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7919U -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7919U
CN217577919U CN202220848554.7U CN202220848554U CN217577919U CN 217577919 U CN217577919 U CN 217577919U CN 202220848554 U CN202220848554 U CN 202220848554U CN 217577919 U CN217577919 U CN 217577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fixed
plate
suppor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8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李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li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li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li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li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8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7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7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7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它包括:轿底框架;托架机构,所述托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轿底板下方且间隔设置的两根支撑梁、对应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底部两端的侧支撑板、两端连接所述侧支撑板且与所述支撑梁相垂直的两根横梁、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侧面上且延伸至所述轿底板一侧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的止动胶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所述轿底板之间的减震胶垫;所述轿底板、所述加强结构、所述支撑梁、所述侧支撑板、所述横梁和所述固定板相互独立地为高强度钢。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轿底框架和托架机构进行配合,能够简化电梯轿底组件的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轿底,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52065684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包括轿底框架、轿底支撑框架、减振装置、轿门地坎组件;所述轿底框架安装在轿底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轿底框架与轿底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所述轿门地坎组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轿底框架的前端。尽管该电梯轿底组件能降电梯轿底在运行时带来的振动和噪音,改善电梯乘坐的舒适感,然而其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它包括:
轿底框架,所述轿底框架包括轿底板以及形成在所述轿底板周面上的加强结构;
托架机构,所述托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轿底板下方且间隔设置的两根支撑梁、对应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底部两端的侧支撑板、两端连接所述侧支撑板且与所述支撑梁相垂直的两根横梁、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侧面上且延伸至所述轿底板一侧的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的止动胶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梁和所述轿底板之间的减震胶垫;
所述轿底板、所述加强结构、所述支撑梁、所述侧支撑板、所述横梁和所述固定板相互独立地为高强度钢。
优化地,所述高强度钢的型号为S500MC或QSTE500LA。
进一步地,所述轿底板为弯折的钢板,其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侧梁和筋板,所述侧梁形成在所述轿底板的侧面上,所述筋板固定在所述侧梁和所述轿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
轿厢辅助机构,所述轿厢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强结构侧面的地坎托架、固定在所述地坎托架侧面且垂直于所述轿底板的轿厢护脚板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地坎托架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护脚板上的多根护板支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轿厢护脚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轿底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轿底板上还形成有装饰板或/和PVC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电梯轿底组件,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轿底框架和托架机构进行配合,并使用高强度钢制作的轿底板、加强结构、支撑梁、侧支撑板、横梁和固定板,一方面能够简化电梯轿底组件的结构,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其重量(相比于普通材料制成的可降低30%左右重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电梯轿底组件,主要包括轿底框架1、托架机构2和轿厢辅助机构3等。
其中,轿底框架1包括轿底板11以及形成在轿底板11周面上的加强结构。轿底板11是经弯折形成的(即为弯折的钢板),需要去毛刺并保证表面平整(不得有拱起、凹陷等不良出现),可于表面喷塑处理;具体地,轿底板11相对设置的两边部具有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折部,其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加强筋(加强筋与轿底板11的接触处处均以焊接联结)。在本实施例中,轿底板11可以采用多板拼接的方式,但应保证有至少一道加强筋与轿底板11接合的部位可盖住拼接缝。而加强结构包括侧梁12和筋板13,该侧梁12形成在轿底板11的侧面上,使得侧梁1焊后与轿底板11垂直,筋板13固定在侧梁12和轿底板11之间;它们均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轿底板11上还根据需要形成有装饰板或/和PVC板。
托架机构2包括支撑梁21、侧支撑板22、横梁23、固定板24、止动胶板25和减震胶垫26等。支撑梁21为两根,它们分别位于轿底板11下方(此处的方向是按图3中观察到的予以定义的)且间隔设置(与轿底板11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位置对应);每根支撑梁21是经弯折形成的,整体呈“冖”状,但一弯折部宽于另一弯折部(宽的弯折部通过多个螺栓等紧固件与侧支撑板22相连接,窄的弯折部指向轿底板11的侧面)。侧支撑板22至少有四块,两两对应且间隔设置;至少两块侧支撑板22对应固定在每根支撑梁21底部的两端而垂直于轿底板11(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等常规的)。横梁23为两根,它们的两端分别连接侧支撑板22(即横梁23的两端通过焊接等常规方式固定在侧支撑板22的表面上)并与支撑梁21相垂直(横梁23还与支撑梁21相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等常规的),从而有利于提高托架机构2以及整个电梯轿底组件的强度。
固定板24也至少为两块,它们固定在每根支撑梁21的侧面上且延伸至轿底板11的一侧。止动胶板25的数量与固定板24的数量相同,它们与对应的固定板24相连接且固定在支撑梁21上,具体地:固定板24通过至少一根螺栓等紧固件穿过止动胶板25而连接至支撑梁21上,以保证轿底框架1和托架机构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减少金属件摩擦等引起的噪音。减震胶垫26的数量与固定板24的数量也相同,它们固定在支撑梁21和轿底板11之间,可以用螺栓等紧固件进行安装,可以保证轿底框架1和托架机构2之间的缓冲能力,也会减少金属件摩擦等引起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轿底板11、加强结构、支撑梁21、侧支撑板22、横梁23和固定板24相互独立地为高强度钢,有利于降低电梯轿底组件的重量(相比于普通材料制成的可降低30%左右重量)和制造成本;具体地,高强度钢的型号为S500MC或QSTE500LA。普通原材料Q235的性能为:抗拉强度为275~350MPa、屈服强度为235~270MPa、延伸率为26%;而高强度钢(S500MC/QSTE500LA)的的性能为:抗拉强度为520~750MPa、屈服强度为550~720MPa、延伸率为16%;在使用时,可以采用高强度钢(S500MC/QSTE500LA)、厚度2mm的板材制作轿底框架,采用高强度钢(S500MC/QSTE500LA)、厚度3.5mm的板材制作托架机构,此时电梯轿底组件的量约为275kg,相比原普通钢制作的降低30%左右重量,制造成本降低20%左右,承载强度可提高12%左右。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轿底组件还包括轿厢辅助机构3,该轿厢辅助机构3包括固定在加强结构侧面(具体在侧梁12的侧面)的地坎托架31(此处的固定采用焊接等常规方式)、固定在地坎托架31侧面且垂直于轿底板11的轿厢护脚板33(此处的固定采用螺栓等紧固件实现,下同)以及一端固定在地坎托架3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轿厢护脚板33上的多根护板支架32。具体地,轿厢护脚板33的宽度小于轿底板11的宽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轿底框架(1),所述轿底框架(1)包括轿底板(11)以及形成在所述轿底板(11)周面上的加强结构;
托架机构(2),所述托架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轿底板(11)下方且间隔设置的两根支撑梁(21)、对应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21)底部两端的侧支撑板(22)、两端连接所述侧支撑板(22)且与所述支撑梁(21)相垂直的两根横梁(23)、固定在每根所述支撑梁(21)侧面上且延伸至所述轿底板(11)一侧的固定板(24)、与所述固定板(24)相连接且固定在所述支撑梁(21)上的止动胶板(25)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梁(21)和所述轿底板(11)之间的减震胶垫(26);
所述轿底板(11)、所述加强结构、所述支撑梁(21)、所述侧支撑板(22)、所述横梁(23)和所述固定板(24)相互独立地为高强度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钢的型号为S500MC或QSTE500L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板(11)为弯折的钢板,其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道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侧梁(12)和筋板(13),所述侧梁(12)形成在所述轿底板(11)的侧面上,所述筋板(13)固定在所述侧梁(12)和所述轿底板(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轿厢辅助机构(3),所述轿厢辅助机构(3)包括固定在所述加强结构侧面的地坎托架(31)、固定在所述地坎托架(31)侧面且垂直于所述轿底板(11)的轿厢护脚板(33)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地坎托架(31)上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护脚板(33)上的多根护板支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护脚板(33)的宽度小于所述轿底板(11)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板(11)上还形成有装饰板或/和PVC板。
CN202220848554.7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Active CN217577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8554.7U CN2175779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8554.7U CN2175779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7919U true CN21757791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2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8554.7U Active CN217577919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7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74832B2 (ja) 車両
US7032961B2 (en)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
WO2019198753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H059968Y2 (zh)
CN217577919U (zh)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
KR20230108614A (ko) Pbv의 배터리 마운팅 구조
JP5527178B2 (ja) 車体構造
CN101209716A (zh) 一种承载式车身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JP6802297B2 (ja) シャーシアセンブリ及び陸上車両
JP2024515962A (ja) 車体
JP2000198401A (ja) 車両バンパーの補強部材
JP3509600B2 (ja) 自動車の車体の下部構造
JPS6320619Y2 (zh)
KR20210029385A (ko) 차량의 리어플로어 어셈블리
JP3832275B2 (ja) 車両の車台フレーム
JPH0665167U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取付け部構造
KR20200047946A (ko) 버스 프레임 장치
CN217577907U (zh) 一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
CN212373495U (zh) 副车架的车身支撑工装和车辆
CN214607709U (zh) 车辆的横梁组件以及车辆
CN220518396U (zh) 车架纵梁总成
CN215284973U (zh) 一种前束连杆安装支架、副车架与汽车
CN21965129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5552480U (zh) 一种车门外板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