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4481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4481U
CN216734481U CN202220193034.7U CN202220193034U CN216734481U CN 216734481 U CN216734481 U CN 216734481U CN 202220193034 U CN202220193034 U CN 202220193034U CN 216734481 U CN216734481 U CN 216734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roof beam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30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闫金斗
姚会君
高荣霞
刘洋
冯振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1930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4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4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4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安装纵梁、安装部和支撑横梁,所述安装纵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纵梁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纵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两个所述安装纵梁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中梁,所述支撑横梁远离支撑中梁的一侧设有用于缓冲消能的缓冲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与安装纵梁之间设有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当车辆受到碰撞时,缓冲结构可先与冲击力进行接触,在冲击力撞击缓冲结构时,缓冲结构可有效的为支撑横梁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减少冲击力对支撑横梁造成的破坏,从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的减少前副车架总成整体的受损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件,前悬架系统通过前副车架连接于车身,为满足车身性能的要求,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选用强度和刚度都较高的前副车架,以更好的与车身前纵梁稳定连接。
但是现有的汽车前副车架,车架前端的强度较低,在发生撞击时车架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整体机构的实用性下降,且车架的隔音效果不明显,路面噪音影响车内环境,很难满足新能源汽车中对前副车架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安装纵梁、安装部和支撑横梁,所述安装纵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纵梁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纵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两个所述安装纵梁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中梁,所述支撑横梁远离支撑中梁的一侧设有用于缓冲消能的缓冲结构,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与安装纵梁之间设有减震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梁、联动杆、防撞梁、滑动杆、缓冲气囊、滑块和缓冲套筒,所述固定梁的一侧设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与固定梁之间分别铰接有联动杆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抵接有缓冲套筒,所述固定梁与防撞梁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气囊。
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上横板、下横板、缓冲垫片、缓冲块和安装螺栓,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设有缓冲垫片,安装螺栓位于上横板和下横板的两侧,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块。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包括杆体和转动件,所述杆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杆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件,两个杆体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梁和防撞梁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套筒包括外套筒、活动杆和缓冲弹簧,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侧抵接有活动杆,且所述活动杆在外套筒内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气囊的周围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波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当车辆受到碰撞时,缓冲结构可先与冲击力进行接触,在冲击力撞击缓冲结构时,缓冲结构可有效的为支撑横梁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减少冲击力对支撑横梁造成的破坏,从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的减少前副车架总成整体的受损程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结构的设置,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减震结构可有效的为震动起到消能的作用,这样可降低车架总成在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声响,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有效的降低车内可听到的噪音,提升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结构整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结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纵梁;2、安装部;3、支撑横梁;4、支撑中梁;5、缓冲结构;501、固定梁;502、联动杆;503、防撞梁;504、滑动杆;505、缓冲气囊;506、滑块;507、缓冲套筒;5071、外套筒;5072、活动杆;5073、缓冲弹簧;6、减震结构;601、上横板;602、下横板;603、缓冲垫片;604、缓冲块;60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安装纵梁1、安装部2和支撑横梁3,安装纵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纵梁1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2,两个安装纵梁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3,两个安装纵梁1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中梁4,支撑横梁3远离支撑中梁4的一侧设有用于缓冲消能的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包括固定梁501、联动杆502、防撞梁503、滑动杆504、缓冲气囊505、滑块506和缓冲套筒507,固定梁501的一侧设有防撞梁503,防撞梁503与固定梁501之间分别铰接有联动杆502和滑动杆504,联动杆502包括杆体和转动件,杆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杆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件,两个杆体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梁501和防撞梁503相铰接,滑动杆504的底部设有滑块506,滑块506的一侧抵接有缓冲套筒507,缓冲套筒507包括外套筒5071、活动杆5072和缓冲弹簧5073,外套筒5071的内壁设有缓冲弹簧5073,缓冲弹簧5073的一侧抵接有活动杆5072,且活动杆5072在外套筒5071内相对滑动,固定梁501与防撞梁503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气囊505,缓冲气囊505的周围设有防护层,防护层为波纹管,通过缓冲结构5的设置,当车辆受到碰撞时,缓冲结构5可先与冲击力进行接触,在冲击力撞击缓冲结构5时,缓冲结构5可有效的为支撑横梁3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减少冲击力对支撑横梁3造成的破坏,从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的减少前副车架总成整体的受损程度,安装部2的两侧与安装纵梁1之间设有减震结构6,减震结构6包括上横板601、下横板602、缓冲垫片603、缓冲块604和安装螺栓605,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之间设有缓冲垫片603,安装螺栓605位于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的两侧,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块604,通过减震结构6的设置,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减震结构6可有效的为震动起到消能的作用,这样可降低车架总成在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声响,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有效的降低车内可听到的噪音,提升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
工作原理: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若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503可首先与冲击力接触,当防撞梁503的正面受到冲击力后,可向固定梁501端位移,在其位移时,滑动杆504可推动活动杆5072向外套筒5071内移动,此时外套筒507和缓冲弹簧5073可起到吸能作用,降低在撞击时冲击力对支撑横梁3造成的伤害,同时缓冲气囊505可增加防撞梁503中部的支撑面积,且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日常行驶过程中,震动可通过安装纵梁1传递给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此时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之间的缓冲垫片603和缓冲块604可为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当震动得到缓冲便可有效的起到降噪的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5的设置,当车辆受到碰撞时,缓冲结构5可先与冲击力进行接触,在冲击力撞击缓冲结构5时,缓冲结构5可有效的为支撑横梁3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减少冲击力对支撑横梁3造成的破坏,从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有效的减少前副车架总成整体的受损程度,通过减震结构6的设置,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减震结构6可有效的为震动起到消能的作用,这样可降低车架总成在行驶过程中发出的声响,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有效的降低车内可听到的噪音,提升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安装纵梁(1)、安装部(2)和支撑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纵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纵梁(1)之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部(2),两个所述安装纵梁(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3),两个所述安装纵梁(1)之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中梁(4),所述支撑横梁(3)远离支撑中梁(4)的一侧设有用于缓冲消能的缓冲结构(5),所述安装部(2)的两侧与安装纵梁(1)之间设有减震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5)包括固定梁(501)、联动杆(502)、防撞梁(503)、滑动杆(504)、缓冲气囊(505)、滑块(506)和缓冲套筒(507),所述固定梁(501)的一侧设有防撞梁(503),所述防撞梁(503)与固定梁(501)之间分别铰接有联动杆(502)和滑动杆(504),所述滑动杆(504)的底部设有滑块(506),所述滑块(506)的一侧抵接有缓冲套筒(507),所述固定梁(501)与防撞梁(503)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气囊(5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6)包括上横板(601)、下横板(602)、缓冲垫片(603)、缓冲块(604)和安装螺栓(605),所述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之间设有缓冲垫片(603),安装螺栓(605)位于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的两侧,所述上横板(601)和下横板(602)之间的中部设有缓冲块(6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502)包括杆体和转动件,所述杆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杆体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件,两个杆体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梁(501)和防撞梁(503)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筒(507)包括外套筒(5071)、活动杆(5072)和缓冲弹簧(5073),所述外套筒(5071)的内壁设有缓冲弹簧(5073),所述缓冲弹簧(5073)的一侧抵接有活动杆(5072),且所述活动杆(5072)在外套筒(5071)内相对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囊(505)的周围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波纹管。
CN202220193034.7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Active CN216734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034.7U CN216734481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3034.7U CN216734481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4481U true CN21673448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3034.7U Active CN216734481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4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1203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安装结构
KR0131314B1 (ko) 자동차의 전륜 현가장치
CN21673448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总成
CN21130887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减震机构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CN113752749A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后桥组件
CN211281240U (zh)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CN212654439U (zh) 带有减震结构的驾驶室双扭杆翻转机构
CN210760623U (zh)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KR100828762B1 (ko) 전방 2축 차량의 판스프링 현가장치
CN106542009A (zh) 全浮式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CN216833537U (zh)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缓冲器
CN213566121U (zh) 一种车辆工程用防刮底盘
CN216447356U (zh) 一种缓冲型汽车减震器
CN217835565U (zh) 一种内嵌式减震的车架总成
CN2136194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悬架
CN210478624U (zh) 一种新型货车尾部摆臂式防护栏
CN210653332U (zh) 一种越野赛车车架
CN217347398U (zh) 独立悬挂结构
CN216708942U (zh) 一种后轮减震结构
CN216300701U (zh) 一种具有递进式缓冲功能的汽车前悬架
CN212827764U (zh) 国五底盘悬架系统
CN210113163U (zh)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CN214647433U (zh) 一种斜拉式多刚度辅助独立悬架装置
CN214492807U (zh)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