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5857U - 一种料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5857U
CN217655857U CN202221661546.8U CN202221661546U CN217655857U CN 217655857 U CN217655857 U CN 217655857U CN 202221661546 U CN202221661546 U CN 202221661546U CN 217655857 U CN217655857 U CN 217655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magazine
material box
channels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15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征雷
曹启炳
唐如梦
杜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erfe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erf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erfe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erf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15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5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5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5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盒装置,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料盒装置用于承接外部生产料盒内的片状产品;料盒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中转料盒,生产料盒置于底座上,并与中转料盒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中转料盒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更靠近生产料盒,中转料盒的第一端设置敞口;片状产品由生产料盒经敞口进入中转料盒,或,片状产品中转料盒经敞口进入生产料盒。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清洗效率,避免产品变形或者划伤。

Description

一种料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盒装置。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或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封装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在半导体的封装过程中,需要对装片完成的引线框架进行清洗,以去除引线框架上残余的锡膏和银胶等杂质。
传统的引线框架清洗是人工将生产料篮中的引线框架逐片取出,再逐片放入清洗料篮中;清洗料篮放入清洗机中完成引线框架的清洗后,人工逐片将引线框架由清洗料篮转移至生产料篮,由生产料篮继续将引线框架输送至下一生产工序。整个过程需要人工在生产料盒和清洗料篮之间进行重复性取放动作,清洗效率低下的同时,人工直接拿取引线框架还容易造成产品的变形或者划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盒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逐片拿取引线框架进行转移造成的清洗效率低下、产品容易变形或者划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料盒装置,用于承接外部生产料盒内的片状产品,所述料盒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中转料盒,所述生产料盒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中转料盒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中转料盒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生产料盒,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敞口;片状产品由所述生产料盒经所述敞口进入所述中转料盒,或,片状产品由所述中转料盒经所述敞口进入所述生产料盒。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的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上设有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垂直;所述中转料盒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分隔件,所述第三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片状产品通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从所述生产料盒滑入所述中转料盒中或从所述中转料盒滑入所述生产料盒中。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一对应连通。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数量和宽度均相同。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生产料盒中设置放置片状产品的多个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均一一对应设置,片状产品由所述第四通道滑入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或由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滑入相应的所述第四通道。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为清洗料盒;所述片状产品为引线框架。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喇叭状的导向部。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生产料盒和所述中转料盒均限位于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槽壁之间;所述第一分隔件设于所述滑槽的槽底。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生产料盒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中转料盒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设置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用于与所述生产料盒相抵,以限位所述生产料盒。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支撑架、以及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连接支架和下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分隔件设于所述下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三分隔件设于所述上连接支架上;片状产品支撑于所述下连接支架上。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侧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一端,以止挡所述中转料盒内的片状产品由所述第一端滑出。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设于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二端,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以止挡所述中转料盒内的片状产品由所述第二端滑出。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提手,所述提手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二侧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侧部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开设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部。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孔。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减重凹槽,所述减重凹槽为梯形结构,以在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上部的第一导流斜面和下部的第二导流斜面。
作为上述料盒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料盒装置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推动片状产品,以使片状产品滑入所述中转料盒或所述生产料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中转料盒,并令生产料盒与中转料盒在底座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中转料盒靠近生产料盒的一端设置敞口,进而得以将片状产品由生产料盒经敞口统一转移至中转料盒中;上述料盒装置能够实现片状产品统一由生产料盒到中转料盒的转移,无需人工逐片拿取,转移结束后,直接取走中转料盒放入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即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洗效率低下以及产品易变形或者易划伤的问题;在清洗结束后,还可以将片状产品由中转料盒经敞口统一转移回生产料盒,继续由生产料盒带着完成下一工序,中转料盒则用于下一批次的片状产品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料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盒装置与生产料盒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生产料盒与底座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转料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转料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200、中转料盒;300、生产料盒;400、推动件;
11、滑槽;111、第一槽体;112、第二槽体;113、台阶;12、第一分隔件;121、第一通道;122、第一分隔齿;123、导向部;
21、支撑架;211、溢流孔;212、减重凹槽;213、第一导流斜面;214、第二导流斜面;215、让位槽;216、定位凸起;217、定位孔;22、下连接支架;221、第二分隔件;2211、第二通道;2212、第二分隔齿;23、上连接支架;231、第三分隔件;2311、第三通道;2312、第三分隔齿;24、第一止挡件;241、第一侧部;242、第一连接部;25、第二止挡件;26、提手;261、第二侧部;262、第二连接部;
301、第四通道;
41、推动杆;42、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料盒装置,用于承接外部生产料盒内的片状产品;片状产品可以为引线框架,但并不局限于引线框架,还可以为硅片、镜片、玻璃等其它片状产品。
参考图1和图3,料盒装置包括底座100和设于底座100上的中转料盒200,生产料盒300能够置于底座100上,并与中转料盒200沿第一方向(即附图中X向)依次设置;中转料盒200具有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更靠近生产料盒300,中转料盒200的第一端设置敞口,片状产品由生产料盒300经敞口进入中转料盒200,或,片状产品由中转料盒200经敞口进入生产料盒300。本实施例中,中转料盒200为清洗料盒,片状产品为引线框架。
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中转料盒200,并令生产料盒300与中转料盒200在底座100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中转料盒200靠近生产料盒300的一端设置敞口,进而得以将片状产品由生产料盒300经敞口统一转移至中转料盒200中;上述料盒装置能够实现片状产品统一由生产料盒300到中转料盒200的转移,无需人工逐片拿取,转移结束后,直接取走中转料盒200放入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即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洗效率低下以及产品易变形或者易划伤的问题;在清洗结束后,还可以将片状产品由中转料盒200经敞口统一转移回生产料盒300,继续由生产料盒300带着完成下一工序,中转料盒200则用于下一批次的片状产品的清洗。
具体地,参考图2、图3和图5,中转料盒200的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221,第二分隔件221上设有沿第二方向(即附图中Y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道2211,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垂直;参考图5和图6,中转料盒200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分隔件231,第三分隔件231上设有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通道2311,第二通道2211和第三通道2311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片状产品通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通道2211和第三通道2311从生产料盒300滑入中转料盒200中。
参考图4,生产料盒300中设置放置片状产品的多个第四通道301,第四通道301与第二通道2211及第三通道2311均一一对应设置,片状产品由第四通道301滑入相应的第二通道2211和第三通道2311。
通过设置多个第四通道301,多个片状产品在生产料盒300中被分隔开来且依次竖直设置;为了保证片状产品在转移过程中仍保持分隔,在第二分隔件221上设置第二通道2211,第二通道2211的通道侧壁可以在底部对片状产品起到分隔和限位作用,避免相邻两片状产品接触;由于片状产品具有一定的高度,还需要在中转料盒200的顶部设置第三分隔件231,并在第三分隔件231上设置与第二通道2211对应的第三通道2311,第三通道2311的通道侧壁用于在顶部对片状产品进行分隔和限位,最终片状产品经由同一竖直面内的第二通道2211和第三通道2311滑入中转料盒200,保证了片状产品滑动过程中的竖直度,实现了片状产品彼此间的相互分隔。
参考图1和图2,底座100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分隔件12上设有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道121;第一分隔件12与第二分隔件221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进一步地,第一通道121与第二通道2211沿第一方向一一对应连通,形成了下滑动通道,第三通道2311则作为上滑动通道与下滑动通道一一对应设置,片状产品通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上滑动通道和下滑动通道从生产料盒300滑入中转料盒200中。
在片状产品转移时,需要中转料盒200在底座100上的位置确定,才能保证片状产品稳定的转移;因此,在底座100上设置第一分隔件12,第二分隔件221填充于两个第一分隔件12的空隙中,以通过第一分隔件12限制第二分隔件221的相对位置,即第二分隔件221可以经由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件12进行限位,避免进行片状产品的批量转移时,中转料盒200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2211、第三通道2311和第四通道301的数量和宽度均相同。进一步地,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2211、第三通道2311及第四通道301的底部高度均相同,以保证片状产品平滑移动,滑入或滑出过程畅通。
进一步地,参考图7,料盒装置还包括推动件400,推动件400用于沿第一方向推动片状产品,以使片状产品滑入中转料盒200或生产料盒300。采用推动件400推动引线框架,避免了人工推动导致的引线框架的污染或者损坏。具体地,推动件400包括推动杆41和设于推动杆41端部的推板42,推板42的宽度与生产料盒300及中转料盒200内部空间的宽度相当,进而得以与每个引线框架均抵接,通过推板42将所有的引线框架同时推入中转料盒200,省时省力。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待引线框架清洗完毕后,可以将中转料盒200重新放回底座100,然后利用推动件400将中转料盒200中的引线框架由第一端的敞口反向推回至生产料盒300中,这个过程同样不需要人工逐片拿取,既保证了引线框架的转移效率,也避免了产品损坏或者变形。为了方便推动件400的反向推回操作,中转料盒200的第二端也设置敞口,推动件400经由第二端的敞口处伸入中转料盒200推动引线框架。
参考图5和图6,中转料盒200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支撑架21、以及分别连接于两个支撑架21之间的上连接支架23和下连接支架22,第二分隔件221设于下连接支架22上,第三分隔件231设于上连接支架23上。由于中转料盒200是带着引线框架一起浸没到清洗液中进行清洗,为了使清洗液尽可能覆盖到引线框架的各个角落,保证引线框架放置稳固的前提下,中转料盒200的结构越简单越好;因此中转料盒200的主体由两个支撑架21构成,上连接支架23和下连接支架22不仅起到了连接两个支撑架21的作用,还同时分别布置有第二分隔件221和第三分隔件231。具体地,下连接支架22和第二分隔件221的数量相同,每个下连接支架22上均设置一个第二分隔件221;上连接支架23和第三分隔件231的数量相同,每个上连接支架23上均设置一个第三分隔件231。更进一步地,上连接支架23和下连接支架22的数量相同;即第二分隔件221和第三分隔件231的数量也相同。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每一个下连接支架22的正上方都设置一个上连接支架23;当然,上连接支架23和下连接支架22也可以沿第一方向交错布置,只要保证每个片状产品能由同一竖直面的上滑动通道和下滑动通道滑入并进行分隔限位即可。
可选地,支撑架21为板状结构,上连接支架23和下连接支架22均为条形结构。可选地,参考图5,支撑架21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孔211;既减轻了整个中转料盒200的重量,还方便清洗液快速进入中转料盒200。进一步可选地,若干溢流孔211沿着第一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支撑架2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减重凹槽212,以尽可能减薄支撑架21的厚度,起到减重效果。减重凹槽212为梯形结构,这个梯形结构的减重凹槽212在支撑架21上形成了上部的第一导流斜面213和下部的第二导流斜面214,中转料盒200由清洗液取出后,清洗液可以经由第一导流斜面213和第二导流斜面214向下快速流出,避免过多地粘附在中转料盒200上。进一步具体地,梯形结构为等腰梯形,第一导流斜面213和第二导流斜面214形成了等腰梯形的两个腰。
具体地,参考图2,第一分隔件12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分隔齿122,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分隔齿122之间形成一第一通道121;第二分隔件221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分隔齿2212,每两个相邻的第二分隔齿2212之间形成一第二通道2211;参考图6,第三分隔件231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分隔齿2312,每两个相邻的第三分隔齿2312之间形成一第三通道2311。具体实施时,第一分隔齿122位于底座100上,即底座100上设置多个第一分隔齿122以形成多个第一通道121。第二分隔齿2212置于下连接支架22上,即下连接支架22上设置多个第二分隔齿2212以形成多个第二通道2211,引线框架滑入第二通道2211时,能够通过两个第二分隔齿2212之间的下连接支架22结构进行支撑,直至引线框架全部滑入中转料盒200后,引线框架得以完全由下连接支架22支撑,此时将中转料盒200提起,引线框架脱离底座100的第一通道121,但由于有下连接支架22的支撑,以及第二通道2211的通道侧壁和第三通道2311的通道侧壁的分隔限位,引线框架并不会掉落。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2设置有两个,第二分隔件221设置有两个,沿着远离生产料盒300的方向,两种分隔件的设置顺序为第一分隔件12、第二分隔件221、第一分隔件12和第二分隔件221,即片状产品由生产料盒300输出后,依次进入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2211、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2211,最终支撑于中转料盒200的两个下连接支架22上。更进一步地,两个第一分隔件12中,远离生产料盒300的第一分隔件12的长度较靠近生产料盒300的第一分隔件12的长度长,即两个第二分隔件221之间具有较长的间距,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两个下连接支架22之间具有足够的跨度,沿第一方向支撑住整个片状产品。在一些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2设置有两个,第二分隔件221设置一个,即片状产品仅由一个下连接支架22进行支撑,且这个下连接支架22长度越长,越能确保对片状产品进行有效支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12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三个,第二分隔件221的数目设为两个,两种分隔件的设置顺序为第一分隔件12、第二分隔件221、第一分隔件12、第二分隔件221和第一分隔件12,即每个第二分隔件221均由两个第一分隔件12进行限位。具体实施时,第一分隔件12和第二分隔件221的数量及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根据片状产品的长度和支撑强度需要进行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2211及第三通道231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喇叭状的导向部123;由于通道侧壁起到限位片状产品的作用,因此通道宽度尺寸过小,会导致片状产品不易进入,导向部123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片状产品进入相应的通道;同时由于片状产品需要在中转料盒200与生产料盒300之间往复转移,因此在通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了导向部123。具体实施时,导向部123由相邻两分隔件在端部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以及通道底部在端部设置的第二导向斜面形成。
更进一步地,参考图1,底座100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11,生产料盒300和中转料盒200均能够限位于滑槽11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槽壁之间;参考图4,第一分隔件12设于滑槽11的槽底。在底座100上开设滑槽11,生产料盒300和中转料盒200均能够置于滑槽11中,进而可以通过滑槽11进行第二方向的限位,确保二者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后不再发生第二方向上的偏移。可选地,滑槽11沿第一方向贯穿底座100的两端,如此设置,可以将生产料盒300由底座100的端部滑入。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滑槽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111和第二槽体112,生产料盒300能够滑动配合于第一槽体111内,中转料盒200位于第二槽体112内;第一槽体111与第二槽体112之间设置台阶113,台阶113的台阶面用于与生产料盒300相抵,以限位生产料盒300。当生产料盒300滑入第一槽体111内时,尽可能使其与中转料盒200间隔设置,不发生接触,避免后续提起中转料盒200时受阻,因此,将滑槽11分为第一槽体111和第二槽体112,并在两个槽体之间设置台阶113,生产料盒300能够抵接于台阶113面上进行滑动限位;由于中转料盒200由第一分隔件12进行限位,因此使用状态下生产料盒300和中转料盒200的位置相对确定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保证片状产品顺利转移的同时,还不影响中转料盒200的提取。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转料盒200还包括第一止挡件24,第一止挡件24为U型结构,具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241和设于两个第一侧部241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42;两个第一侧部241分别与两个支撑架2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242能够搭接于中转料盒200的第一端,以止挡中转料盒200内的片状产品由第一端滑出。具体实施时,当中转料盒200放置在底座100上时,第一止挡件24向上转动使第一连接部242脱离第一端,以不干涉片状产品的滑入,待提起中转料盒200时,再将第一止挡件24放下,第一连接部242得以搭接于第一端,阻挡片状产品由第一端滑出。
在一实施例中,中转料盒200还包括第二止挡件25,第二止挡件25设于中转料盒200的第二端,且位于两个支撑架21之间,以止挡中转料盒200内的片状产品由第二端滑出。由于中转料盒200的第二端也设置敞口,为了避免片状产品由第二端滑出,便设置了第二止挡件25;由于片状产品仅由第一端进行转移即可,因此,第二止挡件25可以固定在支撑架21上。
仍然参考图5,中转料盒200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提手26,提手26也为U型结构,具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261和设于两个第二侧部261之间的第二连接部262,第二侧部261转动设于支撑架21上,支撑架21的顶面上开设让位槽215,让位槽215用于容置第二连接部262。设置提手26可以方便拿取中转料盒200,而在支撑架21设置让位槽215的作用则是在不使用提手26时,能够隐藏提手26,使支撑架21的顶面尽可能平整,方便进行中转料盒200的堆叠。进一步地,在支撑架21的顶面设置定位凸起216,参考图6,在支撑架21的底面设置定位孔217;具体实施时,位于上方的中转料盒200的定位凸起216可以插设于下方中转料盒200的定位孔217内进行定位,进而多个中转料盒200得以堆叠放置,防止在堆叠放置时上下两层中转料盒200发生相对移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6)

1.一种料盒装置,用于承接外部生产料盒内的片状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中转料盒,所述生产料盒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中转料盒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中转料盒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生产料盒,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一端设置敞口;片状产品由所述生产料盒经所述敞口进入所述中转料盒,或,片状产品由所述中转料盒经所述敞口进入所述生产料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的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上设有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垂直;所述中转料盒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分隔件,所述第三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片状产品通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从所述生产料盒滑入所述中转料盒中或从所述中转料盒滑入所述生产料盒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分隔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一一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数量和宽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料盒中设置放置片状产品的多个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均一一对应设置,片状产品由所述第四通道滑入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或由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滑入相应的所述第四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为清洗料盒;所述片状产品为引线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置喇叭状的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生产料盒和所述中转料盒均限位于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槽壁之间;所述第一分隔件设于所述滑槽的槽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生产料盒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中转料盒位于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设置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用于与所述生产料盒相抵,以限位所述生产料盒。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支撑架、以及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的上连接支架和下连接支架,所述第二分隔件设于所述下连接支架上,所述第三分隔件设于所述上连接支架上;片状产品支撑于所述下连接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侧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一端,以止挡所述中转料盒内的片状产品由所述第一端滑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设于所述中转料盒的所述第二端,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以止挡所述中转料盒内的片状产品由所述第二端滑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盒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提手,所述提手为U型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和设于两个所述第二侧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侧部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开设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连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溢流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减重凹槽,所述减重凹槽为梯形结构,以在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有上部的第一导流斜面和下部的第二导流斜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料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装置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推动片状产品,以使片状产品滑入所述中转料盒或所述生产料盒。
CN202221661546.8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料盒装置 Active CN217655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1546.8U CN2176558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料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1546.8U CN2176558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料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5857U true CN217655857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1546.8U Active CN21765585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料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5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186249A (ja) 基板移載装置並びに基板の取り出し方法および基板の収納方法
CN210972076U (zh) 一种牙刷托盘
JP2005104475A (ja) 基板収納トレイ用パレットおよび基板移載システム
US2012008253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and/or Conveying a Plurality of Flat Substrates
CN217655857U (zh) 一种料盒装置
CN211920019U (zh) 一种用于硅片插片的传送装置、片篮以及插片机构
CN109597294A (zh) 一种钟表机芯自动组装线圈机
JP2010010506A (ja) 基板の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CN209766454U (zh) 一种双片制绒分片机
JPH07263521A (ja) ウェーハ移載の装置と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4610348U (zh) 循环出料装置
CN214421584U (zh) 循环送料装置
JP2000315891A (ja) トレイフィーダによる電子部品の供給方法
CN217147690U (zh) 一种上下料设备
CN219370987U (zh) 一种用于热沉材料的清洗工装
CN113764210B (zh) 一种用于芯包含浸、脱液的含浸筐及含浸筐自动上料系统
CN211168945U (zh) 一种吸塑盘分离装置
CN220272441U (zh) 一种插片机以及硅片清洗系统
CN217731276U (zh) 光伏模块半成品周转工具
CN111792101B (zh) 一种电枢自动上下料机
CN110654868A (zh) 一种wafer装载系统及方法
CN218414508U (zh) 湿法花篮及制绒槽
CN110201961B (zh) 双极板清洗架
JP4066007B2 (ja) 容器入り豆腐製造機
CN217515668U (zh) 一种毛巾生产用收纳存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