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1213A -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1213A
TW201901213A TW107110335A TW107110335A TW201901213A TW 201901213 A TW201901213 A TW 201901213A TW 107110335 A TW107110335 A TW 107110335A TW 107110335 A TW107110335 A TW 107110335A TW 201901213 A TW201901213 A TW 2019012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onical surface
central axis
imaging lens
im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0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7281B (zh
Inventor
林正峰
周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0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72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1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1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281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至少三塑膠透鏡與至少一遮光片,且三塑膠透鏡沿中心軸由物側至像側為第一透鏡、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第一透鏡含位於其像側表面的第一平直承靠部與第一圓錐面。第二透鏡含位於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的第二平直承靠部與第二圓錐面以及第四平直承靠面與第四圓錐面。第三透鏡含位於其物側表面的第三平直承靠部及第三圓錐面。第一平直承靠部與第二平直承靠部重疊,第一圓錐面與第二圓錐面接觸,第三圓錐面與第四圓錐面接觸。 遮光片分別與第四平直承靠部及第三平直承靠部重疊。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可有效提高成像品質。

Description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及成像鏡頭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成像透鏡組及成像鏡頭模組。
近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展快速,例如智慧型電子裝置、平板電腦等,已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而裝載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鏡頭模組也隨之蓬勃發展。但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使用者對於鏡頭模組的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鏡頭模組除了在光學設計上的品質提升外,在製造組裝精密度也需提升。
配合第14圖,第14圖係繪示一習知成像鏡頭模組6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14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包含一塑膠鏡筒6100、一光學鏡片組6200以及至少一遮光片6300,其中光學鏡片組6200包含透鏡6210、透鏡6220、透鏡6230、透鏡6240與透鏡6250。透鏡6210、透鏡6220、 透鏡6230、透鏡6240與透鏡6250均設置於塑膠鏡筒6100內,且遮光片6300係設置於透鏡6230與透鏡6240之間。隨著需要畫素提高,如透鏡6220、透鏡6230、透鏡6240間的外徑差距逐漸遞增,且遮光片6300的需求厚度越來越薄。然而,基於成像鏡頭模組的組裝限制,仍舊只能將遮光片6300夾靠在相鄰的透鏡6230與透鏡6240間,而缺乏可以分擔遮光片6300所承受之擠壓力的設計。因此,在組裝過程中受到不正常擠壓的遮光片便會產生翹曲,使其中心開孔呈現波浪狀翹曲的情形,亦可稱為應力歪曲(Deflection)。對於日益嚴苛的照相品質來說,如此微小的扭曲情形會影響高畫素鏡頭實際拍攝強光源時的影像品質,使拍攝大亮度物體的成像低於預期。
綜上所述,如何同時兼顧小型化鏡頭模組在抑制雜散光及組裝精度方面的要求,進而提升小型化光學鏡頭的成像品質以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成像需求,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藉由於塑膠透鏡間及塑膠透鏡與遮光片間所設計的軸向連接結構來分擔遮光片所承受的擠壓力,並使外徑差距大的透鏡可互相對正,以提升成像鏡頭模組組裝時的精準度,進而有效提升成像品質。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至少三 塑膠透鏡與至少一遮光片,且成像透鏡組具有一中心軸。至少三塑膠透鏡與至少一遮光片中每一者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與物側表面相對設置之一像側表面,且至少三塑膠透鏡沿中心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及一第三透鏡。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與一第一圓錐面,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而第一圓錐面位於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且第一圓錐面較第一平直承靠部靠近中心軸。第二透鏡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一第二圓錐面、一第四平直承靠面與一第四圓錐面。第二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第二圓錐面位於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且第二圓錐面較第二平直承靠部靠近中心軸。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第四圓錐面位於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且第四圓錐面較第四平直承靠部遠離中心軸。第三透鏡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及一第三圓錐面,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第三圓錐面位於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且第三圓錐面較第三平直承靠部遠離中心軸。具體地,第一平直承靠部與第二平直承靠部重疊,第一圓錐面與第二圓錐面接觸,且第三圓錐面與第四圓錐面接觸。具體地,遮光片具有一中心開孔並與前述三塑膠透鏡同軸排列。再者,遮光片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並更包含一外徑面,其中外徑面連接遮光片之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並與中心開孔同軸。此外,遮光片之物側表面與第四平直承靠部重疊,而遮光片之像側表面與第三平直承靠部重疊。具體地,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 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0.13mm<(ψ4-ψ2)/2<1.20mm。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一圓錐面與第二圓錐面以及第四圓錐面與第三圓錐面皆可用以互相組裝並對正中心軸。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前述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ψ4-D|/20.05mm。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8mm<(ψ4-ψ2)/2<0.85mm。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前述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π^2)×((ψ4-ψ2)/D)<3.6,且其更具體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82<(π^2)×((ψ4-ψ2)/D)<2.9。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二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為α1並與第一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第四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為α2並與第三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度<α1<42度;以及3度<α2<42度。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前述遮光片之中心開孔的最小內徑為ψi,前述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ψi/D<0.76。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D1ψ4<D2。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可僅以第四圓錐面與第三圓錐面接觸。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9<ψ4/D1<1.35,且其更具體地可滿足下列條件:0.94<ψ4/D1<1.15。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四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為α2並與第三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3度<α2<33度。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π^2)×w4/D2<0.45。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2<(ψ4-ψ2)/(2×w4)<6.2。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8<(ψ4-ψ2)/(2×w4)<5.4。
根據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部分之第三圓錐 面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之一方向上可不與第二透鏡交疊。
依據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其可包含一塑膠鏡筒以及如前段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塑膠鏡筒具有一最小心中開孔,而成像透鏡組係設置於塑膠鏡筒內。藉此,可提升成像鏡頭模組的成像品質。
依據本發明再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可包含如前段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鏡頭模組的一成像面上。藉此可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小型化及高規格成像品質的需求。
10、20、30‧‧‧電子裝置
11‧‧‧相機模組
16‧‧‧感測元件
17‧‧‧輔助光學元件
18‧‧‧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19‧‧‧使用者介面
19a‧‧‧觸控螢幕
19b‧‧‧按鍵
77‧‧‧軟性電路板
78‧‧‧連接器
14‧‧‧自動對焦組件
15‧‧‧光學防手震組件
13‧‧‧電子感光元件
12、22、32、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成像鏡頭模組
1100、2100、3100、4100、5100、6100‧‧‧塑膠鏡筒
1110、2110、3110、4110、5110‧‧‧鏡筒開孔
1110a、2110a、3110a、4110a、5110a‧‧‧鏡筒開孔的最小內徑位置
1200、2200、3200、4200、5200、6200‧‧‧光學鏡片組
1210、1220、1230、2210、2220、2230、3210、3220、3230、4210、4220、5210、5220、6210、6220、6230、6240、6250‧‧‧透鏡
1300、2300、3300、4300、5300‧‧‧物側端
1400、2400、3400、4400、5400‧‧‧像側端
1500、2500、3500、4500、5500‧‧‧成像面
4600、5600‧‧‧玻璃面板
100、200、300、400、500‧‧‧成像透鏡組
110、210、310、410、5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第三透鏡
113、213、313、413、513‧‧‧第一平直承靠部
114、214、314、414、514‧‧‧第一圓錐面
123、223、323、423、523‧‧‧第二平直承靠部
124、224、324、424、524‧‧‧第二圓錐面
125、225、325、425、525‧‧‧第四平直承靠部
126、226、326、426、526‧‧‧第四圓錐面
133、233、333、433、533‧‧‧第三平直承靠部
134、234、334、434、534‧‧‧第三圓錐面
111、211、311、411、511‧‧‧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
121、221、321、421、521‧‧‧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
131、231、331、431、531‧‧‧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第三透鏡的像側表面
111a、211a、311a、411a、511a、112a、212a、312a、412a、512a、121a、221a、321a、421a、521a、122a、222a、322a、422a、522a、131a、231a、331a、431a、531a、132a、232a、332a、432a、532a‧‧‧光學有效區
111b、211b、311b、411b、511b、112b、212b、312b、412b、512b、121b、221b、321b、421b、521b、122b、222b、322b、422b、522b、131b、231b、331b、431b、531b、132b、232b、332b、432b、532b‧‧‧透鏡周邊區
140、240、340、440、540‧‧‧遮光片
141、241、341、441、541‧‧‧遮光片的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遮光片的像側表面
143、243、343、443、543‧‧‧遮光片的外側表面
144、244、344、444、544‧‧‧遮光片的中心開孔
144a、244a、344a、444a、544a‧‧‧遮光片的中心開孔內表面
z‧‧‧中心軸
D1‧‧‧第一透鏡的外徑
D2‧‧‧第二透鏡的外徑
D3‧‧‧第三透鏡的外徑
D‧‧‧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
ψ2‧‧‧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
ψ4‧‧‧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
ψi‧‧‧遮光片之中心開孔的最小內徑
w4‧‧‧第四圓錐面的寬度
α1‧‧‧第二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
α2‧‧‧第四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
α3‧‧‧第一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
α4‧‧‧第三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
θ‧‧‧遮光片之中心開孔的內表面與中心軸的夾角
1d-1d、2d-2d‧‧‧剖面線
第1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第1B圖係繪示第1A圖之成像透鏡組的爆炸示意圖;第1C圖係繪示第1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的俯視圖;第1D圖係繪示第1C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沿剖面線1d-1d的剖面示意圖;第2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第2B圖係繪示第2A圖之成像透鏡組的爆炸示意圖;第2C圖係繪示第2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的俯視圖; 第2D圖係繪示第2C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沿剖面線2d-2d的剖面示意圖;第3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第3B圖係繪示第3A圖之成像透鏡組的爆炸示意圖;第3C圖係繪示第3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的剖面示意圖;第4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第4B圖係繪示第4A圖之成像透鏡組的爆炸示意圖;第4C圖係繪示第4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的剖面示意圖;第5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第5B圖係繪示第5A圖之成像透鏡組的爆炸示意圖;第5C圖係繪示第5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的剖面示意圖;第6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第9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第10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第11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11B圖係繪示第十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另一示意圖;第11C圖係繪示第十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方塊圖;第12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13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以及第14圖係繪示習知成像鏡頭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至少三塑膠透鏡與至少一遮光片,且前述三塑膠透鏡與遮光片中每一者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與物側表面相對設置之一像側表面,而遮光片具有一中心開孔並與前述三塑膠透鏡同軸排列。藉此,塑膠透鏡的使用通常可有效降低成像鏡頭模組的生產成本,遮光片的使用則可以遮蔽成像鏡頭模組內部不必要的光線。
在本發明中,前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的 一中心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及一第三透鏡。具體地,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與一第一圓錐面,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而第一圓錐面位於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且第一圓錐面較第一平直承靠部靠近中心軸。第二透鏡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一第二圓錐面、一第四平直承靠面與一第四圓錐面。第二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第二圓錐面位於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且第二圓錐面較第二平直承靠部靠近中心軸。第四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第四圓錐面位於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且第四圓錐面較第四平直承靠部遠離中心軸。第三透鏡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及一第三圓錐面,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位於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第三圓錐面位於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且第三圓錐面較第三平直承靠部遠離中心軸。再者,遮光片具體地可設置於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並更包含一外徑面,其中外徑面連接遮光片之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並與中心開孔同軸。
具體地,第一平直承靠部可與第二平直承靠部重疊,第一圓錐面可與第二圓錐面接觸,且第三圓錐面可與第四圓錐面接觸。此外,遮光片之物側表面可與第四平直承靠部重疊,而遮光片之像側表面可與第三平直承靠部重疊。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0.13mm<(ψ4-ψ2)/2<1.20mm。
因此,經由第一圓錐面與第二圓錐面之間的接觸以及第一平直承靠部與第二平直承靠部之間的重疊,可在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組成一第一軸向連接結構,以組裝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並對正成像透鏡組的中心軸。而第四圓錐面與第三圓錐面之間的接觸以及遮光片之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分別與第四平直承靠部、第三平直承靠部之間的重疊可進一步組成一第二軸向連接結構,以組裝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並對正成像透鏡組的中心軸。也就是說,本發明可藉由第一軸向連接結構與第二軸向連接結構的設計使外徑差距大的透鏡間可以互相對正,以提升組裝時的精準度。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中第一圓錐面與第二圓錐面可用以相互組裝並對正中心軸,而第四圓錐面與第三圓錐面亦可用以互相組裝並對正中心軸。藉此,由於圓錐面的尺寸精度較易控管,故使用圓錐面來進行組裝將有利於量產。此外,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以及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可進一步滿足下列條件:0.18mm<(ψ4-ψ2)/2<0.85mm。藉此,可更明確地定義出圓錐面的位置,進而避免在以塑膠成形製程製造前述複數個塑膠透鏡時可能衍生的射出不良問題。此外,本發明中第一透鏡之第一圓錐面的直徑係由其像側表面往物側表面漸縮,而第二透鏡之第二圓錐面與第四圓錐面以及第三透鏡之第三圓錐面中每一者的直徑亦是由其像側表面往物側表面漸縮,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發明中,前述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ψ4-D|/20.05mm。藉此,由於前述兩者的差值不大,可避免遮光片過度傾斜,進而影響遮光效率。再者,當遮光 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且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時,可滿足下列條件:0.6<(π^2)×((ψ4-ψ2)/D)<3.6。藉此,可增加容納遮光片的空間,以遮蔽更多可能來自第二圓錐面的雜散光。較佳地,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以及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更可進一步滿足下列條件:0.82<(π^2)×((ψ4-ψ2)/D)<2.9,以提供較佳的遮蔽範圍。此外,當遮光片之中心開孔的最小內徑為ψi,遮光片之外徑面的直徑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ψi/D<0.76。藉此,可避免中心開孔過大的遮光片影響成像品質,而中心開孔過小的遮光片影響鏡頭規格。
在本發明中,第二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為α1並與第一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且其滿足下列條件:3度<α1<42度。第四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為α2並與第三圓錐面與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且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度<α2<42度。藉此,適當圓錐面夾角的設計,可大幅增加量產的可行性。再者,第四圓錐面與中心軸的夾角更可滿足下列條件:13度<α2<33度。因此,藉由合適的圓錐面夾角的設計,可避免單一鏡片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Roundness)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同理,第二圓錐面與中心軸之夾角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3度<α1<33度。
在本發明中,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 條件:D1ψ4<D2。藉此,前述成像透鏡組可適用更大光圈的光學設計系統。此外,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9<ψ4/D1<1.35。藉此,可使多片數的透鏡皆可藉由圓錐面對正相鄰透鏡的中心,降低傳統組裝公差的影響。更具體地,第一透鏡之外徑與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可滿足下列條件:0.94<ψ4/D1<1.15。藉此,可降低同一機種鏡頭間的品質差異。也就是說,當同一支手機使用兩顆以上的同一機種鏡頭時,滿足前述條件之成像透鏡組可避免因鏡頭的品質差異所造成的影響。
此外,在本發明中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π^2)×w4/D2<0.45。藉此,利用第四圓錐面的特定設計(如適當寬度),可維持以射出成型製造塑膠透鏡的可行性,避免塑膠透鏡的局部厚度過高,進而影響製造品質。再者,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以及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可滿足下列條件:2.2<(ψ4-ψ2)/(2×w4)<6.2。藉此,可形成局部較窄的次注料流道,作為彌補前述射出成型製程中射出速度過慢的生產對策,從而節省生產成本。更具體地,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以及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可滿足下列條件:2.8<(ψ4-ψ2)/(2×w4)<5.4。藉此,本發明之成像透鏡組的設計適用於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生產的嚴苛生產條件。
在本發明中,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之間可僅以 第四圓錐面與第三圓錐面接觸,以減少第二鏡片承受不必要的承靠擠壓力,而可適用於外徑差距較大的成像透鏡組。此外,在本發明中,部分之第三圓錐面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之一方向上可不與第二透鏡交疊。此種保留空氣間隙的設計,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藉由上述提及的各技術特徵,本發明進一步提供包含有前述實施方式之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鏡頭模組,而前述成像透鏡組可利用其接合結構與成像鏡頭模組中之至少一透鏡或一不透光零件(Opaque member)接合。當成像透鏡組與透鏡接合時,其中心軸可與透鏡的光軸對正,增加光學精度,維持良好的成像品質。又或者,當成像透鏡組係與不透光零件接合時,其可增加成像鏡頭模組整體結構的穩定度,不易因外在環境的碰撞而影響成像鏡頭模組的成像品質。
具體地,前述不透光零件可為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塑膠鏡筒,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此時,成像透鏡組可沿中心軸設置於塑膠鏡筒內。更具體地,塑膠鏡筒包含一鏡筒開孔,且前述鏡筒開孔的最小內徑位置可為成像鏡頭模組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的機構複雜度。
此外,前述成像鏡頭模組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與穿戴式產品等電子裝置中。
據此,本發明更可提供一種包含如前段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的電子裝置,藉此可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小型化及高規格成像品質的需求。較佳地,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考第1A圖與第1B圖,第1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100的示意圖,第1B圖係繪示第1A圖之成像透鏡組100的爆炸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100包含三塑膠透鏡與一遮光片,且成像鏡頭組100具有一中心軸z。具體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100的中心軸z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110、一第二透鏡120及一第三透鏡130,而遮光片140係設置於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更具體地,遮光片140具有一中心開孔(第1A圖中未標號,請參考第1C圖)並與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及第三透鏡130同軸排列。
配合第1B圖可知,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與遮光片140各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與物側表面相對設置之一像側表面。具體而言,第一透鏡110包含物側表面111以及像側表面112,且像側表面112係相對 物側表面111而設置。同樣地,第二透鏡120包含一物側表面121與一像側表面122。基本上,第三透鏡130與遮光片14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亦即第三透鏡130包含一物側表面131以及一像側表面132,而遮光片140包含一物側表面141以及一像側表面142。
此外,每一塑膠透鏡之物側表面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皆包含有一光學有效區與一透鏡周邊區,其中光學有效區用於讓成像光線通過且是非球面,而透鏡周邊區環繞光學有效區。再者,每一塑膠透鏡之像側表面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皆包含一光學有效區及透鏡周邊區,其中光學有效區用於讓成像光線通過且是非球面,且透鏡周邊區環繞光學有效區。詳細來說,第一透鏡110之物側表面11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11a及透鏡周邊區111b,且其像側表面11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12a及透鏡周邊區112b。第二透鏡120之物側表面12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21a及透鏡周邊區121b,且其像側表面12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22a及透鏡周邊區122b。第三透鏡130之物側表面13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31a及透鏡周邊區131b,且其像側表面13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132a及透鏡周邊區132b。
進一步來說,第一透鏡110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一第一圓錐面1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一圓錐面114均位於第一透鏡110之像側表面112。具體 地,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一圓錐面114均位於第一透鏡110之像側表面112的透鏡周邊區112b,且第一圓錐面114係由第一平直承靠部113朝向中心軸z延伸並由像側表面112朝向物側表面111彎折而形成,是以第一圓錐面1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113靠近中心軸z,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二透鏡120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123、一第二圓錐面124、一第四平直承靠面125與一第四圓錐面126。具體地,第二平直承靠部123與第二圓錐面124均位於第二透鏡120之物側表面121,且第二圓錐面124係由第二平直承靠部123朝向中心軸z延伸並朝向物側表面121外彎折而形成,是以第二圓錐面1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1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125與第四圓錐面126均位於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且第四圓錐面126係由第四平直承靠部125朝向遠離中心軸z的方向延伸並朝向像側表面122外彎折而形成,是以第四圓錐面1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125遠離中心軸z。
第三透鏡130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133及一第三圓錐面1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133與第三圓錐面134均位於第三透鏡130之物側表面131,且第三圓錐面134係由第三平直承靠部133朝向遠離中心軸z的方向延伸並朝向像側表面132外彎折而形成,是以第三圓錐面1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133遠離中心軸z。
此時,如第1A圖所示,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123重疊,第一圓錐面114與第二圓錐面 124接觸,而在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組成第一軸向連接結構(圖中不另外標號),以組裝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100的中心軸z。同樣地,如第1A圖所示,第四圓錐面126與第三圓錐面134接觸,遮光片140之物側表面1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125重疊,遮光片140之像側表面1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133重疊,而在第二透鏡120、遮光片140與第三透鏡130之間組成第二軸向連接結構(圖中不另外標號),以組裝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100的中心軸z。必須注意的是,由第1A圖中之局部放大圖可知,部分之第三圓錐面134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z之一方向上不與第二透鏡120交疊,亦即在第二軸向連接結構中第二透鏡120的邊緣與第三透鏡130的邊緣於垂直中心軸z的方向上保留空氣間隙,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再者,如第1B圖所示,第二圓錐面1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且其與第一圓錐面11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3)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以藉由合適的圓錐面夾角的設計來避免單一鏡片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進而增加量產的可行性。同樣地,第四圓錐面126與中心軸z的夾角為α2,且其與第三圓錐面13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4)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
此外,成像透鏡組100於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間,或於第一透鏡110之物側表面111及第三透鏡130之像側表面132可更包含其他光學元件。一 般而言,前述光學元件可以是但不受限於一透鏡、一成像補償元件、一遮光片、一間隔環或一固定環。而第一透鏡110及其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一圓錐面114可一體成型且由射出成型製程製造而得,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亦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接著,請參考第1C圖與第1D圖,第1C圖係繪示第1A圖之成像透鏡組100中遮光片140的俯視圖,第1D圖係繪示第1C圖之成像透鏡組100中遮光片140沿剖面線1d-1d的剖面示意圖。由第1C圖與第1D圖可知,遮光片140具有中心軸z,且遮光片140除了物側表面141與像側表面142外更包含一外側面143以及一中心開孔144。中心軸z通過中心開孔144,外側面143係用以連接遮光片140之物側表面141與像側表面142並與中心開孔144同軸,且中心開孔144之內表面144a包圍中心開孔144。
在第一實施例中,遮光片140之中心開孔144的內表面144a整體非呈一圓形。具體地,由第1C圖可知,遮光片140係由其中心開孔144朝向中心軸z分別延伸有複數個凸出結構(圖中不另外標號),而使得中心開孔144的內表面144a實質上呈一多邊形。藉此,可有效降低影像周圍的殘影並降低遮光片的雜光反射。更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遮光片及尤其中心開孔延伸而成之複數個凸出結構可為一體成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由第1D圖可知,遮光片140的中心開孔144於其物側表面141處的直徑小於中心開孔144於像側表 面142處的直徑。此外,中心開孔144之內表面144a與中心軸z間具有一夾角θ,且夾角θ具體地為40度。
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100中,第一透鏡110之外徑為D1、第二透鏡120之外徑為D2、第三透鏡130之外徑為D3、遮光片140之外徑面143的直徑為D、第二圓錐面124之最大直徑為ψ2、第四圓錐面126之最小直徑為ψ4、遮光片140之中心開孔144的最小內徑為ψi,第四圓錐面126的寬度為w4(具體而言,w4為第四圓錐面126平行於中心軸z的寬度)、第二圓錐面1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以及第四圓錐面126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2。表一則進一步詳列參數D1、D2、D3、D、ψ2、ψ4、ψi、w4、α1、α2、(ψ4-ψ2)/2、|ψ4-D|/2、(π^2)×((ψ4-ψ2)/D)、ψi/D、ψ4/D1、(π^2)×w4/D2以及(ψ4-ψ2)/(2×w4)的數值。
<第二實施例>
請參考第2A圖與第2B圖,第2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的示意圖,第2B圖係繪示第 2A圖之成像透鏡組200的爆炸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包含三塑膠透鏡與一遮光片,且成像鏡頭組200具有一中心軸z。具體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200的中心軸z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210、一第二透鏡220及一第三透鏡230,而遮光片240係設置於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之間。更具體地,遮光片240具有一中心開孔(第2A圖中未標號,請參考第2C圖)並與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及第三透鏡230同軸排列。
配合第2B圖可知,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與遮光片240各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與物側表面相對設置之一像側表面。具體而言,第一透鏡210包含物側表面211以及像側表面212,且像側表面212係相對物側表面211而設置。同樣地,第二透鏡220包含一物側表面221與一像側表面222。基本上,第三透鏡230與遮光片24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亦即第三透鏡230包含一物側表面231以及一像側表面232,而遮光片240包含一物側表面241以及一像側表面242。
詳細來說,第一透鏡210之物側表面21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11a及透鏡周邊區211b,且其像側表面21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12a及透鏡周邊區212b。第二透鏡220之物側表面22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21a及透鏡周邊區221b,且其像側表面22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22a及透鏡周邊區222b。第三透鏡230 之物側表面23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31a及透鏡周邊區231b,且其像側表面23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232a及透鏡周邊區232b。
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透鏡210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一第一圓錐面2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第一圓錐面214均位於第一透鏡210之像側表面212,且第一圓錐面2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213靠近中心軸z,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第二透鏡220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223、一第二圓錐面224、一第四平直承靠面225與一第四圓錐面226。具體地,第二平直承靠部223與第二圓錐面224均位於第二透鏡220之物側表面221,且第二圓錐面2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2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225與第四圓錐面226均位於第二透鏡220之像側表面222,且第四圓錐面2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2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230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233及一第三圓錐面2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233與第三圓錐面234均位於第三透鏡230之物側表面231,且第三圓錐面2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233遠離中心軸z。
此時,如第2A圖所示,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223重疊,第一圓錐面214與第二圓錐面2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210與第二透鏡22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200的中心軸z。同樣地,如第2A圖所示,第四圓錐面226與第三圓錐面234接觸,遮光片240之物側表面2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225重疊,遮光片240之像側表面242與 第三平直承靠部2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200的中心軸z。必須注意的是,由第2A圖中之局部放大圖可知,部分之第三圓錐面234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z之一方向上不與第二透鏡220交疊,亦即在第二透鏡220的邊緣與第三透鏡230的邊緣於垂直中心軸z的方向上保留空氣間隙,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再者,如第2B圖所示,第二圓錐面2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且其與第一圓錐面21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3)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同樣地,第四圓錐面226與中心軸z的夾角為α2,且其與第三圓錐面23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4)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
接著,請參考第2C圖與第2D圖,第2C圖係繪示第2A圖之成像透鏡組200中遮光片240的俯視圖,第2D圖係繪示第2C圖之成像透鏡組200中遮光片240沿剖面線2d-2d的剖面示意圖。由第2C圖與第2D圖可知,遮光片240具有中心軸z,且遮光片240除了物側表面241與像側表面242外更包含一外側面243以及一中心開孔244。中心軸z通過中心開孔244,外側面243係用以連接遮光片240之物側表面241與像側表面242並與中心開孔244同軸,且中心開孔244之內表面244a包圍中心開孔244。具體地,遮光片240之中心開孔244的內表面244a整體呈一圓形。更具體地,遮光片240的中心開孔244於其物側表面241處的直徑實質上等於中心開孔244於像側表面242處的直徑。
除了以上結構特徵外,成像透鏡組200於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間,或於第一透鏡210之物側表面211及第三透鏡230之像側表面232可更包含其他光學元件。一般而言,前述光學元件可以是但不受限於一透鏡、一成像補償元件、一遮光片、一間隔環或一固定環。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二,其表列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中參數D1、D2、D3、D、ψ2、ψ4、ψi、w4、α1、α2、(ψ4-ψ2)/2、|ψ4-D|/2、(π^2)×((ψ4-ψ2)/D)、ψi/D、ψ4/D1、(π^2)×w4/D2以及(ψ4-ψ2)/(2×w4)的數值,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100相同並如第2B圖及第2D圖所繪示,在此不再贅述。
<第三實施例>
請參考第3A圖與第3B圖,第3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的示意圖,第3B圖係繪示第3A圖之成像透鏡組300的爆炸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第 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包含三塑膠透鏡與一遮光片,且成像鏡頭組300具有一中心軸z。具體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300的中心軸z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310、一第二透鏡320及一第三透鏡330,而遮光片340係設置於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330之間。更具體地,遮光片340具有一中心開孔(第3A圖中未標號,請參考第3C圖)並與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及第三透鏡330同軸排列。
配合第3B圖可知,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與遮光片340各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與物側表面相對設置之一像側表面。具體而言,第一透鏡310包含物側表面311以及像側表面312,且像側表面312係相對物側表面311而設置。同樣地,第二透鏡320包含一物側表面321與一像側表面322。基本上,第三透鏡330與遮光片34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亦即第三透鏡330包含一物側表面331以及一像側表面332,而遮光片340包含一物側表面341以及一像側表面342。
詳細來說,第一透鏡310之物側表面31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311a及透鏡周邊區311b,且其像側表面31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312a及透鏡周邊區312b。第二透鏡320之物側表面32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321a及透鏡周邊區321b,且其像側表面32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322a及透鏡周邊區322b。第三透鏡330之物側表面33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 331a及透鏡周邊區331b,且其像側表面33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332a及透鏡周邊區332b。
在第三實施例中,第一透鏡310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一第一圓錐面3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第一圓錐面314均位於第一透鏡310之像側表面312,且第一圓錐面3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313靠近中心軸z,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第二透鏡320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323、一第二圓錐面324、一第四平直承靠面325與一第四圓錐面326。具體地,第二平直承靠部323與第二圓錐面324均位於第二透鏡320之物側表面321,且第二圓錐面3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3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325與第四圓錐面326均位於第二透鏡320之像側表面322,且第四圓錐面3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3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330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333及一第三圓錐面3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333與第三圓錐面334均位於第三透鏡330之物側表面331,且第三圓錐面3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333遠離中心軸z。
此時,如第3A圖所示,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323重疊,第一圓錐面314與第二圓錐面3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310與第二透鏡32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300的中心軸z。同樣地,如第3A圖所示,第四圓錐面326與第三圓錐面334接觸,遮光片340之物側表面3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325重疊,遮光片340之像側表面3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3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 33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300的中心軸z。必須注意的是,由第3A圖中之局部放大圖可知,部分之第三圓錐面334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z之一方向上不與第二透鏡320交疊,亦即在第二透鏡320的邊緣與第三透鏡330的邊緣於垂直中心軸z的方向上保留空氣間隙,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再者,如第3B圖所示,第二圓錐面3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且其與第一圓錐面31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3)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同樣地,第四圓錐面326與中心軸z的夾角為α2,且其與第三圓錐面33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4)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
接著,請參考第3C圖,第3C圖係繪示第3A圖之成像透鏡組300中遮光片340的剖面示意圖。在第三實施例中,遮光片340之設計大致上與第二實施例之遮光片200相同。具體而言,由第3C圖可知,遮光片340具有中心軸z,且遮光片340除了物側表面341與像側表面342以外更包含連接物側表面341與像側表面342之一外側面343以及一中心開孔344。中心軸z通過中心開孔344,外側面343與中心開孔344同軸,且中心開孔344之內表面344a包圍中心開孔344。更具體地,遮光片340之中心開孔344的內表面344a整體呈一圓形,且遮光片340的中心開孔344於其物側表面341處的直徑實質上等於中心開孔344於像側表面342處的直徑。
除了以上結構特徵外,成像透鏡組300於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330間,或於第一透鏡310之物側表面311及第三透鏡330之像側表面332可更包含其他光學元件。一般而言,前述光學元件可以是但不受限於一透鏡、一成像補償元件、一遮光片、一間隔環或一固定環。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三,其表列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中參數D1、D2、D3、D、ψ2、ψ4、ψi、w4、α1、α2、(ψ4-ψ2)/2、|ψ4-D|/2、(π^2)×((ψ4-ψ2)/D)、ψi/D、ψ4/D1、(π^2)×w4/D2以及(ψ4-ψ2)/(2×w4)的數值,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100相同並如第3B圖及第3C圖所繪示,在此不再贅述。
<第四實施例>
請參考第4A圖至第4C圖,第4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400的示意圖,第4B圖係繪示第4A圖之成像透鏡組400的爆炸示意圖,而第4C圖係繪示第 4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440的剖面示意圖。首先,如第4A圖所示,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400包含三塑膠透鏡與一遮光片,且成像鏡頭組400具有一中心軸z。具體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400的中心軸z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410、一第二透鏡420及一第三透鏡430,而遮光片440係設置於第二透鏡420與第三透鏡430之間。更具體地,遮光片440具有一中心開孔444(請參考第4C圖)並與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及第三透鏡430同軸排列。
配合第4B圖可知,第一透鏡410包含物側表面411以及像側表面412,且像側表面412係相對物側表面411而設置。同樣地,第二透鏡420包含一物側表面421與一像側表面422。基本上,第三透鏡430與遮光片44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亦即第三透鏡430包含一物側表面431以及一像側表面432,而遮光片440包含一物側表面441以及一像側表面442。
詳細來說,第一透鏡410之物側表面41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411a及透鏡周邊區411b,且其像側表面41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412a及透鏡周邊區412b。第二透鏡420之物側表面42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421a及透鏡周邊區421b,且其像側表面42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422a及透鏡周邊區422b。第三透鏡430之物側表面43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 431a及透鏡周邊區431b,且其像側表面43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432a及透鏡周邊區432b。
在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透鏡410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413與一第一圓錐面4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413與第一圓錐面414均位於第一透鏡410之像側表面412,且第一圓錐面4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413靠近中心軸z,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第二透鏡420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423、一第二圓錐面424、一第四平直承靠面425與一第四圓錐面426。具體地,第二平直承靠部423與第二圓錐面424均位於第二透鏡420之物側表面421,且第二圓錐面4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4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425與第四圓錐面426均位於第二透鏡420之像側表面422,且第四圓錐面4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4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430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433及一第三圓錐面4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433與第三圓錐面434均位於第三透鏡430之物側表面431,且第三圓錐面4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433遠離中心軸z。
此時,如第4A圖所示,第一平直承靠部4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423重疊,第一圓錐面414與第二圓錐面4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410與第二透鏡42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400的中心軸z。同樣地,如第4A圖所示,第四圓錐面426與第三圓錐面434接觸,遮光片440之物側表面4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425重疊,遮光片440之像側表面4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4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420與第三透鏡 43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400的中心軸z。必須注意的是,由第4A圖中之局部放大圖可知,部分之第三圓錐面434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z之一方向上不與第二透鏡420交疊,亦即在第二透鏡420的邊緣與第三透鏡430的邊緣於垂直中心軸z的方向上保留空氣間隙,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再者,如第4B圖所示,第二圓錐面4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且其與第一圓錐面41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3)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同樣地,第四圓錐面426與中心軸z的夾角為α2,且其與第三圓錐面43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4)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
最後,如第4C圖所示,遮光片440具有中心軸z,且遮光片440除了物側表面441與像側表面442以外更包含連接物側表面441與像側表面442之一外側面443以及一中心開孔444。中心軸z通過中心開孔444,外側面443與中心開孔444同軸,且中心開孔444之內表面444a包圍中心開孔444。更具體地,遮光片440之中心開孔444的內表面444a整體呈一圓形,且遮光片440的中心開孔444於其物側表面441處的直徑實質上等於中心開孔444於像側表面442處的直徑。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四,其表列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400中參數D1、D2、D3、D、ψ2、ψ4、ψi、w4、α1、α2、(ψ4-ψ2)/2、|ψ4-D|/2、(π^2)×((ψ4-ψ2)/D)、ψi/D、ψ4/D1、(π^2)×w4/D2以及(ψ4-ψ2)/(2×w4)的數 值,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100相同並如第4B圖及第4C圖所繪示,在此不再贅述。
<第五實施例>
請參考第5A圖至第5C圖,第5A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的示意圖,第5B圖係繪示第5A圖之成像透鏡組500的爆炸示意圖,而第5C圖係繪示第5A圖之成像透鏡組中遮光片540的剖面示意圖。首先,如第5A圖所示,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包含三塑膠透鏡與一遮光片,且成像鏡頭組500具有一中心軸z。具體地,三塑膠透鏡沿成像透鏡組500的中心軸z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510、一第二透鏡520及一第三透鏡530,而遮光片540係設置於第二透鏡520與第三透鏡530之間。更具體地,遮光片540具有一中心開孔544(請參考第5C圖)並與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及第三透鏡530同軸排列。
配合第5B圖可知,第一透鏡510包含物側表面511以及像側表面512,且像側表面512係相對物側表面511 而設置。同樣地,第二透鏡520包含一物側表面521與一像側表面522。基本上,第三透鏡530與遮光片540也具有相同的配置,亦即第三透鏡530包含一物側表面531以及一像側表面532,而遮光片540包含一物側表面541以及一像側表面542。
詳細來說,第一透鏡510之物側表面51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11a及透鏡周邊區511b,且其像側表面51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12a及透鏡周邊區512b。第二透鏡520之物側表面52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21a及透鏡周邊區521b,且其像側表面52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22a及透鏡周邊區522b。第三透鏡530之物側表面531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31a及透鏡周邊區531b,且其像側表面532由中心軸z至透鏡邊緣依序包含光學有效區532a及透鏡周邊區532b。
在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透鏡510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一第一圓錐面5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第一圓錐面514均位於第一透鏡510之像側表面512,且第一圓錐面5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513靠近中心軸z,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第二透鏡520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523、一第二圓錐面524、一第四平直承靠面525與一第四圓錐面526。具體地,第二平直承靠部523與第二圓錐面524均位於第二透鏡520之物側表面521,且第二圓錐面5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5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 靠部525與第四圓錐面526均位於第二透鏡520之像側表面522,且第四圓錐面5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5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530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533及一第三圓錐面5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533與第三圓錐面534均位於第三透鏡530之物側表面531,且第三圓錐面5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533遠離中心軸z。
此時,如第5A圖所示,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523重疊,第一圓錐面514與第二圓錐面5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510與第二透鏡52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500的中心軸z。同樣地,如第5A圖所示,第四圓錐面526與第三圓錐面534接觸,遮光片540之物側表面5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525重疊,遮光片540之像側表面5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5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520與第三透鏡530並對正成像透鏡組500的中心軸z。必須注意的是,由第5A圖中之局部放大圖可知,部分之第三圓錐面534於垂直並遠離中心軸z之一方向上不與第二透鏡520交疊,亦即在第二透鏡520的邊緣與第三透鏡530的邊緣於垂直中心軸z的方向上保留空氣間隙,可避免單一透鏡本身圓錐面的真圓度影響透鏡間組合的密合度。
再者,如第5B圖所示,第二圓錐面524與中心軸z之夾角為α1,且其與第一圓錐面51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3)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同樣地,第四圓錐面526與中心軸z的夾角為α2,且其與第三圓錐面534與中心軸z之夾角(即α4)係對應設置而可互相組裝。
最後,如第5C圖所示,遮光片540具有中心軸z,且遮光片540除了物側表面541與像側表面542以外更包含連接物側表面541與像側表面542之一外側面543以及一中心開孔544。中心軸z通過中心開孔544,外側面543與中心開孔544同軸,且中心開孔544之內表面544a包圍中心開孔444。更具體地,遮光片540之中心開孔544的內表面544a整體呈一圓形,且遮光片540的中心開孔544於其物側表面541處的直徑實質上等於中心開孔544於像側表面542處的直徑。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五,其表列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中參數D1、D2、D3、D、ψ2、ψ4、ψi、w4、α1、α2、(ψ4-ψ2)/2、|ψ4-D|/2、(π^2)×((ψ4-ψ2)/D)、ψi/D、ψ4/D1、(π^2)×w4/D2以及(ψ4-ψ2)/(2×w4)的數值,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遮光片100相同並如第5B圖及第5C圖所繪示,在此不再贅述。
<第六實施例>
請參考第6圖,第6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6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1000包含一塑膠鏡筒1100以及設置於塑膠鏡筒1100內的光學鏡片組1200,其中第六實施例之光學鏡片組1200包含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100。
進一步來說,塑膠鏡筒1100包含鏡筒開孔1110,鏡筒開孔1110具有最小內徑位置1110a。藉此,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成像品質。再者,鏡筒開孔1110的最小內徑位置1110a可為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機構複雜度。
成像鏡頭模組1000更包含一物側端1300、一像側端1400以及一成像面1500,其中物側端1300面向一待成像物件(圖未揭示),而像側端1400面對成像面1500。
光學鏡片組1200沿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光軸(即與成像透鏡組100的中心軸z同軸)設置於塑膠鏡筒1100內,且由物側端1300至像側端1400依序包含透鏡1210、透鏡1220、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透鏡110、第一實施例之第二透鏡120、第一實施例之第三透鏡130以及透鏡1230。此外,光學鏡片組1200更包含第一實施例之遮光片140,且其係設置於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間。藉此,更加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1000的成像品質。
關於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100中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以及遮光片140的結構特 徵可再一次參考第1A圖。簡言之,第一透鏡110包含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一圓錐面1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一圓錐面114均位於第一透鏡110之像側表面112,且第一圓錐面1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113靠近中心軸z。第二透鏡120包含第二平直承靠部123、第二圓錐面124、第四平直承靠面125與第四圓錐面126,其中第二平直承靠部123與第二圓錐面124均位於第二透鏡120之物側表面121,且第二圓錐面1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1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125與第四圓錐面126均位於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且第四圓錐面1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1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130包含第三平直承靠部133及第三圓錐面1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133與第三圓錐面134均位於第三透鏡130之物側表面131,且第三圓錐面1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133遠離中心軸z。
因此,藉由第一平直承靠部1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123重疊,第一圓錐面114與第二圓錐面1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同時,藉由第四圓錐面126與第三圓錐面134接觸,遮光片140之物側表面1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125重疊,遮光片140之像側表面1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1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接著,如第6圖所示,在第六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100再分別利用第一透鏡110之物側表面111與第三透鏡130之像側表面132上的結構設計與透鏡1220、透鏡1230相互組裝並對正成像透鏡組之中心軸z。至於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 鏡組1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此外,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中光學鏡片組1200之透鏡1210、透鏡1220以及透鏡1230的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的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光學鏡片組1200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再者,光學鏡片組1200更可包含若干其他光學元件(未另標號),如間隔環、遮光片等,在此不再贅述。
<第七實施例>
請參考第7圖,第7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7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2000包含一塑膠鏡筒2100以及設置於塑膠鏡筒2100內的光學鏡片組2200,其中第七實施例之光學鏡片組2200包含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
進一步來說,塑膠鏡筒2100包含鏡筒開孔2110,鏡筒開孔2110具有最小內徑位置2110a。藉此,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成像品質。再者,鏡筒開孔2110的最小內徑位置2110a可為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機構複雜度。
成像鏡頭模組2000更包含一物側端2300、一像側端2400以及一成像面2500,其中物側端2300面向一待成像物件(圖未揭示),而像側端2400面對成像面2500。
光學鏡片組2200沿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光軸(即與成像透鏡組200的中心軸z同軸)設置於塑膠鏡筒2100內,且由物側端2300至像側端2400依序包含透鏡2210、透鏡2220、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透鏡210、第二實施例之第二透鏡220、第二實施例之第三透鏡230以及透鏡2230。此外,光學鏡片組2200更包含第二實施例之遮光片240,且其係設置於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間。藉此,更加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2000的成像品質。
關於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中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以及遮光片240的結構特徵可再一次參考第2A圖。簡言之,第一透鏡210包含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第一圓錐面2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第一圓錐面214均位於第一透鏡210之像側表面212,且第一圓錐面2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213靠近中心軸z。第二透鏡220包含第二平直承靠部223、第二圓錐面224、第四平直承靠面225與第四圓錐面226,其中第二平直承靠部223與第二圓錐面224均位於第二透鏡220之物側表面221,且第二圓錐面2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2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225與第四圓錐面226均位於第二透鏡220之像側表面222,且第四圓錐面2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2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230包含第三平直承靠部233及第三圓錐面2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233與第三圓錐面234均位於第三透鏡230之物側表面231,且第三圓錐面2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233遠離中心軸z。
因此,藉由第一平直承靠部2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223重疊,第一圓錐面214與第二圓錐面2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210與第二透鏡220。同時,藉由第四圓錐面226與第三圓錐面234接觸,遮光片240之物側表面2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225重疊,遮光片240之像側表面2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2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220與第三透鏡230。接著,如第7圖所示,在第七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200再分別利用第一透鏡210之物側表面211與第三透鏡230之像側表面232上的結構設計與透鏡2220、透鏡2230相互組裝並對正成像透鏡組之中心軸z。至於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2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二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第八實施例>
請參考第8圖,第8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3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8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3000包含一塑膠鏡筒3100以及設置於塑膠鏡筒3100內的光學鏡片組3200,其中第八實施例之光學鏡片組3200包含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
進一步來說,塑膠鏡筒3100包含鏡筒開孔3110,鏡筒開孔3110具有最小內徑位置3110a。藉此,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3000的成像品質。再者,鏡筒開孔3110的最小內徑位置3110a可為成像 鏡頭模組3000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3000的機構複雜度。
成像鏡頭模組3000更包含一物側端3300、一像側端3400以及一成像面3500,其中物側端3300面向一待成像物件(圖未揭示),而像側端3400面對成像面3500。再者,光學鏡片組3200沿成像鏡頭模組3000的光軸(即與成像透鏡組300的中心軸z同軸)設置於塑膠鏡筒3100內,且由物側端3300至像側端3400依序包含透鏡3210、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透鏡310、第三實施例之第二透鏡320、第三實施例之第三透鏡330、透鏡3220以及透鏡3230。此外,光學鏡片組3200更包含第三實施例之遮光片340,且其係設置於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330間。藉此,更加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3000的成像品質。
關於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中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以及遮光片340的結構特徵可再一次參考第3A圖。簡言之,第一透鏡310包含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第一圓錐面3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第一圓錐面314均位於第一透鏡310之像側表面312,且第一圓錐面3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313靠近中心軸z。第二透鏡320包含第二平直承靠部323、第二圓錐面324、第四平直承靠面325與第四圓錐面326,其中第二平直承靠部323與第二圓錐面324均位於第二透鏡320之物側表面321,且第二圓錐面3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3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325與第四圓錐面326均位於第二透鏡320 之像側表面322,且第四圓錐面3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3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330包含第三平直承靠部333及第三圓錐面3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333與第三圓錐面334均位於第三透鏡330之物側表面331,且第三圓錐面3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333遠離中心軸z。
因此,藉由第一平直承靠部3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323重疊,第一圓錐面314與第二圓錐面3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310與第二透鏡320。同時,藉由第四圓錐面326與第三圓錐面334接觸,遮光片340之物側表面3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325重疊,遮光片340之像側表面3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3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320與第三透鏡330。接著,如第8圖所示,在第八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300再分別利用第一透鏡310之物側表面311與第三透鏡330之像側表面332上的結構設計與透鏡3210、透鏡3220相互組裝並對正成像透鏡組之中心軸z。至於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3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三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第九實施例>
請參考第9圖,第9圖係繪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9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4000包含一塑膠鏡筒4100以及設置於塑膠鏡筒4100內的光學鏡片組4200,其中第九實施例之光學鏡片組4200包含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400。
進一步來說,塑膠鏡筒4100包含鏡筒開孔4110,鏡筒開孔4110具有最小內徑位置4110a。藉此,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成像品質。再者,鏡筒開孔4110的最小內徑位置4110a可為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機構複雜度。
成像鏡頭模組4000更包含一物側端4300、一像側端4400以及一成像面4500,其中物側端4300面向一待成像物件(圖未揭示),而像側端4400面對成像面4500。具體地,成像鏡頭模組4000更可包含一玻璃面板4600,其係設置於像側端4400與成像面4500之間。更具體地,玻璃面板4600可為一保護玻璃元件、濾光元件或前述二者,且不影響光學鏡片組4200的焦距。
再者,光學鏡片組4200沿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光軸(即與成像透鏡組400的中心軸z同軸)設置於塑膠鏡筒4100內,且由物側端4300至像側端4400依序包含透鏡4210、第四實施例之第一透鏡410、第四實施例之第二透鏡420、第四實施例之第三透鏡430以及透鏡4220。此外,光學鏡片組4200更包含第四實施例之遮光片440,且其係設置於第二透鏡420與第三透鏡430間。藉此,更加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4000的成像品質。
關於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400中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以及遮光片440的結構特徵可再一次參考第4A圖。簡言之,第一透鏡410包含第一平 直承靠部413與第一圓錐面4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413與第一圓錐面414均位於第一透鏡410之像側表面412,且第一圓錐面4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413靠近中心軸z。第二透鏡420包含第二平直承靠部423、第二圓錐面424、第四平直承靠面425與第四圓錐面426,其中第二平直承靠部423與第二圓錐面424均位於第二透鏡420之物側表面421,且第二圓錐面4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4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425與第四圓錐面426均位於第二透鏡420之像側表面422,且第四圓錐面4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4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430包含第三平直承靠部433及第三圓錐面4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433與第三圓錐面434均位於第三透鏡430之物側表面431,且第三圓錐面4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433遠離中心軸z。
因此,藉由第一平直承靠部4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423重疊,第一圓錐面414與第二圓錐面424接觸,以組裝第一透鏡410與第二透鏡420。同時,藉由第四圓錐面426與第三圓錐面434接觸,遮光片440之物側表面4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425重疊,遮光片440之像側表面4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4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420與第三透鏡430。接著,如第9圖所示,在第九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400再分別利用第一透鏡410之物側表面411與第三透鏡430之像側表面432上的結構設計與透鏡4210、透鏡4220相互組裝並對正成像透鏡組之中心軸z。至於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 鏡組4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四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第十實施例>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係繪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之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剖面示意圖。由第10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5000包含一塑膠鏡筒5100以及設置於塑膠鏡筒5100內的光學鏡片組5200,其中第十實施例之光學鏡片組5200包含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
進一步來說,塑膠鏡筒5100包含鏡筒開孔5110,鏡筒開孔5110具有最小內徑位置5110a。藉此,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成像品質。再者,鏡筒開孔5110的最小內徑位置5110a可為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光圈。藉此,有利於降低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機構複雜度。
成像鏡頭模組5000更包含一物側端5300、一像側端5400以及一成像面5500,其中物側端5300面向一待成像物件(圖未揭示),而像側端5400面對成像面5500。具體地,成像鏡頭模組5000更可包含一玻璃面板5600,其係設置於像側端5400與成像面5500之間。更具體地,玻璃面板5600可為一保護玻璃元件、濾光元件或前述二者,且不影響光學鏡片組5200的焦距。
再者,光學鏡片組5200沿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光軸(即與成像透鏡組500的中心軸z同軸)設置於塑膠鏡 筒5100內,且由物側端5300至像側端5400依序包含透鏡5210、第五實施例之第一透鏡510、第五實施例之第二透鏡520、第五實施例之第三透鏡530以及透鏡5220。此外,光學鏡片組5200更包含第五實施例之遮光片540,且其係設置於第二透鏡520與第三透鏡530間。藉此,更加有助於抑制雜散光線,進而提升成像鏡頭模組5000的成像品質。
關於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中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以及遮光片540的結構特徵可再一次參考第5A圖。簡言之,第一透鏡510包含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第一圓錐面514,其中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第一圓錐面514均位於第一透鏡510之像側表面512,且第一圓錐面514較第一平直承靠部513靠近中心軸z。第二透鏡520包含第二平直承靠部523、第二圓錐面524、第四平直承靠面525與第四圓錐面526,其中第二平直承靠部523與第二圓錐面524均位於第二透鏡520之物側表面521,且第二圓錐面524較第二平直承靠部523靠近中心軸z。再者,第四平直承靠部525與第四圓錐面526均位於第二透鏡520之像側表面522,且第四圓錐面526較第四平直承靠部525遠離中心軸z。第三透鏡530包含第三平直承靠部533及第三圓錐面534,其中第三平直承靠部533與第三圓錐面534均位於第三透鏡530之物側表面531,且第三圓錐面534較第三平直承靠部533遠離中心軸z。
因此,藉由第一平直承靠部513與第二平直承靠部523重疊,第一圓錐面514與第二圓錐面524接觸,以 組裝第一透鏡510與第二透鏡520。同時,藉由第五圓錐面526與第三圓錐面534接觸,遮光片540之物側表面541與第四平直承靠部525重疊,遮光片540之像側表面542與第三平直承靠部533重疊,以組裝第二透鏡520與第三透鏡530。接著,如第10圖所示,在第十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500再分別利用第一透鏡510之物側表面511與第三透鏡530之像側表面532上的結構設計與透鏡5210、透鏡5220相互組裝並對正成像透鏡組之中心軸z。至於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500的其他細節請參照前述第五實施例的相關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第十一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11A圖及第11B圖,其中第11A圖繪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的示意圖,第11B圖繪示第十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另一示意圖,且第11A圖及第11B圖特別是電子裝置10中的相機示意圖。由第11A圖及第11B圖可知,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10包含相機模組11,相機模組11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模組1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3,其中電子感光元件13設置於成像鏡頭模組12的成像面(圖未揭示)。藉此,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成像需求。
進一步來說,使用者透過電子裝置10的使用者介面19進入拍攝模式,其中第十一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19 可為觸控螢幕19a、按鍵19b等。此時成像鏡頭模組12匯集成像光線在電子感光元件13上,並輸出有關影像的電子訊號至成像訊號處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18。
配合參照第11C圖,其繪示第十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方塊圖,特別是電子裝置10中的相機方塊圖。由第11A圖至第11C圖可知,因應電子裝置10的相機規格,相機模組11可更包含自動對焦組件14及光學防手震組件15,電子裝置10可更包含至少一個輔助光學元件17及至少一個感測元件16。輔助光學元件17可以是補償色溫的閃光燈模組、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16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使相機模組11配置的自動對焦組件14及光學防手震組件15發揮功能,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觸控螢幕19a直接目視到相機的拍攝畫面,並在觸控螢幕19a上手動操作取景範圍,以達成所見即所得的自動對焦功能。
再者,由第11B圖可知,相機模組11、感測元件16及輔助光學元件17可設置在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77上,並透過連接器78電 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8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當前的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具有輕薄的趨勢,將相機模組與相關元件配置於軟性電路板上,再利用連接器將電路彙整至電子裝置的主板,可滿足電子裝置內部有限空間的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並獲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相機模組的自動對焦功能藉由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獲得更靈活的控制。在第十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包含複數感測元件16及複數輔助光學元件17,感測元件16及輔助光學元件17設置在軟性電路板77及另外至少一個軟性電路板(圖中未另外標號)上,並透過對應的連接器電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8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未揭示),感測元件及輔助光學元件亦可依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載板上。
此外,電子裝置10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無線通訊單元(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第十二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12圖,第12圖繪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的示意圖。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係一平板電腦,電子裝置20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模組22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鏡頭模組22的成像面(圖未揭示)。
<第十三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13圖,第13圖繪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的示意圖。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係一穿戴式裝置,電子裝置30包含依據本發明的成像鏡頭模組32及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鏡頭模組32的成像面(圖未揭示)。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8)

  1. 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至少三塑膠透鏡與至少一遮光片,該成像透鏡組具有一中心軸,該至少三塑膠透鏡與該至少一遮光片中每一者包含:一物側表面;以及一像側表面,與該物側表面相對設置;其中該至少三塑膠透鏡沿該中心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其包含:一第一平直承靠部,位於該第一透鏡之該像側表面;及一第一圓錐面,位於該第一透鏡之該像側表面,且該第一圓錐面較該第一平直承靠部靠近該中心軸;一第二透鏡,其包含:一第二平直承靠部,位於該第二透鏡之該物側表面;一第二圓錐面,位於該第二透鏡之該物側表面,且該第二圓錐面較該第二平直承靠部靠近該中心軸;一第四平直承靠部,位於該第二透鏡之該像側表面;及一第四圓錐面,位於該第二透鏡之該像側表面,且該第四圓錐面較該第四平直承靠部遠離該中心軸; 一第三透鏡,其包含:一第三平直承靠部,位於該第三透鏡之該物側表面;及一第三圓錐面,位於該第三透鏡之該物側表面,且該第三圓錐面較該第三平直承靠部遠離該中心軸;其中該第一平直承靠部與該第二平直承靠部重疊,該第一圓錐面與該第二圓錐面接觸,該第三圓錐面與該第四圓錐面接觸;其中該至少一遮光片具有一中心開孔並與該至少三塑膠透鏡同軸排列,且該至少一遮光片設置於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並更包含:一外徑面,連接該遮光片之該物側表面與該像側表面並與該中心開孔同軸,且該遮光片之該物側表面與該第四平直承靠部重疊,而該遮光片之該像側表面與該第三平直承靠部重疊;其中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該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其滿足下列條件:0.13mm<(ψ4-ψ2)/2<1.20mm;以及0.9<ψ4/D1<1.3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圓錐面與該第二圓錐面以及該第四圓錐面與該第三圓錐面皆用以互相組裝並對正該中心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成像透鏡 組,其中該至少一遮光片之該外徑面的直徑為D,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滿足下列條件:|ψ4-D|/2 0.05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0.18mm<(ψ4-ψ2)/2<0.85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至少一遮光片之該外徑面的直徑為D,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0.6<(π^2)×((ψ4-ψ2)/D)<3.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至少一遮光片之該外徑面的直徑為D,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0.82<(π^2)×((ψ4-ψ2)/D)<2.9。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二圓錐面與該中心軸之一夾角為α1並與該第一圓錐面與該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該第四圓錐面與該中心軸的夾角為α2並與該第三圓錐面與該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其滿足下列條件:3度<α1<42度;以及3度<α2<42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成像透鏡 組,其中該至少一遮光片之該中心開孔的最小內徑為ψi,該至少一遮光片之該外徑面的直徑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4<ψi/D<0.76。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該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滿足下列條件:D1 ψ4<D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僅以該第四圓錐面與該第三圓錐面接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外徑為D1,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其滿足下列條件:0.94<ψ4/D1<1.15。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四圓錐面與該中心軸的夾角為α2並與該第三圓錐面與該中心軸之一夾角互相對應,其滿足下列條件:13度<α2<33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外徑為D2,該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其滿足下列條件:0.1<(π^2)×w4/D2<0.45。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 條件:2.2<(ψ4-ψ2)/(2×w4)<6.2。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四圓錐面之寬度為w4,該第四圓錐面之最小直徑為ψ4,該第二圓錐面之最大直徑為ψ2,其滿足下列條件:2.8<(ψ4-ψ2)/(2×w4)<5.4。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部分之該第三圓錐面於垂直並遠離該中心軸之一方向上不與該第二透鏡交疊。
  17. 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包含:一塑膠鏡筒,具有一最小中心開孔;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係設置於該塑膠鏡筒內。
  18.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設置於該成像鏡頭模組的一成像面上。
TW107110335A 2017-05-16 2017-05-16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57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0335A TWI657281B (zh) 2017-05-16 2017-05-16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0335A TWI657281B (zh) 2017-05-16 2017-05-16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1213A true TW201901213A (zh) 2019-01-01
TWI657281B TWI657281B (zh) 2019-04-21

Family

ID=6580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0335A TWI657281B (zh) 2017-05-16 2017-05-16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728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6157B (zh) * 2019-09-12 2020-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元件組、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12305701A (zh) * 2019-07-25 2021-02-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28585B (zh) * 2019-12-06 2021-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2904523A (zh) * 2021-01-15 2021-06-0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镜片结构、显示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TWI741452B (zh) * 2019-06-25 2021-10-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模組及具有該鏡頭模組的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42687B (zh) 2020-05-22 2021-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透鏡與成像鏡頭
CN113777734A (zh) * 2020-06-05 2021-12-10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6329B (zh) * 2011-07-28 2015-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KR101425788B1 (ko) * 2012-09-05 2014-08-06 주식회사 코렌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시스템
US9507117B2 (en) * 2014-02-26 2016-11-2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module
CN106291859A (zh) * 2016-10-27 2017-01-0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52B (zh) * 2019-06-25 2021-10-0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模組及具有該鏡頭模組的電子裝置
CN112305701A (zh) * 2019-07-25 2021-02-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2305701B (zh) * 2019-07-25 2023-01-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06157B (zh) * 2019-09-12 2020-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元件組、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US11662506B2 (en) 2019-09-12 2023-05-30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optical element set,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28585B (zh) * 2019-12-06 2021-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2904523A (zh) * 2021-01-15 2021-06-0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镜片结构、显示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7281B (zh) 2019-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3787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57281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333864B2 (en) Plastic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2746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2869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2040198A (zh) 含有塑膠鏡筒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71548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578388U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1839488A (zh) 遮光片、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692400B (zh)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US11994736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014752A (zh) 使用金屬固定環的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435500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336021B2 (en) Imaging lens elemen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91782B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