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3589U - 口腔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口腔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3589U
CN217593589U CN202220432655.6U CN202220432655U CN217593589U CN 217593589 U CN217593589 U CN 217593589U CN 202220432655 U CN202220432655 U CN 202220432655U CN 217593589 U CN217593589 U CN 217593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outlet
key
outlet
liquid
m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326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卓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326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3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3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3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喷雾器,包括:主体,主体设有储液腔、容纳腔和第一出雾口;按键,按键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主体连接,按键设有第二出雾口;泵液组件,泵液组件设有吸液口和第三出雾口;弹性件,弹性件设于按键和泵液组件之间;其中,按键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出雾口、第二出雾口和第三出雾口错位;按键处于抵接位置时按键压缩弹性件且与泵液组件接触,第一出雾口、第二出雾口和第三出雾口连通;按键从抵接位置向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一出雾口、第二出雾口和第三出雾口连通,泵液组件将储液腔中的液体通过吸液口泵送至第三出雾口。口腔喷雾器能防止按键被误按压以及避免液体积攒到按键和泵液组件之间。

Description

口腔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腔喷雾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口腔喷雾器,出于对喷雾出口的保护,避免其遭受污染,通常会将其隐藏于壳体内,按压一小段形成后露出;用户使用口腔喷雾器后,会有一部分液体残存于输液通道内,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时,当误触到按键时或再次按压按键时,残存于输液通道内的液体会快速喷出,而此时出雾口未从隐藏处露出,喷射出的液体就会溅射在口腔喷雾器的壳体的内壁,内壁上的液体会往下流进而残留在壳体和按键配合形成的间隙空间,当用户再次将口腔喷雾器收纳于包包或口袋内时,残留的液体存在从上述间隙处流出的可能,弄脏用户的包包或者口袋,用户体验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腔喷雾器,该口腔喷雾器不仅能够防止按键被误按压而出液,又能够避免液体积攒到按键和泵液组件之间,减少液体从口腔喷雾器流出而污染放置物(包包或者口袋等)的几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口腔喷雾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储液腔、容纳腔和第一出雾口,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出雾口连通且与所述储液腔分隔;按键,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按键从所述容纳腔内部分露出且设有第二出雾口;泵液组件,所述泵液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设有吸液口和第三出雾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泵液组件之间;其中,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之间相互错位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遮挡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按键压缩所述弹性件且与所述泵液组件接触,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之间对位连通;所述按键从所述抵接位置向所述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始终对位连通,所述按键通过对所述泵液组件施力以将所述储液腔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吸液口泵送至所述第三出雾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不仅能够防止按键被误按压而出液,又能够避免液体积攒到按键和泵液组件之间,减少液体从口腔喷雾器流出而污染放置物(包包或者口袋等)的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腔的远离所述储液腔一端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按键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以及从所述抵接位置向所述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三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雾口的轴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雾口轴向的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轴向的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按键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弹性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顶壁不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顶壁,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底壁;所述按键处于所述终点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顶壁不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顶壁,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的周壁设有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沿所述定位槽的轴向延伸与所述定位柱共同夹持所述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凸起为沿所述定位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凸起中的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定位柱的径向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凸起的厚度向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凸起和所述定位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周壁设有卡扣,所述泵液组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且外周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其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雾口贯通所述定位槽的周壁,所述第三出雾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的周壁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上与所述定位槽的周壁的其余部分间隔,所述卡扣设于所述弹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按键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按键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按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尺寸最大;
所述第二出雾口位于所述按键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卡扣为多个且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按键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定位槽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瓶身,所述瓶身设有所述储液腔,所述泵液组件安装于所述瓶身的外表面;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瓶身连接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按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抵接位置和所述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一出雾口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按键至少部分从所述盖体露出所述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泵体设有吸液口和第三出雾口;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液口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和泵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初始位置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初始位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抵接位置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抵接位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终点位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的按键处于终点位置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口腔喷雾器1、
主体100、储液腔110、容纳腔120、第一出雾口130、开口140、瓶身150、瓶盖151、瓶体152、盖体160、储液口170、
按键200、第二出雾口210、定位柱220、定位槽230、夹持凸起240、缓冲凸起250、卡扣260、弹性部270、凹陷区域280、
泵液组件300、吸液口310、第三出雾口320、连接部330、卡槽340、泵体350、吸管360、
弹性件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1。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1包括主体100、按键200、泵液组件300和弹性件400。
主体100设有储液腔110、容纳腔120和第一出雾口130,容纳腔120和第一出雾口130连通且与储液腔110分隔,按键200位于容纳腔120内且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主体100连接,按键200从容纳腔120内部分露出且设有第二出雾口210,泵液组件300位于容纳腔120内且设有吸液口310和第三出雾口320,吸液口310与储液腔110连通,弹性件400设于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
其中,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相互错位且容纳腔120的腔壁遮挡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按键200压缩弹性件400且与泵液组件300接触,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对位连通;按键200从抵接位置向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始终对位连通,按键200通过对泵液组件300施力以将储液腔110中的液体通过吸液口310泵送至第三出雾口320。
需要说明的是,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如图6-图7所示,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以及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泵液组件300不被按压而泵液;
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如图8-图9所示,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不低于第一出雾口130的底壁且不高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第二出雾口210的顶壁不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且不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弹性件400被压缩,按键200位于初始位置、抵接位置或者位于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中的任意位置时,弹性件400的弹力不足以按压泵液组件300而使泵液组件300泵液,当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弹性件400的弹力刚好到可以推动泵液组件300移动的按压力,或者按键200止抵在泵液组件300的背向储液腔110的一侧以准备好按压泵液组件300泵液;
按键200处于终点位置时,如图10-图11所示,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不低于第一出雾口130的底壁且不高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第二出雾口210的顶壁不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且不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按键200从抵接位置到终点位置的过程中,泵液组件300逐渐被按压而开始泵液,储液腔110内的液体从吸液口310到第三出雾口320,再通过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一出雾口130而喷出口腔喷雾器1。
举例而言,第一出雾口130的开口140方向、第二出雾口210的开口140方向和第三出雾口320的开口140方向相同,避免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水雾被按键200遮挡,也避免第二出雾口210喷出的水雾被主体100遮挡,水雾能够尽量地喷向口腔内,从而防止口腔喷雾器1内积攒有残夜,避免口腔喷雾器1放入包内或者口袋内时造成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1,通过在主体100中分设储液腔110和容纳腔120,容纳腔120与储液腔110分隔,按键200安装于容纳腔120且从容纳腔120内部分露出,泵液组件300和弹性件400位于容纳腔120内,储液腔110能够储存液体,容纳腔120能够用于安装按键200、泵液组件300和弹性件400,且用户能够触摸到按键200从容纳腔120内露出部分。
另外,主体100设有第一出雾口130,按键200设有第二出雾口210,泵液组件300设有吸液口310和第三出雾口320,按键200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且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相互错位且容纳腔120的腔壁遮挡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其中,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口腔喷雾器1可以放在包包或者衣服的口袋内,此时由于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相互错位,并且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被主体100遮挡,因此,第一出雾口130可以被保护,免遭污染,且口腔喷雾器1内不易溢出液体,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不会被用户观察到,便于携带,不易污染包包或者衣服的口袋。
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按键200压缩弹性件400且与泵液组件300接触,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对位连通,且弹性件400设于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弹性件400的弹力不会推动泵液组件300移动。这样,弹性件400的设置,增加按键200接触到泵液组件300之前的运动行程,在此段行程中,位于按键200上的第二出雾口210随之往下移动,逐渐从初始位置朝向靠近第一出雾口130的方向移动,在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按键200压缩弹性件400且与泵液组件300接触,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即对位连通,使得按键200抵接按压泵液组件300时,液体喷出,既能沿着彼此连通的出雾口喷出,不会喷射在内壁上,且在按键200接触到泵液组件300之前对按键200进行缓冲,能够避免按键200被误触碰时,泵液组件300直接从储液腔110内泵取液体,降低了按键200被误触碰时口腔喷雾器1漏液的风险。
按键200从抵接位置向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始终对位连通,按键200通过对泵液组件300施力以将储液腔110中的液体通过吸液口310泵送至第三出雾口320。
由于泵液组件300内的液体流动通道内可能会存储有液体,因此若不设置弹性件400,按键200一旦被按压下,或未被按压到抵接位置时,第三出雾口320可能就有液体喷出,因此通过设置按键200在抵接位置时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就已经对位,从而无论泵液组件300被按下的幅度有多小,只要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液体都会从第一出雾口130和第二出雾口210喷出口腔喷雾器1,极大地降低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液体积攒到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空间的几率,进而降低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空间内液体流出口腔喷雾器1而污染包包或者衣物的口袋。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1不仅能够防止按键200被误按压而出液,又能够避免液体积攒到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减少液体从口腔喷雾器1流出而污染放置物(包包或者口袋等)的几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容纳腔120的远离储液腔110一端的侧壁设有开口140,按键200从开口140伸出容纳腔120,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出雾口210位于第一出雾口130的远离储液腔110的一侧。
这样,按键200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抵接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出雾口210会逐渐从第一出雾口130露出,一方面主体100能够对第二出雾口210有效地遮挡,又能够保证第二出雾口210在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第二出雾口210从第一出雾口130露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以及从抵接位置向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第三出雾口320在垂直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开口140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出雾口210在垂直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开口140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二出雾口210在垂直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开口140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出雾口130在垂直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开口140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这样,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终点位置以及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第三出雾口320完全从第二出雾口210露出,第二出雾口210完全从第一出雾口130露出,这样第三出雾口320不会被按键200遮挡,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水雾不易落到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的间隙,并且第二出雾口210不会被主体100遮挡,第二出雾口210喷出的水雾不易落到按键200和主体100之间的间隙,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而且减小了污染口腔喷雾器1的放置物体(包包、衣物口袋或者桌子等)风险。
另外,第二出雾口210的垂直于第二出雾口210的轴向的截面积小于第一出雾口130的垂直于第一出雾口130轴向的截面积且大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垂直于第三出雾口320轴向的截面积。由于水雾从第三出雾口320喷出后喷射角度范围会增大,因此将第二出雾口210的面积设置的大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面积,能够减小第三出雾口320喷出水雾喷射到按键200上的内表面的几率。并且,由于水雾从第二出雾口210喷出后喷射角度范围会增大,因此将第一出雾口130的面积设置的大于第二出雾口210的面积,能够减小第二出雾口210喷出水雾喷射到主体100上的内表面的几率,水雾能够尽量地喷香口腔内,从而防止口腔喷雾器1内积攒有水滴,避免口腔喷雾器1放入包内或者口袋内时造成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按键200的移动方向上,弹性件400的长度不小于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弹性件400就能够支撑按键200,避免按键200在初始位置和抵接位置之间发生晃动,从而用户按压按键200时反馈感始终存在,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8-图11所示,按键200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按键200处于抵接位置时,第二出雾口210的顶壁不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且不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底壁且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底壁;按键200处于终点位置时,第二出雾口210的顶壁不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顶壁且不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顶壁,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高于第一出雾口130的底壁且低于第三出雾口320的底壁。
这样,一方面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液体扩散角度增大后也不易于落到按键200的内壁,第二出雾口210喷出的液体扩散角度增大后也不易于落到主体100的内壁,能够减小口腔喷雾器1内的液体积攒到内壁间隙的几率;另一方面这样第一出雾口130的底壁、第二出雾口210的底壁和第三出雾口320的底壁之间存在高度差,能够存在一定冗余尺寸,用于吸收按键200、主体1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加工误差以及装配误差,使第一出雾口13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三者之间准确对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按键200的朝向弹性件400的一侧设有定位柱220,弹性件400套设于定位柱220。其中,弹性件400可以为弹簧,弹簧可以与定位柱220过盈配合,从而定位柱220可以对弹性件400进行定位,避免弹性件400相对于按键200发生晃动,并且定位柱220在其外周面上可以间隔地设有多个凹陷区域280,以减小定位柱220和弹性件400之间摩檫力,降低弹性件400套设于定位柱220的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按键200的朝向弹性件400的一侧设有定位槽230,弹性件400位于定位槽230内,定位柱220凸设于定位槽230的底壁。这样,定位槽230能够遮挡弹性件400和定位柱220的连接处,保证弹性件400和定位柱220之间可靠连接,并且定位槽230可以用于容纳泵液组件300的部分,以保证弹性件400、泵液组件300和按键200之间对位准确。
可选地,如图4所示,定位槽230的周壁设有夹持凸起240,即定位槽230的内周面构造有夹持凸起240,夹持凸起240沿定位槽230的轴向延伸与定位柱220共同夹持弹性件400。通过采用夹持凸起240和定位柱220共同夹持弹性件400,能够增加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并且夹持凸起240和弹性件4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弹性件400的插入定位槽230内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并且,夹持凸起240为沿定位柱22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夹持凸起240中的至少两个位于定位柱220的径向相对两侧,弹性件400至少在其径向两侧被夹持,这样,进一步地提高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的连接力分布更为均匀,避免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发生偏转。
例如,如图4所示,夹持凸起240的厚度向靠近定位槽230的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如此,一方面夹持凸起240能够对弹性件400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弹性件400插入定位槽230内,另一方面夹持凸起240在其远离定位槽230的底壁的一端对弹性件400的摩擦力较小,不会阻碍弹性件400插入定位槽230,且夹持凸起240在其靠近定位槽230的底壁的一端又能够与定位柱220对弹性件400形成有效地夹持,避免弹性件400和按键200之间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位槽230的底壁设有缓冲凸起250,缓冲凸起250的两端分别与夹持凸起240和定位柱220连接。通过设置缓冲凸起250能够防止弹性件400与定位槽230的底壁之间接触,从而弹性件400能够通过支撑缓冲凸起250而达到支撑按键200整体的目的,有利于在按键200受到按压时起到缓冲按键200的作用,避免按键200直接对泵液组件300施加压力,减小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水雾射到按键200的内壁上。另外,缓冲凸起250能够连接定位槽230的底壁和定位柱220,以提高定位槽230的底壁和定位柱220的连接强度,防止定位柱220折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按键200朝向弹性件400的一侧设有定位槽230,定位槽230的周壁设有卡扣260,泵液组件300包括连接部330,连接部330伸入定位槽230内且外周面设有卡槽340,卡扣260卡接于卡槽340。其中,弹性件400位于定位槽230的底壁和连接部330之间。
通过卡扣260和卡槽340的配合,能够使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最大距离被限定,避免在弹性件400的作用力下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发生分离,定位槽230的底壁和连接部330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弹性件400的长度,从而保证弹性件400的两端对定位槽230的底壁以及连接部330的可靠止抵,避免按键200和弹性件400发生晃动,使按键200可以被用户有效按压。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出雾口210贯通定位槽230的周壁,第三出雾口320设于连接部330的外周面。一方面,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对位连通时,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的距离更小,能够避免从第三出雾口320喷出的水雾积存到定位槽230的周壁和连接部330的外周面之间,另一方面由于连接部330伸入定位槽230内,且卡扣260卡接于卡槽340,因此能够防止定位槽230的周壁和连接部33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能够保证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三出雾口320之间对位的准确性。
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槽230的周壁包括弹性部270,弹性部270在定位槽230的周向上与定位槽230的周壁的其余部分间隔,卡扣260设于弹性部270。由于弹性部270并未在定位槽230的周向上与定位槽230的周壁的其余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弹性部270的刚度较小,有更大的活动幅度,在将连接部330插入定位槽230的过程中,连接部330的外周面与卡扣260抵接,可以将推动弹性部270沿定位槽230的径向向外移动,降低连接部330插入定位槽230的阻力,从而不仅能够防止定位槽230的周壁损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便于拆装。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按键200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图中箭头L所指方向)、宽度方向(图中箭头W所指方向)、高度方向(图中箭头H所指方向),定位槽230沿按键200的高度方向延伸,按键200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尺寸最大,第二出雾口210位于按键2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卡扣260为多个且包括第一卡扣260和第二卡扣260,第一卡扣260和第二卡扣260在按键200的长度方向分设于定位槽230的相对两侧。
其中,储液腔110和容纳腔120沿按键200的高度方向排列,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沿按键200的高度方向排列,储液腔110位于泵液组件300的背向按键200的一侧,按键200沿其高度方向相对主体100可移动。
由于按键2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按键20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将第二出雾口210设于按键2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第二出雾口210的面积是被按键20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和按键200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所限定,因此第二出雾口210的面积可以设置的更大,能够保证从第二出雾口210喷出的水雾在口腔内的扩散面积更大。
另外,由于按键200在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尺寸最大,因此按键200在长度方向有较大空间容纳第一卡扣260和第二卡扣260,有效地利用了按键200的长度方向的空间,并且第一卡扣260和第二卡扣260可以从泵液组件300的相对两侧与泵液组件300连接,在泵液组件300和按键200之间的连接力更为均匀,能够提高泵液组件300和按键2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泵液组件300和按键200发生相对偏转,保证按键200的运动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3所述,主体100包括瓶身150和盖体160,瓶身150设有储液腔110,泵液组件300的部分安装于瓶身150的外表面,盖体160与瓶身150连接且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20,按键200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盖体160连接,第一出雾口130设于盖体160,按键200从盖体160部分露出容纳腔120。
例如,瓶身150包括瓶盖151和瓶体152,瓶体152具有储液腔110和与储液腔110连通的储液口170。结合附件举例描述口腔喷雾器1的组装过程:首先可以从储液口170向储液腔110内灌注液体,且将瓶盖151和泵液组件300组装成一体;然后将瓶盖151安装于瓶体152以封盖储液口170,从而完成储液腔110的密封,以及泵液组件300的吸液口310和储液腔110的连通,此时瓶身150完成组装;再将弹性件400套设到按键200的定位柱220,且将按键200卡接在泵液组件300上,弹性件400被夹持在按键200和泵液组件300之间;最后将盖体160与瓶身150连接,此时盖体160与瓶身150共同遮挡按键200的部分和泵液组件300。
通过将主体100分体设置,有利于将按键200、泵液组件300和弹性件400安装在容纳腔120内,且按键200可以相对于盖体160滑动,盖体160的内表面构造有限制按键200移动方向的滑道,保证按键200仅在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滑动,以对泵液组件300有效按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泵液组件300包括泵体350和吸管360,泵体350安装于容纳腔120,泵体350设有吸液口310和第三出雾口320,吸管360的一端与吸液口310连通且另一端伸入储液腔110内。其中,泵体350可以为按压式抽水泵,并且吸管360的另一端可以止抵于储液腔110的底壁,吸管360可以为软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出雾口320处可以安装有单向阀,以保证空气或者液体不能通过第三出雾口320进入泵体350内。
举例描述泵液组件300的工作过程:按键200对泵体350施加压力时,泵体350内部空间减小,第三出雾口320会排出泵体350内的气体或者液体;按键200取消对泵体350施加压力时,泵体350内部空间增大,泵体350内形成负压状态,吸液口310通过吸管360抽取储液腔110内的液体。
通过将泵液组件300分体设置,能够实现抽取储液腔110内的液体,且依次经过第三出雾口320、第二出雾口210和第一出雾口130后喷向人体口腔内,吸管360可以从泵体350上拆卸,针对不同尺寸的储液腔110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吸管360,减少储液腔110内的液体残留,避免浪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口腔喷雾器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储液腔、容纳腔和第一出雾口,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出雾口连通且与所述储液腔分隔;
按键,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在初始位置、抵接位置和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按键从所述容纳腔内部分露出且设有第二出雾口;
泵液组件,所述泵液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设有吸液口和第三出雾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键和所述泵液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之间相互错位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遮挡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
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按键压缩所述弹性件且与所述泵液组件接触,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之间对位连通;
所述按键从所述抵接位置向所述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出雾口、所述第二出雾口和所述第三出雾口始终对位连通,所述按键通过对所述泵液组件施力以将所述储液腔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吸液口泵送至所述第三出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远离所述储液腔一端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按键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开口方向、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以及从所述抵接位置向所述终点位置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三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出雾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开口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二出雾口的轴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一出雾口轴向的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垂直于所述第三出雾口轴向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键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弹性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抵接位置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
所述按键处于所述抵接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顶壁不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顶壁,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底壁;
所述按键处于所述终点位置时,所述第二出雾口的顶壁不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顶壁且不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顶壁,所述第二出雾口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一出雾口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三出雾口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柱凸设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周壁设有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沿所述定位槽的轴向延伸与所述定位柱共同夹持所述弹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起为沿所述定位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夹持凸起中的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定位柱的径向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起的厚度向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底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设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凸起和所述定位柱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周壁设有卡扣,所述泵液组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且外周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卡槽;
其中,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底壁和所述连接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雾口贯通所述定位槽的周壁,所述第三出雾口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周壁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上与所述定位槽的周壁的其余部分间隔,所述卡扣设于所述弹性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按键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按键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尺寸最大;
所述第二出雾口位于所述按键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卡扣为多个且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在所述按键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定位槽的相对两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瓶身,所述瓶身设有所述储液腔,所述泵液组件的部分安装于所述瓶身的外表面;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瓶身连接且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按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抵接位置和所述终点位置可切换地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第一出雾口设于所述盖体,所述按键从所述盖体部分露出所述容纳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口腔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液组件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泵体设有吸液口和第三出雾口;
吸管,所述吸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液口连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
CN202220432655.6U 2022-02-28 2022-02-28 口腔喷雾器 Active CN217593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2655.6U CN21759358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口腔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2655.6U CN21759358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口腔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3589U true CN217593589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32655.6U Active CN217593589U (zh) 2022-02-28 2022-02-28 口腔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3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2099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593589U (zh) 口腔喷雾器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83281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209091A (zh) 雾化器
CN214759146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0209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488236U (zh) 一种持续性喷雾结构以及喷雾泵
JP2000255652A (ja) 液体噴霧装置
CN21804379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JPS629869Y2 (zh)
CN22008858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0547518A (zh) 一种电子烟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88350U (zh) 手持喷壶
CN114291433B (zh) 一种弹性件外置的喷雾泵
CN211672462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046808U (zh) 用于流体分配装置的口承结构及流体分配装置
CN220308428U (zh) 电子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45692U (zh) 加湿器
JP2015047551A (ja)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CN216906821U (zh) 电子烟
JPS629872Y2 (zh)
CN219230873U (zh) 一种吸黑头仪器
CN218232853U (zh) 一种洗涤剂投放结构及洗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