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4234U - 管道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管道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4234U
CN217574234U CN202221053966.8U CN202221053966U CN217574234U CN 217574234 U CN217574234 U CN 217574234U CN 202221053966 U CN202221053966 U CN 202221053966U CN 217574234 U CN217574234 U CN 217574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molding
die
channel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539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福林
谢山穗
肖亮
钱利洪
姜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Kaixin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ang Kaixin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ang Kaixin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ang Kaixin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539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4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4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4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道成型模具。管道成型模具包括:模座,沿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成型通道;成模件,包括封堵部及配接于封堵部上的成型部,封堵部设于成型通道内并用于封堵成型通道,成型部沿预设方向穿设于成型通道,且成型部与成型通道的壁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成型空间;以及导正塞,配接于模座上,并套设于成型部远离封堵部的一端,导正塞与封堵部配合并用于导正成型部,以使成型部的中心轴线与成型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道成型模具能够提升工作可靠性的管道成型模具。

Description

管道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管道成型模具是用来制作管道的工具。传统的管道成型模具包括模座及成模件,模座上设有成型通道,成模件插入成型通道内并与成型通道的壁面界定形成成型空间。将粉料填充在成型空间内并挤压粉料,即可制作形成管道。
然而,传统的管道成型模具工作可靠性较差,其制备而成的管道容易偏心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工作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工作可靠性的管道成型模具。
一种管道成型模具,所述管道成型模具包括:
模座,沿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成型通道;
成模件,包括封堵部及配接于所述封堵部上的成型部,所述封堵部设于所述成型通道内并用于封堵所述成型通道,所述成型部沿所述预设方向穿设于所述成型通道,且所述成型部与所述成型通道的壁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成型空间;以及
导正塞,配接于模座上,并套设于所述成型部远离所述封堵部的一端,所述导正塞与所述封堵部配合并用于导正所述成型部,以使所述成型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成型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正塞沿所述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导正孔,所述成型部穿设并卡持于所述导正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型部远离所述封堵部的端面开设有供顶出件插入的顶出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正塞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正部及搭接部,所述导正部穿设并卡持于所述成型通道内,所述搭接部搭接于所述成型通道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堵部与所述成型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座具有配接所述导正塞的承载面;
所述管道成型模具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承载于所述承载面上,且其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导正塞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导正塞间隙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为金属垫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座上开设有多个成型通道,所述成模件及所述导正塞均为多个,所有所述成模件及所有所述导正塞均与所有所述成型通道一一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有所述成型通道沿所述模座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上述管道成型模具,由于导正塞配接于模座上,并套设于成型部远离封堵部的一端,且导正塞与封堵部配合并用于导正成型部,以使成型部的中心轴线与成型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在沿成型通道的径向挤压模座的过程中,可防止成模件发生偏移,进而,管道成型模具制备成型的管道也不容易偏心开裂。由此可见,上述管道成型模具具有较优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管道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管道成型模具沿A-A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
1、管道成型模具;10、模座;11、成型通道;12、承载面;13、成型空间; 20、成模件;21、封堵部;22、成型部;221、顶出孔;30、导正塞;31、导正孔;32、导正部;33、搭接部;34、倒圆角;40、垫片;41、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成型模具1,管道成型模具1 可以用于制备陶瓷管道、塑胶管道等管道,且管道成型模具1包括模座10、成模件20及导正塞30。模座10沿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成型通道11。成模件20 包括封堵部21及配接于封堵部21上的成型部22,封堵部21设于成型通道11 内并用于封堵成型通道11。成型部22沿预设方向穿设于成型通道11。且成型部22与成型通道11的壁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成型空间13。导正塞30配接于模座10上,并套设于成型部22远离封堵部21的一端,导正塞30与封堵部21 配合并用于导正成型部22,以使成型部22的中心轴线与成型通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
定义成型通道11具有沿预设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实际作业时,成模件20沿预设方向从成型通道11的第一开口处插入至成型通道11内,以使得封堵部21能够封堵成型通道11第一开口,且成型部22能够与成型通道11的壁面界定形成成型空间13。而后,由成型通道11的第二开口处灌入制备管道的粉料,并将导正塞30套设于成型部22远离封堵部21的一端。然后,沿成型通道11的径向挤压模座10,以使得粉料能够在成型通道11内压缩形成管道。之后,拆除导正塞30,并从第二开口处将成模件20及管道从成型通道11内顶出,最后将管道从成模件20上取下,至此,管道制备结束。
在管道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导正塞30与封堵部21配合能够导正成型部22,且使得成型部22的中心轴线与成型通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在挤压模座10的过程中,成模件20不会发生偏移。因此,制作成型的管道也不会存在偏心,壁厚不均匀的问题,且也不容易开裂。由此可见,本申请中提供的管道成型模具1具有较优的工作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挤压,可设置模座10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座体结构。比如,模座10可以为硬质橡胶座。
在一实施例中,导正塞30沿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导正孔31,成型部22穿设并卡持于导正孔31内。
在挤压前,操作成型部22穿设并卡持于导正孔31内,以实现成型部22与导正塞30之间的连接。在挤压完成后,操作成型部22退出导正孔31,可方便后续顶出管道及成模件20。导正孔31的设置,使得成模件20与导正塞30之间能够迅速进行拆装,从而有助于提升管道成型模具1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导正孔31是沿预设方向贯穿导正塞30的,因此,在装配的过程中,还可透过导正孔31观察成型部22与导正孔31的配合情况,以方便导正塞30及成模件20进行装配。
优选地,成模件20及导正塞30均为金属构件。这样,在挤压模座10的过程中,成模件20及导正塞30不易受力变形,则制作成型的管道的壁厚也更均匀。比如,成模件20为硬度合金构件,且成模件20的硬度≥HRC58,成模件20 的表面粗糙度<0.8。导正塞30也为硬度合金构件,且导正塞30的硬度≥HRC50, 成模件20的表面粗糙度≤1.6。
在一实施例中,成型部22远离封堵部21的端面开设有供顶出件插入的顶出孔221。
管道制作完成后,拆卸导正塞30,而后将顶出件插入至顶出孔221内并向成模件20施力,成模件20在顶出件的作用下带动管道退出成型通道11。
顶出孔221的设置,有助于提升顶出件与成模件20连接的牢靠性,可防止顶出件相对成模件20打滑而导致顶出件与成模件20分离的情况发生,故具有较高的顶出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导正塞30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正部32及搭接部33,导正部 32穿设并卡持于成型通道11内,搭接部33搭接于成型通道11外。
该种方式无需使用另外的紧固件便可实现导正塞30与模座10的连接,且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及装配牢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封堵部21与成型部2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34。
在成模件20及管道被顶出成型通道11后,可再次使用顶出件将成型部22 从管道内部顶出,以使得管道能够与成模件20分离。而由于封堵部21与成型部2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34,则成型后的管道与成模件20在该位置处的接触也更为光滑圆润,且摩擦力较小。这样,使用较小的顶出力便可将成模件20 从管道内顶出。
在一实施例中,模座10具有配接导正塞30的承载面12。管道成型模具1 还包括垫片40,垫片40承载于承载面12上,且其上开设有避让孔41,导正塞 30穿设于避让孔41内。垫片40对导正塞30具有限位作用,垫片40的设置能够限制导正塞30的移动,从而使得导正塞30具有更优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避让孔41与导正塞30间隙配合。
在模座10受压形变的过程中,导正塞30及成模件20受模座10的作用可能沿成型通道11的径向移动。而由于惯性的作用,垫片40保持静止。也就是说,模塞与垫片40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这样,容易导致模塞与垫片40之间发生挤压而导致模赛及垫片40均发生形变。
而在本申请中,由于避让孔41与导正塞30之间是间隙配合的,因此,垫片40的避让孔41孔壁与成模件20之间的间隙能够吸收模塞相对垫片40移动的距离,以防止模塞过度挤压垫片40而导致垫片40及模塞形变。
优选地,垫片40为金属垫片40。金属垫片40具有较硬的刚度,即使垫片 40受模塞的挤压而形变,其形变的程度也很小。因此,垫片40释放弹性势能时对模塞施加的反弹力也较小,从而可防止成模件20开裂。
在一实施例中,模座10上开设有多个成型通道11,成模件20及导正塞30 均为多个,所有成模件20及所有导正塞30均与所有成型通道11一一对应。对应地,垫片40上的避让孔41也应为多个并与所有成型通道11一一对应。
对应设置的成型通道11、成模件20及导正塞30配合能够用于制作管道。通过设置多个成型通道11、多个成模件20及多个导正塞30,则可同时制作多条管道,从而有助于提升管道成型模具1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模座10为圆柱状,多个成型通道11沿模座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在该种设置下,管道成型模具1在能够同时制作多个管道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美观性。
下面,对整个管道成型模具1的工作过程详细进行说明。
首先,每个成模件20沿预设方向从对应的成型通道11的第一开口处插入至对应的成型通道11内,且每个成模件20的封堵部21封堵对应的第一开口。而后,向每个成型空间13内灌入粉料。在加入粉料的过程中,需振动模座10,以使得每个成型空间13内的粉料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实。当每个成型空间13 内粉料装满后,在每个成模件20远离封堵部21的一端套设一导正塞30,并盖上垫片40。接着,对模座10进行压制,以使得粉末能够在成型空间13内形成管道。而后,依次摘下垫片40及所有导正塞30,操作顶出件将成模件20及管道顶出,最后,将成模件20从管道内顶出,至此,管道制作完成。
上述管道成型模具1,由于导正塞30配接于模座10上,并套设于成型部 22远离封堵部21的一端,且导正塞30与封堵部21配合并用于导正成型部22,以使成型部22的中心轴线与成型通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在沿成型通道11的径向挤压模座10的过程中,可防止成模件20发生偏移,进而,管道成型模具1制备成型的管道也不容易偏心开裂。由此可见,上述管道成型模具1 具有较优的工作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成型模具包括:
模座(10),沿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成型通道(11);
成模件(20),包括封堵部(21)及配接于所述封堵部(21)上的成型部(22),所述封堵部(21)设于所述成型通道(11)内并用于封堵所述成型通道(11),所述成型部(22)沿所述预设方向穿设于所述成型通道(11),且所述成型部(22)与所述成型通道(11)的壁面间隔设置并界定形成成型空间(13);以及
导正塞(30),配接于所述模座(10)上,并套设于所述成型部(22)远离所述封堵部(21)的一端,所述导正塞(30)与所述封堵部(21)配合并用于导正所述成型部(22),以使所述成型部(2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成型通道(11)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塞(30)沿所述预设方向贯穿设置有导正孔(31),所述成型部(22)穿设并卡持于所述导正孔(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22)远离所述封堵部(21)的端面开设有供顶出件插入的顶出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塞(30)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正部(32)及搭接部(33),所述导正部(32)穿设并卡持于所述成型通道(11)内,所述搭接部(33)搭接于所述成型通道(11)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21)与所述成型部(2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0)具有配接所述导正塞(30)的承载面(12);
所述管道成型模具还包括垫片(40),所述垫片(40)承载于所述承载面(12)上,且其上开设有避让孔(41),所述导正塞(30)穿设于所述避让孔(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41)与所述导正塞(30)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0)为金属垫片(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0)上开设有多个成型通道(11),所述成模件(20)及所述导正塞(30)均为多个,所有所述成模件(20)及所有所述导正塞(30)均与所有所述成型通道(11)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成型通道(11)沿所述模座(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CN202221053966.8U 2022-05-05 2022-05-05 管道成型模具 Active CN217574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3966.8U CN217574234U (zh) 2022-05-05 2022-05-05 管道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53966.8U CN217574234U (zh) 2022-05-05 2022-05-05 管道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4234U true CN21757423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4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53966.8U Active CN217574234U (zh) 2022-05-05 2022-05-05 管道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4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3292B2 (en) Injection mold
CN217574234U (zh) 管道成型模具
US4357822A (en) Crimping collet
CN210758904U (zh) 一种固定支架框模具装配结构
CN215431037U (zh) 一种组合式的弯管水胀模具
CN108673832B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的阴接头
US20030141645A1 (en) Mold holder of a molding machine and structure of combination
EP1714760A2 (en) Mold for making ceramic tiles
CN109366887A (zh) 用于制造复合结构件的注塑模具
CN110193915B (zh) 汽车门板注塑模具及其喇叭位成型块结构
KR100566513B1 (ko) 파이프재의 홈부 성형 방법
CN214491382U (zh)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模具组件
CN215849335U (zh) 一种充电支架模具
CN216609388U (zh) 一种四向压圆木模
CN218399243U (zh)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CN218399189U (zh) 一种模内埋钉型高强度笔记本外壳成形模具
CN211968176U (zh) 一种放置玻璃嵌件的注塑模具
CN219888463U (zh) 一种卡扣以及epp块集成卡扣结构
KR101642043B1 (ko) 파이프의 단부 연결구 제조용 금형 및 파이프의 단부 연결구 제조 방법
CN215703793U (zh) 一种软胶产品整圈倒扣脱模模具
CN218019957U (zh) 一种杯体脱模顶出装置
CN209811841U (zh) 一种夹爪及送料组件
CN216860305U (zh) 一种径向外挤压工具
CN219427379U (zh) 模具制品顶出结构
KR200476473Y1 (ko) 콘택트렌즈 제조용 주형 및 오목주형 성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