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5668U -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5668U
CN217555668U CN202220827216.5U CN202220827216U CN217555668U CN 217555668 U CN217555668 U CN 217555668U CN 202220827216 U CN202220827216 U CN 202220827216U CN 217555668 U CN217555668 U CN 217555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vertical
vertical leg
assembly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72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东
顾魏魏
花逸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Palfinger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Palfinger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Palfinger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Palfinger Special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72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5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5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5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翻转支腿机构包括垂直支腿,垂直支腿相对于活动支腿具有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还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锁紧组件,垂直支腿转动连接于安装座,驱动组件设置在垂直支腿与安装座之间,并用于驱动垂直支腿绕水平轴线在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翻转,锁紧组件设置在安装座或垂直支腿上,垂直支腿用于在翻转至作业位置或运输位置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于安装座上。这样,翻转支腿机构可以通过向上翻转垂直支腿来为改装底盘腾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或者防止垂直支腿在运输过程中与地面磕碰;并且通过设置锁紧组件来进一步提供保障措施,以防止垂直支腿在位于运输位置时突然向下翻转,进而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随车起重机的起重设备主要包括底盘、垂直支腿和活动支腿等部件,其中,活动支腿装配在底盘上,垂直支腿装配在活动支腿上且可翻转,当起重设备处于作业状态时,垂直支腿可以翻转至竖直向下,当起重设备处于行车状态时,垂直支腿可以翻转至竖直向上。
现有技术中,垂直支腿翻转至竖直向上位置时,通常依靠液压油缸来维持垂直支腿的竖直状态,若液压油缸出现泄漏等故障,可能会导致垂直支腿突然下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起重设备的垂直支腿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包括垂直支腿,所述垂直支腿相对于活动支腿具有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还包括安装座、驱动组件和锁紧组件,所述垂直支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垂直支腿绕水平轴线在所述作业位置和所述运输位置之间翻转,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或所述垂直支腿上,所述垂直支腿用于在翻转至所述作业位置或所述运输位置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锁销,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垂直支腿中的一个设有所述固定锁销,另一个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锁销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翻转至所述作业位置或所述运输位置时插入所述限位孔内。
可选地,所述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翻转至所述运输位置时限制所述垂直支腿的翻转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垂直支腿上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翻转至所述运输位置时抵接。
可选地,所述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与所述活动支腿之间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偏离运输位置时限制所述垂直支腿的偏离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上的第一限位件和用于设置在所述活动支腿上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在所述活动支腿处于收缩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运动轨迹上,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限位组件,所述第三限位组件用于在所述水平轴线方向上限制所述垂直支腿的运动行程。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链条、驱动油缸和套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的隔套,所述驱动油缸与所述垂直支腿可拆卸连接,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绕过所述隔套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的有杆腔油口处的阻尼阀和顺序阀,所述垂直支腿包括垂直油缸,所述垂直油缸的有杆腔油口与所述驱动油缸的有杆腔油口通过并联油路连通,且所述并联油路依次通过所述顺序阀和所述阻尼阀与所述驱动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垂直支腿可以通过安装座与活动支腿连接;这样,可以先将翻转支腿机构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待组装完成后再通过将安装座装配到活动支腿上以实现翻转支腿机构与活动支腿的连接,装配过程简单且方便。而且,驱动组件驱动垂直支腿翻转至竖直向下的作业位置或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时,可以通过锁紧组件将垂直支腿固定于安装座上;这样,一方面可以在驱动组件发生例如油缸泄漏或链条断裂或松动的故障时,锁紧组件能够进一步提供保障措施,以防止垂直支腿在位于运输位置时突然向下翻转,进而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垂直支腿支撑于地面上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于安装座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垂直支腿支撑于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另外当需要对起重设备的底盘进行改装或起重设备完成作业时,可以先解除锁紧组件的锁定,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垂直支腿绕水平轴线向上翻转至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为改装底盘腾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或者防止垂直支腿在运输过程中与地面磕碰,从而便于改装底盘或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液压油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11、连接板;12、座体;121、限位孔;13、安装板;2、垂直支腿;21、垂直油缸;22、支腿盘;23、支腿法兰;24、衬套;3、驱动组件;31、链条;32、驱动油缸;33、隔套;4、锁紧组件;41、固定锁销;5、第一限位组件;51、第一限位板;52、第二限位板;53、缓冲垫;6、第二限位组件;61、第一限位件;62、第二限位件;7、第三限位组件;71、第三限位板;72、连接件;8、液压组件;81、阻尼阀;82、顺序阀;83、液压锁; 100、活动支腿;
C1、液压锁的第一油口;C2、液压锁的第二油口;V1、液压锁的第一控制口;V2、液压锁的第二控制口;R、顺序阀的第一油口;P、顺序阀的第二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的Z轴表示竖直方向,也就是上下位置,且Z轴的正向(即Z轴的箭头指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附图中的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且X轴的正向代表左侧,X轴的反向代表右侧;附图中的 Y轴表示为前后位置,且Y轴的正向代表前侧,Y轴的反向代表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包括垂直支腿2,垂直支腿2相对于活动支腿100具有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还包括安装座1、驱动组件3和锁紧组件4,垂直支腿2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驱动组件 3设置在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之间,并用于驱动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在作业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翻转,锁紧组件4设置在垂直支腿2或安装座1上,垂直支腿2用于在翻转至作业位置或运输位置时通过锁紧组件4固定于安装座1上。
具体地,安装座1用于与例如随车起重机的起重设备的活动支腿可拆卸连接,即垂直支腿2通过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于活动支腿100上。驱动组件3 可以采用驱动电机,也可以采用如后文介绍的链条31和驱动油缸32的组合方式,当然,还可以采用能够实现驱动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翻转的其他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其中,水平轴线指的是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转动连接处的轴线,且该轴线位于图中XY平面上,垂直支腿2可以绕该轴线转动。锁紧组件4可以设置在垂直支腿2上,也可以设置在安装座1上,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当起重设备进行作业时,垂直支腿2通常用于支撑于地面,此时垂直支腿2竖直向下,即垂直支腿2处于作业位置;当起重设备进行运输时,需要将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向上翻转至例如竖直向上的便于运输的位置,即运输位置,而垂直支腿2的翻转角度或运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比如说,需要将垂直支腿2处于竖直向上的位置作为垂直支腿2的运输位置时,可以将垂直支腿2的翻转角度设定为180°,又比如,需要将垂直支腿2处于稍微偏离竖直向上的位置作为垂直支腿2的运输位置时,可以将翻转角度设定为160°或170°或190°或200°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而锁紧组件4可以设置在安装座1上,也可以设置在垂直支腿2上,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本实施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垂直支腿2可以通过安装座1与活动支腿 100连接;这样,可以先将翻转支腿机构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待组装完成后再通过将安装座1装配到活动支腿100上以实现翻转支腿机构与活动支腿100 的连接,装配过程简单且方便。而且,驱动组件3驱动垂直支腿2翻转至竖直向下的作业位置或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时,可以通过锁紧组件4将垂直支腿2固定于安装座1上;这样,一方面可以在驱动组件3发生例如油缸泄漏或链条31断裂或松动的故障时,锁紧组件4能够进一步提供保障措施,以防止垂直支腿2在位于运输位置时突然向下翻转,进而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垂直支腿2支撑于地面上时通过锁紧组件4固定于安装座1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垂直支腿2支撑于地面上时的稳定性。另外,当需要对起重设备的底盘进行改装或起重设备完成作业时,可以先解除锁紧组件4的锁定,然后通过驱动组件3驱动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向上翻转至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为改装底盘腾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或者防止垂直支腿2在运输过程中与地面磕碰,从而便于改装底盘或运输。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链条31、驱动油缸32和套设在安装座1上的隔套33,驱动油缸32与垂直支腿2可拆卸连接,链条 31的一端与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绕过隔套33并铰接于安装座 1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采用链条31和驱动油缸32的相互配合来实现驱动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转动,垂直支腿2处于竖直向下的作业位置时,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而且,在垂直支腿2的翻转过程中,链条31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这样,当需要向上翻转垂直支腿2时,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收缩并拉动链条31,使得垂直支腿2向上翻转,当垂直支腿2翻转到位,即垂直支腿2 位于运输位置后,通过锁紧组件4将垂直支腿2固定于安装座1上。如此,可以在不需要人力辅助的情况下实现驱动组件3驱动垂直支腿2翻转,省时又省力;同时,在链条31的配合作用下,垂直支腿2可以停止在作业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的任意翻转位置处,即垂直支腿2的翻转位置可以通过链条31 进行调节,不仅机构稳定,而且装配简单;另外,通过设置隔套33,并使链条31缠绕在隔套33上而不是直接缠绕在安装座1上,从而避免链条31磨损安装座1,延长了安装座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隔套33通常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造而成,以避免链条31与隔套33之间产生刚性摩擦,从而可以延长链条3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隔套33上设有环形凹槽,链条31缠绕在隔套33上的部分容置于环形凹槽内。如此,可以通过环形凹槽的槽壁对链条31在垂直支腿2的水平轴线方向上进行限位,防止链条31在相对于隔套33运动过程中脱离隔套33,保障翻转支腿机构能够正常使用。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安装座1包括连接板11、座体12和设置在连接板11上的安装板13,连接板11适于与活动支腿100连接,座体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11,垂直支腿2的一端套设在座体12上并与座体12转动连接,隔套33套设在座体12上并夹持在垂直支腿2连接于座体12的一端与连接板11之间,链条31远离于驱动油缸32的一端绕过隔套33并铰接于安装板13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垂直支腿2套设在座体12上以实现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将隔套33套设在座体12上并夹持在垂直支腿2 连接于座体12的一端与连接板11之间,以防止隔套33在垂直支腿2的水平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也是图中Y轴方向)上发生位移,保障翻转支腿机构能够正常使用;通过设置安装板13,并使链条31远离于驱动油缸32的一端绕过隔套33并铰接于安装板13上,以实现链条31与安装座1之间的铰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拆装。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锁紧组件4包括固定锁销41,安装座1 和垂直支腿2中的一个设有固定锁销41,另一个设有限位孔121,固定锁销 41用于在垂直支腿2翻转至作业位置或运输位置时插入限位孔12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锁销41设置在垂直支腿2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的一端,安装座1上与垂直支腿2的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限位孔12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锁销41设置在安装座1上,垂直支腿2上与固定锁销4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孔121。通过打开或关闭固定锁销41以实现固定锁销41脱离或插入限位孔121。当垂直支腿2转动至作业位置或运输位置时,通过关闭固定锁销41以使固定锁销41插入限位孔121内,将垂直支腿2固定在安装座1上,防止垂直支腿2相对于安装座1转动,从而进一步提供安全保障。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之间的第一限位组件5,第一限位组件5用于在垂直支腿2翻转至运输位置时限制垂直支腿2的翻转角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5可以是后文介绍的限位板结构,此时,需要在安装座1与垂直支腿2上各设置一个限位板,当垂直支腿2翻转至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时,利用两个限位板之间的抵接来实现限位作用;第一限位组件5也可以是光电感应装置,此时光电感应装置设置在安装座1和垂直支腿2中的一个上即可,当垂直支腿2翻转至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时,利用光电感应来实现限位作用。
这样,通过在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之间设置第一限位组件5来限定垂直支腿2的翻转角度,当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向上翻转的过程中,在第一限位组件5的作用下,垂直支腿2被限制在运输位置处,而不会继续翻转,实现限位作用。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限位组件5包括分别设置于安装座1 和垂直支腿2上的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用于在垂直支腿2翻转至运输位置时抵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组件5采用限位板结构实现限位,具体而言,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均为板状结构,且分别设置于安装座1和垂直支腿2上。当垂直支腿2处于竖直向下的作业位置时,第一限位板51与第二限位板52分别位于垂直支腿2的左右两侧,当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向上翻转至第一限位板51与第二限位板52抵接时,垂直支腿2正好位于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
如此,通过将第一限位组件5设置为限位板结构来实现限位作用,可以简化第一限位组件5的机械结构,以便于加工制造和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限位组件5还包括缓冲垫53,缓冲垫53位于第一限位板51朝向第二限位板52的一侧,并与第一限位板51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板51用于通过缓冲垫53与第二限位板52抵接。
本实施例中,缓冲垫53通常采用硬质橡胶材料制造而成,使得其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又具有一定的硬度,不容易发生较大形变,使用寿命长。当垂直支腿2从作业位置翻转至运输位置时,第二限位板52与缓冲垫53背离第一限位板51的一侧抵接。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缓冲垫53来缓冲第二限位板52对第一限位板51产生的碰撞冲击,而且第一限位板51与第二限位板52之间通过缓冲垫53形成间接抵接,可以避免第一限位板51与第二限位板52之间发生刚性碰撞。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垂直支腿2与活动支腿100之间的第二限位组件6,第二限位组件6用于在垂直支腿2偏离运输位置时限制垂直支腿2的偏离角度。
由于当垂直支腿2位于运输位置时,若驱动组件3发生例如链条31断裂或松动等故障,会导致垂直支腿2突然向下翻转,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故本实施例中在垂直支腿2与活动支腿100之间设置第二限位组件6,当垂直支腿2因驱动组件3发生例如链条31断裂或松动等故障而突然向下翻转时,在第二限位组件6的作用下,垂直支腿2朝偏离运输位置翻转一定角度 (即偏离角度)后就被限制在作业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处,即第二限位组件6能够限制垂直支腿的偏离角度,从而起到防护作用,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翻转支腿机构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限位组件6包括设置在垂直支腿2 上的第一限位件61和用于设置在活动支腿100上的第二限位件62,第二限位件62用于在活动支腿100处于收缩状态时位于第一限位件61的运动轨迹上,且第一限位件61用于与第二限位件62抵接。
本实施例中,活动支腿100通常采用伸缩支腿结构,具体而言,活动支腿100包括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且第二节段套设在第一节段上,第一节段可以相对于第二节段进行伸缩运动,而垂直支腿2可以通过安装座1可拆卸固定在活动支腿100的第一节段上,第二限位件62可以可拆卸设置在活动支腿100的第二节段上。当活动支腿100处于收缩状态时,即活动支腿100的第一节段收缩于第二节段内时,第二限位件62位于第一限位件61的运动轨迹上。当需要翻转垂直支腿2时,通常需要先将活动支腿100的第一节段伸出,以使第一限位件61与第二限位件62之间在垂直支腿2的水平轴线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第一限位件61与第二限位件62在垂直支腿2翻转过程时因发生抵接而影响垂直支腿2的翻转运动。而当垂直支腿2翻转至运输位置时,活动支腿100的第一节段缩回至第二节段内,使得第二限位件62 位于第一限位件61的运动轨迹上。其中,由于第一限位件61随垂直支腿2 一起转动,故第一限位件61的运动轨迹为轨迹圆,在活动支腿100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限位件61与第二限位件62位于该轨迹圆上。
这样,当驱动组件3发生例如链条31断裂或松动等故障而导致垂直支腿 2突然向下翻转时,垂直支腿2可以在翻转至第一限位件61与第二限位件62 相互抵接时停止,而不会继续向下翻转,如此以实现第二限位组件6的防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翻转支腿机构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第一限位件61可以为卡板,第二限位件62可以为设有凹槽的锁止勾,当垂直支腿2朝偏离运输位置向下翻转至卡板卡入锁止勾的凹槽内时,垂直支腿2停止翻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61和第二限位件62可以均为限位板结构,当垂直支腿2朝偏离运输位置向下翻转至呈限位板结构的第一限位件61和第二限位件62相互抵接时,垂直支腿2停止翻转。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与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限位组件7,第三限位组件7用于在垂直支腿2的水平轴线方向上限制垂直支腿2的运动行程。
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组件7与安装座1的座体12可拆卸连接,并可以限制垂直支腿2在水平轴线方向(即前后方向)上的运动行程。如此,以实现轴向锁紧垂直支腿2,防止垂直支腿2在翻转过程中沿轴向脱离安装座1的座体12。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三限位组件7包括第三限位板71和连接件72,第三限位板71通过连接件72与座体12远离于连接板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垂直支腿2连接于座体12的一端夹持在第三限位板71与隔套 33之间。
具体地,连接件72通常为螺栓等紧固件,隔套33和垂直支腿2依次套设到座体12上后,第三限位板71通过连接件72可拆卸固定在安装座1的座体12上,并使隔套33夹持在垂直支腿2与连接板11之间、垂直支腿2夹持在第三限位板71与隔套33之间。如此,以实现在水平轴向上锁紧隔套33和垂直支腿2,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翻转支腿机构还包括液压组件8,液压组件8包括设置在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处的阻尼阀81和顺序阀82,垂直支腿2包括垂直油缸21,垂直油缸21的有杆腔油口与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通过并联油路连通,且该并联油路依次通过顺序阀82和阻尼阀81与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连通。
具体地,垂直支腿2位于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时,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起重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垂直油缸21竖直向下且处于伸出状态,当起重设备完成作业并需要缩回垂直油缸21时,垂直油缸21的有杆腔进油,该液压油也会经并联油路流入顺序阀82的第一油口R,并从顺序阀82的第二油口P经阻尼阀81进入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使得驱动油缸32 的活塞杆收缩,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收缩的同时拉动链条31,使得垂直油缸21向上翻转,当翻转至第一限位板51与缓冲垫53抵接时,垂直油缸21刚好位于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待垂直油缸21缩回到位后,关闭固定锁销41。当需要将垂直支腿2伸出并向下翻转以进行作业时,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 32的无杆腔进油,同时,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出油,由于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经阻尼阀81从顺序阀82的第二油口P进入顺序阀82的油压小于顺序阀82的第一油口R的油压,使得顺序阀82处于关闭状态,待垂直油缸21伸出到位后,顺序阀82的第一油口R的油压减小,使得顺序阀82打开,进而使得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链条31相对远离垂直油缸21,使得垂直油缸21开始往下翻转,当驱动油缸32伸出到位时,垂直油缸21刚好竖直向下,即到达作业位置,待垂直油缸21伸出到位后关闭固定锁销41。
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油缸32的缸径和杆径比垂直油缸21的缸径和杆径小,故通过在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处设置阻尼阀81,以减小驱动油缸 32的有杆腔进出油时的速度,从而可以降低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伸出时的速度,使得垂直油缸21能够平稳下落。通过设置顺序阀82,以在垂直油缸21 和驱动油缸32的无杆腔同时进油时,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能够依次进行伸出动作,即垂直油缸21先进行伸出动作,然后驱动油缸32进行伸出动作,从而实现顺序操作。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液压组件8还包括液压锁83,垂直油缸 21和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通过并联油路与液压锁83的第一油口C1连通,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无杆腔油口与液压锁83的第二油口C2连通。
本实施例中,当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需要进油时,液压油从液压锁83的第一控制口V1进入液压锁83,并从液压锁83的第一油口 C1经并联油路分别进入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当垂直油缸21 和驱动油缸32的无杆腔需要进油时,液压油从液压锁83的第二控制口V2进入液压锁83,并从液压锁83的第二油口C2分别进入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 32的无杆腔。
这样,通过设置液压锁83,以在不对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进行供油时,锁住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防止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发生泄漏,从而起到保压作用,保证垂直支腿2能够地稳定支撑于地面且驱动油缸32保持稳定地伸出状态。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垂直支腿2还包括支腿盘22、支腿法兰 23和衬套24,垂直油缸21的缸体与安装座1转动连接,垂直油缸21的活塞杆通过支腿法兰23和衬套24与支腿盘22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腿盘22用于在垂直油缸21伸出到位时支撑于地面上,且垂直油缸21的活塞杆通过支腿法兰23和衬套24与支腿盘22可拆卸连接。如此,以实现垂直油缸21的活塞杆与支腿盘2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而且装配简单、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支腿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起重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垂直支腿2位于竖直向下的作业位置,且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当需要将垂直支腿2缩回并向上翻转以进行运输时,先打开固定锁销41,然后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 32的有杆腔进油,使得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收缩,驱动油缸 32的活塞杆进行收缩的同时拉动链条31,使得垂直油缸21向上翻转,当翻转至第一限位板51与缓冲垫53抵接时,垂直油缸21刚好位于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待垂直油缸21的活塞杆缩回到位后,关闭固定锁销41。
起重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垂直支腿2位于例如竖直向上的运输位置,且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当需要将垂直支腿2伸出并向下翻转以进行作业时,先打开固定锁销41,然后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无杆腔进油,使得垂直油缸21和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伸出,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伸出时带动链条31相对远离垂直油缸21,使得垂直油缸21开始向下翻转,当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伸出到位时,垂直油缸21刚好竖直向下,即到达作业位置,待垂直油缸21的活塞杆伸出到位后,关闭固定锁销41。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
本实施例中,起重设备可以是随车起重机,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垂直支腿2 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通常包括翻转支腿机构和活动支腿100,翻转支腿机构的垂直支腿2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驱动组件3设置在垂直支腿2与安装座1 之间,并适于驱动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在作业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翻转,锁紧组件4设置在垂直支腿2或安装座1上,垂直支腿2适于在翻转至作业位置或运输位置时通过锁紧组件4固定于安装座1上。由于起重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翻转支腿机构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包括垂直支腿(2),所述垂直支腿(2)相对于活动支腿(100)具有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驱动组件(3)和锁紧组件(4),所述垂直支腿(2)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2)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并用于驱动所述垂直支腿(2)绕水平轴线在所述作业位置和所述运输位置之间翻转,所述锁紧组件(4)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或所述垂直支腿(2)上,所述垂直支腿(2)用于在翻转至所述作业位置或所述运输位置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4)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固定锁销(41),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垂直支腿(2)中的一个设有所述固定锁销(41),另一个设有限位孔(121),所述固定锁销(41)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2)翻转至所述作业位置或所述运输位置时插入所述限位孔(1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2)与所述安装座(1)之间的第一限位组件(5),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2)翻转至所述运输位置时限制所述垂直支腿(2)的翻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垂直支腿(2)上的第一限位板(51)和第二限位板(52),所述第一限位板(5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52)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2)翻转至所述运输位置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2)与所述活动支腿(100)之间的第二限位组件(6),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用于在所述垂直支腿(2)偏离所述运输位置时限制所述垂直支腿(2)的偏离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支腿(2)上的第一限位件(61)和用于设置在所述活动支腿(100)上的第二限位件(62),所述第二限位件(62)用于在所述活动支腿(100)处于收缩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61)的运动轨迹上,且所述第一限位件(61)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件(6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1)可拆卸连接的第三限位组件(7),所述第三限位组件(7)用于在所述水平轴线方向上限制所述垂直支腿(2)的运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链条(31)、驱动油缸(32)和套设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隔套(33),所述驱动油缸(32)与所述垂直支腿(2)可拆卸连接,所述链条(3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油缸(32)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绕过所述隔套(33)并铰接于所述安装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组件(8),所述液压组件(8)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处的阻尼阀(81)和顺序阀(82),所述垂直支腿(2)包括垂直油缸(21),所述垂直油缸(21)的有杆腔油口与所述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油口通过并联油路连通,且所述并联油路依次通过所述顺序阀(82)和所述阻尼阀(81)与所述驱动油缸(32)的有杆腔连通。
10.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转支腿机构。
CN202220827216.5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Active CN217555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7216.5U CN21755566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7216.5U CN21755566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5668U true CN217555668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7216.5U Active CN21755566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5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7283B2 (en) Moving device for counterweight
CA2948168C (en) Lift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3054777A1 (ja) 作業車両の可動式ラダー装置
US20110188982A1 (en) Working machine
WO2016129262A1 (ja)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のカーボディウエイト支持装置
CN105800521A (zh) 一种货叉架总成
CN217555668U (zh) 一种翻转支腿机构及起重设备
JP2010156123A (ja) 伸縮トラックフレーム
JP3272721B2 (ja) 関節式ブームを備えた駆動機械
JP7131197B2 (ja) カウンタウエイト着脱装置
JP6610088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に備えられたステップ機構
JP5065808B2 (ja) 車両
JP7135738B2 (ja) 作業車
CN110626964A (zh) 可调节高度并可折叠的新型起重机
JP6638440B2 (ja) 建設機械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JP3143930U (ja) 産業車両のバッテリ交換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JP2006028880A (ja) 杭孔掘削機
CN218986841U (zh) 卡丁车及其车架
CN218986840U (zh) 卡丁车车架及其装配机构
JPH0672442B2 (ja) 作業機の昇降式運転室
CN116395316A (zh) 一种适用于防火门处辊道机的倾翻机构
CN219296201U (zh) 一种门座起重机可移动漏斗卸料系统及门座起重机
JP2019138005A (ja) 作業車両
CN112140813B (zh) 一种用于轮胎更换的工具车
CN110329373B (zh) 一种下车履带总成及履带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