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3041U -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3041U
CN217673041U CN202221313857.5U CN202221313857U CN217673041U CN 217673041 U CN217673041 U CN 217673041U CN 202221313857 U CN202221313857 U CN 202221313857U CN 217673041 U CN217673041 U CN 217673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saddle
piece
saddle mechanism
scoo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13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想
任彪
秦臻
李晓云
黎伟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shengf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shengf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shengf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shengf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13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3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3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3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和滑板车,减震装置包括后轮机构、车座机构和缓冲件。后轮机构包括后轮、后挡组件与支撑件,后轮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一端,后挡组件固定于支撑件另一端,后轮机构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上,缓冲件一端设于后挡组件上,另一端设于车座机构上。缓冲件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延伸方向发生一定的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当车辆紧急刹车时,缓冲件可有效减缓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移动速度和移动幅度,并降低后轮机构产生的震动幅度,因此,缓冲件能够有效避免车轮机构与车座机构之间的碰撞。同时,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滑板车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提高滑板车的安全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剧烈颠簸,损伤滑板车本身。

Description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轮滑板车一般是将车轮直接穿设于转轴上,且车轮与车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当车辆紧急刹车时车轮与车体之间可能因冲击力而发生碰撞,长久以往易造成车轴断裂,并且在车辆刹车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不能很好地起到减震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滑板车后轮的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包括:
后轮机构,所述后轮机构包括后轮、后挡组件与支撑件,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件一端,所述后挡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
车座机构,所述后挡组件或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后挡组件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挡组件包括后叉和挡泥板,所述后叉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挡泥板固定于所述后叉上,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挡泥板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安装方向,所述挡泥板具有凸起,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凸起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凸起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槽并固定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安装方向,所述后叉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将所述后叉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一端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沿所述后轮轴向,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别设于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座机构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设于所述底壳上,且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后挡组件部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壳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座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后轮机构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抵接,所述缓冲件远离所述后挡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座机构还包括车尾件,所述车尾件固定于所述顶壳靠近所述后轮机构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前轮、车架以及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于所述车架一端,所述前轮设于所述车架另一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设置于后轮机构与车座机构之间的缓冲件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延伸方向发生一定的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当车辆紧急刹车时,缓冲件可有效减缓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移动速度和移动幅度,并降低后轮机构产生的震动幅度,因此,缓冲件能够有效避免车轮机构与车座机构之间的碰撞。同时,使用该减震装置的滑板车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提高滑板车的安全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剧烈颠簸,损伤滑板车本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减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装置;100、后轮机构;110、后轮;120、后挡组件;121、后叉;122、挡泥板;130、支撑件;101、凸起;102、第一部;103、第二部; 105、安装槽;200、车座机构;210、顶壳;220、底壳;230、限位件;240、车尾件;30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1,包括后轮机构100、车座机构200和缓冲件300,后轮机构100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缓冲件300 一端设于后挡组件120上,另一端设于车座机构200上。设于后挡组件120上的缓冲件300能够在刹车或突然启动时压缩或伸长一段距离,以保证后轮机构 100与车座机构200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后轮机构100包括后轮110、后挡组件120与支撑件130,后挡组件120或支撑件130分别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
进一步地,后轮110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130一端,后挡组件120固定于支撑件130另一端。沿后轮110轴向,支撑架大致为条状结构,且支撑架具有分设于后轮110两侧的两组,两组支撑架靠近后轮110的一端设有转轴,后轮 110可穿设于转轴上并转动,以驱动车辆行进。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边缘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具有一弧度,以使竖直方向上车座的高度高于车轮中轴至底面的高度。
请参阅图1,后挡组件120包括后叉121和挡泥板122,后叉121设于支撑件130上,挡泥板122固定于后叉121上,缓冲件300设于挡泥板122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车座机构200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安装有连接轴,以使支撑件130 可设于连接轴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直接固定于车座机构200上,挡泥板122固定于支撑件130上,且挡泥板122与支撑件130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可以可转动地设于连接轴上,以使支撑件130和与支撑件130转动连接的后轮110可一起绕连接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方便后轮110放下使用或折叠收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固定于连接轴上,并且支撑件130部分结构设于车座机构200内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后叉121与支撑件130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泥板122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130上,以方便调节挡泥板122与后轮110之间的角度,使防溅效果更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后轮机构100向车座机构200的安装方向,后叉121靠近车座机构 2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将后叉121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分为第一部102 和第二部103,沿后轮110轴向,第一部102和第二部103分别设于支撑件130 相对设置的两侧。此时挡泥板122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且沿竖直方向,挡泥板122位于后叉121远离地面的一侧并高于后叉121所在的高度避免泥水或尘土飞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沿后轮机构100向车座机构200的安装方向,挡泥板122具有凸起101,缓冲件300一端设于凸起101上,另一端设于车座机构 2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300一端套设于凸起101上,且缓冲件300与凸起10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以使缓冲件300伸缩时阻力较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300设于凸起101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侧面上,以增大缓冲距离。
进一步地,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沿凸起101的延伸方向,凸起101开设有安装槽105,缓冲件300一端设于安装槽105内并固定于安装槽105底部,缓冲件300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槽105并固定于车座机构200上。设于安装槽105 内的缓冲件300能维持伸长或压缩方向为安装槽105的延伸方向,不易发生扭转并导致断裂。
优选地,缓冲件30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弹簧件。
请参阅图2,车座机构200包括顶壳210和底壳220,顶壳210设于底壳220 上,且顶壳210与底壳220围合形成容置腔,后挡组件120部分设于容置腔内并可转动地设于底壳220上。
进一步地,容置腔内放置有电源和电机(图未示),后轮110固定于转轴上,电源能通过导线与电机电连接,以使电机能够控制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容置腔内还具有用于支撑人体体重的承重结构(图未示),可防止顶壳210或底壳220碎裂,且能避免电源或电机被挤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4,车座机构200还包括限位件230,限位件 230设于容置腔靠近后轮机构100的一侧并分别与顶壳210和底壳220抵接,缓冲件300远离后挡组件120的一端设于限位件23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30为板状结构,且沿竖直方向,限位件230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与顶壳210 和底壳220抵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30为沿缓冲件300延伸方向向后轮机构100延伸的中空柱状结构,缓冲件300既可以套设于限位件230上,也可以固定于限位件230内。
进一步地,车座机构200还包括车尾件240,车尾件240固定于顶壳210靠近后轮机构100的一侧,使用中可维持车辆平衡。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前轮、车架以及减震装置1,减震装置 1设于车架一端,前轮设于车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车架具有一向远离减震装置1方向延伸的控制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杆与前轮连接并能带动前轮沿轴向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以调节滑板车的行进方向。
请参阅图1,减震装置1包括后轮机构100、车座机构200和缓冲件300,后轮机构100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缓冲件300一端设于后挡组件120 上,另一端设于车座机构200上。设于后挡组件120上的缓冲件300能够在刹车或突然启动时压缩或伸长一段距离,以保证后轮机构100与车座机构200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延长二者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后轮机构100包括后轮110、后挡组件120与支撑件130,后挡组件120或支撑件130分别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
进一步地,后轮110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130一端,后挡组件120固定于支撑件130另一端。沿后轮110轴向,支撑架大致为条状结构,且支撑架具有分设于后轮110两侧的两组,两组支撑架靠近后轮110的一端设有转轴,后轮110可穿设于转轴上并转动,以驱动车辆行进。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边缘与水平面平行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具有一弧度,以使竖直方向上车座的高度高于车轮中轴至底面的高度。
请参阅图1,后挡组件120包括后叉121和挡泥板122,后叉121设于支撑件130上,挡泥板122固定于后叉121上,缓冲件300设于挡泥板122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车座机构200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安装有连接轴,以使支撑件130 可设于连接轴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直接固定于车座机构200上,挡泥板122固定于支撑件130上,且挡泥板122与支撑件130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可以可转动地设于连接轴上,以使支撑件130和与支撑件130转动连接的后轮110可一起绕连接轴转动一定的角度,方便后轮110放下使用或折叠收起。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30固定于连接轴上,并且支撑件130部分结构设于车座机构200内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后叉121与支撑件130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泥板122可转动地设于支撑件130上,以方便调节挡泥板122与后轮110之间的角度,使防溅效果更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后轮机构100向车座机构200的安装方向,后叉121靠近车座机构 2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将后叉121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一端分为第一部102 和第二部103,沿后轮110轴向,第一部102和第二部103分别设于支撑件130 相对设置的两侧。此时挡泥板122可转动地设于车座机构200上,且沿竖直方向,挡泥板122位于后叉121远离地面的一侧并高于后叉121所在的高度避免泥水或尘土飞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沿后轮机构100向车座机构200的安装方向,挡泥板122具有凸起101,缓冲件300一端设于凸起101上,另一端设于车座机构 2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300一端套设于凸起101上,且缓冲件300与凸起10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以使缓冲件300伸缩时阻力较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300设于凸起101靠近车座机构200的侧面上,以增大缓冲距离。
进一步地,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沿凸起101的延伸方向,凸起101开设有安装槽105,缓冲件300一端设于安装槽105内并固定于安装槽105底部,缓冲件300的另一端伸出安装槽105并固定于车座机构200上。设于安装槽105 内的缓冲件300能维持伸长或压缩方向为安装槽105的延伸方向,不易发生扭转并导致断裂。
优选地,缓冲件30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弹簧件。
请参阅图2,车座机构200包括顶壳210和底壳220,顶壳210设于底壳220 上,且顶壳210与底壳220围合形成容置腔,后挡组件120部分设于容置腔内并可转动地设于底壳220上。
进一步地,容置腔内放置有电源和电机(图未示),后轮110固定于转轴上,电源能通过导线与电机电连接,以使电机能够控制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容置腔内还具有用于支撑人体体重的承重结构(图未示),可防止顶壳210或底壳220碎裂,且能避免电源或电机被挤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4,车座机构200还包括限位件230,限位件 230设于容置腔靠近后轮机构100的一侧并分别与顶壳210和底壳220抵接,缓冲件300远离后挡组件120的一端设于限位件23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30为板状结构,且沿竖直方向,限位件230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与顶壳210 和底壳220抵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30为沿缓冲件300延伸方向向后轮机构100延伸的中空柱状结构,缓冲件300既可以套设于限位件230上,也可以固定于限位件230内。
进一步地,车座机构200还包括车尾件240,车尾件240固定于顶壳210靠近后轮机构100的一侧,使用中可维持车辆平衡。
在本申请中,设置于后轮机构100与车座机构200之间的缓冲件300可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沿延伸方向发生一定的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当车辆紧急刹车时,缓冲件300可有效减缓后轮机构100向车座机构200的移动速度和移动幅度,并降低后轮机构100产生的震动幅度,因此,缓冲件300能够有效避免车轮机构与车座机构200之间的碰撞。同时,使用该减震装置1的滑板车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提高滑板车的安全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剧烈颠簸,损伤滑板车本身。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轮机构,所述后轮机构包括后轮、后挡组件与支撑件,所述后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件一端,所述后挡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另一端;
车座机构,所述后挡组件或所述支撑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后挡组件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组件包括后叉和挡泥板,所述后叉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挡泥板固定于所述后叉上,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挡泥板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安装方向,所述挡泥板具有凸起,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凸起上,另一端设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所述凸起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缓冲件一端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槽并固定于所述车座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后轮机构向车座机构的安装方向,所述后叉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将所述后叉靠近所述车座机构的一端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沿所述后轮轴向,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别设于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机构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设于所述底壳上,且所述顶壳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后挡组件部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容置腔靠近所述后轮机构的一侧并分别与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抵接,所述缓冲件远离所述后挡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机构还包括车尾件,所述车尾件固定于所述顶壳靠近所述后轮机构的一侧。
9.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车架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于所述车架一端,所述前轮设于所述车架另一端。
CN202221313857.5U 2022-05-26 2022-05-26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Active CN217673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3857.5U CN217673041U (zh) 2022-05-26 2022-05-26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13857.5U CN217673041U (zh) 2022-05-26 2022-05-26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3041U true CN21767304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13857.5U Active CN217673041U (zh) 2022-05-26 2022-05-26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3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11333A (ja) 後端部取付バッテリボックスを備える車両
CN217673041U (zh) 减震装置和滑板车
JPS6116676B2 (zh)
CN211568210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减震结构
CN210478329U (zh) 重载商用车悬架减振器装置
JP5704434B2 (ja) 車両のアンダーランプロテクタ取付構造
CN210565951U (zh) 一种减震器缓冲块
CN211642149U (zh) 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减振块及一种真空泵总成
CN209490472U (zh) 前减震系统和模型车
CN111268014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前轮减震结构
CN110939678A (zh) 一种汽车前悬挂用智能空气减震器
CN114263703B (zh) 一种用于转向器的液压橡胶减震套结构
CN215922446U (zh) 一种多用途超轻型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车架
CN211765897U (zh) 轻量化轿车车身前后轮罩
CN216360007U (zh) 一种新型的减震结构及电动滑板车
CN217835922U (zh) 一种新型独立减震三轮摇摆车身
CN218805061U (zh) 一种上支撑结构及减振器
CN218317096U (zh) 一种带有隐藏式避震结构的车架
CN115195923A (zh) 一种三轮车底盘及电动三轮车
CN210258723U (zh) 车轮避震机构及避震车架
CN215826803U (zh) 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167344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CN220884680U (zh) 一种弹性减震装置
CN214776360U (zh) 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后平叉
CN218055474U (zh) 一种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