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2803U -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2803U
CN217672803U CN202221200240.2U CN202221200240U CN217672803U CN 217672803 U CN217672803 U CN 217672803U CN 202221200240 U CN202221200240 U CN 202221200240U CN 217672803 U CN217672803 U CN 217672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aluminum alloy
steering gear
horizontal cylinder
strengthen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02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启群
冯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enhe Laoheko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nhe Laoheko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nhe Laoheko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nhe Laoheko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02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2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2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2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横向缸体和纵向缸体,所述纵向缸体设置于所述横向缸体的一侧且所述纵向缸体和所述横向缸体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所述横向缸体内镶铸钢筒,所述钢筒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所述横向缸体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径向加强筋和轴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横向缸体内镶铸钢筒,所述钢筒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增强了转向器壳体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克服了铝合金刚性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径向加强筋和轴向加强筋增强了转向器壳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背景技术
转向器壳体是汽车转向系统主要的部件,由于转向器壳体是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零件失效会导致汽车转向失灵造成人身伤害,对其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在反复多次的转向器转向实验对转向器工作环境和受力分析中,转向器壳体本身的强度、转向器壳体与车架安装的稳定性、转向器壳体的耐磨性能是转向器壳体最重要的安全指标。转向器壳体作为汽车零件的一部分,正逐步用重量更轻、性能更好的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铸铁材料,选用新的材料下,转向器壳体的质量合格率并不理想,因此,在转向器壳体的结构上,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改进,从而增强转向器壳体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解决现有铝合金常存在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重量较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横向缸体和纵向缸体,所述纵向缸体设置于所述横向缸体的一侧且所述纵向缸体和所述横向缸体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所述横向缸体内镶铸钢筒,所述钢筒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所述横向缸体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径向加强筋和轴向加强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缸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加强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缸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横向缸体远离所述纵向缸体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缸体一端设置有盖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盖板、所述第三安装座、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一体铸造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缸体和所述纵向缸体圆弧过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有益效果是;1、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横向缸体和纵向缸体,所述横向缸体内镶铸钢筒,所述钢筒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增强了转向器壳体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克服了铝合金刚性差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横向缸体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径向加强筋和轴向加强筋,所述纵向缸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加强座,通过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座,增加转向器壳体的强度,使壳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有变形的情况发生,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现有技术中的转向器壳体的安装座仅设置于纵向缸体底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的纵向缸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横向缸体远离所述纵向缸体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保证壳体与车架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本体、2——横向缸体、3——纵向缸体、4——钢筒、5——耐磨套、6——径向加强筋、7——轴向加强筋、8——加强座、9——第一安装座、10——第二安装座、11——第三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铝合金材料通过重力浇铸的方式一体成型的壳体本体1,壳体本体1包括横向缸体2和纵向缸体3,所述纵向缸体3设置于所述横向缸体1的一侧且所述纵向缸体3和所述横向缸体2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横向缸体2的端部设置有横孔,横孔与连通口相互贯通连接,所述横向缸体2内镶铸钢筒4,所述钢筒4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5,增强了转向器壳体的强度和耐磨性能;所述横向缸体2设置有若干条径向加强筋6和轴向加强筋7,径向加强筋6和轴向加强筋7相互交错布置的,所述纵向缸体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加强座8,通过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座,增加转向器壳体的强度,使壳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有变形的情况发生,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轿车行驶过程中,车轮受到路面的冲击力过大,传递给转向器壳体或者转向器壳体会受到凸出物的直接撞击,容易造成转向器壳体与车架脱落,为增强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纵向缸体3设置有第一安装座9,第一安装座9设置有两个安装柱,所述横向缸体2远离所述纵向缸体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10,第二安装座10设置有一个安装柱,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的三个安装柱分别分布于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上,保证转向器壳体与车架安装的稳定性,所述横向缸体3一端设置有盖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座11,所述盖板、所述第三安装座11、第一安装座10、所述第二安装座10均为一体铸造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缸体和所述纵向缸体圆弧过渡连接。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包括横向缸体和纵向缸体,所述纵向缸体设置于所述横向缸体的一侧且所述纵向缸体和所述横向缸体通过连通口相互连通,所述横向缸体内镶铸钢筒,所述钢筒内表面嵌设有耐磨套,所述横向缸体设置有若干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径向加强筋和轴向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缸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加固连接的加强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缸体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横向缸体远离所述纵向缸体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缸体一端设置有盖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盖板、所述第三安装座、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一体铸造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缸体和所述纵向缸体圆弧过渡连接。
CN202221200240.2U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Active CN217672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0240.2U CN21767280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0240.2U CN21767280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2803U true CN217672803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0240.2U Active CN217672803U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2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6403U (zh) 两轮车及其车架、集成底架、底架主体
CN217672803U (zh) 一种铝合金转向器壳体
CN205615584U (zh) 汽车铝合金副车架
CN205186463U (zh)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后轴组件
CN207808953U (zh) 汽车摆臂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2827734U (zh) 高强度结构优化型汽车摆臂总成
CN210793433U (zh) 一种电动车鞍座用减震装置
CN211167097U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N209925487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用耐磨性减震衬套
CN106286540A (zh) 一种直接减少断裂的汽车u型螺栓
CN213441927U (zh) 一种新型通用性前转向驱动桥壳
CN205706032U (zh) 球墨铸铁牵引座
CN206679161U (zh) 一种折叠车及其车架
CN211969662U (zh) 一种避震器悬挂主体
CN114194300B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挡泥板支架总成结构
CN201102605Y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04749744U (zh) 设有内芯及凸筋的铸造结构的汽车前轴
CN205311257U (zh) 一种拖曳臂
CN220639430U (zh) 一种沙滩车用上摆臂总成
CN218805043U (zh) 一种牵引车推力杆
CN212950981U (zh) 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电动摩托车车架
CN218806090U (zh) 一种左转向节臂
CN203836036U (zh) 一种suv多功能运动车高强度制动器卡钳体
CN2108224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新型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