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31867U -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31867U CN217631867U CN202221626340.1U CN202221626340U CN217631867U CN 217631867 U CN217631867 U CN 217631867U CN 202221626340 U CN202221626340 U CN 202221626340U CN 217631867 U CN217631867 U CN 2176318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 handle
- handrail
- door
- switch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所述扶手组件用于安装在车门板内侧,包括扶手本体及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设于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开关面板的一端设有拉手开关,所述开关面板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扶手本体上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凹腔,凹腔形成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组件,集扶手本体、拉手开关及把手于一体,提高抗侧碰强度,同时由于扶手本体上方的车门板上没有拉手、把手的设置,驾乘人员手臂放置在扶手本体上的舒适性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侧通常设置有扶手、拉手及把手,其中,扶手可用于驾乘人员手臂搭扶,实现手臂的放松,拉手及把手则用于驾乘人员进行车门的开关。现有汽车车门内侧的扶手、把手、拉手三者分开设置,抗侧碰强度差,而且扶手上方的把手、拉手会限制驾乘人员胳膊放置在扶手上的舒适度,用户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扶手组件,以解决现有扶手抗侧碰强度差,驾乘人员手臂搭扶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扶手组件,包括扶手本体及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设于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开关面板的一端设有拉手开关,所述开关面板的另一端设有贯穿所述开关面板的通孔,所述扶手本体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凹腔,所述凹腔形成把手。
可选地,所述凹腔包括向背离车门板一侧凸起形成的弧形侧壁以及向所述弧形侧壁一侧倾斜设置的底壁,所述弧形侧壁与所述底壁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弧形侧壁和所述底壁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软性饰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扶手本体及所述开关面板均用于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拉手开关设置于所述开关面板靠近所述车辆前方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扶手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用于形成所述凹腔的壁面,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内壳上设有第一卡勾,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相适配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勾钩合。
可选地,所述扶手本体还包括包覆面结构,所述外壳的表面覆盖有所述包覆面结构。
可选地,所述开关面板与所述内壳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开关面板在位于所述通孔周围的表面采用弧面结构,所述开关面板与所述内壳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扶手组件,用于安装在车门板内侧,扶手本体可用于驾乘人员胳膊放置,开关面板上的拉手开关可用于通过电子开关方式开启车门,由于开关面板上贯穿的通孔与扶手本体上的凹腔连通,使得驾乘人员的手部能够伸入通孔并握持在由凹腔形成的把手上,驾乘人员推拉把手便可实现开关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扶手组件集扶手本体、拉手开关、把手于一体,提高扶手组件整体的抗侧碰性能,安全性更好,另外,相较于现有的拉手、把手、扶手沿车门板高度方向分开设置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扶手组件其扶手本体上方的车门板上没有拉手、把手阻挡,驾乘人员手臂在放置到扶手本体上时不会被阻挡碰撞,舒适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包括车门板及所述的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车门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车门具有上述扶手组件所具有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扶手本体;11、外壳;12、包覆面结构;13、凹腔;131、弧形侧壁;132、底壁;14、第一卡勾;15、第二卡勾;16、内壳;2、开关面板;21、拉手开关;22、通孔;23、车窗升降开关;3、车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文中设置有坐标轴X轴和Z轴,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方,X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扶手组件,包括扶手本体1及开关面板2,所述开关面板2设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所述开关面板2的一端设有拉手开关21,所述开关面板2的另一端设有贯穿所述开关面板2的通孔22,所述扶手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通孔22相连通的凹腔13,所述凹腔13形成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1安装在汽车车门板3的内侧,可用于驾乘人员手臂放置,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开关面板2上设置的拉手开关21,可用于在汽车内部打开车门板3,开关面板2上设置有车窗升降开关23,用于升降车窗。把手用于驾乘人员开关车门板3。
这里,将拉手开关21设计为电子开关形式,集成在扶手本体1上。把手呈盒状结构,可与周围其他部分分块设计,并采用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双色注塑成型,提升手感。
现有常见的汽车车门板内侧的拉手、把手、扶手一般是沿着车门板高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驾乘人员在将胳膊放置在扶手上时,其上方的拉手、把手会对胳膊的活动空间产生限制,影响胳膊放置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扶手组件,将安装有拉手开关21的开关面板2安装在扶手本体1上表面,在扶手本体1内部设置与开关面板2上的通孔22相连通的凹腔13,凹腔13上方开口,当需要开关车门板3时,驾乘人员的手穿过通孔22并伸入凹腔13,拉动凹腔形成的把手,实现车门板3的开关,集扶手、拉手及把手的功能于一体,提高抗侧碰强度,而且占用空间小,扶手组件上部的空间足够宽敞,没有把手、拉手等部件的遮挡,驾乘人员手臂放置在扶手本体上的舒适性得到保证。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凹腔13包括向背离车门板3一侧凸起形成的弧形侧壁131以及向所述弧形侧壁131一侧倾斜设置的底壁132,所述弧形侧壁131与所述底壁132过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侧壁131弯曲的弧度形状与人手部握持时的形状一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提高握持把手的舒适性,方便用力推拉以开关车门板3。所述把手呈盒状结构,凹腔13是由四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围合形成的,其中一个侧壁为弯曲的弧形侧壁131,底壁为倾斜设置的平直的底壁132,弧形侧壁131的上端面到对应车门板3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弧形侧壁131的下端面到对应车门板3的水平距离。如图2所示,以开关车辆左侧的车门板3为例,所述弧形侧壁131向右弯曲,弧形侧壁131的底端与斜向左下方设置的底壁132平滑过渡连接,提升握持把手的手感,避免碰触底壁132。右侧车门板上的把手盒与左侧车门板上的把手盒相同,呈对称布置。开关车门板3时,人手顺着开关面板2的通孔22伸入,握住把手的弧形侧壁131,拉动把手实现车门板3的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人手穿过通孔22握持把手时,会碰触到把手的底壁132,所述扶手本体1顶部距离底壁132下端面的距离可设计得大一些。
可选地,所述弧形侧壁131和所述底壁132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软性饰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人手在开关车门板3时,手部握持及受力区域采用软饰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提升开关车门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扶手本体1及所述开关面板2均用于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拉手开关21设置于所述开关面板2靠近所述车辆前方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本体1及所述开关面板2均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也即沿X轴所示方向设置,开关面板2设于扶手本体1在靠近车辆前方的一端,拉手开关21设置在开关面板2的前端,通孔22位于开关面板2的后端,避免驾乘人员在放置胳膊时,会碰触到开关面板2上的拉手开关21,引发误操作。而且通孔22位于开关面板2的后方,也能比较方便地绕过以握持把手盒。所述车窗升降开关23设置于拉手开关21与通孔22之间。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扶手本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6,所述内壳16用于形成所述凹腔13的壁面,所述内壳16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内壳16(形成弧形侧壁131和底壁132的部分)采用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双色注塑成型,握持手感舒适。通过外壳11与内壳16的可拆卸式连接,实现可将把手从外壳11上拆离,方便清洗更换。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内壳16上设有第一卡勾14,所述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14相适配的第二卡勾15,所述第一卡勾14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勾15钩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勾14与第二卡勾15钩合,实现把手的可拆卸,拆装方便,所述第一卡勾14的数量可设置多个。
可选地,所述扶手本体1还包括包覆面结构12,所述外壳11的表面覆盖有所述包覆面结构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用于承载驾乘人员胳膊的重量,所述包覆面结构12罩设在外壳11的外表面上,可采用软性材质制成,提高胳膊放置的舒服性。
这里,所述包覆面结构12可结合人体工学设计,采用弧形面。
可选地,所述开关面板2与所述内壳16间隙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断差,人手握持把手时出现粗糙不平面,影响手感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面板2在位于所述通孔22周围的表面采用弧面结构,所述开关面板2与所述内壳16平滑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2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方形、椭圆形等,通孔22的尺寸需设计得大一些,考虑到人手需要绕过通孔22伸入凹腔13中。将通孔22周围的开关面板2设置成弧面结构,弧度与人手握持时的形状相匹配,提高握持的舒适性;更进一步地,将开关面板2设计成与扶手本体1的内壳16平滑过渡,也是为了使得在开关车门板3时,人手部能够绕过开关面板2及内壳16的光滑表面,并施加推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包括车门板3及上述的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车门板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可拆卸设置在车门板3内侧,方便更换维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车门的使用方式及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扶手组件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1)及开关面板(2),所述开关面板(2)设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所述开关面板(2)的一端设有拉手开关(21),所述开关面板(2)的另一端设有通孔(22),所述扶手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通孔(22)相连通的凹腔(13),所述凹腔(13)形成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3)包括向背离车门板(3)一侧凸起形成的弧形侧壁(131)以及向所述弧形侧壁(131)一侧倾斜设置的底壁(132),所述弧形侧壁(131)与所述底壁(132)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侧壁(131)和所述底壁(132)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软性饰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及所述开关面板(2)均用于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拉手开关(21)设置于所述开关面板(2)靠近所述车辆前方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6),所述内壳(16)用于形成所述凹腔(13)的壁面,所述内壳(16)与所述外壳(11)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6)上设有第一卡勾(14),所述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14)相适配的第二卡勾(15),所述第一卡勾(14)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勾(15)钩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还包括包覆面结构(12),所述外壳(11)的表面覆盖有所述包覆面结构(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2)与所述内壳(16)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2)在位于所述通孔(22)周围的表面采用弧面结构,所述开关面板(2)与所述内壳(16)平滑过渡。
10.一种汽车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板(3)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与所述车门板(3)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26340.1U CN217631867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26340.1U CN217631867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31867U true CN217631867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30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26340.1U Active CN217631867U (zh) | 2022-06-24 | 2022-06-24 |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318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200070A1 (de) | 2023-01-05 | 2024-07-11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Türinnengriff zum Zuziehen einer Fahrzeugtür sowie Fahrzeug |
-
2022
- 2022-06-24 CN CN202221626340.1U patent/CN2176318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3200070A1 (de) | 2023-01-05 | 2024-07-11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Türinnengriff zum Zuziehen einer Fahrzeugtür sowie Fahrzeug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31867U (zh) | 一种扶手组件及汽车车门 | |
US11541729B2 (en) | Vehicle | |
JPH10152071A (ja) |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ポート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
EP1986184A3 (en) | Black key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lack key cover | |
JP2016068625A (ja) | 作業車 | |
JP2003127668A (ja) | バックドアの手掛け部構造 | |
JP6953879B2 (ja) |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構造 | |
ITTO20060196A1 (it) | Struttura del corpo di un motociclo. | |
CN208970588U (zh) | 电池箱 | |
CN103029756B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US20230347721A1 (en) | Vehicle door | |
JP5044206B2 (ja) | 乗降支援部を有する車両用内装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 |
CN108621817A (zh) | 充电座安装系统以及汽车 | |
CN215883837U (zh) |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 |
CN209258004U (zh) | 一种汽车手套箱 | |
CN216443511U (zh) | 车门及车辆 | |
CN108049735A (zh) | 一种汽车电子式外把手 | |
JP7406725B2 (ja) | バックドア構造 | |
CN209853585U (zh) | 一种履带起重机及扶手箱 | |
JP3916373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構造 | |
CN206734430U (zh) | 备胎盖板拉手 | |
CN111376992A (zh) | 前轮罩总成和车辆 | |
CN218750747U (zh) | 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列车控制系统的司机台 | |
JPH0631072Y2 (ja) | ドアグリツプ | |
CN210734113U (zh) | 用于车辆的车身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