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5341U - 一种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5341U
CN217655341U CN202221362194.6U CN202221362194U CN217655341U CN 217655341 U CN217655341 U CN 217655341U CN 202221362194 U CN202221362194 U CN 202221362194U CN 217655341 U CN217655341 U CN 21765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lens
imaging
spacer elemen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21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红霞
白洪涛
戴付建
赵烈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21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5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设置于镜筒内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一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第二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其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透镜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透镜配合的第二凸起部。通过第一间隔元件两侧设置凸起与透镜扣合,防止第一间隔元件受压形变,增加了成像镜头组装安定性,使其可在特殊环境下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长焦镜头变倍数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更高的变倍数并保证成像品质光学镜头总体高度会比较高,所以镜头内部结构需要设置一定厚度的间隔元件来承接两枚镜片,以保证镜片之间的间隙,但间隔元件有一定厚度,其加工精度受限,同时,受组装工艺精度影响,间隔元件与镜片配合精度不可以满足成像质量要求时,在组装性能、特殊环境下的服役性能(如:湿度85%、温度85℃放置1000小时等环境下成像镜头性能还能满足设计要求)常常表现不佳,并且这类成像镜头往往存在烘烤后遮光片易变形的现象,严重影响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设计一种间隔元件与镜片扣合的结构来提升镜片与间隔元件的组装安定性,并改善特殊环境下可靠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组装安定性的成像镜头。
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设置于镜筒内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是指其面向光轴的物侧的一面;
第二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是指其面向光轴的像侧的一面;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透镜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透镜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承靠部,所述第一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间隔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像侧的所述第一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承靠部,所述第二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内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间隔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物侧的所述第二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遮光片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或者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
第二间隔元件;
第三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
第四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设有第三凸起部。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间隔元件垂直于光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部分接触。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三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部对应的第三承靠部,所述第三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内侧。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的透镜和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的透镜为同一透镜。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和所述第二间隔元件采用相同材质制成。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承靠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0.134±0.1mm;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1=0.195±0.1mm;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2=0.142±0.1mm。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宽度h1=0.135±0.05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为h1-1=0.131±0.05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宽度为h2=0.166±0.05mm。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满足:15°<a1<30°;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1满足:15°<a1-1<30°;第三凸起部与第三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的夹角a2满足15°<a2<30°。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被所述第四透镜承靠在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或者被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在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或所述第二遮光片包括: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两侧的碳层,所述基材的材质包括:PET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第一透镜像侧面上的第一承靠部位于第一凸起部的外侧,并将二者之间的第一遮光片承靠在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第一间隔元件像侧面的第二透镜整体位于第二凸起部的内侧。由此,这种扣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镜头组装安定性,并能减少遮光片的变形。通过对第一间隔元件及其第二凸起部与第二透镜的配合面尺寸的合理设置,可以使镜头达到良好的组装效果。通过对间隔元件配合面的平面度的合理设置,可以使得二者配合面完全贴合,从而保证了组装的效果。第一承靠部构成了第一透镜的非光学有效部的主要部分,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透镜非光学有效部物侧和第一透镜非光学有效部像侧与其他元件承靠的环形平面的宽度,可以进一步保证镜头的组装安定性。通过控制间隔元件、遮光片以及透镜上的各种表面、环形/抵靠凸起的轴向尺寸参数,可以使得镜头组装安定性更高,有效减小遮光片的组装或烘烤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成像镜头的剖视图;
图2表示成像镜头中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光学有效部和非光学有效部的划分示意图;
图3表示成像镜头的第一间隔元件、遮光片以及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组合示意图;
图4表示成像镜头中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光学有效部和非光学有效部的划分示意图;
图5表示成像镜头的第二间隔元件、遮光片以及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的组合示意图;
图6表示成像镜头的遮光片的结构图;
图7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环形承靠凸起与第一环、第二环形凸起配合的示意图;
图8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环形承靠凸起与第三环形凸起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镜筒
2-光学系统
21-第一透镜
22-第一间隔元件
23-第一遮光片
231-遮光片基材
232-遮光片碳层
24-第二透镜
25-第三透镜
26-第二间隔元件
27-第四透镜
28-第二遮光片
211-第一承靠部
221-第一凸起部
222-第二凸起部
241-第二承靠部
261-第三凸起部
271-第三承靠部
A-非光学有效部
B-光学有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设置于镜筒内的光学成像系统,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一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是指其面向光轴的物侧的一面;及第二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是指其面向光轴的物侧的一面;其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即第一间隔元件与镜筒的内壁不接触,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透镜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透镜配合的第二凸起部。通过第一间隔元件两侧设置凸起与透镜扣合,防止第一间隔元件受压形变,增加了成像镜头组装安定性,使其可在特殊环境下使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承靠部,所述第一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从而保证第一间隔元件的组装安定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承靠部,所述第二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内侧,从而保证第一间隔元件的组装安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间隔元件通过第一凸起部与第一透镜像侧第一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和/或通过第二凸起部与第二透镜物侧面第二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固定于镜筒内。通过三者配合使其透镜有效部分的位置和形状固定于镜筒特定空间内,保证镜头良好成像性能质量,在特殊环境下的成像性能稳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从而提升部件组装的精度及安定性,保证镜头成像性能质量,在特殊环境下的成像性能稳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从而提升部件组装的精度及安定性,保证镜头成像性能质量,在特殊环境下的成像性能稳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遮光片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或者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通过设置遮光片位于透镜与间隔元件之间,遮光片不易发生组装变形或烘烤变形。减少杂光影响,保证成像质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二间隔元件;第三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第四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其中,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设有第三凸起部,从而保证第二间隔元件的组装安定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隔元件垂直于光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部分接触,从而抑制炫光,遮挡杂散光,保证镜头成像质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三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从而提升部件组装的精度及安定性,保证镜头成像性能质量,在特殊环境下的成像性能稳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部对应的第三承靠部,所述第三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内侧,从而保证第二间隔元件的组装安定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的透镜和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的透镜为同一透镜。通过设置遮光片位于透镜与间隔元件之间,遮光片不易发生组装变形或烘烤变形,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抑制炫光,遮挡杂散光,保证镜头成像质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和所述第二间隔元件采用相同材质制成,保证镜头的成像品质。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靠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0.134±0.1mm;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1=0.195±0.1mm;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2=0.142±0.1mm。通过控制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透镜配合的深度,可以使镜头达到良好的组装效果。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宽度h1=0.135±0.05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为h1-1=0.131±0.05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宽度为h2=0.166±0.05mm;通过控制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与透镜承靠的宽度,可以使镜头达到良好的组装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满足:15°<a1<30°;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1满足:15°<a1-1<30°;第三凸起部与第三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的夹角a2满足15°<a2<30°。通过对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三凸起部与各透镜的承靠部之间平面度的合理设置,可以使镜头达到良好的组装效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被所述第四透镜承靠在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或者被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在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通过设置遮光片位于透镜与间隔元件之间,遮光片不易发生组装变形或烘烤变形,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抑制炫光,遮挡杂散光,保证镜头成像质量。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或所述第二遮光片包括: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两侧的碳层,所述基材的材质包括:PET材质。多层结构组成的遮光片可降低镜头杂散光,保证镜头成像质量。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以及镜筒内部的光学成像系统2中。光学成像系统2包括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4、第一间隔元件22、第一遮光片23、第三透镜25、第四透镜27、第二间隔元件26和第二遮光片28。优选的,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4等光学透镜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图2显示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和第二透镜24的非光学有效部A和光学有效部B,一般而言,光学有效部B位于透镜中部,用于使光线通过。非光学有效部A则位于透镜外圈,主要起承靠作用,用来保持光学有效部B的形状和位置。具体如图3所示,第一间隔元件22的物侧设有第一凸起部221,像侧设有第二凸起部222。第一透镜21像侧设有第一承靠部211,第一透镜21的非光学有效部的像侧即承靠在第一凸起部221的顶面上使第一透镜21整体位于第二凸起部221的外侧,从而使得成像镜头的组装安定性更好。第二透镜24的物侧设有承靠部241,承靠部241位于第二凸起部222的内侧。如此,第一间隔元件22位于第一透镜21、第二透镜24之间,且三者形成扣合,可显著提高镜头的组装安定性和特殊环境下的服役性能或可靠性表现,同时也能显著减小第一遮光片23的烘烤变形。
相似的,图4显示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25和第四透镜27的非光学有效部A和光学有效部B,光学有效部B位于透镜中部,用于使光线通过。非光学有效部A则位于透镜外圈,主要起承靠作用,用来保持光学有效部B的形状和位置。具体如图5所示,第二间隔元件26的像侧设有第三凸起部261,第四透镜27的物侧设有承靠部271,承靠部271位于第三凸起部261的内侧。如此,第二间隔元件26位于第三透镜25、第四透镜27之间,且三者形成扣合,可显著提高镜头的组装安定性和特殊环境下的服役性能或可靠性表现。
以上所述凸起部及承靠部的形状成环状,其设置于透镜或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外缘和/或像侧面外缘。各凸起部及承靠部的参数如下所表1所示。
光轴方向深度d 扣合角度a 承靠宽度h1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第一承靠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第一凸起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第二凸起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第二承靠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第三凸起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第三承靠部 0.10~0.2mm 15~30° >0.05mm <5μ 15μ
表1
本实施例采用了第一遮光片23和第二遮光片28,第一遮光片23和第二遮光片28可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以第一遮光片23为例,如图6所示,遮光片23整体为中空,即中心具有透光通孔)的环形薄板状结构,其由多层结构组成。具体的,包括位于中心的基材231以及位于基材231两侧相对设置的碳层232,从而具备了降低镜头杂散光的功能。基材231为塑胶材质,具体为PET材质。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靠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0.134mm。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1=0.195mm。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2=0.142mm。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28°。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1=20°。第三凸起部与第三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的夹角a2=24°。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宽度h1=0.135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为h1-1=0.131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宽度为h2=0.166mm。这种扣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镜头组装安定性,并能减少遮光片的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成像镜头,所述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及设置于镜筒内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间隔元件,所述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
第二透镜,其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透镜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透镜配合的第二凸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承靠部,所述第一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像侧的所述第一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承靠部,所述第二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与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物侧的所述第二承靠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一遮光片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所述第一遮光片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或者被承靠在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
第二间隔元件;
第三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
第四透镜,其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设有第三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垂直于光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部分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三凸起部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部对应的第三承靠部,所述第三承靠部位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配合的透镜和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配合的透镜为同一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和所述第二间隔元件采用相同材质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靠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0.134±0.1mm;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1-1=0.195±0.1mm;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承靠部之间相互承靠处沿光轴的深度d2=0.142±0.1mm。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宽度h1=0.135±0.05mm;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间隔元件承靠为h1-1=0.131±0.05mm,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宽度为h2=0.166±0.05mm。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满足:15°<a1<30°;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夹角a1-1满足:15°<a1-1<30°;第三凸起部与第三承靠部对应面在平行光轴的截面的夹角a2满足15°<a2<30°。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遮光片;所述第二遮光片被所述第四透镜承靠在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或者被所述第二间隔元件承靠在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片和/或所述第二遮光片包括:基材和位于所述基材两侧的碳层,所述基材的材质包括:PET材质。
CN202221362194.6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成像镜头 Active CN21765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2194.6U CN21765534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2194.6U CN21765534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5341U true CN217655341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2194.6U Active CN217655341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91357A1 (en) Plastic barrel,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985789B2 (en) Imaging lens capable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US7088530B1 (en) Passively aligned optical elements
TWI403775B (zh) A lens group with a chimeric structure and a lens module
CN110488445B (zh) 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
TW201901213A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3296222A (zh) 成像镜头
US20200249418A1 (en) Fixed focus lens
CN217655341U (zh) 一种成像镜头
US12001079B2 (en) Optical camera lens
TWI702430B (zh) 支撐元件與可攜式光學成像鏡頭
CN108495011B (zh) 一种摄像头及终端
KR102466292B1 (ko) 카메라 및 단말기
JP2020024396A (ja) 遮光板および当該遮光板を備える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CN215575872U (zh) 成像镜头
CN114077024B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20220128787A1 (en) Spacer assembly
CN216083159U (zh) 隔圈及镜头
CN218350531U (zh) 光学元件及具有其的光学镜头
TWI775545B (zh) 鏡頭模組
CN114967025B (zh) 间隔环及镜头模组
CN216411693U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775546B (zh) 鏡頭模組
CN212623279U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741735B (zh) 鏡頭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