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5165U - 一种移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5165U
CN217555165U CN202221644756.6U CN202221644756U CN217555165U CN 217555165 U CN217555165 U CN 217555165U CN 202221644756 U CN202221644756 U CN 202221644756U CN 217555165 U CN217555165 U CN 217555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belt
conveying belt
conveying
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47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彬
辛怀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ex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ex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ex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ex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47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5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5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5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载装置,移载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装置、循环输送装置、上料机械臂和下料机械臂,其中循环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第一中间输送带、第二中间输送带和料盘,第一中间输送带设置于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之间,第二中间输送带设置于第一中间输送带上方,上料输送带能升降于机架以分别对接第一中间输送带与第二中间输送带,下料输送带能升降于机架以分别对接第一中间输送带与第二中间输送带;上料机械臂用于将送料装置上的物料夹取至料盘上;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料盘上的物料夹取至下料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能够实现对料盘的循环运输,有效提升对物料的上下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移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逐渐普及,在对电池等物料进行上料上下料运输时往往会使用到移载装置,从而提升物料的上下料效率。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在移载装置中设置传送带,并且在将物料放置于料盘后再将料盘置于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将料盘于上料位输送至下料位,从而完成物料运输工作。而现有设备中输送带缺乏对料盘的循环运输功能,料盘在下料位完成下料后需要机械手等外部设备才能再次移动至上料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下料过程的运作效率,也使操作过程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载装置,能够对送料的料盘进行循环运输,有效提升上下料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载装置,包括:
机架;
送料装置,用于输送物料;
循环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第一中间输送带、第二中间输送带和料盘,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带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的上方,所述上料输送带能够升降于所述机架以分别对接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所述下料输送带能够升降于所述机架以分别对接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且所述料盘被配置为能于所述上料输送带、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所述下料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之间循环运输;
上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送料装置上输送的所述物料夹取至所述料盘上;
下料机械臂,用于将所述料盘上的所述物料夹取至下料位。
可选地,所述上料输送带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升降而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相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相对接的第二位置,所述下料输送带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升降而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相对接的第三位置和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相对接的第四位置;
当所述上料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料盘能够于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之间转移;当所述上料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料盘能够于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之间转移;当所述下料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料盘能够于所述下料输送带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之间转移;当所述下料输送带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料盘能够于所述下料输送带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之间转移。
可选地,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运输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输送带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上料轮和绕设于所述上料轮的上料带,所述第一运输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上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上料带转动;
第二运输控制装置,所述下料输送带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下料轮和绕设于所述下料轮的下料带,所述第二运输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下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下料带转动;
第三运输控制装置,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第一中间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轮的第一中间带,所述第三运输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中间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中间带转动;
第四运输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的第二中间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二中间轮的第二中间带,所述第四运输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中间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中间带转动。
可选地,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升降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上料输送带升降于所述机架;
第二升降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下料输送带升降于所述机架。
可选地,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上料机械臂滑动升降于所述第二滑轨。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械臂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机架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四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部,所述第三滑动部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五滑轨,所述下料机械臂滑动升降于所述第五滑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下料机械臂与所述第三滑动部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
送料输送带,包括送料轮和绕设于所述送料轮上的送料带,所述送料带用于运输所述物料;
送料运输控制装置,所述送料运输控制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送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送料带同步转动;
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送料带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适于在所述送料带将所述物料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止挡所述物料继续沿所述送料带运输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伸缩于所述送料带,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适于在所述送料带将前一个所述物料运输至所述上料夹取位置时伸出以止挡后一个所述物料继续沿所述送料带运输方向移动,并在前一个所述物料上料完成后缩回以使后一个所述物料继续沿所述送料带运输方向移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第一中间输送带设置于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之间,第二中间输送带间隔设置于第一中间输送带的上方,且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均能够升降于机架,当进行上下料工作时,将料盘置于上料输送带上,通过送料装置输送物料,当物料输送至上料夹取位置时,通过上料机械臂将物料夹取至料盘上以完成上料工作,随后控制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相对机架上升并与第二中间输送带对接,使得上料输送带上的料盘能够通过第二中间输送带运输至下料输送带上,随后通过下料机械臂将料盘上的物料夹取至下料位,待料盘上的全部物料全部被夹取走之后,控制下料输送带和上料输送带下降并与第一中间输送带对接,使得下料输送带上的料盘能够通过第一中间输送带重新运输回上料输送带上,从而进行下面一轮的上下料工作,以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对料盘的循环运输功能,无需借助外部结构再对料盘进行搬运,有效提升对物料的上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载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机架;
110、送料装置;111、送料输送带;1111、送料带;1112、侧挡部;112、送料运输控制装置;113、第一限位装置;114、第二限位装置;115、限位伸缩控制装置;116、定位推出装置;117、送料支架;121、上料输送带;1211、上料带;122、下料输送带;1221、下料带;123、第一中间输送带;1231、第一中间带;124、第二中间输送带;1241、第二中间带;125、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6、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7、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8、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91、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2、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30、料盘;141、上料机械臂;142、下料机械臂;151、第一滑轨;152、第一滑动部;153、第一立杆;161、第三滑轨;162、第二滑动部;163、第四滑轨;164、第三滑动部;165、第二立杆;
20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载装置,参照图1至图3所示,移载装置包括机架100、送料装置110、循环输送装置、上料机械臂141和下料机械臂142,其中送料装置110设置于机架100的一侧并用于输送物料;循环输送装置设置于机架100上,循环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带121、下料输送带122、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第二中间输送带124和料盘130,第一中间输送带123设置于上料输送带121和下料输送带122之间,第二中间输送带124间隔设置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的上方,上料输送带121能够升降于机架100以分别对接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下料输送带122能够升降于机架100以分别对接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且料盘130适于在上料输送带121及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100升降的过程中于上料输送带121、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下料输送带122以及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循环运输;上料机械臂141活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并用于将送料装置110上输送的物料200夹取至料盘130上;下料机械臂142活动设置于机架100上,并用于将料盘130上的物料200夹取至下料位。
于本实施例中,上料输送带121设置于靠近送料装置110的一侧,下料输送带122设置于远离送料装置110的一侧,当进行上下料工作时,将料盘130置于上料输送带121上,通过送料装置110输送物料200,当物料200输送至上料夹取位置时,通过上料机械臂141将物料200夹取至料盘130上以完成上料工作,随后控制上料输送带121和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200上升并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对接,使得上料输送带121上的料盘130能够通过第二中间输送带124运输至下料输送带122上,随后通过下料机械臂142将料盘130上的物料200夹取至下料位,待料盘130上的全部物料200全部被夹取走后,控制下料输送带122和上料输送带121下降并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对接,使得下料输送带122上的料盘130能够通过第一中间输送带123重新运输回上料输送带121上,从而进行下面一轮的上下料工作,以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对料盘130的循环运输功能,无需借助外部结构再对料盘130进行搬运,有效提升对物料200的上下料效率。
本实施例所适用运输的物料200可以是电池,也可以是其他类别的待运转物件,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优选地,一个料盘130上优选能够装载多个物料200。具体地,料盘130上开设有多个容置槽,上料机械臂141在进行上料工作时能够将物料200插接于插接槽上,从而保证物料200能够稳定可靠的放置。
进一步地,上料输送带121能够相对机架100升降而具有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第二位置,下料输送带122能够相对机架100升降而具有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第三位置和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第四位置;当上料输送带121位于第一位置时,料盘130能够于上料输送带121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之间转移;当上料输送带121位于第二位置时,料盘130能够于上料输送带121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转移;当下料输送带122位于第三位置时,料盘130能够于下料输送带122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之间转移;当下料输送带122位于第四位置时,料盘130能够于下料输送带122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转移。
具体地,上料输送带121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00上的上料轮和绕设于上料轮的上料带1211(图中未标识上料轮);下料输送带12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00上的下料轮和绕设于下料轮的下料带1221(图中未标识下料轮);第一中间输送带123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00上的第一中间轮和绕设于第一中间轮的第一中间带1231(图中未标识第一中间轮);第二中间输送带124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00上的第二中间轮和绕设于第二中间轮的第二中间带1241(图中未标识第二中间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即为上料输送带121相对机架100上升至与第二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位置,在该位置上上料带1211与第二中间带1241于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进而能够使料盘130于上料带1211与第二中间带1241之间可靠运输。第二位置即为上料输送带121相对机架100下降至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位置,在该位置上上料带1211与第一中间带1231于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进而能够使料盘130在上料带1211与第一中间带1231之间可靠运输。第三位置即为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100上升至与第二钟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位置,在该位置上下料带1221与第二中间带1241于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进而能够使料盘130在下料带1221与第二中间带1241之间可靠运输。第四位置即为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100下降至与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位置,在该位置上下料带1221与第一中间带1231于水平方向上平齐设置,进而能够使料盘130在下料带1221与第一中间带1231之间可靠运输。
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和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其中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能够驱动上料轮转动以带动上料带1211转动,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能够驱动下料轮转动以带动下料带1221转动,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能够驱动第一中间轮转动以带动第一中间带1231转动,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能够驱动第二中间轮转动以带动第二中间带1241转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及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优选均设置为驱动电机。以对上料输送带121的控制为例,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设置于除上料带1211和上料轮以外的固定结构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料轮,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其输出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上料轮进行同步转动。
下面对料盘130的循环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当需要进行上料工作时,控制上料输送带121相对机架100上升至第一位置,并且控制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100上升至第三位置,上料带1211上放置有空的料盘130,随后通过上料机械臂141将由送料装置110输送来的物料200进行夹取并置于料盘130内,当料盘130中装好物料200后,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及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分别驱动上料轮、第二中间轮及下料轮绕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对应带动上料带1211、第二中间带1241及下料带1221同时转动,使得上料带1211上的料盘130能够经第二中间带1241输送至下料带1221上,从而将料盘130输送至下料工位。当料盘130输送至下料工位时,下料机械臂142能够将料盘130上装载的物料200依次取出并夹取至下料位,以供物料200的下料工作。当料盘130上的物料200全部被取出后,控制下料输送带122相对机架100下降至第四位置,并且控制上料输送带121相对机架100下降至第二位置,随后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及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分别驱动下料轮、第一中间轮及上料轮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对应带动下料带1221、第一中间带1231及上料带1211同时反向转动,使得下料带1221上的料盘130能够经第一中间带1231输送回上料带1211,从而将料盘130又输送回上料工位,以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0上的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1和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292,其中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1能够驱动上料输送带121升降于机架100,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292能够驱动下料输送带122升降于机架100。具体地,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1和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292均设置为升降气缸。以对上料输送带121的升降控制为例,升降气缸的固定端与机架100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连接于上料输送带121除上料带1211和上料轮以外的固定结构上。通过对升降气缸的伸缩端进行伸缩控制,即可实现对上料输送带121可靠有效的升降控制。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机架100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151,第一滑轨15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52,第一滑动部152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滑轨(图中未示出第二滑轨),上料机械臂141滑动升降于第二滑轨。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上垂直设置有第一立杆153,第一滑轨151设置于第一立杆153的端部。第二滑轨沿垂直方向布置,上料机械臂141滑动升降于第二滑轨,从而能够使上料机械臂141能够升降于机架100;第一滑轨151沿水平方向布置,第一滑动部152滑动于第一滑轨151,进而能够使上料机械臂141能够水平移动于机架100。即上料机械臂141能够相对机架100拥有两个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从而实现对物料200有效可靠地夹取和转运工作。
上料机械臂141的具体结构以及对料盘130的夹取原理及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再次均不作过多展开。
进一步地,上料机械臂141与第一滑动部152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多个上料机械臂141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对物料200进行上料转运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机械臂141与第一滑动部152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两个,每个第一滑动部152均通过第二滑轨与对应的上料机械臂141滑动连接。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滑动部152优选滑动连接于同一个第一滑轨151上,在满足两个上料机械臂141移动效果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节省第一滑轨151的重复布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滑动控制装置和第二滑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动控制装置和第二滑动控制装置)。第一滑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第一滑动部152滑动于第一滑轨151,第二滑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上料机械臂141滑动升降于第二滑轨。可选地,第一滑动控制装置和第二滑动控制装置均设置为伺服模组。
于本实施例中,机架100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三滑轨161,第三滑轨16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62,第二滑动部162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滑轨163,第四滑轨163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部164,第三滑动部164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五滑轨(图中未示出第五滑轨),下料机械臂142滑动升降于第五滑轨,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上垂直设置有第二立杆165,第三滑轨161设置于第二立杆165的端部。第五滑轨沿垂直方向布置,下料机械臂142滑动升降于第五滑轨,从而能够使下料机械臂142能够升降于机架100;第四滑轨163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第三滑动部164滑动于第四滑轨163,使下料机械臂142能够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于机架100;第三滑轨161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第二滑动部162滑动于第三滑轨161,使下料机械臂142能够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于机架100。即下料机械臂142能够相对机架100拥有三个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从而实现对物料200进行可靠有效的下料转运工作。
下料机械臂142的具体结构以及对料盘130的夹取原理及过程均为现有技术,再次均不作过多展开。
进一步地,下料机械臂142与第三滑动部164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多个下料机械臂142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对物料200下料转运的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下料机械臂142与第三滑动部164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三个,每个第三滑动部164均通过第五滑轨与对应的下料机械臂142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16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滑动部162优选滑动于同一个第三滑轨161上,每个第二滑动部162上均设置有第四滑轨163,三个第三滑动部164中有两个滑动于其中一个第四滑轨163上,有一个滑动于另一个第四滑轨163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滑动控制装置、第四滑动控制装置和第五滑动控制装置(图中未标识第三滑动控制装置、第四滑动控制装置和第五滑动控制装置)。第三滑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第二滑动部162滑动于第三滑轨161,第四滑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第三滑动部164滑动于第四滑轨163,第五滑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下料机械臂142滑动于第五滑轨。可选地,第三滑动控制装置、第四滑动控制装置及第五滑动控制装置均设置为伺服模组。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所示,送料装置110包括送料输送带111、送料输送控制装置112和第一限位装置113,其中送料输送带111包括送料轮和绕设与送料轮上的送料带1111(图中未标识送料轮),送料带1111于输送物料200,送料运输控制装置112能够驱动送料轮转动以带动送料带1111同步转动,第一限位装置113设置于送料带1111上方,第一限位装置113适于在送料带1111将物料200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止挡物料200继续沿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送料输送带111、送料输送控制装置112和第一限位装置113均设置于送料支架117上,送料轮转动连接于送料支架117,第一限位装置113与送料支架117固定连接。当物料200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第一限位装置113能够对物料200进行可靠限位,阻止物料200继续沿送料带1111输送方向移动,使物料200位于上料机械臂141的夹取范围内,有效保证上料机械臂141对物料200进行上料夹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选地,送料运输控制装置112优选也设置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送料装置110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114,第二限位装置114伸缩于送料带1111,第二限位装置114适于在送料带1111将前一个物料200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伸出以止挡后一个物料200继续沿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并在前一个物料200上料完成后缩回以使后一个物料200继续沿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送料带1111上的物料是依次间隔设置的,而上料机械臂141将位于上料夹取位置的物料200进行夹取转运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装置114,能够在上料机械臂141对上料夹取位置的物料200进行夹取时伸出以对后一个物料200进行止挡,暂时避免其继续沿送料带1111的运输方向移动以对上料工作产生干涉,待前一个物料200成功夹取至料盘130后缩回以使后一个物料200继续沿送料带1111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
具体地,送料支架117上还设置有限位伸缩控制装置115,限位伸缩控制装置115能够控制第二限位装置114的伸缩。具体地,限位伸缩控制装置115优选设置为伸缩缸,伸缩缸的固定端与送料支架117固定连接,伸缩缸的伸缩端与第二限位装置114固定连接,当需要对物料200进行止挡时,伸缩缸控制其伸缩端相对固定端伸出,从而实现对物料200的有效止挡作用。
进一步地,送料带1111的两端凸出设置有侧挡部1112,且送料带1111于上料夹取位置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推出装置116。侧挡部1112与送料支架117固定连接,侧挡部1112的设置能够在物料200在送料带1111上输送时于送料带1111宽度方向对物料200两侧进行有效止挡,避免物料200在输送过程中意外跌落。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推出装置116优选也设置为伸缩缸,伸缩缸的固定端与送料支架117固定连接,当物料200被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若送料带1111上的物料200产生了一定的偏移,使得上料机械臂141无法准确夹持住物料200,从而影响夹取效果。通过设置定位推出装置116,当定位推出装置116设置为伸缩缸时,伸缩缸的伸缩端能够相对固定端伸出并对物料200进行推抵,进而调整物料200的位置以使上料机械臂141能够进行可靠的夹取工作,进而保证物料200在上料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送料装置(110),用于输送物料(200);
循环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带(121)、下料输送带(122)、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第二中间输送带(124)和料盘(130),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带(121)和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之间,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的上方,所述上料输送带(121)能够升降于所述机架(100)以分别对接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所述下料输送带(122)能够升降于所述机架(100)以分别对接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且所述料盘(130)被配置为能于所述上料输送带(121)、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以及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循环运输;
上料机械臂(141),用于将所述送料装置(110)上输送的所述物料(200)夹取至所述料盘(130)上;
下料机械臂(142),用于将所述料盘(130)上的所述物料(200)夹取至下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带(121)能够相对所述机架(100)升降而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第二位置,所述下料输送带(122)能够相对所述机架(100)升降而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相对接的第三位置和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相对接的第四位置;
当所述上料输送带(12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料盘(130)能够于所述上料输送带(121)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之间转移;当所述上料输送带(121)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料盘(130)能够于所述上料输送带(121)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转移;当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料盘(130)能够于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与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之间转移;当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料盘(130)能够于所述下料输送带(122)与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之间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所述上料输送带(12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的上料轮和绕设于所述上料轮的上料带(1211),所述第一运输控制装置(125)能够驱动所述上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上料带(1211)转动;
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所述下料输送带(122)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的下料轮和绕设于所述下料轮的下料带(1221),所述第二运输控制装置(126)能够驱动所述下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下料带(1221)转动;
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所述第一中间输送带(12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的第一中间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一中间轮的第一中间带(1231),所述第三运输控制装置(127)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中间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中间带(1231)转动;
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所述第二中间输送带(124)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00)的第二中间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二中间轮的第二中间带(1241),所述第四运输控制装置(128)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中间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中间带(124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1),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升降控制装置(1291)能够驱动所述上料输送带(121)升降于所述机架(100);
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292),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二升降控制装置(1292)能够驱动所述下料输送带(122)升降于所述机架(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151),所述第一滑轨(15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52),所述第一滑动部(152)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上料机械臂(141)滑动升降于所述第二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臂(14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52)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三滑轨(161),所述第三滑轨(161)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62),所述第二滑动部(162)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滑轨(163),所述第四滑轨(163)上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动部(164),所述第三滑动部(164)沿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五滑轨,所述下料机械臂(142)滑动升降于所述第五滑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械臂(142)与所述第三滑动部(164)的数量均对应设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110)包括:
送料输送带(111),包括送料轮和绕设于所述送料轮上的送料带(1111),所述送料带(1111)用于运输所述物料(200);
送料运输控制装置(112),所述送料运输控制装置(112)能够驱动所述送料轮转动以带动所述送料带(1111)同步转动;
第一限位装置(113),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13)设置于所述送料带(1111)上方,所述第一限位装置(113)适于在所述送料带(1111)将所述物料(200)运输至上料夹取位置时止挡所述物料(200)继续沿所述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110)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114),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14)伸缩于所述送料带(1111),所述第二限位装置(114)适于在所述送料带(1111)将前一个所述物料(200)运输至所述上料夹取位置时伸出以止挡后一个所述物料(200)继续沿所述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并在前一个所述物料(200)上料完成后缩回以使后一个所述物料(200)继续沿所述送料带(1111)运输方向移动。
CN202221644756.6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移载装置 Active CN217555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4756.6U CN21755516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移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4756.6U CN21755516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移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5165U true CN217555165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50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4756.6U Active CN21755516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移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5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699B (zh) 工装板送取循环系统
CN207792114U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组件
CN218319190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3071887A (zh) Ic载板放板机
CN110844504B (zh) 一种具有人机协作的西林瓶装盘生产线
CN112124981A (zh) 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
CN104669032B (zh) 物流系统
CN112824261A (zh) 一种双组托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3801957U (zh) 供料装置
CN217555165U (zh) 一种移载装置
CN219155788U (zh)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N218560142U (zh) 转移设备
CN116281119A (zh) 一种自动拾取输送上下料系统
CN110980236B (zh) 一种自动上卸料盒装置
CN215159458U (zh) 物料自动输送装置及喷墨打印设备
CN115649898A (zh) 装车系统
CN114873263A (zh) 一种侧板上料设备、涂胶以及积放链输送设备
CN210113227U (zh) 一种电池片料盒自动取放装置
CN210192758U (zh) 料箱周转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114180329A (zh) 一种储送一体式可循环零件上料系统
CN116835256B (zh) 一种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
CN218827020U (zh) 一种花篮自循环供收料机
CN219990463U (zh) 一种自动包胶设备
CN219807285U (zh) 一种料箱搬运接驳装置
CN216189026U (zh) 食品自动装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