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2572U -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2572U
CN214132572U CN202022418087.8U CN202022418087U CN214132572U CN 214132572 U CN214132572 U CN 214132572U CN 202022418087 U CN202022418087 U CN 202022418087U CN 214132572 U CN214132572 U CN 214132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ssembly
fixed
dispensing
bea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80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平
王跃跃
马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da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ida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ida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ida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80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2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2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2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包括底座、固定板、承载组件以及夹紧组件。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的上平面。承载组件包括装载基板和限位柱。夹紧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承载组件的左、右侧。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其包括有压靠板、弹簧件以及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压靠板可自由滑动地置放于固定板和底座之间,且在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和弹簧件的共同作用下相向于或相背于承载组件的侧壁进行位移运动,以实现对承载组件的夹紧或放松。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点胶作业的辅助时长,进而利于提高点胶效率,降低点胶成本;另一方面,还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电器设备向小型化趋势发展明显,电子零件也因此向着高密度集成化以及超精细化发展。点胶是电子元器件产品加工制造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电子装联领域、3C、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中,都需要用到点胶设备进行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加固、补强等工序。点胶设备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路径点胶。
点胶设备主要由基台、承载单元以及点胶单元等几部分构成。承载单元固定于基台上,且其用来载运待点胶件。点胶单元亦固定于基台上,以泵送胶水至载运待点胶件。承载单元包括承载治具和动力部。当待点胶件相对于承载治具装夹完毕后,在动力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承载治具相向于点胶单元进行位移运动,以为后续的点胶作业作好铺垫。在现有技术中,承载治具主要由底座以及固定于其上的承载板构成。承载板用来直接装夹待点胶件,且其上插设有用来对待点胶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柱。然而,上述的承载治具不具有通用性。当待点胶件的型号、规格发生变化时,承载治具即不适用,为此,需要工人整体拆换承载治具,费时费力,且必不可免地增加了辅助时长,进而不利于点胶效率以及点胶成本的控制。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点胶件承载治具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其包括底座、固定板、承载组件以及夹紧组件。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的上平面。承载组件包括装载基板和限位柱。限位柱插设固定于装载基板上,以用来共同对待点胶件进行位置限定。夹紧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承载组件的左、右侧。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其包括有压靠板、弹簧件以及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压靠板可自由滑动地置放于固定板和底座之间,且在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和弹簧件的共同作用下相向于或相背于承载组件的侧壁进行位移运动,以实现对承载组件的夹紧或放松。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簧件的走向沿着左右方向,且被弹性地压靠于固定板和压靠板之间。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弹簧件的数量设置为2,且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其还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第一滑轨滑块组件布置于固定板和压靠板之间,以使得压靠板相对于固定板进行定向位移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上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且一一对应与弹簧件配套使用,且相并排而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优选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底座上,而其活塞杆用来驱动压靠板沿着左右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点胶件承载治具还包括有垂直接口真空吸盘。垂直接口真空吸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围绕底座的周缘进行均布,以共同用来吸附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装载基板上均布有多个真空吸附孔。围绕装载基板的外围侧壁插设固定有至少一个与上述真空吸附孔均相沟通的快接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点胶件承载治具还包括有限位销。限位销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底座的周向边缘进行插设固定,相对应地,由固定板的周侧壁相内延伸出有外形、外置与上述限位销相适配的限位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座包括固定座、滑移座、第二滑轨滑块组件以及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第二滑轨滑块组件连接于滑移座和固定座之间。在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滑移座相向或相背于固定座进行定向位移运动。点胶件承载治具还包括有辅助支撑柱。辅助支撑柱用来临时顶靠承载组件,其位于承载组件的正下方,且竖直地插设于固定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优选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固定座上,而其活塞杆用来驱动滑移座进行位移运动。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采用分体式设计结构,且其用来直接装载待点胶件的承载组件相对于底座可自由地进行拆卸。当待点胶件的批次发生改变时,仅需直接对承载组件进行换新操作即可,无需整体拆换承载治具。另外,当承载组件相对于底座定位完成后,借助于其两侧的夹紧组件来实现承载组件相对于底座的自动夹紧固定,实施过程快捷、迅速。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点胶作业的辅助时长,进而利于提高点胶效率,降低点胶成本;另一方面,还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点胶件承载治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点胶件承载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点胶件承载治具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中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中滑移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点胶件承载治具中固定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点胶件承载治具中承载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点胶件承载治具中夹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I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的侧视图。
1-底座;11-固定座;12-滑移座;13-第二滑轨滑块组件;14-第二气缸;2-固定板;21-限位缺口;3-承载组件;31-装载基板;311-真空吸附孔;32-限位柱;33-快接插头;4-夹紧组件;41-压靠板;42-弹簧件;43-第一气缸;44-第一滑轨滑块组件;5-垂直接口真空吸盘;6-限位销;7-辅助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点胶件承载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及其爆炸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底座1、固定板2、承载组件3以及夹紧组件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固定板2布置于底座1的正上方,且与底座1相固定。承载组件3包括由装载基板31和限位柱32。限位柱32插设固定于装载基板31上,以用来共同对待点胶件进行位置限定。夹紧组件4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承载组件3的左、右侧。如图9中所示,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4来说,其包括有压靠板41、弹簧件42以及第一气缸43。压靠板41可自由滑动地置放于固定板2和底座1之间,且在第一气缸43和弹簧件42的共同作用下相向于或相背于承载组件3的侧壁进行位移运动,以实现对承载组件3的夹紧或放松。第一气缸43的缸体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1上,而其活塞杆用来驱动压靠板41沿着左右方向进行位移运动。弹簧件42由固定板2进行固定,且始终地弹性地顶靠于压靠板41的侧壁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便于根据待点胶件的具体外形来更换用来对其进行直接承载的承载组件4(如图7-14中所示)。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点胶作业的辅助时长,进而利于提高点胶效率,降低点胶成本;另一方面,还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点胶件承载治具采用分体式设计结构,且其用来直接装载待点胶件的承载组件3相对于底座1可自由地进行拆卸。当待点胶件的批次(规格或外形)发生改变时,仅需直接对承载组件3进行换新操作即可,无需整体拆换承载治具。另外,当承载组件3相对于底座1定位完成后,借助于其两侧的夹紧组件4来实现承载组件3相对于底座1的自动夹紧固定,实施过程快捷、迅速。
如图9中所示,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4来说,上述第一气缸43的数量设置为2个,对称地作用于压靠板41的前、后侧,相对应地,弹簧件42的数量设置为2,其走向均沿着左右方向,且一一对应地与第一气缸43相适配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单个第一气缸43的选型功率,从而降低了其自身的体积,利于对其进行安装空间设计;另一方面,还利于平衡压靠板41其所受到的拖动力,即保证了承载组件4被夹紧后受力的均衡性,尽可能地避免“偏顶”现象的发生,进而确保了承载组件4被夹紧后自身状态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出于保证压靠板41沿着左右方向运动的定向性,进而确保在夹紧的进程中压靠板41始终与承载组件3完全贴靠方面考虑,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4来说,其还增设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44。第一滑轨滑块组件44的走向亦沿着左右方向(如图9、14中所示)。
如图9中所示,针对于单个夹紧组件来说,上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44的数量亦设置为2,且一一对应与上述弹簧件42配套使用,且相并排而置(如图9、14中所示)。
出于提升点胶件承载治具的维护便利性以及结构改型设计的便利性方面考虑,固定板2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实现与底座1的固定。优选实施方案推荐如下:正对应于固定板2的下平面,围绕底座1的周缘进行均布有多个垂直接口真空吸盘5(如图1、2中所示)。当固定板2相对于底座1放置到位后,与垂直接口真空吸盘5的真空发生器发生动作,借助于负压作用以实现对固定板2的可靠吸附。当后期进行维护或对点胶件承载治具进行改型设计需要拆除固定板2时,对垂直接口真空吸盘5进行泄压直至完全放松对固定板2的吸附。
再者,作为点胶件承载治具设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限位销6。限位销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底座1的周向边缘进行插设固定,相对应地,由固定板2的周侧壁相内延伸出有外形、外置与上述限位销6相适配的限位缺口21(如图1、2、7中所示)。当执行固定板2的安装进程中,需要保证其限位缺口21相对于限位柱6完全对位,利于提高固定板2安装位置的精准性。
由上叙述可知,当待点胶件相对于装载基板31放置到位后,借用其上的限位柱32以实现定位。已知,为了防止待点胶件在被运载或执行点胶进程中发生位置变动现象,还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固定。鉴于此,在此推荐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利于实施的方案,具体如下:在装载基板31上均布、开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311。且围绕装载基板31的外围侧壁插设固定有至少一个与上述真空吸附孔311均相沟通的快接插头33(如图8中所示)。当待点胶件相对于装载基板31定位完成后,经由快接插头33使得各真空吸附孔311内产生负压,以实现对待点胶件的吸附。
如图3、4、5、6中所示,底座1亦可以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即其由固定座11、滑移座12、第二滑轨滑块组件13以及第二气缸14等几部分构成。第二滑轨滑块组件13连接于滑移座12和固定座11之间,且在固定座11的四角均有布置。在第二气缸14驱动力的作用下,滑移座12相向或相背于固定座11进行定向位移运动。点胶件承载治具还额外增设有辅助支撑柱7。辅助支撑柱7用来临时顶靠承载组件3,其位于承载组件3的正下方,且竖直地插设于固定座11上。
在实际执行承载组件的拆换时,其步骤大致如下:1)首先第二气缸14发生动作,滑移座12相对于固定座11向下进行位移运动至最低位;2)将承载组件3进行平置,且由上述的多个辅助支撑柱7共同来托顶;3)借助于螺钉来实现承载组件3和各辅助支撑柱7的锁定;4)布置于左、右侧的夹紧组件4同步地进行相向位移运动,直至实现对承载组件3的完全夹紧;5)松开上述用来锁紧承载组件3和辅助支撑柱7的螺钉;5)第二气缸14再次发生动作,拖动滑移座12连同固定板2、承载组件3进行上升运动,即完成了承载组件3的安装操作,为下一步承载待点胶件作好准备(如图10、11、13中所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可以选用上述的第一气缸43、第二气缸14来分别对压靠板41、滑移座12进行驱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线性电机或直线模组等其他驱动部(图中未示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板、承载组件以及夹紧组件;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于底座的上平面;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装载基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设固定于所述装载基板上,以用来共同对待点胶件进行位置限定;所述夹紧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承载组件的左、右侧;针对于单个所述夹紧组件来说,其包括有压靠板、弹簧件以及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所述压靠板可自由滑动地置放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座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和所述弹簧件的共同作用下相向于或相背于所述承载组件的侧壁进行位移运动,以实现对所述承载组件的夹紧或放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的走向沿着左右方向,且被弹性地压靠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靠板之间;针对于单个所述夹紧组件来说,所述弹簧件的数量设置为2,且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针对于单个所述夹紧组件来说,其还包括有第一滑轨滑块组件,以使得所述压靠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进行定向位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针对于单个所述夹紧组件来说,所述第一滑轨滑块组件的数量设置为2,且一一对应与所述弹簧件配套使用,且相并排而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运动驱动部为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而其活塞杆用来驱动所述压靠板沿着左右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垂直接口真空吸盘;所述垂直接口真空吸盘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围绕所述底座的周缘进行均布,以共同用来吸附所述固定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载基板上均布有多个真空吸附孔;围绕所述装载基板的外围侧壁插设固定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真空吸附孔均相沟通的快接插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围绕所述底座的周向边缘进行插设固定;相对应地,由所述固定板的周侧壁相内延伸出有外形、外置与所述限位销相适配的限位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滑移座、第二滑轨滑块组件以及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所述第二滑轨滑块组件连接于所述滑移座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在所述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驱动力的作用下,所述滑移座相向或相背于所述固定座进行定向位移运动;所述点胶件承载治具还包括有辅助支撑柱;所述辅助支撑柱用来临时顶靠所述承载组件,其位于所述承载组件的正下方,且竖直地插设于所述固定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胶件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运动驱动部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而其活塞杆用来驱动所述滑移座进行位移运动。
CN202022418087.8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Active CN214132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087.8U CN2141325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087.8U CN2141325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2572U true CN214132572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6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8087.8U Active CN2141325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25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8036A (zh) * 2020-10-27 2021-01-19 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8036A (zh) * 2020-10-27 2021-01-19 苏州威达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112238036B (zh) * 2020-10-27 2024-02-06 苏州威达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9023Y (zh) 阀座装配装置
CN214132572U (zh)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105855959A (zh) 气动自锁夹紧夹具
KR20120067505A (ko) 리벳 자동결합장치
CN111283420A (zh) 一种用于多级漏电断路器组装设备
CN112238036A (zh) 一种点胶件承载治具
CN110605597B (zh) 组合式定位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24743U (zh) 触摸屏高效组装机
CN109509660B (zh) 一种多规格多结构平衡杆一体组装机
CN215200749U (zh) 一种用于cnc加工led灯具的夹具
CN218341598U (zh) 一次性卸除治具及卸料装置
CN215092245U (zh) 一种笔记本键盘框去毛刺加工治具
CN217550306U (zh) 点胶治具和点胶设备
CN215358108U (zh) 一种产品组装夹具
CN216852568U (zh) 一种刚挠结合板加工用定位机构
CN214600080U (zh) 固晶点胶机
CN219806464U (zh) 边框贴膜用多功能组合式治具
CN111701816B (zh) 一种卡托弹件凸轮翻转点胶装配治具
CN217552210U (zh) 一种用于平面壳体的治具
CN21867635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辅助汽车仪表自动保压机构
CN212097748U (zh) 除泡点胶一体机
CN219005791U (zh) 一种治具组件
CN212097747U (zh) 定位除泡机
CN218660959U (zh) 一种带有吸附结构的印刷治具
CN216234821U (zh) 高效晶片移载吸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24 Building D, No. 18, Baihe street,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idaz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unit g1-30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88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WEIDAZ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