的正方形结构,且在其上表面中心位置还竖直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正方形结构,且其四边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对应四边相平行;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对应边外侧还呈十字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支撑块,左右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横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横向滑动连接,且前后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别通过纵向移动组件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纵向滑动连接,并通过调节每一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来适配不同规格超大型导管架的对应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托盘的边长为4000mm,且其厚度为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方形托盘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均为7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均与每一所述纵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二者的设置方向为相互垂直设置,进而使得二者的移动端水平移动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侧板、齿条、加强块、滑轨和第二侧板;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相对于固定块左右两侧还分别竖直间隔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竖直纵向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板均设置在靠固定块一侧,并分别与所述固定块的对应侧面螺接固定;在每相邻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还分别左右间隔竖直纵向平行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每一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均小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高度,每一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对应位置垂直固定连接,且每一所述第二侧板均设置在靠固定块一侧;在每一所述第一侧板与对应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中间位置还水平横向设有齿条,且每一所述齿条的齿面分别朝背离所述方形托盘的中心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齿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且在其下表面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之间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用于支撑齿条的加强块;在每一所述齿条的正上方前后两侧还分别水平横向间隔设有两个滑轨,每一所述滑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内侧面垂直固定连接,且其下表面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电机和齿轮;在每一所述齿条的正上方还水平间隔设有底板,且每一所述底板分别水平间隔设于对应所述滑轨的正上方,并分别与对应所述滑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在每一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远离固定块一侧还分别竖直固定设有电机,且每一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对应所述底板,并分别通过齿轮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每一所述齿轮均水平设于对应两个所述滑轨之间,且通过齿轮和对应齿条的啮合配合,每一所述底板分别在对应滑轨上做水平横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分别水平对称固定设有滑块,每一所述滑块分别套接在对应所述滑轨上,且每一所述底板分别通过滑块与对应所述滑轨水平横向滑动连接;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分别与对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固定块一侧垂直固定连接,并分别随对应底板做水平横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个筋板;在每一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面沿纵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筋板,每一所述筋板均竖直横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对应位置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并分别对对应所述第一固定板进行加强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还水平贴合固定设有橡胶垫,并通过橡胶垫与超大型导管架的对应腿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形托盘的上表面靠边沿处还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吊耳,每一所述吊耳均对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纵向移动组件的移动动作不产生干涉,并通过吊耳进行吊运或绑扎。
CN202222083038.2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Active CN217706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3038.2U CN21770673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3038.2U CN21770673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6736U true CN21770673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3038.2U Active CN21770673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6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0915B (zh) 一种桁架式起竖臂
CN217706736U (zh) 一种超大型导管架绑扎托盘
CN103506791B (zh) 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及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
CN105057951B (zh) 一种曲面盖板的组焊装置及方法
CN207760736U (zh) 用于公铁合建的大吨位移动模架的底模结构
CN207344801U (zh) 一种侧模限位机构
CN215972646U (zh) 一种链片转运箱
CN21036126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放置架
CN210214673U (zh) 一种货叉升降式穿梭车
CN202787096U (zh) 悬拼梁段长线法预制的三维移动模架
CN208933752U (zh) 用于盾构隧道内轨枕的水平连接装置和轨道固定装置
CN203541898U (zh) 埋弧自动焊机用厚t型材焊接工装
RU185767U1 (ru) Вагон-цистерна
CN202440830U (zh) 一种格构式塔基
CN209973216U (zh) 电池托盘连续生产线的支架组件
CN210756396U (zh) 拼接式底座
CN201745198U (zh) 油压机机架
CN210586810U (zh) 一种冲压设备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5113445U (zh) 一种平板运输车车架结构
CN213257057U (zh) 一种铁型铸件整形装置
CN207760738U (zh) 用于公铁合建的大吨位移动模架的墩顶移位机构
CN209957921U (zh) 一种新型流镀机
CN216580618U (zh) 一种跨越玻璃加工产线的玻璃专用车
CN207760734U (zh) 用于公铁合建的大吨位移动模架的龙门吊
CN215248937U (zh) 一种大小可调节电梯轿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