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805U -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1805U
CN217691805U CN202220327578.8U CN202220327578U CN217691805U CN 217691805 U CN217691805 U CN 217691805U CN 202220327578 U CN202220327578 U CN 202220327578U CN 217691805 U CN217691805 U CN 21769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acle
cable
terminal
plu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7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成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 Of Ran Lake
Original Assignee
Ms Of Ran La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 Of Ran Lake filed Critical Ms Of Ran Lak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外壳,在下方具备插座端子容纳部和线缆容纳部,并在上方具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插座端子,安装到所述插座端子容纳部,所述插座端子的任意一部分形成为暴露到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而能够与设置于所述插塞连接器的插塞端子接通,另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与线缆接通;以及翻转件,在所述线缆容纳部中能够转动地形成,并形成为在线缆容纳于所述线缆容纳部中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覆盖固定。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电源和设备、设备和设备或者设备内部单元 (unit)之间而构成电路并与插塞连接器结合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源和设备、设备和设备或者设备内部单元之间来构成电路的接通结构。电连接器可以由彼此结合而电连接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形成。
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分别由彼此电连接的插座端子和插塞端子、插座端子和插塞端子分别被安装固定的外壳以及晶片构成。
另一方面,在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分别设置的插座端子以及插塞端子可以具备多个。由此,可以考虑开发出彼此相对应的多个插座端子和插塞端子的紧固可以在预先设定的位置稳定地形成,并且多个插座端子和插塞端子彼此电接触的触点的接触状态能够稳定地保持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的紧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容易进行插座端子的安装且能够更稳定地保持插座端子的固定状态的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容易地形成与插塞连接器的结合过程的插座连接器。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外壳,在下方具备插座端子容纳部和线缆容纳部,并在上方具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插座端子,安装到所述插座端子容纳部,所述插座端子的任意一部分形成为暴露到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而能够与设置于所述插塞连接器的插塞端子接通,另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与线缆接通;以及翻转件,在所述线缆容纳部中能够转动地形成,并形成为在线缆容纳于所述线缆容纳部中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覆盖固定。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与所述插座端子容纳部在所述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与所述线缆容纳部在所述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插塞连接器装配到电路基板并从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上凸出,在所述插塞连接器安装于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外壳的上面被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覆盖。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翻转件形成为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下面并能够向下方转动。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包括:插塞连接器容纳槽;以及凸出壁,在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槽内呈岛状凸出形成,所述插座端子包括:插座端子主体部;插塞端子接通部,从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延伸,并具备在被所述凸出壁划分的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分别设置的第一接通臂以及第二接通臂;以及线缆接通部,从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延伸,并暴露到所述线缆容纳部。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从所述凸出壁的两侧分别凸出。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与沿着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交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插塞连接器的接通臂分别接通。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为了防止颠倒插入,所述凸出壁形成为以将所述凸出壁向长度方向横穿的虚拟的中心线为基准划分的所述凸出壁的两侧非对称。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还包括相互隔开地配置成压入固定到所述插座外壳的第一压入固定销和第二压入固定销,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从所述第一压入固定销以及所述第二压入固定销分别延伸形成。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线缆接通部包括:线缆接通臂,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线缆的端子部接通;以及翻转件支承臂,配置成与所述线缆接通臂相面对,并将所述翻转件能够转动地支承。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保持器,在所述插座外壳安装成覆盖所述插座端子,并形成为限制所述插座端子脱落。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保持器包括:保持器主体,配置成覆盖所述插座端子;以及紧固钩,从所述保持器主体延伸,并形成为能够钩挂于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的紧固孔。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插座端子包括:插座端子主体部,具备用于压入固定到插座外壳的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至少一个插塞端子接通部,从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延伸,并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以及线缆接通部,从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延伸,并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线缆容纳部。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是相互隔开地配置的第一压入固定销、第二压入固定销以及第三压入固定销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插塞端子接通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压入固定销以及所述第二压入固定销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接通臂以及第二接通臂,所述线缆接通部包括从所述第三压入固定销延伸形成的线缆接通臂。
根据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例,可以是,所述线缆接通部还包括:翻转件支承臂,配置成与所述线缆接通臂相面对而将覆盖固定容纳在线缆容纳部中的线缆的翻转件能够转动地支承。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所述插座连接器,构成为能够接通线缆;以及插塞连接器,装配到电路基板,并构成为能够紧固到所述插座连接器。
通过上述的解决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插座连接器包括在下方具备插座端子容纳部和线缆容纳部并在上方具备容纳对象连接器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的插座外壳。安装到插座端子容纳部的插座端子的任意一部分形成为暴露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而能够与插塞连接器的插塞端子接通,插座端子的另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与线缆接通。插座连接器包括在线缆容纳部中能够转动地形成并在线缆容纳于线缆容纳部中的状态下将线缆覆盖固定的翻转件。
根据这样的插座连接器的构成,插座端子通过插座外壳的下方而插入安装于插座端子容纳部,在插座端子安装于插座外壳中的状态下,线缆通过设置于插座外壳的下方的线缆容纳部而与插座端子接通。之后,对象连接器即插塞连接器通过设置于插座外壳的上方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插入安装而与插座端子电连接。
由此,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端子可以稳定地提供通过插座外壳的下方安装的线缆和通过插座外壳的上方安装的设置于插塞连接器的插塞端子的电接通。另外,可以容易地形成将插座端子和线缆安装到插座外壳的装配作业,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的装配作业也可以通过插座外壳的上方容易地形成。
并且,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与插座端子容纳部在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与线缆容纳部在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由此,插座端子通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暴露到外部,可以有效地确认插座端子安装于插座端子容纳部中的状态。
另外,在安装有在插塞连接器容纳部装配电路基板的插塞连接器的状态下,翻转件形成为暴露到插座外壳的下面而能够向下方转动。由此,即使在具有插座外壳的上面被电路基板的一面覆盖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翻转件稳定地保持容纳于线缆容纳部中的线缆的固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结合前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3a以及图3b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的结合前状态和结合后状态的模样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观察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8a以及图8b是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的立体图。
图9是图4所示的插座端子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下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4a以及图14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外壳的立体图。
图15a以及图15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端子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结合前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18是从下观察图17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19a以及图19b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塞连接器的结合前状态和结合后状态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21是从下观察图20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图23是从下观察图22所示的插塞连接器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插座连接器100 和插塞连接器200。
在本说明书中,即使是彼此不同的实施例,针对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
只要文脉上没有明确地表示不同,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表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结合前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 100和插塞连接器200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图3a以及图3b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的结合前状态和结合后状态的模样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3b,连接器组件10连接电源和设备、设备和设备或者设备内部单元之间来构成电路。连接器组件10可以由彼此结合而电连接的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形成。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可以形成为通过电接通而传输信号或供应电源。
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具备彼此结构上结合的插座外壳 110和插塞外壳210。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插座外壳110和插塞外壳210可以在插座外壳110和插塞外壳210的上下方向上相互结合。
另外,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分别具备随着彼此接触而实现实质上电接通的插座端子120和插塞端子220。插座端子120和插塞端子220形成为分别安装于插座外壳110和插塞外壳210而被固定。
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
首先,与图1至图3b一起还参照图4至图9来说明插座连接器100。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5 是从下观察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6是图 4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俯视图。图7是图4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仰视图。图8a以及图8b是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110 的立体图。图9是图4所示的插座端子120的主视图。
参照图1至图9,插座连接器100包括插座外壳110、插座端子120 以及翻转件130。
插座外壳110形成插座连接器100的外观,并被安装插座端子120。
插座外壳110在下部具备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和线缆容纳部112,并在上部具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
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形成为向插座外壳110的下方开口。线缆容纳部112形成为向插座外壳110的下方和侧方开口。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 形成为向插座外壳110的上方开口。
可以是,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和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形成为彼此连通,线缆容纳部112和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形成为彼此连通。
插座端子120安放于插座端子容纳部111。插座端子120的任意一部分形成为能够暴露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而与设置于插塞连接器200 的插塞端子220接通。插座端子120的另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与线缆1接通。插座端子120可以通过插座外壳110下部暴露到外部。
所述线缆1可以由将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彼此隔开配置的电子元件电连接的软质的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或者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形成。在线缆1的端部具备在与插座端子120接通的位置形成而与所述插座端子120电接触的导电图案。所述线缆1可拆卸地接通于插座连接器100,并以插座连接器100为介质与被装配插塞连接器200的插塞端子220的电路基板2电连接。
翻转件130可转动地形成于插座外壳110的线缆容纳部112,并形成为在线缆1容纳在线缆容纳部112中的状态下覆盖并固定线缆1。
根据这样的插座连接器100的构成,插座端子120通过插座外壳110 的下方而插入安装于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在插座端子120安装于插座外壳110中的状态下,线缆1通过设置于插座外壳110的下方的线缆容纳部 112插入而与所述插座端子120接通。在安装有插座端子120的插座连接器100中,对象连接器即插塞连接器200通过设置于插座外壳110的上方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插入安装而与插座端子120电连接。
由此,插座连接器100的插座端子120可以稳定地提供通过插座外壳110的下方安装的线缆1和通过插座外壳110的上方安装的设置于插塞连接器200的插塞端子220的电接通。另外,可以容易地形成将插座端子120和线缆1安装到插座外壳110的装配作业。另外,插座连接器100 和插塞连接器200的装配作业也可以通过配置于插座外壳110的上方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容易地形成。
另一方面,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可以与插座端子容纳部111在插座外壳110的上下方向上重叠。另外,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可以形成为与线缆容纳部112在插座外壳110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由此,插座端子120可以通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暴露到外部。结果,可以通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有效地确认插座端子120安装于插座端子容纳部111中的状态。并且,由于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形成为与线缆容纳部112在插座外壳110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可以防止在通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确认插座端子120的安装状态的过程中线缆1妨碍视线现象。
插塞连接器200可以装配于电路基板2并在电路基板2的一面上凸出。而且,在插塞连接器200安装于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中的状态下,插座外壳110的上面可以形成为被电路基板2的一面覆盖。由此,与插座外壳110的上面相面对的电路基板2的一面可以稳定地抵接于插座外壳 110的上面而被支承。例如,与电路基板2的一面相面对的插座外壳110 的上面可以平坦地形成为与平坦地形成的电路基板2的一面相对应。
另外,翻转件130可以形成为向插座外壳110的下面暴露而能够向下方转动。由此,彼此相面对的插座外壳110的上面和电路基板2的一面可以相邻配置,可以将连接器组件10的整体高度设计得小而使其小型化。另外,即使在具有插座外壳110的上面被电路基板2的一面覆盖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翻转件130稳定地保持容纳于线缆容纳部112中的线缆1的固定状态。
另一方面,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可以包括插塞连接器容纳槽113a 和凸出壁113b。
插塞连接器容纳槽113a形成从与插塞连接器200相面对的插座外壳 110的一面具有一定深度的槽,提供容纳对象连接器即插塞连接器200的空间。
凸出壁113b在插塞连接器容纳槽113a内呈岛状凸出形成。凸出壁 113b容纳于在后述的插塞外壳210的下方设置的凹进部211中。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可以具备被凸出壁113b划分的第一容纳部113c1和第二容纳部113c2。
插座端子120包括插座端子主体部121、插塞端子接通部122以及线缆接通部123。
插座端子主体部121可以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而形成插座端子120 的主体。插座端子主体部121例如可以沿着插座外壳110的宽度方向而水平延伸形成。插座端子主体部121可以具备用于压入固定到插座外壳 110的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121a。
插塞端子接通部122可以具备从插座端子主体部121延伸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容纳部113c1、113c2的第一接通臂122a和第二接通臂122b。另外,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122b可以在凸出壁113b 的两侧分别配置成凸出。插塞端子接通部122可以从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121a延伸。另一方面,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122b也可以在与所述凸出壁113b相面对的插塞连接器容纳槽113a的内侧壁分别形成为凸出,而不是凸出壁113b的两侧。
另外,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122b可以形成为与沿着插塞连接器容纳槽113a的长度方向分别交替位于第一以及第二容纳部113c1、 113c2的插塞连接器200的接通臂224b分别接通。
线缆接通部123可以形成为从插座端子主体部121延伸并暴露到线缆容纳部112。另外,线缆接通部123也可以从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 121a延伸。
另一方面,所述压入固定销121a可以是相互隔开配置的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2以及第三压入固定销121a3中的至少一个。在此,设置于插塞端子接通部122的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 122b可以从第一以及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1、121a2分别延伸形成。另外,线缆接通部123可以从所述第三压入固定销121a3延伸形成。
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示出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 122b从第一以及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1、121a2向彼此相面对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122b从第一以及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1、121a2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形成。
另外,参照图6,为了防止颠倒插入,凸出壁113b可以形成为以向长度方向横穿凸出壁113b的虚拟的中心线113b1为基准划分的凸出壁 113b的两侧非对称。由此,在插塞连接器200插入到插座外壳110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插塞连接器200向并非是正常方向的反方向插入。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示出如下结构:为了防止颠倒插入,凸出壁113b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为具有台阶以使得两侧以将凸出壁113b向长度方向横穿的虚拟的中心线113b1为基准非对称。然而,用于防止颠倒插入的凸出壁113b的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的形式,可以根据设计条件对位置和形状进行各种变形来适用。
另一方面,插座端子120的插座端子主体部121可以还包括相互隔开配置成压入固定到插座外壳110的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和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2。在此,插座端子120的所述第一以及第二接通臂122a、122b 可以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压入固定销121a1、121a2分别延伸形成。
另外,线缆接通部123可以包括线缆接通臂123a以及翻转件支承臂 123b。
线缆接通臂123a形成为与线缆1的端子部1a可接通。虽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未示出,线缆接通臂123a可以设置于由第一接通臂122a延伸形成的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在此情况下,第一接通臂122a从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的一侧延伸形成,线缆接通臂123a从第一压入固定销 121a1的另一侧延伸形成。
与此不同,如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线缆接通臂123a可以从与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隔开配置的第三压入固定销121a3延伸形成。在此情况下,与在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的两侧将第一接通臂122a和线缆接通臂123a全部设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施加到第一压入固定销121a1的负载,可以确保第一接通臂122a和线缆接通臂123a的弹性变形举动的可靠性。即,在第一接通臂122a和线缆接通臂123a弹性变形的举动中,不会某一个影响另一个。由此,第一接通臂122a和线缆接通臂123a的弹性变形可以独立地形成。
翻转件支承臂123b配置成与线缆接通臂123a相面对,并形成为可转动地支承翻转件130。在翻转件130可以设置形成旋转轴的翻转件旋转轴 131。翻转件旋转轴131可以在翻转件130旋转的期间被支承为被翻转件支承臂123b围绕的状态。
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性地具备插座端子120的翻转件支承臂123b。例如,可转动地支承翻转件130的翻转件旋转轴131的结构也可以在并非是插座端子120的插座外壳110的任意一部分单独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插座端子120的线缆接通部123可以仅由与线缆1的端子部1a接通的线缆接通臂123a形成。
以下,与图1至图9一起还参照图10至图15b来更详细地说明插塞连接器200。
图10是示出图1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 11是从下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12 是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俯视图。图13是图10所示的插塞连接器200的仰视图。图14a以及图14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外壳210的立体图。图15a以及图15b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图10所示的插塞端子220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15b,插塞连接器200包括插塞外壳210以及插塞端子 220。
插塞外壳210可以贯通电路基板2来配置。即,可以配置成,插塞外壳210的上方从电路基板2的上面凸出,插塞外壳210的下方从电路基板2的下面凸出。插塞外壳210可以沿着一方向延伸形成。
在从电路基板2的下面凸出的插塞外壳210的下方可以设置为了与插座连接器100紧固而向下方开放的凹进部211。凹进部211可以沿着插塞外壳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颠倒插入,凹进部211可以形成为以向长度方向横穿凹进部211的虚拟的中心线211a为基准划分的凹进部211的两侧非对称。由此,在插塞连接器200的插塞外壳210插入到插座外壳110 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3的装配过程中,可以防止插塞外壳210向并非是正常方向的反方向插入的现象。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示出如下结构:凹进部2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具有台阶以使得以将凹进部 211向长度方向横穿的虚拟的中心线211a为基准非对称。然而,用于防止颠倒插入的凹进部211的结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所示的形式,可以根据设计条件对位置和形状进行各种变形来适用。
插塞端子220安装于插塞外壳210。
插塞端子220可以包括插塞端子主体部221、第一电路基板接通部 222、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223以及插座端子接通部224。
插塞端子主体部221可以配置成将插塞外壳210向宽度方向横穿。
第一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222、223可以分别设置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的两侧,装配到电路基板2的上面。在电路基板2可以设置与第一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222、223电接通的导电图案2b。插塞端子 220可以通过第一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222、223装配到电路基板2 的上面。
插座端子接通部224可以形成为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朝下延伸,一部分通过凹进部211暴露而与插座连接器100的插座端子120接通。
根据这样的插塞连接器200的构成,在插塞端子220安装于插塞外壳210的状态下,插塞端子主体部221和第一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 222、223稳定地支承固定于电路基板2的上方,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 朝下延伸的插座端子接通部224通过设置于插塞外壳210的下方的凹进部211暴露到外部。
由此,设置于插塞端子220的插塞端子主体部221、第一以及第二电路基板接通部222、223以及插座端子接通部224可以稳定地保持支承固定于插塞外壳210的状态。另外,插座连接器100和插塞连接器200的装配作业也可以通过相对于插座连接器100向上下方向移动插塞连接器 200而容易地形成。
另一方面,插塞端子220可以还包括压入固定部225。
压入固定部225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朝下延伸而压入固定于插塞外壳210。在此,压入固定部225可以与凹进部211局部重叠。压入固定部225可以与插座端子接通部224隔开配置。
另一方面,插塞端子220的插座端子接通部224可以形成为从凹进部211的两侧壁中的任一个暴露到外部。由此,可以通过插塞外壳210 的凹进部211从外部容易地确认插塞端子220安装于插塞外壳210中的状态。
另外,插塞端子220的插座端子接通部224可以沿着凹进部211的长度方向在凹进部211的两侧壁分别交替配置。
另一方面,插塞端子220的插座端子接通部224可以包括延伸臂224a 以及接通臂224b。
延伸臂224a可以保持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相同的平面并从插塞端子主体部221朝下延伸。
接通臂224b可以从所述延伸臂224a向与延伸臂224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并从所述延伸臂224a朝下延伸。
另一方面,沿着插塞外壳21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插塞端子220的接通臂224b可以配置成朝向相同的方向。在此,所述接通臂224b可以在插塞外壳2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配置。
由此,在多个插塞端子220沿着插塞外壳21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情况下,可以最小化多个插塞端子220间的间距。即,多个插塞端子220 彼此隔开最小间距配置,可以将插塞外壳210的每单位长度的插塞端子 220的数量配置得更多。结果,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小预定的插塞端子220 的数量所需的插塞连接器200的尺寸来进行小型化。
另外,多个插塞端子220形成为在接通臂224b被弯曲前的状态下都具有相同的形状。由此,可以利用具有一个形状的插塞端子220通过使得弯曲接通臂224b的方向不同而彼此相邻地配置多个插塞端子220。
另一方面,在插塞外壳210的上面可以设置第一槽212和第二槽213。
第一槽212形成为供插塞端子主体部221插入。
第二槽213可以形成为供插塞端子220的接通臂224b插入,并从所述第一槽212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形成。
另一方面,插塞连接器200可以还包括固定部件230。
固定部件230可以配置成覆盖插塞外壳210,并如插塞端子220那样装配到电路基板2。在电路基板2可以设置在与固定部件230接触的部分形成的固定部件装配部2c。
在此,固定部件230可以形成为在插塞外壳210的厚度方向上与凹进部211不重叠。根据这样的固定部件230的结构,可以更牢固地保持插塞外壳210和电路基板2的结合状态。
以下,参照图16至图23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结合前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图18是从下观察图17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结合的状态的模样的立体图。图19a以及图19b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100 和插塞连接器1200的结合前状态和结合后状态的截面图。图20是示出图1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1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21是从下观察图20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1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图16 所示的插塞连接器12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图23是从下观察图22所示的插塞连接器1200的分解的模样的立体图。
与包括相互紧固并电连接的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的连接器组件10'相关的构成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前面参照图1至图15b说明的插座连接器100、插塞连接器200以及连接器组件10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以及与其相关的构成中的具有与前面参照图1至图15b说明的插座连接器100、插塞连接器200以及连接器组件10相同或类似的特征的构成标注与在图1至图15b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类似的附图标记。
以下,在针对包括插座连接器1100和插塞连接器1200的连接器组件10'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尤其与前面参照图1至图15b说明的插座连接器100、插塞连接器200以及连接器组件10具有区别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16至图23,插座连接器1100可以还包括保持器1140。
保持器1140形成为在插座外壳1110安装成覆盖插座端子1120并限制安装于插座外壳1110的插座端子1120脱落。另外,插座端子1120可以形成为被保持器1140围绕并形成为不暴露到外部。
保持器1140可以包括保持器主体1141以及紧固钩1142。
保持器主体1141配置成覆盖插座端子1120。
紧固钩1142可以从保持器主体1141延伸,并形成为可钩挂于设置于插塞连接器容纳部1113的紧固孔1113d。如图21所示,紧固钩1142 也可以形成为可钩挂于并非是紧固孔1113d的设置于插塞连接器容纳部 1113的紧固凸起1113e。
例如,紧固孔1113d可以配置于插座外壳11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紧固凸起1113e可以配置于插座外壳11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区域。根据这样的紧固钩1142、紧固孔1113d以及紧固凸起1113e的结构,在保持器1140安装于插座外壳1110的状态下,可以更牢固地保持保持器 114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固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插座外壳1110中,在形成所述紧固凸起1113e的部分可以未配置插座端子1120。与此同时,如图22所示,在插塞外壳1210 中,在与未配置插座端子1120的区域相对应的部分也未配置插塞端子 1220。
前述的内容只不过是例示性的,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可以在不脱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畴以及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前述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单独或者任意组合来实现。

Claims (16)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外壳,在下方具备插座端子容纳部和线缆容纳部,并在上方具备插塞连接器容纳部;
插座端子,安装到所述插座端子容纳部,所述插座端子的任意一部分形成为暴露到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而能够与设置于所述插塞连接器的插塞端子接通,另一部分形成为能够与线缆接通;以及
翻转件,在所述线缆容纳部中能够转动地形成,并形成为在线缆容纳于所述线缆容纳部中的状态下将所述线缆覆盖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与所述插座端子容纳部在所述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与所述线缆容纳部在所述插座外壳的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塞连接器装配到电路基板并从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上凸出,
在所述插塞连接器安装于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中的状态下,所述插座外壳的上面被所述电路基板的一面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件形成为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下面并能够向下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包括:
插塞连接器容纳槽;以及
凸出壁,在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槽内呈岛状凸出形成,
所述插座端子包括:
插座端子主体部;
插塞端子接通部,从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延伸,并具备在被所述凸出壁划分的第一容纳部以及第二容纳部分别设置的第一接通臂以及第二接通臂;以及
线缆接通部,从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延伸,并暴露到所述线缆容纳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从所述凸出壁的两侧分别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与沿着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交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以及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插塞连接器的接通臂分别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防止颠倒插入,所述凸出壁形成为以将所述凸出壁向长度方向横穿的虚拟的中心线为基准划分的所述凸出壁的两侧非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端子主体部还包括相互隔开地配置成压入固定到所述插座外壳的第一压入固定销和第二压入固定销,
所述第一接通臂以及所述第二接通臂从所述第一压入固定销以及所述第二压入固定销分别延伸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接通部包括:
线缆接通臂,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线缆的端子部接通;以及
翻转件支承臂,配置成与所述线缆接通臂相面对,并将所述翻转件能够转动地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
保持器,在所述插座外壳安装成覆盖所述插座端子,并形成为限制所述插座端子脱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器包括:
保持器主体,配置成覆盖所述插座端子;以及
紧固钩,从所述保持器主体延伸,并形成为能够钩挂于所述插塞连接器容纳部的紧固孔。
13.一种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端子主体部,具备用于压入固定到插座外壳的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
至少一个插塞端子接通部,从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延伸,并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插塞连接器容纳部;以及
线缆接通部,从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延伸,并暴露到所述插座外壳的线缆容纳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压入固定销是相互隔开地配置的第一压入固定销、第二压入固定销以及第三压入固定销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插塞端子接通部包括从所述第一压入固定销以及所述第二压入固定销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接通臂以及第二接通臂,
所述线缆接通部包括从所述第三压入固定销延伸形成的线缆接通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接通部还包括:
翻转件支承臂,配置成与所述线缆接通臂相面对而将覆盖固定容纳在线缆容纳部中的线缆的翻转件能够转动地支承。
16.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构成为能够接通线缆;以及
插塞连接器,装配到电路基板,并构成为能够紧固到所述插座连接器。
CN202220327578.8U 2021-12-06 2022-02-18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76918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72574A KR102474412B1 (ko) 2021-12-06 2021-12-06 소켓 커넥터
KR10-2021-0172574 2021-12-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1805U true CN21769180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159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7578.8U Active CN217691805U (zh) 2021-12-06 2022-02-18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237469U (zh)
KR (1) KR102474412B1 (zh)
CN (1) CN217691805U (zh)
TW (1) TWM63296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5841A (ja) * 2004-12-28 2006-07-1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KR101003198B1 (ko) * 2008-07-22 2010-12-21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전기 접속용 커넥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2960U (zh) 2022-10-11
JP3237469U (ja) 2022-05-17
KR102474412B1 (ko)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5282U (zh) 端子总成以及电连接器
JPH1127380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140896B2 (en) Connector
JP2000223216A (ja) 小型コネクタ
JP2014170726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電気コネクタ
JPH1028976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H0821311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000076743A (ko) 고전압용 커넥터
US6450824B1 (en) Connector including movable cover
JP3751769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の接続部構造
US643589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upporting mechanism
US7077674B2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168533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JP3898643B2 (ja) 小型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1769180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座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7062703U (zh) 插塞连接器、插塞端子以及连接器组件
JP2004227911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3961937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133464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012625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TWI744577B (zh) 連接器及連接器系統
JP2022066929A (ja) 平型導体付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89933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3687886B2 (ja) 基板実装コネクタ
JP2001035314A (ja) 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