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66225U -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66225U
CN217666225U CN202221630345.1U CN202221630345U CN217666225U CN 217666225 U CN217666225 U CN 217666225U CN 202221630345 U CN202221630345 U CN 202221630345U CN 217666225 U CN217666225 U CN 217666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shell
shell
sprue
casting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03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万强
吴振周
田欣桐
张佳强
何宝君
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Shanhaiguan Railwa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Shanhaiguan Railw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Shanhaiguan Railwa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Shanhaiguan Railw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03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66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66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66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包括浇口杯和砂壳组件,所述浇口杯的下端与砂壳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砂壳组件包括有上覆膜砂砂壳和若干个下覆膜砂砂壳,所述上覆膜砂砂壳与下覆膜砂砂壳之间和下覆膜砂砂壳之间设置有模具腔,所述砂壳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浇口杯和模具腔的浇铸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取消了暗冒口,由直浇道或者横浇道充当补缩功能,降低了每层砂壳厚度,产品在内浇口位置无缩孔,无砂眼,表面质量好,同时降低了砂型的高度,减少了射芯机对砂壳的加热固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降低了每层砂壳厚度和砂型的高度,减少了型砂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覆膜砂是一种采用优质精选天然砂为砂基,经过特殊性能的树脂覆膜系统及最理想的工艺技术,根据不同用户的技术需求,力求在常温性能、高温性能、溃散性、流动性、铸件表面粗糙度等方面最完美的结合,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柴油机、液压件等行业。
现有技术的不足:
目前覆膜砂浇铸系统,在制作砂壳时,会预留出暗冒口,用来给铸件补缩,这种浇铸系统一般包含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暗冒口,冒口颈,铸件。射芯机在制作这种砂壳时,由于存在暗冒口,砂壳的高度较高,加热固化砂壳的时间也会比较长,型砂的使用量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包括浇口杯和砂壳组件,所述浇口杯的下端与砂壳组件的上端连接;
所述砂壳组件包括有上覆膜砂砂壳和若干个下覆膜砂砂壳,所述上覆膜砂砂壳与下覆膜砂砂壳之间和下覆膜砂砂壳之间设置有模具腔,所述砂壳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浇口杯和模具腔的浇铸组件。
优选的,所述浇注组件包括有直浇道、若干个横浇道和若干个内浇道,所述上覆膜砂砂壳和下覆膜砂砂壳之间通过开设圆孔形成有直浇道,所述浇口杯与直浇道连通,所述下覆膜砂砂壳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直浇道连通的横浇道,所述下覆膜砂砂壳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横浇道和模具腔的内浇道。
优选的,所述内浇道上设置有厚壁段和薄壁段,所述厚壁段与横浇道连接,所述薄壁段与模具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浇道的侧壁厚度比内浇道的薄壁段侧壁厚度大。
优选的,所述下覆膜砂砂壳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母口,所述下覆膜砂砂壳的下端面上和上覆膜砂砂壳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公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通过设置有浇注组件,浇注组件包括有直浇道、若干个横浇道和若干个内浇道,取消了暗冒口,由直浇道或者横浇道充当补缩功能,降低了每层砂壳厚度,产品在内浇口位置无缩孔,无砂眼,表面质量好,同时降低了砂型的高度,减少了射芯机对砂壳的加热固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下覆膜砂砂壳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整体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整体主视图。
图中:1、浇口杯;2、砂壳组件;21、上覆膜砂砂壳;22、下覆膜砂砂壳;221、母口;222、公口;3、模具腔;4、直浇道;5、横浇道;6、内浇道;61、厚壁段;62、薄壁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的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包括浇口杯1和砂壳组件2,浇口杯1的下端与砂壳组件2的上端连接,砂壳组件2包括有上覆膜砂砂壳21和若干个下覆膜砂砂壳22,上覆膜砂砂壳21与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形成有模具腔3,砂壳组件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浇口杯1和模具腔3的浇铸组件,铸造N个铸件,只需要N+1个砂壳,降低了砂型的高度,适合叠箱造型,充型速度快。
浇注组件包括有直浇道4、若干个横浇道5和若干个内浇道6,上覆膜砂砂壳21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通过开设圆孔形成有直浇道4,浇口杯1与直浇道4连通,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直浇道4连通的横浇道5,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横浇道5和模具腔3的内浇道6,浇口杯1与直浇道4相连,直浇道4与横浇道5相连,横浇道5与内浇道6相连,内浇道6与模具腔3相连,直浇道4的直径为正常尺寸,设计较厚的横浇道5,内浇道6在接近砂壳组件2的位置最薄,向横浇道5的方向越来越厚,浇铸时,铁水从浇口杯1进入,流向直浇道4,然后流入最下层的横浇道5,通过与横浇道5相连的两排内浇道6,最终流入到砂壳组件2的模具腔3,从下层开始,然后依次浇铸出上层的铸件,浇铸完成后,铸件首先冷却收缩,此时由于横浇道5厚度较厚,冷却速度慢,将由横浇道5通过内浇道6对铸件进行补缩,当补缩完成后,内浇道6在接近铸件一侧设计的薄壁段62,会首先冷却下来,然后内浇道6会逐渐冷却凝固,阻止横浇道5冷却收缩的过程中,通过内浇道6从铸件内部对横浇道5进行反补缩。
内浇道6上设置有厚壁段61和薄壁段62,厚壁段61与横浇道5连接,薄壁段62与模具腔3连接。
横浇道5的侧壁厚度比内浇道6的薄壁段62侧壁厚度大,保证内浇道6薄壁段62的冷却速度比横浇道5快。
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母口221,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下端面上和上覆膜砂砂壳2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公口222,通过开设母口221和公口222,防止在扣合覆膜砂砂壳的时候出现扣反的情况,并且,公口222和母口221的配合精度比较高,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浇铸产品从分型面出现错口的情况。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包括浇口杯1和砂壳组件2,浇口杯1的下端与砂壳组件2的上端连接,砂壳组件2包括有上覆膜砂砂壳21和若干个下覆膜砂砂壳22,上覆膜砂砂壳21与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形成有模具腔3,砂壳组件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浇口杯1和模具腔3的浇铸组件。
浇注组件包括有直浇道4和若干个内浇道6,上覆膜砂砂壳21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通过开设圆孔形成有直浇道4,浇口杯1与直浇道4连通,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直浇道4连通的内浇道6,浇口杯1与直浇道4相连,直浇道4与内浇道6相连,内浇道6与模具腔3相连,当铸件较大时,铁水从浇口杯1进入,流向直浇道4,当铁水继续流入时,铁水会首先通过下层两侧的内浇道6进入模具腔3,当模具腔3被铁水充满后,然后向上浇铸出上层的铸件,浇铸完成后,铸件首先冷却收缩,此时由于直浇道4直径较大,冷却速度慢,将由直浇道4通过内浇道6对铸件进行补缩,当补缩完成后,内浇道6在接近铸件一侧设计的一定长度的薄壁段62,会首先冷却下来,凝固成固态,阻止直浇道4冷却收缩的过程中,通过内浇道6从铸件内部对直浇道4进行反补缩。
内浇道6上设置有厚壁段61和薄壁段62,厚壁段61与横浇道5连接,薄壁段62与模具腔3连接。
横浇道5的侧壁厚度比内浇道6的薄壁段62侧壁厚度大,保证内浇道6薄壁段62的冷却速度比横浇道5快。
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母口221,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下端面上和上覆膜砂砂壳2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公口222,通过开设母口221和公口222,防止在扣合覆膜砂砂壳的时候出现扣反的情况,并且,公口222和母口221的配合精度比较高,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浇铸产品从分型面出现错口的情况。
本装置中当铸件较小时通过实施例1进行浇铸,当当铸件较大时通过实施例2进行浇铸,取消了暗冒口,由直浇道4或者横浇道5充当补缩功能,降低了每层砂壳厚度,产品在内浇口位置无缩孔,无砂眼,表面质量好,同时降低了砂型的高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降低了每层砂壳厚度和砂型的高度,减少了型砂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包括浇口杯(1)和砂壳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杯(1)的下端与砂壳组件(2)的上端连接;
所述砂壳组件(2)包括有上覆膜砂砂壳(21)和若干个下覆膜砂砂壳(22),所述上覆膜砂砂壳(21)与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设置有模具腔(3),所述砂壳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浇口杯(1)和模具腔(3)的浇铸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组件包括有直浇道(4)、若干个横浇道(5)和若干个内浇道(6),所述上覆膜砂砂壳(21)和下覆膜砂砂壳(22)之间通过开设圆孔形成有直浇道(4),所述浇口杯(1)与直浇道(4)连通,所述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直浇道(4)连通的横浇道(5),所述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横浇道(5)和模具腔(3)的内浇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6)上设置有厚壁段(61)和薄壁段(62),所述厚壁段(61)与横浇道(5)连接,所述薄壁段(62)与模具腔(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浇道(5)的侧壁厚度比内浇道(6)的薄壁段(62)侧壁厚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母口(221),所述下覆膜砂砂壳(22)的下端面上和上覆膜砂砂壳(2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公口(222)。
CN202221630345.1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Active CN217666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345.1U CN2176662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0345.1U CN2176662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66225U true CN217666225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3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0345.1U Active CN21766622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66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00794A1 (en) Casting procedure, particularly for engine cylinder head
CN109550903A (zh) 一种薄壁变截面铸件的精密铸造成形方法
CN110238347B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凸轮轴用浇注系统
CN217666225U (zh) 一种可锻铸铁件覆膜砂壳型浇铸装置
CN214442870U (zh) 一种法兰产品浇注用复合模具
CN113814363A (zh) 一种大型钢锭模铸件底雨淋式芯内浇注系统
CN215966165U (zh) 一种带减重槽的轴承盖生产模具
CN214349450U (zh) 一种液压泵泵体的铸造装置
CN217252600U (zh) 一种可锻铸铁件浇铸覆膜砂壳型
CN212419516U (zh) 铸造成型制备装置
CN210547852U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凸轮轴用浇注系统
CN210702472U (zh) 带嵌件的压铸模具
JP3305984B2 (ja) 重力鋳造方法及び重力鋳造装置
CN113927017A (zh) 一种副车架铝低压铸造模具
CN211135422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无缩孔无缩松铸造的砂型结构
CN209830192U (zh) 一种机车车钩用钩锁的熔模模具
CN219151507U (zh) 一种钢制送料板铸造模具
CN216397911U (zh) 差壳砂型模具
CN107052264B (zh) 钩体铸造系统
CN216607145U (zh) 一种三偏心高压法兰式蝶阀的铸造模具
CN213559837U (zh) 一种卧式水泵上壳体浇铸模具
CN219986148U (zh) 一种水泵泵盖铸造模具
CN219274390U (zh) 无冒口短芯头铸铁模具
CN213888063U (zh) 一种蝶阀零件的叠层式模具组
CN216680093U (zh) 一种片式多路阀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