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0983U -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0983U
CN217600983U CN202221247579.8U CN202221247579U CN217600983U CN 217600983 U CN217600983 U CN 217600983U CN 202221247579 U CN202221247579 U CN 202221247579U CN 217600983 U CN217600983 U CN 217600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cam
needle pitch
roller
sew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475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j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475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0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0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0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零部件多等技术问题。缝纫机包括送布轴和设置在送布轴上的摆动座;本针距调节机构包括凸轮、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件和能够驱动凸轮摆动的驱动件,调节件上设有能够与凸轮相贴靠的滚柱且凸轮摆动能够带动调节件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件的一端与摆动座连接,调节件上还连接有能使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单个驱动件结合凸轮和调节件实现针距的调节,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结构紧凑,便于组装和维护,且占用空间少,控制精准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根据不同的布料、不同的款式以及不同的缝纫要求,缝纫机工作时需要具有调节针距,以满足不同功能要求,如实现密缝、加厚缝等。
目前一个步进电机完成多种动作成为一种趋势,相较于传统技术,这种技术节省了一个或数个驱动器,可降低成本。
例如我国专利(公告号:CN215887453U;公告日:2022-02-22)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的驱动机构,具有驱动电机、调节轮、圆形摆动件、摆动杆、连杆、摆动座、曲柄、送布轴、送布牙架、送布牙座和送布牙,驱动电机驱动调节轮,调节轮作用到摆动杆上的圆形摆动件,摆动杆铰链连杆,连杆通过摆动座、曲柄、送布轴、送布牙架和送布牙座间接连接送布牙,调节轮具有的针距调节作用面、定位和压脚作用面、定位和剪线作用面、过渡面一和过渡面二组成一个可供圆形摆动件在其内部运转的空间,摆动杆上设置有方向向下的弹性件。
上述专利文献中用一个驱动器完成了调针距、剪线和抬压脚功能,但是该专利的针距调节机构零件较多,对于安装及维护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并保证其稳定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缝纫机包括送布轴和设置在所述送布轴上的摆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调节机构包括凸轮、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件和能够驱动所述凸轮摆动的驱动件,所述调节件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凸轮相贴靠的滚柱且所述凸轮摆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件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座连接,所述调节件上还连接有能使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驱动件工作时,带动凸轮转动,从而通过滚柱带动调节件上下运动,使得摆动座摆动,通过调整和控制摆动座的倾角,从而控制送布轴的摆动幅度,进而控制送布牙的进给幅度和布料每次进给位移,最终实现针距的调节。摆动座摆动调整针距的相关原理和结构是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单个驱动件结合凸轮和调节件实现针距的调节,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结构紧凑,便于组装和维护,且占用空间少,控制精准可靠。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缝纫机还包括机壳,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设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凸轮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两者周向固连。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优选为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凸轮的正反转,从而控制调节件的竖向移动,最终通过摆动座和送布轴调节针距;结构紧凑,精准高效。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所述机壳上设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和所述调节件上。拉簧作用在调节件上的力与凸轮作用在调节件上的力方向相反,通过拉簧能够实现调节件的快速复位。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件呈板状或杆状,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条形限位孔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机壳上固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插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孔内。通过限位销的限定作用,使得凸轮作用于调节件上时只能带动调节件竖向移动。进一步的,限位销圆周面两侧与条形限位孔的两侧壁都相切,这样能使调节件保持整体的上下运动,不会左右晃动,更加稳定可靠。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凸轮的中部具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套筒套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所述滚柱通过轴位螺钉固定在所述调节件的侧面上;所述套筒套端部还分别固设有凸出的连接部一和凸出的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分设在所述套筒的两侧,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在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通过套筒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凸轮的安装,并保证凸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周向固定。通过设置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便于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摆动时,还能够带动缝纫机的其它零部件协同动作。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件竖向设置,所述调节件的下端与所述摆动座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座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上方,所述调节件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拉簧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上,所述拉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调节件的连接孔处;所述调节件的中部一侧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凸轮的下方,所述滚柱安装在所述凸出部的侧面上。在调节件的行程范围内,拉簧始终对调节件施加向上拉的作用力;滚柱位于凸轮的下方,并且由于拉簧的作用,滚柱始终与凸轮的外周面相抵靠,凸轮摆动时,能够通过滚柱带动调节件向下移动,并通过拉簧进行复位。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调节件竖向设置,所述调节件的下端与所述摆动座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座位于所述调节件的下方,所述调节件的中部或下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拉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上,所述拉簧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调节件的连接孔处;所述滚柱安装在所述调节件上端的侧面上,所述凸轮位于所述滚柱与所述连接孔之间。在调节件的行程范围内,拉簧始终对调节件施加向下拉的作用力;滚柱位于凸轮的上方,并且由于拉簧的作用,滚柱始终与凸轮的外周面相抵靠,凸轮摆动时,能够通过滚柱带动调节件向上移动,并通过拉簧进行复位。
上述两种方案均能够实现复位功能和本发明的目的,当滚柱设于凸轮下方时,拉簧位于凸轮的上方,对调节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当滚柱设于凸轮的上方时,拉簧位于凸轮的下方,对调节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中,所述凸轮的外周面包括一段圆弧面、一段凹槽面以及一段凸出面,所述圆弧面、凹槽面以及凸出面之间圆滑过渡;当滚柱与凹槽面的最低点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倒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倒缝针距最大处;当滚柱处于凹槽面与凸出面衔接的位置时,其对应的针距为零针距,此处记为零针距处;当滚柱与凸出面的最高点位置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正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正缝针距最大处。
当滚柱抵靠在圆弧面上时,针距也为零;当滚柱与凸轮在零针距处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针距为零;当滚柱与凸轮在倒缝针距最大处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针距为倒缝最大(例如倒缝5针距);当滚柱与凸轮在正缝针距最大处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正缝最大(例如正缝5针距);通过驱动件带动凸轮转动,从而获得不同大小的针距。
圆弧面的一端与正缝针距最大处之间设有过渡段一,圆弧面的另一端与倒缝针距最大处之间设有过渡段二。当滚柱位于圆弧面靠近凸出面的一端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通过相应机构发挥作用;当滚柱位于圆弧面靠近凹槽面的一端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二通过相应机构发挥作用;当滚柱位于圆弧面中部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都不发挥作用;当滚柱位于过渡段一和过渡段二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都不发挥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单个驱动件结合凸轮和调节件实现针距的调节,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结构紧凑,便于组装和维护,且占用空间少,控制精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针距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针距调节机构在机壳内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本针距调节机构在零针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本针距调节机构在正缝最大针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本针距调节机构在倒缝最大针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本针距调节机构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针距调节机构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针距调节机构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实施例二中本针距调节机构在零针距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送布轴;3、摆动座;4、凸轮;41、套筒;41a、螺纹孔;41b、连接部一;41c、连接部二;43、圆弧面;44、凹槽面;45、凸出面;46、倒缝针距最大处;47、零针距处;48、正缝针距最大处;5、驱动件;51、驱动电机;6、弹性复位件;61、拉簧;7、弹簧固定座;8、调节件;81、条形限位孔;82、连接孔;83、凸出部;9、限位销;10、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缝纫机包括机壳1、送布轴2和设置在送布轴2上的摆动座3;本针距调节机构包括凸轮4、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件8和能够驱动凸轮4摆动的驱动件5,调节件8上设有能够与凸轮4相贴靠的滚柱10且凸轮4摆动能够带动调节件8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件8的一端与摆动座3连接,调节件8上还连接有能使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机壳1上设有弹簧固定座7,弹性复位件6为拉簧61,拉簧6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弹簧固定座7和调节件8上。拉簧61作用在调节件8上的力与凸轮4作用在调节件8上的力方向相反,通过拉簧61能够实现调节件8的快速复位。
结合图3至图5所示,当驱动件5工作时,带动凸轮4转动,从而通过滚柱10带动调节件8上下运动,使得摆动座3摆动,通过调整和控制摆动座3的倾角,从而控制送布轴2的摆动幅度,进而控制送布牙的进给幅度和布料每次进给位移,最终实现针距的调节。摆动座3摆动调整针距的相关原理和结构是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单个驱动件5结合凸轮4和调节件8实现针距的调节,整体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结构紧凑,便于组装和维护,且占用空间少,控制精准可靠。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为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固设在机壳1上,凸轮4套设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且两者周向固连。进一步的,驱动电机51优选为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凸轮4的正反转,从而控制调节件8的竖向移动,最终通过摆动座3和送布轴2调节针距;结构紧凑,精准高效。
结合图6所示,调节件8呈板状或杆状,调节件8上开设有条形限位孔81,条形限位孔81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机壳1上固设有限位销9,限位销9插设在条形限位孔81内。通过限位销9的限定作用,使得凸轮4作用于调节件8上时只能带动调节件8竖向移动。进一步的,限位销9圆周面两侧与条形限位孔81的两侧壁都相切,这样能使调节件8保持整体的上下运动,不会左右晃动,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8所示,凸轮4的中部具有套筒41,套筒41套设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套筒41套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41a;滚柱10通过轴位螺钉固定在调节件8的侧面上;套筒41套端部还分别固设有凸出的连接部一41b和凸出的连接部二41c;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分设在套筒41的两侧,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在套筒41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通过套筒41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凸轮4的安装,并保证凸轮4与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周向固定。
如图3至图5所示,调节件8竖向设置,调节件8的下端与摆动座3的一侧相连接;弹簧固定座7位于调节件8的上方,调节件8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孔82,拉簧61的上端连接在弹簧固定座7上,拉簧61的下端连接在调节件8的连接孔82处;调节件8的中部一侧具有凸出部83,凸出部83位于凸轮4的下方,滚柱10安装在凸出部83的侧面上。在调节件8的行程范围内,拉簧61始终对调节件8施加向上拉的作用力;滚柱10位于凸轮4的下方,并且由于拉簧61的作用,滚柱10始终与凸轮4的外周面相抵靠,凸轮4摆动时,能够通过滚柱10带动调节件8向下移动,并通过拉簧61进行复位。
如图3至图5、图7所示,凸轮4的外周面包括一段圆弧面43、一段凹槽面44以及一段凸出面45,圆弧面43、凹槽面44以及凸出面45之间圆滑过渡;当滚柱10与凹槽面44的最低点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倒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倒缝针距最大处46;当滚柱10处于凹槽面44与凸出面45衔接的位置时,其对应的针距为零针距,此处记为零针距处47;当滚柱10与凸出面45的最高点位置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正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正缝针距最大处48。当滚柱10抵靠在圆弧面43上时,针距也为零;当滚柱10与凸轮4在零针距处47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针距为零;当滚柱10与凸轮4在倒缝针距最大处46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针距为倒缝最大(例如倒缝5针距);当滚柱10与凸轮4在正缝针距最大处48相抵靠时,此时送料机构表现为正缝最大(例如正缝5针距);通过驱动件5带动凸轮4转动,从而获得不同大小的针距。圆弧面43的一端与正缝针距最大处48之间设有过渡段一,圆弧面43的另一端与倒缝针距最大处46之间设有过渡段二。当滚柱10位于圆弧面43靠近凸出面45的一端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41b通过相应机构发挥作用;当滚柱10位于圆弧面43靠近凹槽面44的一端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二41c通过相应机构发挥作用;当滚柱10位于圆弧面43中部所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都不发挥作用;当滚柱10位于过渡段一和过渡段二对应的区域时,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都不发挥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调节件8竖向设置,调节件8的下端与摆动座3的一侧相连接;弹簧固定座7位于调节件8的下方,调节件8的中部或下端开设有连接孔82,拉簧61的下端连接在弹簧固定座7上,拉簧61的上端连接在调节件8的连接孔82处;滚柱10安装在调节件8上端的侧面上,凸轮4位于滚柱10与连接孔82之间。在调节件8的行程范围内,拉簧61始终对调节件8施加向下拉的作用力;滚柱10位于凸轮4的上方,并且由于拉簧61的作用,滚柱10始终与凸轮4的外周面相抵靠,凸轮4摆动时,能够通过滚柱10带动调节件8向上移动,并通过拉簧61进行复位。本实施例中的方案也能够实现复位功能和本发明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缝纫机包括送布轴(2)和设置在所述送布轴(2)上的摆动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距调节机构包括凸轮(4)、能够上下往复移动的调节件(8)和能够驱动所述凸轮(4)摆动的驱动件(5),所述调节件(8)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凸轮(4)相贴靠的滚柱(10)且所述凸轮(4)摆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件(8)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调节件(8)的一端与所述摆动座(3)连接,所述调节件(8)上还连接有能使其复位的弹性复位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缝纫机还包括机壳(1),所述驱动件(5)为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固设在所述机壳(1)上,所述凸轮(4)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且两者周向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设有弹簧固定座(7),所述弹性复位件(6)为拉簧(61),所述拉簧(6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7)和所述调节件(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呈板状或杆状,所述调节件(8)上开设有条形限位孔(81),所述条形限位孔(81)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所述机壳(1)上固设有限位销(9),所述限位销(9)插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孔(8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的中部具有套筒(41),所述套筒(41)套设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所述套筒(41)套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41a);所述滚柱(10)通过轴位螺钉固定在所述调节件(8)的侧面上;所述套筒(41)套端部还分别固设有凸出的连接部一(41b)和凸出的连接部二(41c);所述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分设在所述套筒(41)的两侧,所述连接部一(41b)和连接部二(41c)在所述套筒(41)的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竖向设置,所述调节件(8)的下端与所述摆动座(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座(7)位于所述调节件(8)的上方,所述调节件(8)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孔(82),所述拉簧(61)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7)上,所述拉簧(6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调节件(8)的连接孔(82)处;所述调节件(8)的中部一侧具有凸出部(83),所述凸出部(83)位于所述凸轮(4)的下方,所述滚柱(10)安装在所述凸出部(83)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8)竖向设置,所述调节件(8)的下端与所述摆动座(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座(7)位于所述调节件(8)的下方,所述调节件(8)的中部或下端开设有连接孔(82),所述拉簧(6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弹簧固定座(7)上,所述拉簧(61)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调节件(8)的连接孔(82)处;所述滚柱(10)安装在所述调节件(8)上端的侧面上,所述凸轮(4)位于所述滚柱(10)与所述连接孔(8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的外周面包括一段圆弧面(43)、一段凹槽面(44)以及一段凸出面(45),所述圆弧面(43)、凹槽面(44)以及凸出面(45)之间圆滑过渡;当滚柱(10)与凹槽面(44)的最低点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倒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倒缝针距最大处(46);当滚柱(10)处于凹槽面(44)与凸出面(45)衔接的位置时,其对应的针距为零针距,此处记为零针距处(47);当滚柱(10)与凸出面(45)的最高点位置相接触时,其对应的针距为正缝最大针距,此处记为正缝针距最大处(48)。
CN202221247579.8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Active CN217600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579.8U CN217600983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47579.8U CN217600983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0983U true CN217600983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47579.8U Active CN217600983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0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209B2 (en) Embroidery machine
CN210177083U (zh) 一种缝纫机
CN217600983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CN112626734B (zh) 一种缝纫机
CN203741563U (zh) 绣花机高速机头组件
CN216107539U (zh) 缝纫机
CN214193706U (zh) 一种剪线、抬压脚和针距调节的驱动装置
CN112048836B (zh) 一种缝纫机
CN112626737B (zh) 一种传动离合机构及缝纫机
CN209941241U (zh) 一种缝纫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CN214458697U (zh) 一种电子针距调节结构
CN214882174U (zh)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机构
CN216141714U (zh) 一种缝纫机的新型抬压脚机构以及缝纫机
CN218666653U (zh) 一种毛巾绣压脚及毛巾绣机
CN213624659U (zh) 一种缝纫机的抬压脚及缝线张力调节机构
CN112853631B (zh) 一种绷缝机
CN214782517U (zh) 一种可调节针距的抬压脚机构及缝纫机
CN115247321B (zh) 一种缝纫机剪线抬压脚及线张力机构
CN219260410U (zh) 一种电子抬牙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19342503U (zh) 一种电子送料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16274696U (zh) 一种缝纫机
JP2649702B2 (ja) ミシンの糸切断装置
CN112796042B (zh) 一种缝纫机
CN109097914B (zh) 一种平缝机的针距调节机构
CN210916533U (zh) 一种用于足球缝纫机的抬压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7502 No.8 Jinxiu Road,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eiji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02 Zhongxiang Industrial Zone,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AQI SEWING MACHIN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