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7558U -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7558U
CN217667558U CN202221418854.8U CN202221418854U CN217667558U CN 217667558 U CN217667558 U CN 217667558U CN 202221418854 U CN202221418854 U CN 202221418854U CN 217667558 U CN217667558 U CN 217667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shell
placing table
heating pipe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88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友展
赵栋顺
王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ou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ou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ou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ou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88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7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7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7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机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包括机架、滑移连接于机架上的放置台、设于机架上用于夹持内壳的夹持爪、设于机架上用于加热外壳的加热管、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夹持爪和加热管升降的升降组件和驱动放置台滑移的滑移组件;夹持爪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夹持爪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夹持爪从内壳上方移动至内壳内以对内壳进行夹持;加热管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加热管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时,加热管从外壳正上方移动至外壳内并进行加热;放置台具有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放置台从第五工位移动至第六工位时,放置台带动外壳移动至内壳正下方。本申请具有提高内壳与外壳装配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电机的外壳通常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均呈圆柱筒状设置,安装时需要将内壳嵌于外壳内,内壳与外壳之间为过盈装配,装配时由于内壳比较难直接嵌入外壳内壁,故而在装配前需要对外壳进行加热膨胀,相关技术中,外壳加热完成后通过人工将内壳吊至外壳上方,使得内壳与外壳对准后再将内壳嵌入外壳内,使得外壳内壳呈同心设置,经过冷却后外壳与内壳之间不易发生松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人工将内壳移动至外壳的上方,使得外壳进行对准后方可将内壳嵌入外壳中,对准过程较为不便,且安装效率较低,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外壳与内壳进行装配,且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包括机架、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放置台、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夹持内壳的夹持爪、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外壳进行加热的加热管、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爪以及所述加热管升降的升降组件和设于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台水平移动的滑移组件;
所述夹持爪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夹持爪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夹持爪从内壳上方移动至内壳内并对内壁进行支撑抵紧;
所述加热管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加热管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时,所述加热管从外壳正上方移动至外壳内并进行加热;
所述放置台具有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所述放置台从第五工位移动至第六工位时,所述放置台带动外壳从所述加热管正下方移动至内壳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处于第五工位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加热管对外壳进行加热膨胀,加热完成后将加热管上身至第三工位,在滑移组件的驱动下,放置台带动外壳移动至第六工位,使得外壳位于内壳的正下方,在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夹持爪移动至第二工位,将内壳嵌入外壳内壁,嵌入工作完成后松开夹持爪,并将夹持爪上升至第一工位,实现对内壳与外壳的自动化装配工作,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源和第二升降驱动源,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所述夹持爪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爪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管于所述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升降驱动源和第二升降驱动源的设置使得夹持爪和加热管能够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以便于将夹持爪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进行转换,以及将加热管于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可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移驱动源和滑移轨,所述滑移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台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轨上,所述滑移驱动源与所述滑移轨毗邻,所述滑移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放置台于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驱动源和滑移轨的设置以使得放置台能够带动位于放置台上的外壳在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进行转换,以便于将外壳移动至内壳的正下方进行装配工作,相较于人工移动外壳、以及对外壳和内壳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校准,效率更高。
可选的,所述放置台上固定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供外壳套设,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周侧侧壁与外壳的相近内壁相互贴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块以外壳放置于放置台上时进行定位,以使得外壳在随放置台移动的过程中,外壳与放置台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改变,以便于放置台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在竖直方向上外壳与内壳不易发生偏心,便于内壳和外壳进行装配。
可选的,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多个杠杆油缸,多个所述杠杆油缸绕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周侧均匀设置,所述杠杆油缸具有夹紧臂和活塞杆,所述夹紧臂与所述杠杆油缸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伸的端部与所述夹紧臂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塞杆伸长时,所述夹紧臂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压紧于外壳的上侧边沿侧壁上,所述活塞杆收缩时,所述夹紧臂不对外壳压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杠杆油缸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外壳与放置台之间的连接牢固新,使得外壳在非人为作用下,内壳嵌入外壳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供内壳套设,内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块上时,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周侧侧壁与内壳的周侧相近内壁相互贴合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块的设置使得内壳在被夹持爪夹持上时之前与加机架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方便夹持爪移动至第二工位时能对内壳进行夹持,且夹持时不易出现偏心夹持,以提高对内壳的夹持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供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内的输出轴均穿设所述支撑台且分别与夹持爪、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两组加固杆,两组所述加固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夹持爪、所述加热管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不设置有加固杆,夹持爪与第一升降驱动源之间以及加热管与第二升降驱动源之间仅通过对应的输出轴进行连接,连接稳定性相对较低,故而加固杆的设置增加了夹持爪、加热管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设有第一限位座,所述放置台移动至第六工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座对所述放置台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壁抵接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座的设置使得放置台移动至第六工位时不易超出移动距离,降低了外壳位于内壳正下方时,内壳与外壳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偏心设置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座,所述放置台移动至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座抵接于所述放置台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座的设置使得放置台在移动至第五工位时受到抵接限位,从而在移动过程中不易超出移动范围,以便于外壳处于第五工位时在竖直方向上与加热管不易出现偏心,加热管能够快速下降至外壳内壁进行加热,且下降过程中加热管与外壳部易出现干涉。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放置台处于第五工位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加热管对外壳进行加热膨胀,加热完成后将加热管上身至第三工位,在滑移组件的驱动下,放置台带动外壳移动至第六工位,使得外壳位于内壳的正下方,在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夹持爪移动至第二工位,将内壳嵌入外壳内壁,嵌入工作完成后松开夹持爪,并将夹持爪上升至第一工位,实现对内壳与外壳的自动化装配工作,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
2.滑移驱动源和滑移轨的设置以使得放置台能够带动位于放置台上的外壳在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进行转换,以便于将外壳移动至内壳的正下方进行装配工作,相较于人工移动外壳、以及对外壳和内壳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校准,效率更高;
3.第一限位座的设置使得放置台移动至第六工位时不易超出移动距离,降低了外壳位于内壳正下方时,内壳与外壳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偏心设置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工作台、放置台、夹持爪、加热管、升降组件和滑移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工作台、放置台、夹持爪、加热管、升降组件和滑移组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工作台、第一限位座、第二限位座、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与滑移驱动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定位气缸、与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内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工作台与支撑台、夹持爪、加热管、第一升降驱动源、第二升降驱动源、滑移驱动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工作台与支撑台、夹持爪、加热管、第一升降驱动源、第二升降驱动源、滑移驱动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支撑台;111、连接杆;112、加固杆;12、工作台;121、第一定位件;13、第二定位块;131、定位柱;132、定位气缸;133、连接板;14、第一限位座;141、第一连接座;142、第一限位螺栓;15、第二限位座;151、第二连接座;152、第二限位螺栓;2、放置台;21、连接块;211、穿孔;22、第一定位块;23、杠杆油缸;231、油缸本体;232、夹紧臂;233、活塞杆;234、铜块;24、第二定位件;25、压紧夹具;3、夹持爪;4、加热管;41、连接筒;42、铰接吊环;5、升降组件;51、第一升降驱动源;52、第二升降驱动源;6、滑移组件;61、滑移驱动源;611、限位螺母;62、滑移轨;63、滑块;7、内壳;71、连接凸台;71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以坐标轴z轴指示的方向为上,与z轴相反的方向为下,以y轴指示的方向为前,以x轴指示的方向为左,与x轴相反的方向为右。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参照图1和图2,电机外壳热套装置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于机架1上的放置台2、设于机架1上用于夹持内壳的夹持爪3、用于对外壳内壁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用于驱动加热管4和夹持爪3的升降组件5和驱动放置台2滑移的滑移组件6,内壳放置于机架1上,在夹持爪3的夹持下移动至外壳的上方,外壳放置于放置台2上,经过加热管4加热后移动至内壳的正下方,使得内壳与外壳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同心设置,在夹持爪3的驱动作用下嵌入外壳的内壁,从而不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对准,提高了内壳与外壳的装配效率。
参照图2,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可以为伸缩油缸或者伸缩气缸,在本实施例中以伸缩气缸为例进行介绍,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1,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均固定连接于支撑台11的上侧表面,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的输出轴贯穿支撑台11的上下表面,夹持爪3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源51的输出轴下端,加热管4固定连接于第二升降驱动源52的输出轴下端。机架1上还设有工作台12,工作台12与机架1固定连接,支撑台11通过连接杆11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2的上表面,连接杆111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杆111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台11靠近四个对角的下侧壁,四个连接杆111的下端与工作台1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
夹持爪3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夹持爪3处于第一工位时,内壳放置于工作台12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夹持爪3位于内壳的正上方,夹持爪3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夹持爪3下降至内壳的内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爪3为三爪卡盘,三爪卡盘的夹持爪3伸长时支撑并抵紧与内壳的周侧内上。工作时,先将内壳放置于工作台12上与夹持爪3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对准,然后驱使第一升降驱动源51做输出轴做伸长运动,使夹持爪3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再驱动夹持爪3对内壳的内侧壁进行支撑抵紧,最终将夹持爪3从第二工位复位至第一工位,以使得内壳移动至工作台12的上方。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为翅片型加热管4,加热管4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管4之间呈间隔设置,加热管4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41,连接筒41与第二升降驱动源5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铰接吊环42进行连接,加热管4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加热管4处于第三工位时,加热管4处于放置台2的上方,当外壳放置于放置台2上时,加热管4位于外壳的正上方,第二升降驱动源52的输出轴伸出时,加热管4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加热管4位于外壳的内壁,此时可控制加热管4进行加热,以使得外壳经过加热后处于膨胀状态,当加热至预设的时间后第二升降驱动源52控制输出轴收缩,使得加热管4复位至第三工位,不对外壳进行水平移动时进行限位。
参照图2和图3,支撑台11上设置有两组加固杆112,其中一组加固杆112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固杆112之间呈间隔设置,四个加固杆112穿设支撑台11的上下侧壁并沿竖直方向进行滑移,四个加固杆112的下端均与夹持爪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以增加夹持爪3滑移的稳定性。另一组加固杆11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加固杆112穿设支撑板的上下侧壁,两个加固杆112的下端与加连接筒4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以增加加热管4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滑移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滑移组件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2靠近右侧的上表面,滑移组件6包括至少一个滑移驱动源61和滑移轨62,本实施例中滑移轨62为线性滑轨,线性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滑移轨62上均滑移连接有滑块63,线性滑轨的使用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滑移轨62与滑块63之间的滑移连接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不作详细说明。两个滑移轨62之间呈相互间隔平行设置,滑块63固定连接于放置台2的下侧壁,放置台2滑移于滑移轨62上时具有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放置台2处于第五工位时,加热管4处于第三工位,位于放置台2上的外壳与加热管4在竖直方向上呈相对设置,外壳位于加热管4的正下方,于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前,夹持爪3将内壳夹持并移动至第一工位,当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时,外壳位于内壳的正下方,第一升降驱动源51驱动内壳移动至第二工位,使得内壳嵌入外壳内以完成内壳和外壳的装配工作。
参照图2和图3,滑移驱动源6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移驱动源61均与工作台12固定连接,且两个滑移驱动源61分别位于放置台2的前后侧,滑移驱动源61为伸缩气缸,放置台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上开设有穿孔211,穿孔211供伸缩气缸的输出轴穿设,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上螺纹连接有两个限位螺母611,两个限位螺母611夹紧于连接块21的左右侧壁,当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伸缩时,以带动放置台2于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参照图3和图4,为了使得外壳放置于放置台2上时,外壳与放置台2的相对位置不易发生改变,以使得外壳移动移动至及第五工位时外壳与加热管4在竖直方向上不易处于偏心的状态,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22,第一定位块22供外壳套设,外壳套设于第一定位块22上时,外壳的周侧内壁于第一定位块22的相近内侧壁相贴合抵接,外壳与第一定位块22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接限位。
参照图4,为了使得内壳放置于工作台12上时,内壳与工作台12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工作台12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3,第二定位块13供内壳套设,内壳套设于第二定位块13上时,内壳位于夹持爪3的正下方,夹持爪3位于内壳内时,夹持爪3的夹持中心与内壳的圆心呈同心设置,内壳的内侧壁与第二定位块13的周侧相近侧壁相互贴合抵接。放置台移动至第六工位时,第二定位块位于放置台的下方不对放置台的移动造成限位。
参照图4,机架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座14和第二限位座15,第一限位座14和第二限位座15均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2的上侧表面,第一限位座1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限位座14位于第二定位块13的左侧,两个第一限位座14均包括第一连接座141和第一限位螺栓142,第一限位螺栓142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41上,第一限位螺栓142的螺柱穿过第一连接座141的左右侧壁朝向右侧延伸,当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时,第一限位螺栓142的螺柱右端与放置台2的左侧壁抵接,此时外壳与内壳在竖直方向上恰好处于同心设置状态。
参照图4,第二限位座1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座之间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放置台2处于第五工位时,第二限位座15设于放置台2的右侧,两个第二限位座15均包括第二连接座151和第二限位螺栓152,第二限位螺栓152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座151上,且第二限位螺栓152的螺柱穿过第二连接轴的左右侧壁朝向左侧延伸,当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时,第二限位螺栓152的螺柱左端与放置台2的右侧壁抵接,此时外壳处于加热管4的正下方。
参照图4-6,内壳7的周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台71,连接凸台71用于供电机装配时供端盖抵接,连接凸台71上均开设有穿设连接凸台71上下侧壁的螺栓孔711,以供端盖通过螺栓进行螺纹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加内壳7放置于工作台12上时与水平面保持垂直状态,第二定位块13上设有定位柱131,定位柱131的数量与连接凸台71的个数一致,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为例介绍,两个定位柱131之间呈间隔设置,工作台12位于第二定位块1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气缸132,定位气缸13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3,连接板133的上侧壁与两个定位柱13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当定位气缸132的输出轴伸长时,定位柱131伸出第二定位块13的上表面以供螺栓孔711套设定位,当夹持爪3将内壳7夹持移动至第一工位时,定位气缸132控制输出轴收缩,使得定位气缸132的输出轴上端不高于放置台2下侧表面。
参照图7,放置台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杠杆油缸23,多个杠杆油缸23绕第一定位块22的周侧间隔均匀设置,杠杆油缸23包括油缸本体231、夹紧臂232和活塞杆233,夹紧臂232与油缸本体231铰接,夹紧臂232的一端与活塞杆233的上端抵接,当活塞杆233伸长时,夹紧臂232远离活塞杆233的移动向下挤压,当外壳套设于第一定位块22上时,夹紧臂232远离活塞杆233的一端压紧于外壳的上侧边沿端面上,当活塞杆233收缩时,夹紧臂232不对外壳压紧。夹紧臂232压紧于外壳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铜块234,以使得质地较软的铜块234不易对外壳划伤。
本申请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初始状态时放置台2处于第六工位,夹持爪3位于放置台2上方处于第一工位,先将外壳套设于第一定位块22上,驱动夹紧臂232将外壳进行固定夹紧,通过滑移驱动源61将放置台2从第六工位移动至第五工位,将位于外壳正上方的加热管4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加热管4进入外壳内,此时驱动加热管4进行加热工作,加热至预定时间后将加热管4从第四工位复位至第三工位,然后将放置台2移动至第五工位,此时外壳位于内壳正下方,此时驱动夹持爪3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使得内壳嵌设于外壳内,当外壳逐渐冷却收缩后,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内壳与外壳完成装配工作。
实施例二:
参照图8和图9,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夹持爪3、加热管4、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均设置有两个,外壳为双电机壳,内壳7对应的设置有两个,两个内壳7嵌设于对应的电机外壳内,工作台12上供双电机内壳7套设的第一定位件121,放置台2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供双电机外壳套设定位的第二定位件24。
参照图9,放置台2上固定连接有压紧夹具25,压紧夹具25用于对双电机外壳进行压紧,使得双电机外壳与放置台2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牢固性,压紧夹具25为本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压紧夹具25的压紧原理不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二中,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先将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将双电机外壳套设于第二定位件24上,然后滑移驱动源61将放置台2移动至第五工位,此时将加热管4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对双电机外壳进行加热,再将加热管4复位至第三工位,然后将放置台2从第五工位移动至第六工位,在第一升降驱动源51的驱动下,将两个内壳嵌入双电机外壳内,随后夹持爪3松开对内壳的夹持并移动至第一工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放置台(2)、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夹持内壳的夹持爪(3)、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对外壳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设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爪(3)以及所述加热管(4)升降的升降组件(5)和设于机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放置台(2)水平移动的滑移组件(6);
所述夹持爪(3)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夹持爪(3)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夹持爪(3)从内壳上方移动至内壳内并对内壁进行支撑抵紧;
所述加热管(4)具有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所述加热管(4)从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时,所述加热管(4)从外壳正上方移动至外壳内并进行加热;
所述放置台(2)具有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所述放置台(2)从第五工位移动至第六工位时,所述放置台(2)带动外壳从所述加热管(4)正下方移动至内壳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第二升降驱动源(52),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51)的输出轴与所述夹持爪(3)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爪(3)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52)的输出轴与所述加热管(4)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加热管(4)于所述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6)包括至少一个滑移驱动源(61)和滑移轨(62),所述滑移轨(62)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台(2)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轨(62)上,所述滑移驱动源(61)与所述滑移轨(62)毗邻,所述滑移驱动源(61)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台(2)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放置台(2)于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进行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上固定设有第一定位块(22),所述第一定位块(22)供外壳套设,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2)上时,所述第一定位块(22)的周侧侧壁与外壳的相近内壁相互贴合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上设置有多个杠杆油缸(23),多个所述杠杆油缸(23)绕所述第一定位块(22)的周侧均匀设置,所述杠杆油缸(23)具有夹紧臂(232)和活塞杆(233),所述夹紧臂(232)与所述杠杆油缸(23)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233)伸的端部与所述夹紧臂(232)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塞杆(233)伸长时,所述夹紧臂(232)远离所述活塞杆(233)的一端压紧于外壳的上侧边沿侧壁上,所述活塞杆(233)收缩时,所述夹紧臂(232)不对外壳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第二定位块(13),所述第二定位块(13)供内壳套设,内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块(13)上时,所述第二定位块(13)的周侧侧壁与内壳的周侧相近内壁相互贴合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供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源(51)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源(52)内的输出轴均穿设所述支撑台(11)且分别与夹持爪(3)、所述加热管(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11)上设置有两组加固杆(112),两组所述加固杆(11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夹持爪(3)、所述加热管(4)升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设有第一限位座(14),所述放置台(2)移动至第六工位时,所述第一限位座(14)对所述放置台(2)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块(22)的侧壁抵接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第二限位座(15),所述放置台(2)移动至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二限位座(15)抵接于所述放置台(2)远离所述第二定位块(13)的侧壁上。
CN202221418854.8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Active CN217667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8854.8U CN21766755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8854.8U CN21766755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7558U true CN217667558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0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8854.8U Active CN21766755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7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45224U (zh) 一种用于锻造装置的锻造台夹具
CN116140738B (zh) 吊塔摄像头的摄像模组与电路板的高效焊接装置及方法
CN211804890U (zh) 一种连杆卧加四工位夹具
CN110842604A (zh) 一种连杆卧加四工位夹具
CN217667558U (zh) 一种电机壳热套装置
CN211360528U (zh) 一种工件挤压铸造用定位装置
CN109732260B (zh) 一种用于炉胆生产线的焊接夹持装置
CN211891970U (zh) 一种热缩管套筒安装工装
CN102431167A (zh) 一种风扇焊接用夹紧工装
CN214290258U (zh) 一种马达转子加工冲压模具
CN220922094U (zh) 一种检修机器人的定位装置
CN215036824U (zh) 一种金属配件加工用快速夹具
CN218926728U (zh) 半自动双面电池焊接工装治具
CN214418181U (zh) 一种用于立式加工中心的移动平台
CN116727917B (zh) 一种配电柜焊接装配平台
CN217596084U (zh) 基于滚筒连接套的内圈插花键装置
CN211639135U (zh) 一种多用途的工件加工夹具
CN219703967U (zh) 床垫加工用围边钢焊接工装
CN221065147U (zh) 工件内壁整形设备
CN217371250U (zh) 一种储物盒盖板压接装置
CN211415072U (zh) 大型油缸装配台
CN21543328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高精密叶片加工装置
CN215615914U (zh) 制动蹄机器人焊接工装
CN217316900U (zh) 雕刻机
CN213764153U (zh) 一种偏心轴加工用铣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