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8385U -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8385U
CN217668385U CN202220744087.3U CN202220744087U CN217668385U CN 217668385 U CN217668385 U CN 217668385U CN 202220744087 U CN202220744087 U CN 202220744087U CN 217668385 U CN217668385 U CN 217668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inner ring
station
circle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40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健熙
王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ti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ti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ti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ti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40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8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8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8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工位,所述打磨工位包括产品顶升板和设置在所述产品顶升板上方的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产品顶升板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与产品内圈位置对应的顶出圈,所述产品顶升板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所述顶出圈至产品内圈、可相对所述顶出圈上下左右移动的百叶轮磨头。通过将百叶轮磨头伸入至产品内圈并与其内壁接触,利用顶出圈和旋转机构驱动产品自转,配合旋转的百叶轮磨头完成产品内圈表面的自动化打磨。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电机定子类含有内圈的产品,在初步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内圈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去内壁的毛刺、杂物等。现有的打磨方式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打磨,不仅打磨效率相对较为低下,而且无法做到标准化作业,打磨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后期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通过将百叶轮磨头伸入至产品内圈并与其内壁接触,利用顶出圈和旋转机构驱动产品自转,配合旋转的百叶轮磨头完成产品内圈表面的自动化打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工位,所述打磨工位包括产品顶升板和设置在所述产品顶升板上方的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产品顶升板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与产品内圈位置对应的顶出圈,所述产品顶升板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所述顶出圈至产品内圈、可相对所述顶出圈上下左右移动的百叶轮磨头。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顶升板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顶出圈连通的中空板,所述中空板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中空板水平移动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百叶轮磨头的连杆穿过的、且与所述连杆外径一致的开孔,所述连杆可在所述开口内水平移动,所述中空板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上设置有与外部抽风装置连通的负压孔。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轮磨头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其水平移动,通过电机和丝杠驱动其上下移动,且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百叶轮磨头的打磨次数提供水平移动补偿量。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保证其与所述中空板底面紧密贴合的压板。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产品安装治具,沿所述转盘周线外侧设置有上料工位,打磨工位、排废工位,所述排废工位包括均可上下移动的上密封圈和下中空密封板,所述下中空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伸入至产品内圈的吹气杆,所述吹气杆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下中空密封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废管,所述排废管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吹气杆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源孔。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与所述打磨工位之间的转盘外侧还设置有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所述排废工位至所述上料工位之间的转盘外侧还设置有电气性能检测工位和产品内圈涂油工位。
前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内圈涂油工位包括可上下水平移动并插入至产品内圈与其内圈壁接触的涂油辊,所述涂油辊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初始位置相对应的、可上下移动的滴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百叶轮磨头伸入至产品内圈并与其内壁接触,利用顶出圈和旋转机构驱动产品自转,配合旋转的百叶轮磨头完成产品内圈表面的自动化打磨;
2、在打磨过程中,利用负压孔抽气,保证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和粉尘能够被统一收集而不会对加工车间造成污染;
3、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每一次百叶轮磨头的移动补偿量,保证每次打磨时,百叶轮磨头与产品内圈表面接触力度保持一致,保证了打磨的质量;
4、通过排废工位的吹气杆和排废管,可以将打磨完成后产品内圈表面残留的废屑清理干净;
5、通过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和电气性能检测工位检测产品的电气性能,利用涂油工位对产品内圈表面进行涂油,实现了对产品一系列自动化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打磨工位的百叶轮磨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打磨工位的产品顶升板组件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打磨工位的产品顶升板组件侧视图;
图6是图5的D-D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排废工位的正视图;
图8是图7的A-A示意图;
图9是图7的B-B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的涂油工位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包括转盘80,转盘80上沿其周线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产品安装治具,在转盘80的外侧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10,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20、打磨工位30、排废工位40、电气性能检测工位50和产品内圈涂油工位60。
在对产品进行打磨加工时,人工将产品放置到上料工位10处的产品安装治具上,利用产品安装治具上的防错组件将产品放置到位后,利用转盘80将产品转动至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20,利用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20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检测接线端子的高度,然后转动至打磨工位30处进行产品内圈打磨。
本实施例中,打磨工位30包括产品顶升板33和设置在所述产品顶升板33上方的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旋转机构70,所述产品顶升板33上设置有轴承座34,所述轴承座34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与产品内圈位置对应的顶出圈35,所述产品顶升板33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所述顶出圈35至产品内圈、可相对所述顶出圈上下左右移动的百叶轮磨头31。
通过产品顶升板33下方的气缸将其顶起,利用顶出圈35将产品从产品安装治具上顶出,同时驱动旋转机构70下压至与产品连接,百叶轮磨头31相对产品顶升板33上升并穿过顶出圈35至产品内圈后水平移动至与产品内圈表面接触,同时驱动旋转机构70和百叶轮磨头31转动,产品在旋转机构70的带动下与顶出圈35一起相对轴承座34转动,配合自转的百叶轮磨头31完成对产品内圈表面的打磨。
所述产品顶升板33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顶出圈35连通的中空板37,所述中空板37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中空板37水平移动的第一密封板38,所述第一密封板38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百叶轮磨头31的连杆穿过的、且与所述连杆外径一致的开孔381,所述连杆可在所述开口内水平移动,所述中空板37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通道36,所述负压通道36上设置有与外部抽风装置连通的负压孔361。
通过将百叶轮磨头31的连杆穿过第一密封板38,并在密封上开设与连杆外径一致的开孔381供其穿过,既能实现连杆在中空板37的底面上的开口(图中未视出)中水平移动,又能实现连杆相对开孔381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密封板38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保证其与所述中空板37底面紧密贴合的压板39,保证了中空板37底部的密封,便于利用负压孔361和负压通道36连接外部抽风装置后,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和杂物吸除,避免影响加工车间的加工环境。
所述百叶轮磨头31通过步进电机32驱动其水平移动,通过电机和丝杠驱动其上下移动,且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百叶轮磨头31的打磨次数提供水平移动补偿量。在每次打磨完成后,磨损轮都会有一定的磨损量,为了保证打磨效果,通过计算百叶轮磨头每次打磨的磨损量,然后设定步进电机32下一次驱动百叶轮磨头水平移动时提供与磨损量相对应的补偿量。本实用新型中,每次的磨损量是通过打磨多次后测量总的磨损量,然后利用总磨损量除以打磨次数计算而来。
所述排废工位40包括均可上下移动的上密封圈41和下中空密封板44,所述下中空密封板44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伸入至产品内圈的吹气杆42,所述吹气杆42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4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46,所述下中空密封板4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废管43,所述排废管43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44的底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吹气杆42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源孔45。
在打磨完成后,在产品内壁还残留有一定量的粉尘等杂物,通过排废工位的上密封圈41的下压和下中空密封板44的上移,将产品的内圈的上下密封,然后利用吹气杆42对产品内圈表面进行吹气,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吹气杆42包括有三个出气孔,使吹气范围更广、更均匀,同时利用排废管43,将产品内圈表面吹下来的粉尘、废屑等通过通孔46进入到排废管43中完成内圈表面的清洁。
根据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20检测到的产品接线端子的高度后,利用电气性能检测工位50工位的探针下移,与接线端子连通后,通过与探针连通的检测仪器检测产品的电气性能是否合格。
所述产品内圈涂油工位60包括可上下水平移动并插入至产品内圈与其内圈壁接触的涂油辊61,所述涂油辊6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初始位置相对应的、可上下移动的滴油机构,产品内圈涂油工位60上也设置有驱动产品转动的旋转机构,通过滴油机构对涂油辊61补充油液,利用涂油辊61与产品内圈表面接触后,利用旋转机构驱动产品转动,完成涂油。
综上所述,通过将百叶轮磨头伸入至产品内圈并与其内壁接触,利用顶出圈和旋转机构驱动产品自转,配合旋转的百叶轮磨头完成产品内圈表面的自动化打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Claims (7)

1.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工位(30),所述打磨工位(30)包括产品顶升板(33)和设置在所述产品顶升板(33)上方的用于驱动产品转动的旋转机构(70),所述产品顶升板(33)上设置有轴承座(34),所述轴承座(34)上设置有可相对其转动的、与产品内圈位置对应的顶出圈(35),所述产品顶升板(33)的下方设置有穿过所述顶出圈(35)至产品内圈、可相对所述顶出圈上下左右移动的百叶轮磨头(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顶升板(33)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顶出圈(35)连通的中空板(37),所述中空板(37)的底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中空板(37)水平移动的第一密封板(38),所述第一密封板(38)上设置有可供所述百叶轮磨头(31)的连杆穿过的、且与所述连杆外径一致的开孔(381),所述连杆可在所述开口内水平移动,所述中空板(37)的一侧设置有负压通道(36),所述负压通道(36)上设置有与外部抽风装置连通的负压孔(3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轮磨头(31)通过步进电机(32)驱动其水平移动,通过电机和丝杠驱动其上下移动,且所述步进电机根据所述百叶轮磨头(31)的打磨次数提供水平移动补偿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38)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保证其与所述中空板(37)底面紧密贴合的压板(3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80),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产品安装治具,沿所述转盘(80)周线外侧设置有上料工位(10),打磨工位(30)、排废工位(40),所述排废工位(40)包括均可上下移动的上密封圈(41)和下中空密封板(44),所述下中空密封板(44)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伸入至产品内圈的吹气杆(42),所述吹气杆(42)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44)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46),所述下中空密封板(44)的底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废管(43),所述排废管(43)外侧的下中空密封板(44)的底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吹气杆(42)与外部气源连通的气源孔(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10)与所述打磨工位(30)之间的转盘(80)外侧还设置有接线端子高度检测工位(20),所述排废工位(40)至所述上料工位(10)之间的转盘(80)外侧还设置有电气性能检测工位(50)和产品内圈涂油工位(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内圈涂油工位(60)包括可上下水平移动并插入至产品内圈与其内圈壁接触的涂油辊(61),所述涂油辊(6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初始位置相对应的、可上下移动的滴油机构。
CN202220744087.3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Active CN217668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4087.3U CN2176683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4087.3U CN2176683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8385U true CN21766838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4087.3U Active CN2176683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8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0173A1 (en) Device for removing wheel burrs with brushes
CN108856042A (zh) 一种滚筒式车轮法兰面去粉装置
CN112621245B (zh) 一种电池极片成型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12092514B (zh) 一种车轮压字机的定位支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56342B (zh) 半自动砂布页盘加工设备
CN217668385U (zh) 一种产品内圈全自动打磨装置
CN219944488U (zh) 一种齿轮锻造开齿装置
CN208662308U (zh) 一种带有去毛刺结构的五金冲压模具
CN107310277B (zh) 一种彩卡丁勾打码机
CN113560252B (zh) 轮毂机械加工中的金属屑回收设备
CN214109469U (zh) 一种ccd扇叶对点入磁自动化设备
CN211760375U (zh) 一种阀盖注射坯毛刺去除装置
CN11126695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路板的外表面打磨装置及方法
CN114354311A (zh) 可旋转压片装置
CN111917257B (zh) 一种用于直流无刷马达下机壳的注塑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70262B (zh) 一种基于车用环保橡胶智能自动化制备的生产工艺
CN112059756A (zh) 一种电机换向器打磨设备的打磨装置
CN220638352U (zh) 一种陶瓷加工胚体修边装置
CN219309455U (zh) 一种平锻机凸模吹气装置
CN219830286U (zh) 一种水钻成品质量自动检查设备
CN117359870B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一步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3560399B (zh) 一种等离子废气设施的阴极制作的方法
CN215846910U (zh) 一种模具内腔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3256967U (zh) 一种可自动吹扫铸造砂芯浮砂的装置
CN217693007U (zh) 一种电机磁瓦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