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0306U -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 Google Patents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50306U
CN217550306U CN202220897414.9U CN202220897414U CN217550306U CN 217550306 U CN217550306 U CN 217550306U CN 202220897414 U CN202220897414 U CN 202220897414U CN 217550306 U CN217550306 U CN 217550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ispensing
positioning
magne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74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书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ogu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ogu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ogu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ogu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74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50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50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50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点胶治具包括:载具,设有用于保持工件的第一容纳槽;基座,包括第一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相对于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钝角。载具的第一部分用于放置在第一定位部内,使第一支撑面支撑第一部分;载具的第二部分用于放置在第二定位部内,使第二支撑面支撑第二部分。载具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第一定位部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第二定位部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上述方式,可方便调节工件的角度,进而实现点胶操作。

Description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胶治具和采用这种点胶治具的点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的制造企业都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一些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各个零组件进行点胶粘合,也就是将相关零组件点胶并粘合形成一个整体。
点胶操作的方法一般是先利用点胶机构在一零件的上点上胶液,然后再将另一零件贴合在具有胶液的零件上。然而,这种方法对于体积较小,特别是点胶操作空间较小的零件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点胶机中的点胶针头通常与被点胶零件垂直,点胶时点胶针头向下运动至待点胶位置;从而,对于由于零件较小而存在结构干扰的情况,点胶针头无法运动至与之垂直设置的被点胶零件的点胶空间。如果想要实现点胶操作,则需要人工调整被点胶零件的角度,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影响点胶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的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以解决目前点胶操作中不便调节工件角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点胶治具,其包括:载具,所述载具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保持待被点胶的工件;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钝角。其中,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所述第一支撑面支撑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内,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第二部分;并且,所述载具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载具和/或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将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
可选地,所述载具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三磁体,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四磁体;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吸合,以将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内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吸合,以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
可选地,所述载具包括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且,所述第一受力部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动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受力部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点胶治具还包括保压盖,所述保压盖和/或所述载具上设有定位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载具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所在的一侧设置的第五磁体,所述载具的定位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所在的一侧的定位槽;并且,所述保压盖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六磁体,所述保压盖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所述保压盖设置在所述载具上时,所述第六磁体与所述第五磁体吸合,并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半部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半部上;并且,所述基座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半部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第二半部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背且平行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背且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抵靠面和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形成第二钝角的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二抵靠面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二底面。
可选地,所述载具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位于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点胶设备,其包括:如任一前述的点胶治具;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驱动机构和点胶针,所述点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点胶针对所述点胶治具上的工件进行点胶。其中,当所述载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点胶针对所述工件上的第一点胶路径进行点胶;当所述载具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点胶针对所述工件上的第二点胶路径进行点胶。
可选地,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能够由所述点胶驱动机构驱动而对所述载具施加按压力,以使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此实施例的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中,通过将基座设置成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钝角,并且将载具设置成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第一定位部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第二定位部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载具的第一部分可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以能够通过点胶针对工件的一部分位置进行点胶;并且,当载具的第二部分被放置于第二定位部内时,载具被第二支撑面以倾斜方位支撑,进而可消除工件对点胶针的干扰,使得点胶针能够对工件的另一部分位置进行点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一种待点胶与粘合的工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点胶治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点胶治具的载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点胶治具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用于图2所示点胶治具的保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点胶治具的基座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点胶治具的基座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用于对例如喇叭组件的工件进行点胶操作,并且可通过该点胶治具将工件的方位进行调节,以方便点胶设备中的点胶针对工件进行点胶。参阅图1所示,其为一种待点胶与粘合的工件1 的示意图,该工件1可为耳机或其他电子产品中的喇叭组件。工件1可包括第一零件2、第一弹片3、第二弹片4和第二零件5。其中,第一零件2可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在第一零件2朝向第二零件5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点胶路径P1和第二点胶路径P2;第二零件5可通过涂覆在第一点胶路径 P1和第二点胶路径P2上胶液粘结固定在第一零件2上。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点胶路径P1和第二点胶路径P2,可以保证粘胶能够更好的定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零件2上也可以没有第一点胶路径P1和第二点胶路径P2,粘胶直接点在第一零件2朝向第二零件5的表面。第一弹片3和第二弹片4分别设置在第一零件2的两端,使得第一弹片3 的顶端和第一点胶路径P1之间具有第一水平距离D1,第二弹片4的顶端和第二点胶路径P2之间具有第二水平距离D2。在此工件1中,由于产品的设计限制,会使得第二水平距离D2小于第一水平距离D1;也就是,当点胶针相对于第一零件2朝向第二零件5的表面以相同的角度在第一点胶路径P1及第二点胶路径P2上进行点胶时,例如,点胶针垂直于该表面在第一点胶路径P1及第二点胶路径P2上进行点胶时,第一弹片3不会干扰或阻挡点胶针在第一点胶路径P1上进行点胶,而第二弹片4会干扰或阻挡点胶针垂直于第一零件2 移动至靠近第二点胶路径P2,进而难以在第二点胶路径P2上进行点胶。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其中,点胶治具用于辅助将工件1中的第一零件2的方位进行改变,使其切换到不干扰或阻挡点胶针的点胶方位。例如,在第一零件2水平设置在点胶治具上时,通过点胶设备的点胶针对在第一点胶路径P1上进行点胶,此时,点胶针垂直第一零件2朝向第二零件5的表面在第一点胶路径P1上进行点胶,不会受到第一弹片3的干扰或阻挡;然后,对点胶治具上的第一零件2的第二弹片4 所在的一端下压,使第一零件2的第二弹片4所在的一端向下移动,进而使第一零件2整体倾斜地定位在点胶治具上,此时,点胶针与第一零件2朝向第二零件5的表面在第二点胶路径P2呈一定角度进行倾斜点胶;容易理解的是,在以此倾斜方式定位的第一零件2中,第二弹片4的顶端和第二点胶路径P2之间的水平距离得以变大,从而不会干扰或阻挡点胶针进行点胶操作。
参阅图2和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治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该点胶治具100可包括载具10和基座A;载具 10用于固持待被点胶的工件;基座A用于对载具10进行定位,并且可辅助切换载具10的方位,进而改变载具10上的工件的方位。
其中,所述载具10设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11用于保持待被点胶的工件1,更具体是保持图1中工件1的第一零件2。第一容纳槽11 可为与工件1的第一零件2仿形的凹槽,用于至少收容第一零件2的下端部分。第一容纳槽11的数量可为两个,以能够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点胶,从而提高点胶效率。
所述基座A包括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31。所述第一定位部21具有第一支撑面22,所述第二定位部31具有第二支撑面32;所述第二支撑面 32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2形成第一钝角A1。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具10包括连接的第一部分10A及第二部分10B,第一部分10A及第二部分10B并排设置,且第一部分10A与第一定位部21相对,第二部分10B与第二定位部31相对。在第一状态下,载具10的第一部分10A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所述第一支撑面22支撑所述第一部分 10。在第二状态下,所述载具10的第二部分10B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31 内,所述第二支撑面32支撑所述第二部分10B。
所述载具10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1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图2显示了载具10的第一部分10A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的第一状态,图5显示了载具10的第二部分10B被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1内的第二状态。载具10的转动可通过操作员手工按压实现,也可通过其他机械驱动机构实现。
在此实施例的点胶治具100中,通过将所述基座A设置成包括第一定位部21和第二定位部31,所述第一定位部21包括第一支撑面22,所述第二定位部31包括第二支撑面32;所述第二支撑面32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22形成第一钝角A1,并且将载具10设置成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第一定位部 21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第二定位部31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载具 10的第一部分10A可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以能够通过点胶针对工件1的一部分位置进行点胶;并且,当载具10的第二部分10B被放置于第二定位部31内时,载具10被第二支撑面32以倾斜方位支撑,进而可消除工件 1对点胶针的干扰,使得点胶针能够对工件1的另一部分位置进行点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0和/或所述基座A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将所述载具10的第一部分10A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将所述载具10的第二部分10B 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1内。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如弹片,该弹片可设置在第一定位部21上,并且在第一部分10A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时对第一部分10A产生作用力而将第一部分10A夹紧在第一定位部21内,该作用力还可以通过对第二部分10B施加按压力而被克服;类似地,还可在第二定位部31上设置弹片;还可采用卡扣,该卡扣可设置在第一定位部21和第一部分10A上,并且在第一部分10A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时产生卡合力而将第一部分10A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该卡合力还可以通过对第二部分 10B施加按压力而被克服;类似地,还可在第二定位部31和第二部分10B上设置卡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可采用磁吸方式。具体而言,所述载具10可设有第一磁体12和第二磁体13。结合图4所示,其为载具10的立体示意图,载具10朝向基座A的一侧可开设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第一磁体12可安装固定在第一卡槽16内,第二磁体13可安装固定在第二卡槽17 内。第一卡槽16可与一个第一容纳槽11连通,第二卡槽17可与另一个第一容纳槽11连通,以方便制作。结合图3所示,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定位部21 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三磁体23,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定位部31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四磁体33;相应地,第一支撑面22内开设第三卡槽25,用于安装固定第三磁体23;第二支撑面32内开设第四卡槽35,用于安装固定第四磁体33。所述载具10的第一部分10A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时,所述第一磁体12与所述第三磁体23吸合,以将所述载具10的第一部分10A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1内;所述载具10的第二部分10B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31内时,所述第二磁体13与所述第四磁体33吸合,以将所述载具10 的第二部分10B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1内。第一部分10A可为载具10的第一磁体12所在的一部分或一个半部,第二部分10B可为载具10的第二磁体13所在的一部分或另一个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5所示,所述载具10可包括第一受力部 10A1和第二受力部10B1。所述第一受力部10A1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A上,其可为第一部分10A的一部分上表面,只要能够接受外力按压即可;所述第二受力部10B1位于所述第二部分10B上,其可为第二部分10B的一部分上表面,只要能够接受外力按压即可。所述第一受力部10A1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10从图5所示的第二状态转动至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受力部10B1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10从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转动至图5 所示的第二状态。以此方式,可使得载具10的方位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改变,进而使得点胶操作顺利进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受力部10A1的表面可涂覆有耐磨层,或者第一受力部10A1的硬度大于载具10其它部分的硬度,从而可以增加载具10的使用寿命;第二受力部10B1可与第一受力部10A1同样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胶治具100还包括保压盖50,所述保压盖50和 /或所述载具10上设有定位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进行固定。定位件可采用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结构等。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如前述的弹片、卡扣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载具10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11所在的一侧设置的第五磁体14,所述载具10的定位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11所在的一侧的定位槽15。第五磁体14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定位槽15可为一个或两个。再结合图6所示,所述保压盖50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六磁体51,所述保压盖50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52;所述保压盖50设置在所述载具10上时,所述第六磁体 51与所述第五磁体14吸合,并且所述定位柱52位于所述定位槽15内。第六磁体51可与第五磁体14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定位柱52可与定位槽15 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以此方式,可在对载具10上的工件1的第一零件 2完成点胶后,将工件1的第二零件5压设在第一零件2上,并且进一步将保压盖50压设在第二零件5上,使得第二零件5与第一零件2充分粘结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基座A包括第一半部 20和第二半部30,所述第一定位部21形成在所述第一半部20上,所述第二定位部31形成在所述第二半部30上。第一半部20和第二半部30可为彼此分离的部件。以此方式,可方便进行部件的加工制造。再结合图2、图3和图 8所示,所述基座A还包括支撑结构40,所述第一半部20通过第一连接轴(图未示)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40上,所述第二半部30通过第二连接轴(图未示)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40上。支撑结构40可包括支撑底座43和两个支撑块44,两个支撑块44竖立设置在支撑底座43的两侧,第一半部20和第二半部30夹设连接在两个支撑块44之间。支撑结构40可用于将第一半部20和第二半部30支撑在预期高度,并且提供稳定的支撑强度。第一连接轴可为轴杆,也可为螺钉,用于穿设通过第一半部20和支撑结构40而将二者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轴可与第一连接轴同样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半部20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22相背且平行的第一底面24,所述第二半部30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面32相背且平行的第二底面34。第一底面24和第二底面34均可包括平面。再结合图2、图3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结构40包括第一抵靠面41 和与所述第一抵靠面41形成第二钝角A2的第二抵靠面42,所述第一抵靠面 41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一底面24,所述第二抵靠面42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二底面34;所述第二钝角A2与所述第一钝角A1相等。第一抵靠面41可分别形成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块44的腰部位置,并且可呈水平设置;第二抵靠面42 可分别形成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块44的腰部位置,并且可自第一抵靠面41 向下倾斜设置。以此方式,可将第一半部20和第二半部30分别稳定地支撑在支撑结构40上,且可获得第一半部20的第一支撑面22以及第二半部30 的第二支撑面32所需的定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面22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面32自邻近所述第一支撑面22的位置倾斜向下延伸。第二支撑面32可与第一支撑面22彼此分离设置,也可为连接在一起。以此方式,当载具10被第二支撑面32支撑时即被倾斜定位,进而可消除工件1对点胶针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载具10朝向所述基座A的一侧位于一平面内。例如,载具10的底面18可设置成平面,从而可与同样设置为平面的第一支撑面22或第二支撑面32平稳贴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点胶设备300,该点胶设备300可用于对图1所示的工件1的第一零件2执行点胶操作。参阅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设备300的立体示意图。该点胶设备300可包括如任一前文所述的点胶治具100以及点胶机构200。所述点胶机构200包括点胶驱动机构1120和点胶针1140,所述点胶驱动机构1120用于驱动所述点胶针1140对所述点胶治具100上的工件1的第一零件2进行点胶。结合图1、图2和图9所示,当所述载具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点胶针1140对所述工件1的第一零件2 上的第一点胶路径P1进行点胶;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当所述载具10 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点胶针1140对所述工件1的第一零件2上的第二点胶路径P2进行点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点胶机构200的点胶驱动机构1120 用于驱动点胶针1140,点胶针1140用于对工件1上的进行点胶。点胶机构 200还可包括准直件1160,准直件1160设有第一准直孔1162和第二准直孔 1164,第一准直孔1162和第二准直孔1164彼此间隔且共轴设置,点胶针1140 穿设固定于第一准直孔1162和第二准直孔1164内,点胶驱动机构1120与准直件1160连接,进而通过设置准直件1160以确保点胶针1140竖直设置,利于点胶针1140施加胶液以及擦拭胶液。点胶驱动机构1120可包括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和第二水平驱动子机构1126,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与点胶针1140连接,用于驱动点胶针1140进行升降运动,以完成点胶的动作;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与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连接,用于驱动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沿第一水平方向进行运动;第二水平驱动子机构1126与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进行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包括升降气缸1121和升降导向组件1123,点胶针1140通过准直件1160与升降导向组件1123连接,升降气缸1121驱动点胶机1140在升降导向组件1123的导向下进行升降运动。该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包括第一水平气缸1125和第一水平导向组件1127,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与第一水平导向组件1127连接,第一水平气缸1125驱动升降驱动子机构1122在第一水平导向组件1127的导向下进行运动。该第二水平驱动子机构1126包括第二水平气缸1128和第二水平导向组件1129,第二水平气缸1128驱动第一水平驱动子机构1124在第二水平导向组件1129 的导向下进行运动。其中,升降导向组件1123、第一水平导向组件1127和第二水平导向组件1129可以是导轨和滑块,还可以是导杆和滑块。升降气缸1121、第一水平气缸1125和第二水平气缸1128还可采用电机代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点胶机构200还可包括按压部201,所述按压部201能够由所述点胶驱动机构1120驱动而对所述载具10施加按压力,以使所述载具1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按压部201 可为点胶机构200上能够接触载具10的上表面的任何部位或结构。例如,按压部201可为第二准直孔1164所在的结构件的一部分,该部分的下表面可用于按压载具10,进而改变载具10的方位。在一些操作方式中,点胶机构200 可通过程序设定,首先驱使点胶针1140对以第一状态设置的载具10上的第一零件2的第一点胶路径P1进行点胶,然后驱使按压部201移动并对载具10 的第二受力部10B1进行下压,以将载具10改变成第二状态,从而由点胶针 1140完成对第二点胶路径P2的点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具,所述载具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保持待被点胶的工件;和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钝角;
其中,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所述第一支撑面支撑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内,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载具能够通过转动而在被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的第一状态和被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和/或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将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时,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三磁体,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四磁体;并且
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时,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吸合,以将所述载具的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部内时,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吸合,以将所述载具的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具包括第一受力部和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受力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且
所述第一受力部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动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受力部用于接受作用力而使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胶治具还包括保压盖,所述保压盖和/或所述载具上设有定位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保压盖与所述载具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具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所在的一侧设置的第五磁体,所述载具的定位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容纳槽所在的一侧的定位槽;并且
所述保压盖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六磁体,所述保压盖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柱;所述保压盖设置在所述载具上时,所述第六磁体与所述第五磁体吸合,并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半部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半部上;并且
所述基座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第一半部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第二半部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背且平行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背且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且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抵靠面和与所述第一抵靠面形成第二钝角的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抵靠面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二抵靠面贴合并支撑所述第二底面。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点胶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具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位于一平面内。
10.一种点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点胶治具;和
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驱动机构和点胶针,所述点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点胶针对所述点胶治具上的工件进行点胶;
其中,当所述载具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点胶针对所述工件上的第一点胶路径进行点胶;当所述载具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点胶针对所述工件上的第二点胶路径进行点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点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能够由所述点胶驱动机构驱动而对所述载具施加按压力,以使所述载具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CN202220897414.9U 2022-04-18 2022-04-18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Active CN217550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414.9U CN217550306U (zh) 2022-04-18 2022-04-18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414.9U CN217550306U (zh) 2022-04-18 2022-04-18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50306U true CN217550306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7414.9U Active CN217550306U (zh) 2022-04-18 2022-04-18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50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08709A1 (en) Board Supporting mechanism, board supporting method, and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 moun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mechanism and method
CN110657146A (zh) 一种光学透镜耦合机
CN102249016B (zh) 一种绕膜机
TWI478795B (zh) 夾持機構
CN111708270A (zh) 一种手表表盘的夹具机构及含有夹具机构的载具装置
CN217550306U (zh)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CN219880441U (zh) 一种点胶治具及点胶机
CN114769082A (zh)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CN113927283A (zh) 手表螺钉后盖自动装配机及装配方法
CN105932834A (zh) 装配工装
CN111730261B (zh) 一种电池负极引出端子焊接夹具
TW202208100A (zh) 載具機構及其應用之作業設備
KR20050000605A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의 이방전도성필름 및 구동칩 본딩장치
CN214132572U (zh)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110828339A (zh) 一种取料单元及固晶机
CN112238036B (zh)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211017013U (zh) 一种取料单元及固晶机
JP2012024832A (ja) ワーク保持装置
CN111048356A (zh) 继电器外壳组立装置
CN217194831U (zh) 固定装置
CN219901015U (zh) 打螺丝锁付治具
CN220679665U (zh) 一种新型超声波金属丝线全自动焊接机
CN209936753U (zh) 一种用于手机卡托加工的基准定位治具
CN220262033U (zh) 贴合装置
CN112548914B (zh) 一种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