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2726U -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2726U
CN217622726U CN202221372672.1U CN202221372672U CN217622726U CN 217622726 U CN217622726 U CN 217622726U CN 202221372672 U CN202221372672 U CN 202221372672U CN 217622726 U CN217622726 U CN 217622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ad printing
transfer unit
workpiec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26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wei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wei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wei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wei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26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2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2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2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传送单元包括底座、可相对底座转动地旋转平台及设于旋转平台的多个保持结构,每个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工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异面垂直旋转平台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共同保持工件,尤其第一限位部可产生与离心力相抵消的作用力,避免工件飞出,有利于提高印刷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背景技术
移印工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品印刷工艺,通常利用硅胶等材料制成的移印头,将钢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后压向需要的印刷对象表面,就能够印刷出文字、图案等。工件通常由旋转平台传送至印刷位置,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工件有飞出的风险,影响印刷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其可以稳定地保持工件。
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底座、可相对底座转动地旋转平台及设于旋转平台的多个保持结构,每个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工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异面垂直。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0~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到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与旋转平台的半径的比值不大于1/2且不小于1/3。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保持结构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形成正多边形。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所成的角度为360/n°,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支撑面及贯穿支撑面的定位槽,支撑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且配置为对工件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保持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
另一方面,一种移印设备,其包括传送单元、移印板、油墨供应单元、移印单元、烘烤单元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用于将工件传送至移印位置;所述移印板具有工作表面及自工作表面凹设形成的凹陷;所述油墨供应单元具有初始位置和补墨位置,所述油墨供应单元位于补墨位置时向所述凹陷提供油墨;所述移印单元具有待机位置、蘸取位置及印刷位置,所述移印单元位于蘸取位置时蘸取所述凹陷内的油墨,并在印刷位置对位于移印位置的工件进行印刷;烘烤单元对印刷于工件的油墨进行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移印设备还包括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具有准备位置和清洁位置,所述清洁单元在清洁位置时对所述移印单元进行清洁。
本申请中,旋转平台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共同保持工件,尤其第一限位部可产生与离心力相抵消的作用力,避免工件飞出,有利于提高印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移印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印设备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传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驱动元件未显示。
图5是图1所示的移印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移印单元位于印刷位置。
图6是图1所示的移印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清洁单元位于清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请结合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印设备100,其包括机台10、安装于机台10的传送单元20、移印板30、油墨供应单元40、移印单元50、烘烤单元60及清洁单元70。所述传送单元20用于将工件200传送至移印位置,所述移印板30具有工作表面及自工作表面形成的凹陷,所述油墨供应单元40向所述凹陷内提供油墨,所述移印单元50蘸取所述凹陷内的油墨,对位于移印位置的工件进行印刷,所述烘烤单元60对印刷后的工件进行烘干,所述清洁单元70对所述移印单元50进行清洁。
请结合图2至图4,所述传送单元20包括安装于机台10的驱动元件21、由驱动元件旋转驱动的旋转平台22及安装于旋转平台22的多个保持结构23,所述驱动元件21例如为电机,所述旋转平台22大致呈正多边形,多个保持结构23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也是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中,保持结构23的数量为8个,对应的正多边形为正八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持机构23的数量也可以进行适应性地增减,正多边形的边数也相应改变。优选的,所述保持结构23可拆卸地安装于旋转平台,使得平台可以安装其他类型的保持机构,以保持其他类型或尺寸的工件,保持结构23一旦损坏也可以直接替换掉。
本实施例中,工件200为螺丝刀,其包括手柄201及固定于手柄的金属杆202。金属杆202的末端形成批头,例如平口批头、十字批头等。所述保持机构23包括沿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部231及第二限位部232,第一限位部231可穿过手柄201的通孔,用于对螺丝刀的手柄20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部232呈匚形,从而定义出限位槽233,限位槽233用于对螺丝刀的金属杆202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部232具有支撑面234,所述限位槽233贯穿所述支撑面234,所述支撑面234对螺丝刀的手柄201(下表面)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工件200能够被可靠地保持。
所述第一限位部231的延伸方向与工件转动时所受的离心力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锐角α,使得第一限位部231能够对工件的手柄201进行切向上的限制,避免工件200受离心力作用而飞出。可选的,α的范围为40~60°,本实施例中α=45°(图中显示的是α的余角)。实际上,多个保持机构23需沿周向等间距设置,α的取值为360°/n,n为保持机构的数量,也是正多边形的边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231的轴线到所述旋转平台22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与旋转平台22的半径的比值不大于2/3;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到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与旋转平台的半径的比值不大于1/2且不小于1/3,从而使得限位机构位于合适的位置,便于工件印刷前的装入和印刷后的脱离。
所述移印板30具有工作表面及自工作表面形成的凹陷(未显示),所述凹陷用于暂存油墨,所述油墨供应单元30用于向所述凹陷提供油墨。具体来说,油墨供应单元40具有初始位置和补墨位置(位于初始位置前方),且在补墨位置时向凹陷提供油墨。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油墨供应单元40选择油盅,油盅内的油墨处于密封状态,可杜绝气味散发,避免人体受有毒气味伤害。可选的,油墨供应单元40可选用气缸或直线马达驱动,实现初始位置和补墨位置的切换,其运动方向为第一方向X。
请结合图1、2、5,所述移印单元40具有待机位置、蘸取位置(位于蘸取位置下方)及印刷位置(如图5所示,位于蘸取位置前方),所述移印单元40位于蘸取位置时蘸取所述凹陷内的油墨,并在印刷位置对位于移印位置的工件进行印刷。可选的,所述移印单元自待机位置沿第三方向Z运动至蘸取位置,所述移印单元自待机位置依次沿第一方向X、第三方向Z运动至印刷位置。
所述移印单元40包括第一胶头41和第二胶头42,所述传送单元20将工件200依次运送至第一移印位置和第二移印位置,所述第一胶头41对位于第一移印位置的工件印刷第一图案,所述第二胶头42对位于第二移印位置的工件印刷第二图案,从而实现双色印刷或双图案印刷。当前一工件位于第一移印位置时,后一工件位于第二移印位置,再后的工件位于印刷完成位置。对应的,油墨供应单元30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烘干单元60包括多个烘干口61,每个烘干口61可以释放出热空气,以对位于第一移印位置、第二移印位置和印刷完成位置的工件的油墨进行烘干,从而保证在出料时印刷图案完全被烘干。
所述移印设备100还包括出料单元70,所述出料单元70包括夹持工件的夹爪71、驱动夹爪71做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装置72及驱动夹爪与旋转驱动装置72作直线运动的直线驱动装置73,所述夹爪71具有夹取位置和释放位置,所述夹爪71位于夹取位置(对应于工件的印刷完成位置)时夹取工件,位于释放位置时释放工件,工件沿出料滑轨74流出。所述夹爪71自夹取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的过程中,依次进行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即自夹取位置夹取工件后,水平运动至出料滑轨74上方,旋转90°后释放工件。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72可选用马达,直线驱动装置73可选用气缸或直线马达。
请结合图1、2、6,所述移印设备100还包括清洁单元80,清洁单元80具有准备位置和清洁位置,所述清洁单元80自准备位置沿第二方向Y运动至清洁位置,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所述清洁单元80在清洁位置对所述移印单元50进行清洁。本实施例中,清洁单元为两个(分别对应于第一胶头和第二胶头),对应的,第二方向Y可理解为包括Y+和Y-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当然,对于只有一个印刷胶头的移印设备来说,第二方向Y对应为一个方向。
可选的,所述清洁单元80包括胶纸81,胶纸81依靠其粘性粘取胶头上的残余油墨或灰尘,从而对胶头进行清洁。优选的,所述清洁单元80还包括第一动力单元82、第二动力单元83、放纸卷轴84、收纸卷轴85及支撑元件86,所述胶纸81部分卷绕于放纸卷轴84且胶纸的末端固定于收纸卷轴85,放纸卷轴84和收纸卷轴85之间的胶纸由支撑元件86支撑且用于对胶头进行清洁,使用后的胶纸81被放纸卷轴84卷绕。所述第一动力单元82驱动支撑元件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动力单元83驱动收纸卷轴85做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单元82可选择气缸或直线马达,第二动力单元83可选择旋转马达。本实施中,放纸卷轴84未设置驱动,而是由收纸卷轴85通过胶纸驱动放纸卷轴84转动;当然,放纸卷轴也可以选择由第三动力单元87驱动,第三动力单元87可选择旋转马达。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单元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清洁表面和第二清洁表面,所述第一清洁面用于对所述移印单元50进行清洁,所述第二清洁面用于对所述工作表面及凹陷进行清洁,避免油墨在工作表面及凹陷残留而挥发至空气中,伤害人体。
所述移印设备还包括工件检测单元90及控制单元(未图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上述各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件检测设备配置为检测各保持机构23的是否保持有工件;若所述保持机构23的未保持工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移印单元50在该保持机构保持的工件运动至移印位置时不进行印刷。可选的,工件检测单元90可以是图像识别。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底座、可相对底座转动地旋转平台及设于旋转平台的多个保持结构,
每个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工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异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4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到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的距离与旋转平台的半径的比值不大于1/2且不小于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持结构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形成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轴线所成的角度为360/n°,n为正多边形的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支撑面及贯穿支撑面的定位槽,支撑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且配置为对工件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持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
8.一种移印设备,其包括传送单元、移印板、油墨供应单元、移印单元、烘烤单元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用于将工件传送至移印位置;所述移印板具有工作表面及自工作表面凹设形成的凹陷;所述油墨供应单元具有初始位置和补墨位置,所述油墨供应单元位于补墨位置时向所述凹陷提供油墨;所述移印单元具有待机位置、蘸取位置及印刷位置,所述移印单元位于蘸取位置时蘸取所述凹陷内的油墨,并在印刷位置对位于移印位置的工件进行印刷;烘烤单元对印刷于工件的油墨进行烘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设备还包括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具有准备位置和清洁位置,所述清洁单元在清洁位置时对所述移印单元进行清洁。
CN202221372672.1U 2022-06-02 2022-06-02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Active CN217622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2672.1U CN21762272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2672.1U CN21762272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2726U true CN217622726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2672.1U Active CN217622726U (zh) 2022-06-02 2022-06-02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2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0300B2 (en) Machine for inkjet 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US7658146B2 (en) Inking-pad printing system
CA2527067A1 (en)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JP2825444B2 (ja) 印刷版を含み交換可能であるスリーブを備えた少なくとも1つの版胴を有する印刷機械
EP0741025A2 (en) Retractable inking/coating apparatus having ferris movement between printing units
EP2125373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gaging web-material cores
CN217622726U (zh) 用于移印设备的传送单元及移印设备
EP0689666A1 (en) Clamping mechanism for use on a rotatable plotter drum
US11123976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articles
CN217622725U (zh) 移印设备
JPH07290690A (ja) 刷版を搬送するための装置
ES2813055T3 (es) Equipo de revestimiento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revestimiento de cuerpos huecos cilíndricos
US8192098B1 (en) Automatically loading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printing
US3685441A (en) Automatic cup printing machine
JP2001179933A (ja) 胴位置調節方法、およびこの胴位置調節方法を実施する印刷機
US7156022B2 (en) Method for supplying dressings to a cylinder of a printing machine
CN211730677U (zh) 试印装置及设有该试印装置的印刷装置
JP2019034542A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印刷中に3次元(3d)オブジェクトを回転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301018B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瓶盖的印刷工艺
US201700731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plurality of objects for multi-sided processing
US2739529A (en) Apparatus for decorating or printing on ceramic articles with different colors
CN220661981U (zh) 一种塑胶制品外壳印刷设备
JP2005007856A (ja) 被印刷体枚葉紙を処理する機械、特に枚葉紙印刷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10940897U (zh) 一种柔版印刷用印卷机构
CN210652292U (zh) 轮毂平面移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